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 卷第二十·雜病下 (4)
卷第二十·雜病下 (4)
1. 十疰丸
主十種注,氣注、勞注、鬼注、冷注、生人注、死注、屍注、水注、食注、土注等方:
雄黃(一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炙),藁本(一兩),巴豆(一兩,去皮心,熬),桔梗(一兩),附子(一兩,炮去皮),皂莢(一兩,炙去皮子),蜀椒(一兩,汗),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一十味,末之,蜜和,空腹服一丸如小豆大,日二,稍加,以知為度,極效。
白話文:
這個藥丸主要治療十種不同的「疰」(注)病,包括氣疰、勞疰、鬼疰、冷疰、生人疰、死疰、屍疰、水疰、食疰、土疰等等。
藥方組成如下:
雄黃一兩、人參一兩、炙甘草一兩、藁本一兩、去皮心的熬製巴豆一兩、桔梗一兩、炮製去皮的附子一兩、炙製去皮子的皂莢一兩、汗製蜀椒一兩、去心的麥門冬一兩。
將以上十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均勻。在空腹時服用,每次服用一丸,大小像小豆一樣。一天服用兩次,可以逐漸增加劑量,直到身體感到有效為止,這個藥效果非常顯著。
2. 大麝香丸
主鬼注飛屍萬病方:
生麝香(半兩),牛黃(半兩),蜈蚣(一枚,炙),丹砂(半兩),雄黃(一兩),巴豆仁(五十枚,去心,熬),杏仁(五十枚,去尖皮、雙仁,熬),桂心(半兩),地膽(七枚),芫菁(七枚),亭長(七枚),蜥蜴(一枚),獺肝(半兩,炙),大黃(半兩),犀角(半兩,屑),礜石(半兩,燒),細辛(半兩),藜蘆(半兩),斑蝥(七枚,去翅足,熬),鬼臼礬石(燒),附子(炮去皮),真珠(各半兩)
上二十三味,搗為末,蜜和搗三千杵,飲服如小豆一丸,日二,蛇蜂蠍所中,以摩之,愈。(一方地膽作蚺蛇膽。)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主要治療鬼注、飛屍等各種疾病:
需要以下藥材:天然麝香(半兩)、牛黃(半兩)、炙烤過的蜈蚣(一條)、丹砂(半兩)、雄黃(一兩)、去除心部的熬製巴豆仁(五十枚)、去除尖皮和雙仁的熬製杏仁(五十枚)、桂心(半兩)、地膽(七枚)、芫菁(七枚)、亭長(七枚)、蜥蜴(一條)、炙烤過的獺肝(半兩)、大黃(半兩)、犀角屑(半兩)、燒過的礜石(半兩)、細辛(半兩)、藜蘆(半兩)、去除翅足並熬製過的斑蝥(七枚)、燒過的鬼臼礬石、炮製去除皮的附子、珍珠(各半兩)。
將以上二十三種藥材搗成粉末,用蜂蜜混合搗製三千次,製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日服用兩次。若被蛇、蜜蜂、蠍子等咬傷,將藥丸塗抹於患處,即可治癒。(另一個配方是用地膽替換成蚺蛇膽。)
3. 蜈蚣湯
主惡注邪氣,往來心痛徹胸背,或走入皮膚,移動不定,苦熱,四肢煩疼,羸乏短氣方:
蜈蚣(一枚,炙),牛黃(一分),大黃(三分),丹砂(三分),細辛(一兩),鬼臼(一兩),黃芩(半兩),當歸(一兩),桂心(一兩),人參(三分),麝香(一分),附子(一兩,炮去皮),乾薑(一兩)
上一十三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十一味,取三升,去滓,下牛黃麝香末,攪令均,分三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因為外邪入侵導致的疾病,這種邪氣會導致患者心胸背部來回疼痛,痛到像是要穿透一樣。有時邪氣會竄入皮膚,到處游走不定,患者會感到身體發熱,四肢煩躁疼痛,身體虛弱無力、氣短。
藥方組成: 蜈蚣(一條,炙烤過),牛黃(少量,約0.3克),大黃(約0.9克),丹砂(約0.9克),細辛(約3克),鬼臼(約3克),黃芩(約1.5克),當歸(約3克),桂心(約3克),人參(少量,約0.9克),麝香(少量,約0.3克),附子(約3克,炮製過去皮),乾薑(約3克)
用法: 將以上十三味藥材切碎,用水一斗(約2000毫升)煮其中的十一味藥(不含牛黃和麝香),煮到剩下三升(約600毫升),濾掉藥渣,然後加入牛黃和麝香的粉末,攪拌均勻,分成三次服用。
4. 鸛骨丸
主遁屍飛屍,積聚脅下痛連背,走無常處,或在臟,或在腹中,或奄然而痛方:
鸛脛骨(三分),雄黃(一兩),藜蘆(半兩),野葛(半兩),莽草(一兩),芫青(十四枚),斑蝥(十四枚,熬),巴豆(四十枚,去皮心,熬),丹砂(二分),牡蠣(一兩,熬),桂心(半兩),蜈蚣(一枚,炙)
上一十二味,搗篩蜜丸,服如小豆大二丸,日三,以知為度。(一方丹砂作丹參。)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像殭屍一樣跳動的屍厥(遁屍、飛屍),以及胸脅下方積聚疼痛,痛起來會牽連到背部,疼痛的位置不定,有時在內臟,有時在腹部,有時突然就痛起來。
藥方如下:
鸛的脛骨(三分),雄黃(一兩),藜蘆(半兩),野葛(半兩),莽草(一兩),芫青(十四隻),斑蝥(十四隻,要炒過),巴豆(四十枚,去掉皮和中心,要炒過),丹砂(二分),牡蠣(一兩,要炒過),桂心(半兩),蜈蚣(一條,要烤過)。
以上十二種藥材,搗碎過篩後用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像小豆,每次服用兩丸,一天三次,以症狀緩解為度。(另外一個藥方將丹砂換成丹參。)
5. 江南度世丸
主萬病,症堅積聚,伏屍長病寒熱,注氣流行皮中,久病著床,肌肉枯盡,四肢煩熱,嘔逆不食,傷寒時氣,惡注忤,口噤不開心痛方:
麝香(一兩),細辛(二兩),大黃(一兩),甘草(二兩,炙),蜀椒(三兩,汗,去目、閉口者),紫菀(一兩半),人參(二兩),乾薑(一兩),茯苓(二兩),附子(一兩半,炮去皮),真珠(一兩),丹砂(一兩),烏頭(半兩,炮去皮),野葛(一兩),牛黃(半兩),桂心(一兩),蜈蚣(二枚,炙),雄黃(一兩),鬼臼(一兩),巴豆(六十枚,去皮心,熬)
上二十味,搗末蜜丸,飲服如小豆大二丸,稍加至四丸,日二,加獺肝一兩,大良。
白話文:
這個藥丸主要治療各種疾病,像是體內堅硬的腫塊積聚、慢性病潛伏、長期寒熱交替、氣在皮膚中亂竄、久病臥床不起、肌肉消瘦、四肢煩躁發熱、噁心嘔吐吃不下東西、傷寒時疫、被邪氣侵擾而出現的怪病、嘴巴緊閉不能張開、心口疼痛等症狀。
藥方組成:
麝香(一兩),細辛(二兩),大黃(一兩),炙甘草(二兩),蜀椒(三兩,經過汗處理並去除籽和閉口的部分),紫菀(一兩半),人參(二兩),乾薑(一兩),茯苓(二兩),炮製過的附子(一兩半,去皮),珍珠(一兩),丹砂(一兩),炮製過的烏頭(半兩,去皮),野葛(一兩),牛黃(半兩),桂心(一兩),炙過的蜈蚣(兩條),雄黃(一兩),鬼臼(一兩),熬製過的巴豆(六十枚,去皮和核)。
將以上二十味藥材搗成粉末,用蜂蜜調製成藥丸,像小豆般大小,每次服用兩丸,可以逐漸增加到四丸,每天服用兩次。如果加入一兩獺肝,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