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千金翼方》~ 卷第七·婦人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婦人三 (1)

1. 藍青丸

治產後下痢。

藍青(熬),鬼臼(各一兩半),附子(炮,一兩),蜀椒(汗,一兩半),黃連(五兩,去毛)龍骨,當歸(各三兩),黃柏,人參,茯苓(各一兩),厚朴(炙),阿膠(炙),艾,甘草(炙,各二兩)

一方用赤石脂四兩。

上一十四味,搗篩為末,煉蜜和丸如梧子。空腹以飲服二十丸。

白話文:

這個藥方「藍青丸」是用來治療婦女產後腹瀉的。

藥材包含:藍青(熬煮過)、鬼臼(各一兩半),附子(炮製過,一兩),蜀椒(出汗過,一兩半),黃連(五兩,去除毛鬚),龍骨、當歸(各三兩),黃柏、人參、茯苓(各一兩),厚朴(炙烤過),阿膠(炙烤過),艾葉、甘草(炙烤過,各二兩)。

另一個配方則是加入赤石脂四兩。

以上十四種藥材,一起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在空腹時用酒或開水服用二十顆。

2. 赤石脂丸

治產後下痢。

赤石脂(三兩),當歸,黃連,乾薑,秦皮,白朮,甘草(炙,各二兩),蜀椒(汗),附子(各一兩,炮去皮)

上九味,搗末煉蜜,和丸如梧子大,飲服二十丸,日三服。

治產後下痢赤散方:

赤石脂(三兩),桂心(一兩),代赭(二兩)

上三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服。十日當愈。

治產後下痢黑散方:

麻黃(去節),貫眾,桂心(各一兩),乾漆(熬),細辛(各二兩),甘草(三兩,炙)

上六味,搗篩為散。麥粥服五指撮,日再,五日當愈。

治產後下痢黃散方:

黃連,大黃(各二兩),黃芩,䗪蟲(熬),乾地黃(各一兩)

上五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十日愈。(《千金》無大黃。)

治妊娠及產後寒熱下痢方:

黃柏(一斤),黃連(一升),梔子(二十枚)

上三味,㕮咀,以水五升,漬一宿,煮三沸,服一升,一日一夜令盡,嘔者,加橘皮一把,生薑二兩。

治婦人痢,欲痢輒先心痛腹脹滿,日夜五六十行方:

神麯(熬),石榴皮(各八兩),黃柏(切),黃連(切),烏梅肉,艾葉(各一升),防己(二兩),附子(五兩,炮),乾薑,阿膠(各三兩,炙)

上一十味,搗篩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二十丸,日三,漸加至三十四十丸。

白話文:

赤石脂丸

這個方子是治療產後腹瀉的。

使用赤石脂(112.5克),當歸、黃連、乾薑、秦皮、白朮、炙甘草(各75克),蜀椒(炒過)、附子(炮製去除外皮,各37.5克)。

將以上九種藥材搗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每天三次。

治療產後腹瀉的赤散方

使用赤石脂(112.5克),桂心(37.5克),代赭石(75克)。

將以上三味藥材搗篩成散劑。每次用酒送服一小勺,每天三次,晚上一次。服用十天左右應該會痊癒。

治療產後腹瀉的黑散方

使用麻黃(去除節),貫眾、桂心(各37.5克),乾漆(熬製過)、細辛(各75克),炙甘草(112.5克)。

將以上六味藥材搗篩成散劑。每次用麥粥送服一小撮(約五指撮取的量),每天兩次。服用五天左右應該會痊癒。

治療產後腹瀉的黃散方

使用黃連、大黃(各75克),黃芩、䗪蟲(熬製過)、乾地黃(各37.5克)。

將以上五味藥材搗篩成散劑。每次用酒送服一小勺,每天三次。服用十天左右會痊癒。(《千金方》中沒有使用大黃。)

治療妊娠及產後寒熱腹瀉的方子

使用黃柏(600克),黃連(約200毫升),梔子(20顆)。

將以上三味藥材搗碎,用五升水浸泡一個晚上,煮沸三次,每次服用一升,一天一夜服完。如果出現嘔吐,可加入橘皮一把,生薑75克。

治療婦女痢疾,出現痢疾前先有心痛腹脹,每天腹瀉五六十次的方子

使用神麴(炒過)、石榴皮(各300克),黃柏(切片)、黃連(切片)、烏梅肉、艾葉(各約200毫升),防己(75克),附子(炮製過,187.5克),乾薑、阿膠(各112.5克,炙)。

將以上十味藥材搗篩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開水送服二十丸,每天三次,可逐漸增加至每次三十丸、四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