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千金翼方》~ 卷第二十·雜病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雜病下 (5)

1. 大度出丸

主萬病與前同方。

牛黃(一兩),大黃(一兩),雄黃(一兩),細辛(一兩),附子(一兩,炮去皮),真珠(一兩),甘草(一兩,炙),人參(一兩),射罔(一兩),丹砂(一兩),鬼臼(一兩),莽草(一兩),鬼箭(二兩),桂心(二兩),蜀椒(一兩,汗,去目、閉口者),紫菀(二兩),巴豆仁(八十枚,去心,熬),乾薑(二兩),野葛(一尺),蜥蜴(一枚),蜈蚣(一枚,炙),地膽(十五枚),芫青(二十枚),樗雞(三十枚),茯苓(一兩),麝香(二兩)

上二十六味,搗末蜜丸,飲服二丸如小豆,日二丸,先食,後服之。

白話文:

這個藥丸主要治療各種疾病,與之前的配方相同。

藥材包含:牛黃(一兩)、大黃(一兩)、雄黃(一兩)、細辛(一兩)、炮製過的附子(去皮,一兩)、珍珠(一兩)、炙甘草(一兩)、人參(一兩)、射罔(一兩)、丹砂(一兩)、鬼臼(一兩)、莽草(一兩)、鬼箭(二兩)、桂心(二兩)、處理過的蜀椒(去掉籽和閉口部分,一兩)、紫菀(二兩)、巴豆仁(去掉心,並炒過,八十枚)、乾薑(二兩)、野葛(一尺)、蜥蜴(一隻)、炙過的蜈蚣(一隻)、地膽(十五枚)、芫青(二十枚)、樗雞(三十枚)、茯苓(一兩)、麝香(二兩)。

將以上二十六種藥材搗成粉末,用蜂蜜調製成藥丸,每次服用像小豆大小的兩顆,一天服用兩次,在飯前服用。

2. 細辛散

主風入五臟,悶絕,常自燥痛,或風注入身,冷注鬼注飛屍惡氣腫起,或左或右,或前或後,或內或外,針灸流移,無有常處,驚悸腹脹,氣滿,又心頭痛,或恍惚悲懼,不能飲食,或進或退,陰下濕癢,或大便有血,小便赤黃,房中勞極方:

附子(二分,炮去皮),秦艽(三分),人參(三分),牡蠣(三分,熬),蜀椒(三分,汗,去目、閉口者),乾薑(五分),桂心(五分),茯苓(一兩),桔梗(一兩),防風(一兩半),白朮(一兩),當歸(一兩),獨活(一兩),柴胡(五分),黃芩(三分),烏頭(半兩,炮去皮),甘草(三分,炙),麻黃(三分,去節),芎藭(三分),石南(半兩),莽草(半兩),牛膝(半兩),天雄(半兩,炮去皮),栝蔞(半兩),杜仲(半兩,炙),細辛(二分)

上二十六味,搗篩為散,仍別秤之合和也,旦以清酒服五分匕,訖,如行十里久勢欲歇,更飲酒五合,佳。

芥子薄主遁屍飛屍,又主暴風毒腫,流入四肢、頭面諸風方:

芥子(一升,蒸熟)

上一味,搗下篩,以黃丹二兩攪之,分作兩處,疏布袋盛之,更蒸使熱,以敷痛處,當更迭蒸袋,常使熱敷之,如此三五度即定。

白話文:

細辛散

這個藥方主要治療風邪侵入五臟引起的疾病,症狀包括:突然昏厥、經常感到身體燥熱疼痛,或者風邪侵入身體各處導致的疼痛,像是冷氣侵入、鬼魅作祟、不明邪氣等引起的腫脹,這些腫脹可能出現在身體的左邊、右邊、前面、後面、內部或外部,而且位置會不斷轉移,連針灸都無法準確定位。同時,還可能出現心悸、腹脹、氣悶、心口疼痛、精神恍惚、悲傷恐懼、食慾不振、排便不順、陰部潮濕搔癢、大便出血、小便赤黃等症狀,也適用於因房事過度勞累而引起的疾病。

藥方組成:

附子(炮製後去皮,二分),秦艽(三分),人參(三分),牡蠣(炒過,三分),蜀椒(炒過,去除籽粒和裂開的果實,三分),乾薑(五分),桂心(五分),茯苓(一兩),桔梗(一兩),防風(一兩半),白朮(一兩),當歸(一兩),獨活(一兩),柴胡(五分),黃芩(三分),烏頭(炮製後去皮,半兩),甘草(炙過,三分),麻黃(去除莖節,三分),芎藭(三分),石南(半兩),莽草(半兩),牛膝(半兩),天雄(炮製後去皮,半兩),栝蔞(半兩),杜仲(炙過,半兩),細辛(二分)。

將以上二十六味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然後將所有藥粉混合均勻。每天早上用清酒送服五分匕的藥粉,服藥後,如果感覺藥力將要消退(大約像步行十里的感覺),可以再飲用五合的酒,效果會更好。

芥子薄

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因屍毒邪氣導致的疾病,也適用於突發的風邪引起的毒腫,這些毒腫可能會擴散到四肢、頭面等部位。

藥方組成:

芥子(蒸熟,一升)

將芥子搗碎過篩,然後加入二兩黃丹攪拌均勻,分成兩份,用疏布袋裝好。再次蒸熱後,敷在疼痛的部位。當藥袋冷卻後,要更換並重新加熱,並持續熱敷,這樣反覆三五次,病痛就能得到緩解。

3. 太一備急散

主卒中惡客忤,五屍入腹,鬼刺鬼排,及中蠱毒注,吐血下血,及心腹卒痛,腹滿寒熱,毒病六七日方:

雄黃(二兩),丹砂(一兩),桂心(一分),藜蘆(七銖),附子(五分,炮去皮),蜀椒(半兩,汗,去目、閉口者),野葛(二十一銖),芫花(十銖),巴豆仁(三十五個,去心熬)

上九味,惟巴豆別治如脂,餘下篩,以巴豆合和更搗之,令和調,瓷器中貯之,密封勿瀉氣,有急疾,水服錢五匕,可加至半錢匕,老小半之,病在頭當鼻衄,在膈上吐,在膈下利,在四肢當汗出,此所謂如湯沃雪,手下皆驗,秘之千金,非賢勿傳也。

治暴心痛,面無色欲死方:

以布裹鹽如彈子,燒令赤,置酒中消,服之利即愈。

白話文:

太一備急散

主要治療突然中邪、外邪入侵、五種屍毒進入腹部、鬼怪侵擾刺痛、以及中了蠱毒等情況,引起的吐血、便血、心腹劇痛、腹脹寒熱等症狀,毒病發作六七天時可以使用。

藥方組成:雄黃(二兩)、丹砂(一兩)、桂心(一分)、藜蘆(七銖)、附子(五分,炮製後去皮)、蜀椒(半兩,用汗水浸泡後去籽及閉口未開的)、野葛(二十一銖)、芫花(十銖)、巴豆仁(三十五個,去心後熬製)。

將以上九味藥材,除了巴豆仁需另外處理成膏脂狀外,其餘藥材研磨成粉末,再與巴豆脂混合搗勻,使其均勻調和。將藥粉裝入瓷器中密封,避免洩氣。遇到緊急疾病,用水沖服五匕(古代的量具)的藥粉,病情嚴重者可以加到半錢匕,年老體弱者減半服用。如果病在頭部,會從鼻子流血;病在胸膈之上,會嘔吐;病在胸膈之下,會腹瀉;病在四肢,會出汗。這就是所謂的像熱湯澆雪一樣,效果迅速明顯,務必保密此方,價值千金,不是賢德之人不可傳授。

治療突然心痛、臉色蒼白如將死亡的藥方:

用布包裹如彈珠大小的鹽,燒紅後放入酒中使其溶解,服用後如果腹瀉就表示病症痊癒。

4. 還魂湯

主卒忤鬼擊飛屍,諸奄忽氣無復覺,或已死口噤,拗口不開,去齒下湯,湯入口活不下者,分病人發左右捉踏肩,引之藥下,復增取盡一升,須臾立蘇方:

麻黃(四兩,去節),桂心(二兩),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枚,去尖皮、雙仁)

上四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卒中鬼擊,及刀兵所傷,血漏腹中不出,煩滿欲絕方:

雄黃粉以酒服一刀圭,日三,血化為水。

論曰:凡諸大備急丸散等藥,合和時日,天晴明,四時王相日合之,又須清齋不得汙穢於清淨處,不令一切雜人貓犬六畜及諸不完具人女人等見,則藥無靈驗,不可具言,若不能如法則必不須合之,徒棄財力,用之與朽木不殊。余以武德中合玉壺丸,時值天陰,其藥成訖,後卒不中用,終棄之。

此等多是上古仙聖,憫苦厄人,遂造此方以救之,皆云買藥不可爭價,當知其深意云爾。

白話文:

此方劑主要治療突然被鬼怪侵擾或被飛屍擊中,導致昏厥、氣息全無、甚至像死了一樣口齒緊閉、無法張口的情況。如果灌藥時病人無法入口,就將病人的頭髮分左右抓住,並踩踏肩膀,強行讓藥液下嚥,再繼續灌藥至一升,很快就能甦醒。

藥方組成:麻黃(四兩,去除節),桂心(二兩),炙甘草(一兩),杏仁(七十枚,去除尖端和外皮,使用單仁)。

將以上四味藥材切碎,加入八升水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

治療突然被鬼怪侵擾或被刀劍等武器所傷,導致血流腹中無法排出、煩躁不安、瀕臨死亡的狀況:

服用雄黃粉,每次用酒送服一刀圭,一天三次,可以使淤血化為液體排出。

說明:一般來說,所有急救用的大型藥丸、散劑等,在調配時要選擇晴朗的好天氣,最好是四季當旺的日子。而且製藥者必須保持清淨,在乾淨的地方進行,過程中不得有不潔之物,更要避免閒雜人等、貓狗牲畜、以及身體不健全的人或女人看見,否則藥效會大打折扣。如果不能完全按照這些要求執行,就不要勉強製藥,只會白白浪費錢財,效果和腐朽的木頭沒有差別。我曾在武德年間配製玉壺丸,當時天氣陰沉,結果藥製成後根本沒有藥效,最後只能丟棄。

這些藥方大多是上古仙聖,為了救助處於困境的人們而創造的,他們認為買藥不應討價還價,應該理解他們這份深遠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