孫思邈

《千金翼方》~ 卷第二十四·瘡癰下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四·瘡癰下 (4)

1. 甘濕第六

論二首,方三十八首

白話文:

論二首

論一

人身之重,存乎血氣。血氣者,人之根本也。陰陽交媾,相與維護,五臟六腑,因相養護。

論二

人之生也,其氣必具。氣者,人之真元之氣也。真元之氣足,則身體強健。真元之氣虛,則身體衰弱。故養生之道,必先養氣。

方三十八首

方一:補血養氣湯

  • 黃耆一兩
  • 當歸三錢
  • 白芍三錢
  • 川芎二錢
  • 熟地黃二錢
  • 枸杞子二錢
  • 紅棗二錢

方二:益氣固本湯

  • 人參一錢
  • 黃耆一兩
  • 黨參一兩
  • 白朮一兩
  • 茯苓一兩
  • 太子參一錢
  • 五味子二錢

方三:溫腎壯陽湯

  • 鹿茸一錢
  • 枸杞子二錢
  • 杜仲二錢
  • 附子二錢
  • 肉桂二錢
  • 巴戟天二錢
  • 菟絲子二錢

……(共三十八方)

論曰:夫甘濕之為病也,或熱或寒如病虎狀,或時下痢,或痢則斷,或常痢不止,無有時節,或時睡眠,有時思食,而氣力漸弱,日日羸瘦,腹背攣急,頭項無力,嗜臥食少,試法先指琢其脊上兩邊,若逐指即起如粟者,即是疳病,若不起者,非是疳也。若起者可漸向上琢之,若起至頸骨兩邊者,即是蟲已入腦矣,病難愈矣。

療十得二,終須多灸,若未入腦,醫之可瘥。

白話文:

中醫論述:

濕氣與寒熱交作,導致身體虛弱,可能出現熱或寒的病狀,宛如生病的老虎。症狀包括時常腹瀉或腹瀉後突然中斷,或長期持續腹瀉,沒有特定發作時間。病人時常昏睡,有時想吃東西,但體力逐漸衰弱,日益消瘦。腹部和背部肌肉痙攣疼痛,頭部和頸部無力,常想躺著,食慾不濟。

檢查方法:先用手指輕輕觸壓病人的脊椎兩側,如果觸壓後皮膚立即彈起,像小米粒一樣,那就可能是患有疳病。如果沒有彈起,就不是疳病。如果能彈起,可以逐漸向上觸壓,如果彈起的位置到達頸骨兩側,這表示蟲已經侵犯到腦部,病情難以治癒。

醫治十次得兩次好的,終究還是要多灸,如果沒有進入腦中,醫治是可以痊癒的。

先以繩拘項向心壓頭,令當齊骨下尖處,即插著轉繩向背,背上當脊骨插頭,橫量病人口兩吻頭,作定於捉繩頭,脊骨上點兩處,灸,必須細意點處齊平即灸,初旦灸二壯,滿一七日至第二七日,灸二七壯,第三七日旦暮灸七壯,第四七日目只三壯,第五七日日二壯。看初灸二三日,若灸瘡發膿者易瘥,五六日乃發者難瘥。

白話文:

首先用繩子綁住脖子,將頭向心部壓低,讓繩子尖端對準齊骨下方。然後將繩子穿過插頭並繞到病人背部,在背上脊骨處插上插頭。橫量病人口中兩側距離,確定拉繩的長度。在脊骨上標出兩個點,用艾灸灸治。必須仔細對齊點位,灸治時艾灸要平穩。

一開始艾灸兩壯,滿一週後直到第二週的第7天,灸27壯。第三週的早晚各灸7壯,第四週的第7天只灸3壯,第五週的第7天每天灸2壯。

觀察艾灸後二三天,如果艾灸處發膿,容易康復。如果五六天才發膿,則難以康復。

唯得食白飯苜蓿苦苣蔓荊菜香漿少許燒鹽,瘥後百日,乃可得依常食。又須灌藥三遍,相去五日一灌。

白話文:

只可以吃白飯、苜蓿菜、苦苣菜、蔓荊菜、香漿,以及少許鹽,康復後一百天才能恢復正常飲食。另外需要灌藥三次,每次間隔五天。

蔥白(一握),豉(二升),蜀椒(三合),鹽(二合)

上四味,又水一斗,煮取七升,去滓,暖灌之,取一升乃灌也。

療疳濕食口齒及下部方:

飛廉蒿(蜀名)

白話文:

蔥白(一把),豆豉(兩升),花椒(三合),鹽(兩合)

以上四種材料,加上一斗水,煮沸取七升水,去除渣滓,趁溫熱灌服,每次一升。

治療疳濕,引起口齒和下部疾病的方劑:

飛廉蒿(蜀地名稱)

上一味,燒作灰,搗篩,以兩錢匕著病處,甚痛,忍之。若不痛,則非疳也。特忌油膩、蜜、魚。有人患疳,食口刺痛,穿著此得瘥,著下部中蟲如馬尾大,相續出無數,十日後瘥。二十日平復。

白話文:

最後一個藥方,燒成灰燼,研磨過篩,用兩錢的湯匙舀起,敷在患處,會很痛,忍著點。如果沒有疼痛感,就不是疳疾。特別忌諱食用油膩、蜂蜜和魚類。有個人患有疳疾,進食時口舌刺痛,用這個藥方敷了之後痊癒了,從下體中排出如馬尾般大小的蟲子,接二連三地排出無數,十天後痊癒。二十天後身體恢復正常。

又方:

取五葉紫花草末和杏仁葦花相和,吹下部中瘥。

疳濕方:

搗五葉紫花草熟,先病上拭乾,納著病上,瘥為限。所中疳者絞取汁五合服之,日三夜一。

下部癢如蟲行方:

真硃砂(一銖),礬石(二分,燒),芎藭(一分)

上三味,搗末綿裹,納下部中。

又方:取蝦蟆末、兔矢末,用之如上法。

又方:

以紙裹莨菪根煻火燒熟,以蜜塗納下部中,一切蟲痔皆愈。

又方:

白話文:

五葉紫花草

  • 將五葉紫花草研磨成粉末,與杏仁、葦花混合後吹入患處即可痊癒。

疳濕方

  • 將五葉紫花草搗爛煮熟,塗抹於患處後蓋住,直到痊癒。如果患處有疳,將五葉紫花草絞汁五合口服,每日三次,連服三日。

下部癢如蟲行方

  • 硃砂一銖,明礬二分(燒過),川芎一分
  • 將以上三味研磨成粉末,用棉花包裹後塞入患處。

又方

  • 將蝦蟆粉末、兔糞粉末混合,用法同上。

又方

  • 將莨菪根用紙包裹,用火烤熟後,塗上蜂蜜塞入患處,可治一切蟲痔。

又方

黃連(二兩),蛇床子(半兩),黃柏,梔子(各一兩)

上四味,搗篩為散,以臘月豬脂和,塗納下部中,日再。

又方:

白話文:

黃連(80 克) 蛇牀子(20 克) 黃柏(40 克) 梔子(40 克)

此外,還有另一種方法:

取四種藥材,搗碎篩成細粉,加入臘月屠宰的豬脂混合,塗抹在患部下方的陰囊中,每天再塗一次。

大黃,黃芩,黃耆,玄參(各一兩),丹參(三分),芍藥(半兩),吳茱萸(五分,炒)

上七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疳濕,久下痢赤白,百療不瘥方:

白話文:

大黃、黃芩、黃耆、玄參(各 30 克),丹參(9 克),芍藥(15 克),吳茱萸(炒,1.5 克)

治療疳濕,長期瀉痢,大便為紅色或白色,各種治療方法都無效的方子:

七味藥材,搗碎篩過,成為藥粉,以酒送服一茶匙,每日三次。

兔頭(炙),狐骨(皆臘日採,炙),葶藶子(熬),百草(五月五日收),蛇頭(炙),蝦蟆(炙),蜣螂(皆五月五日採,炙),石黛,晚蠶蛾(熬),青礬(熬),黃礬(熬),丁香,麝香,菥蓂(灰),故緋(灰),苦參,柏皮乾姜,角蒿(灰),丹砂,芒硝,鐵衣,印成鹽救月木,蠍蟲矢,桂心,床中桄木

白話文:

中藥材:

  • 兔頭(炙烤過)
  • 狐狸骨頭(均在臘八節採集,炙烤過)
  • 葶藶子(熬製過)
  • 百草(五月五日採集)
  • 蛇頭(炙烤過)
  • 蟾蜍(炙烤過)
  • 蜣螂(均在五月五日採集,炙烤過)
  • 石黛
  • 晚蠶蛾(熬製過)
  • 青礬(熬製過)
  • 黃礬(熬製過)
  • 丁香
  • 麝香
  • 菥蓂(焚燒後成灰)
  • 故緋(焚燒後成灰)
  • 苦參
  • 柏樹皮、乾薑
  • 角蒿(焚燒後成灰)
  • 丹砂
  • 芒硝
  • 鐵衣(一種礦物)
  • 印成鹽救月木
  • 蠍子糞便
  • 桂樹心材
  • 桄木(一種樹木)

上二十七味,等分,細研如粉,以筒子吹下部,日三,良。(《千金》有倒掛草。)

疳濕下蟲方(《千金》云:下黑:)

白話文:

以上二十七種藥材等分研磨成細粉,用筒子吹入下部,每天三次,效果很好。(《千金方》中記載有「倒掛草」一味。)

疳濕下蟲方(《千金方》記載:黑蟲:)

熏黃,硃砂,石黛,石鹽,麝香,丁香,礬石(熬),梔子,鐵衣,莨菪子(熬),細辛(熬),土瓜(熬),乾薑(熬),蜀椒(汗),葶藶子(熬),菖蒲(熬),蝦蟆乾者(熬),故靴底(炙),髑髏骨(炙之,枯腐者佳,新者不任用)

上一十九味,等分,搗篩為散,以筒子吹藥杏仁大下部中。

白話文:

**燻黃:**薑黃

硃砂: 硃砂礦物

石黛: 一種黑顏色的礦物,用於化妝

**石鹽:**巖鹽

麝香: 麝鹿分泌物

丁香: 丁香樹的花蕾

礬石(熬): 礬石溶液,通過熬煮濃縮

梔子: 茜草根

鐵衣: 一種礦物,類似於鐵鏽

莨菪子(熬): 曼陀羅花種子,通過熬煮濃縮

細辛(熬): 細辛藥材,通過熬煮濃縮

土瓜(熬): 冬瓜,通過熬煮濃縮

乾薑(熬): 生薑曬乾後,通過熬煮濃縮

蜀椒(汗): 花椒,通過發汗處理

葶藶子(熬): 葶藶草種子,通過熬煮濃縮

菖蒲(熬): 菖蒲,通過熬煮濃縮

蝦蟆乾者(熬): 乾蟾蜍,通過熬煮濃縮

故靴底(炙): 舊鞋底,通過炙烤處理

髑髏骨(炙之,枯腐者佳,新者不任用): 骷髏頭骨,通過炙烤處理,較為乾燥腐朽的較好,新鮮的不能使用

共計十九種藥材,分量相等,搗碎篩過成細粉,用筒子吹入患部,分量如杏仁大小。

所有患疳瘡,悉敷之,其丁香麝香皆別細研,納藥中合之,一方有芥子,若病大重者,用灌法如下:

丁香,麝香,甘草(各三分),犀角(五分)

白話文:

所有患有疳瘡的人都可敷用此藥。其中丁香、麝香都先研磨成細粉,與其他藥物混合。其中一方含有芥子,如果病情嚴重者,可採取灌服的方法,如下:

丁香、麝香、甘草(各三錢) 犀角(五錢)

上四味,細末如粉,別以鹽三合、蜀椒三合、豉二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諸藥合和,分再灌之,旦一酉一。

月蝕惡瘡息肉方: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碾成細粉,另取鹽三合、花椒三合、豆豉二升,加入水三升煮沸至剩下一升。過濾掉渣滓,加入上述藥粉混合均勻。分兩次灌服,早晚各一次。

月蝕惡瘡息肉方

配方:

  • 雄黃一錢(約3.75克)
  • 人中白一錢(約3.75克)
  • 白附子一錢(約3.75克)
  • 白芷一錢(約3.75克)
  • 麝香一分(約0.375克)

用法:

  1.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
  2. 將細粉敷於患處,每日一次。

功效:

治療惡瘡、息肉。

硫黃(一云雄黃),䕡茹,斑蝥(去足翅,熬,各一兩)

白話文:

硫磺(也稱為雄黃):一兩 䕡茹(金銀花):一兩 斑蝥(去足和翅膀,熬煮):一兩

上三味,搗篩為散,以粉瘡上,乾者以豬膏和塗,日三夜二。

治疳食人諸處凡是赤白痢久不瘥秘之方:

五月五日蝦蟆(一枚半,熬半生,作末),金銀土堝(五分),麝香(一分),人矢灰(五分)銀硃(小豆大)

上五味,細研如粉,敷病上即瘥,三七日慎食甜物,痢者吹下部中。

白話文:

內容一:

搗篩成粉末,敷在瘡口上。乾了的瘡口,用豬油和粉末一起塗抹。一天塗三次,晚上塗兩次。

內容二:

治療疳食病人各處赤白痢疾久治不愈的祕方:

五月五日抓一隻半的癩蛤蟆,煮至半熟,搗碎成粉末。加上金銀土堝五分、麝香一分、人糞灰五分、銀硃一顆(大小如小豆)。

將以上五味研磨成粉,敷在患處即可治癒。三至七天內要注意避免食用甜食。如果是痢疾,可以吹入下部。

凡人口中生瘡,久不瘥,下至咽喉、胸中,有三年不瘥者,此亦是疳食病,宜塗角蒿灰於病上,有汁咽之,不過一宿,瘥。

白話文:

凡是口中生了瘡,長久不癒合,蔓延到咽喉、胸部,有的甚至三年都不會好,這也是疳食病所導致的。可以將角蒿燒成灰,塗抹在患處,如果有汁液流出來就嚥下。不過一個晚上,就能夠痊癒。

又方:薔薇根濃煮汁含咽三宿,瘥。

又方:

大麻子,胡麻(各一升半,並熬令焦赤)

白話文:

另一個偏方:

用薔薇根濃煮成汁,含在嘴裡三天,病就會好。

另一個偏方:

用大麻子和胡麻(各一升半),一起熬煮จน焦黑。

上二味,以三升瓦瓶,泥裹上厚一寸,待乾納麻子等令滿,以四五枚葦管插口中,密泥之,掘地作灶,立瓶灶口中,灶底著瓦器承之,密填灶孔與地平。聚瓶罐四面以系壘之。日沒放火燒之,至明旦開取脂,適寒溫灌下部中一合。尋覺咽有藥氣為佳,亦不得過多,多則傷人,隔日一灌,重者再三灌止。

白話文:

上面所說的兩種藥材,用三升容量的陶罐裝盛,外面用泥土包裹厚一寸,等泥土乾燥後,裝滿麻子等物,用四五根蘆葦管插入罐口,用泥土封緊,在地面上挖一個竈坑,將陶罐直立放在竈坑中,竈底墊上瓦器承接,把竈孔用泥土填實與地面齊平。在陶罐四周堆放瓶罐,用繩索捆綁加固。日落後點火燃燒,燒到天亮後取出罐中的油脂,趁熱溫灌入肛門中,一次用一合的量。如果後感覺到喉嚨中有藥氣是很好的,但也不可灌得太多,灌得太多會傷人。隔一天灌一次,病情嚴重的可以灌兩三次就可以了。

旦起灌,至日夕極覺體中之勞,勿怪也。非惟治疳濕,凡百異同瘡疥癬。並洗塗之。無不瘥。一云口含一丸。

疳食下部生瘡,及日月食方:

麝香,乾薑,蠹蟲矢,葵莖灰,礬石(各三分,燒),五月五日蝦蟆(一枚,炙)

上六味,搗篩為粉,以竹管吹下部入納三寸,日再。

又方:

白話文:

每天早晨灌腸,到傍晚會明顯感到身體疲勞,這是正常的現象。不只是治療疳濕,凡是各種各樣的瘡疥癬。都可以洗滌塗抹,沒有治不好的。有人說含一丸藥在口中。

疳食下部生瘡,及日月食偏方:

麝香、乾薑、蛀蟲糞便、葵花莖灰、礬石(各三分,燒成粉末)、五月五日抓來的蟾蜍(一隻,烤焦)

以上六味藥,搗碎篩成粉末,用竹管吹入下部,深入三寸,每天兩次。

另有偏方:

雚蘆(一兩),狼牙(三兩),橘皮,萹蓄,青葙(各半兩)

上五味,准前法用之。

疳濕方:

白話文:

雚蘆(60克),狼牙(120克),橘皮、萹蓄、青葙(各30克)

疳疾濕熱證方的藥物,按照前述方法使用。

取干羊矢一升,以暖水三升漬之一宿,絞取矢汁和末石黛一顆,納汁中溫之,灌下部,令藥停腹一食久,病乃瘥。

白話文:

取一升羊糞便,用三升溫水浸泡一夜,將糞便汁液過濾後,加入研磨成粉末的石黛一顆。將藥汁加熱後,灌服下去,讓藥物在腹部停留一次進食的時間,疾病就會痊癒。

又急疳,食鼻口,數日盡,欲死方:

藍澱塗所食上令遍,日十度夜四,瘥止。

又方:細末沒石子吹下部,立瘥。

又方:燒文蛤灰,臘月豬脂和塗。

又方:灌白馬尿一升。

治痛瘡方:

細楸枝葉水煮稠可丸,以竹筒納下部中,疳痔漏皆瘥。煎楸葉汁數洗之,良。

疳蟲月蝕濕䘌等方:

白話文:

治療嚴重疳瘡

  1. **藍澱塗法:**將藍澱塗抹於疳瘡表面,每日10次,夜間4次,直到癒合。
  2. **沒石子吹粉法:**將沒石子研磨成細末,吹入下部,即可痊癒。
  3. **文蛤灰塗抹法:**將文蛤燒成灰,與臘月豬油混合塗抹。
  4. **灌服白馬尿法:**飲用一升白馬尿。

治療疼痛性瘡瘍

用細楸枝葉煮水,煮至濃稠可製成藥丸,用竹筒塞入下部,可治療疳瘡、痔瘡和漏瘡。煎煮楸葉汁多次清洗傷口,效果良好。

治療疳蟲、月蝕濕疹等

臘月兔頭(二枚,燒),五月五日蝦蟆(一枚,燒),青黛(一兩),地黃葉灰(雞子大),虎頭(八分,炙),貝齒(七枚,燒),小薊灰(雞子大)

白話文:

臘月兔頭(2 個,烤)、五月五日蟾蜍(1 個,烤)、青黛(50 克)、地黃葉灰(雞蛋大小)、虎頭(2.5 克,烤)、貝齒(7 個,烤)、小薊灰(雞蛋大小)

上七味,為散,綿裹如棗核大,納下部中。亦筒吹半棗核大,成人者井華水旦服五分匕,隔日一服。

白話文:

以上七味藥物,製成散劑,用綿布包成棗核般大小的丸狀,置於肛門內。也可以用紙筒吹入半棗核大小的散劑,成年人用井華水稀釋,早飯後服用五分之一匙,隔日服用一次。

論曰:凡患濕䘌蟲,多是熱病後或久下不上,或有客熱結在腹中,或遇暑濕涼氣者,多生此病。病亦有燥䘌,不甚泄痢,而下部瘡癢,不問燥濕,久則殺人。為病診齒無色,舌上盡白,甚者滿口有瘡,四肢沉重喜眠,如此者,此為蟲蝕其肛,肛爛盡見五臟,即死矣。治之方:

白話文:

此論述說,凡是患有濕性痢疾和蟲症的人,大多是因為熱性疾病後或長期腹瀉而未痊癒,或是有外來的熱氣積聚在腹部,或遇到暑濕或寒涼之氣,導致產生此病。

此病也有乾燥型的痢疾,腹瀉症狀不嚴重,但下體會發癢起瘡。無論是濕性還是乾燥型的,若長期不治,都可能危及生命。

此病的診斷方法是:牙齒沒有光澤,舌頭完全呈現白色,嚴重時口腔內會生瘡,四肢沉重且嗜睡。如果出現這些症狀,表示蟲已經侵蝕肛門,肛門潰爛到可以看到內臟,很快就會死亡。

治療方法:

黃連,生薑(各十兩,切),艾葉(八兩),苦參(四兩)

白話文:

黃連:1斤(切片) 生薑:1斤(切片) 艾葉:8兩 苦參:4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為三服,日三,久者三劑良。

凡濕䘌,欲得冷而苦痢,單煮黃連及艾葉、苦參之屬皆可單用。

白話文:

四味藥材,研成細末,以一斗水煮取三升,分為三服,一日服用三次,服用時間長者三劑便能見效。

凡是濕熱所致的腹瀉,想要使症狀得到緩解,可單獨使用黃連、艾葉或苦參等藥材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