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千金翼方》~ 卷第十九·雜病中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九·雜病中 (5)

1. 苦瓠丸

主大水,頭面、遍身大腫滿方。

苦瓠白穰實捻如大豆粒

白話文:

將苦瓜的白色瓤實研捻成如大豆粒般大小

上一味,以麵裹煮一沸,空腹吞七枚,午後出水一升,三四日水自出不止,大瘦即瘥,三年慎口味,苦瓠須好無靨翳者,不爾有毒,不堪用。

白話文:

上一個方子,用麵包裹煮沸一次,空腹吞下七顆。下午就會排出大量水,三四天水會不斷排出,體重就會大幅減輕並恢復健康。服用後三年要注意飲食習慣。用作藥材的苦瓜必須果皮完好無損,沒有蟲眼和斑點,否則有毒,不能使用。

2. 檳榔丸

主水腫方。

白話文:

消水腫方: 茯苓一兩,赤芍三錢,澤瀉三錢,車前草三錢,白芍一錢,甘草五分。 水一碗,先煎茯苓,然後加入其餘藥物,煎五分。

檳榔,桂心,栝蔞,麻黃(去節),杏仁(去皮尖、雙仁,熬),茯苓,椒目,白朮(各三兩),附子(炮,去皮),吳茱萸(五合),厚朴(炙),乾薑黃耆海藻(一本無),木防己,葶藶(熬),甘草(炙,各二兩)

白話文:

檳榔、桂樹的心材、栝蔞、麻黃(去掉節)、杏仁(去掉皮尖,只用內仁,炒熟)、茯苓、花椒果實、白朮(各三兩)、附子(炮製後,去掉外皮)、吳茱萸(五合)、厚朴(炙製過)、乾薑、黃耆、海藻(有些版本沒有)、木防己、葶藶(炒熟)、甘草(炙製過,各二兩)

上一十七味,搗篩為末,煉白蜜和丸,如梧子。飲服二丸,日三,加至四丸,不知,又加二丸,可至十二丸。此主老小水腫、虛腫、大病客腫作喘者,用之佳。(一云忌海藻,必恐無此一味)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七種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白蜜調和製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天服用兩丸,三次服用,逐日增加到四丸,若無明顯效果,再增加兩丸,可逐漸增加至十二丸。此藥丸適合老年人或小孩的水腫、虛腫,以及大病後虛弱水腫伴有喘鳴者,服用效果佳。(有說法是忌用海藻,所以此藥方可能不含此味)

風水,通身腫欲裂,利小便方。

白話文:

通身腫脹欲裂,有利小便的偏方。

防風豬苓(去皮),澤瀉,麻黃(去節),茯苓(各四兩),黃耆(三兩),澤漆,白朮(各五兩),杏仁(去皮尖、雙仁),大戟(各一升),獨活(八兩),酒(一斗),大豆(二升,以水七升,煮一升)

白話文:

  • 防風:4 兩
  • 豬苓(去皮):4 兩
  • 澤瀉:4 兩
  • 麻黃(去節):4 兩
  • 茯苓:4 兩
  • 黃耆:3 兩
  • 澤漆:5 兩
  • 白朮:5 兩
  • 杏仁(去皮尖,雙仁):1 升
  • 大戟:1 升
  • 獨活:8 兩
  • 酒:1 鬥
  • 大豆:2 升(用 7 升水煮成 1 升)

上一十三味,㕮咀。以豆汁及酒合煮取七升,分六七服,一日一夜令盡,當小便極利為度。

白話文:

一十三味,研末。用豆汁和酒一起煮,取七升份量,分作六七次服用,一天一夜喝完,以小便非常通暢為止。

3. 澤漆根湯

主水通身洪腫,四肢無堪,或從消渴,或從黃疸,支飲,內虛不足,榮衛不通,血氣不化,氣實皮膚中,喘息不安,腹中響響脹滿,眼不得視方。

白話文:

主要因水腫導致全身浮腫,四肢無力。或因消渴症引起,或因黃疸病引起。體內水液蓄積,內臟虛弱不足,氣血不通暢,氣血無法化生,氣滯於皮膚中,呼吸困難,腹中脹滿作響,眼睛看不清。

澤漆根(十兩),赤小豆(二升),茯苓(三兩),鯉魚(一枚重五斤者,淨去腸胃),生薑(八兩,切),人參麥門冬(去心),甘草(炙,各二兩)

白話文:

澤漆根(500公克),赤小豆(1000公克),茯苓(150公克),鯉魚(一條,2.5公斤,去掉內臟),生薑(400公克,切片),人參(80公克),麥門冬(去核,80公克),炙甘草(80公克)

上八味,以水一斗七升,煮鯉魚、豆減七升,去之,納藥,煮取四升五合,去滓,一服三合,日三,弱人二合,日再服,氣下喘止可至四合,晬時小便利,腫氣減,或小溏下。若小便大利,還從一合始,大利便止。若無鯉魚,鮦魚亦可。若水甚,不得臥,臥不得轉側,加澤漆一斤;渴,加栝蔞二兩;咳,加紫菀二兩,細辛一兩,款冬一兩,桂心三兩,增魚汁二升。

白話文:

將這八種藥材加到 17 升的水中,煮鯉魚和豆子,煮到水減少 7 升後,去掉鯉魚和豆子,放入藥材,繼續煮到剩下 4.5 升水,去掉渣滓。每次服用 150 毫升,每天三次。體弱者每次服用 100 毫升,每天兩次。氣喘症狀減輕後,可以增加到 200 毫升。喝完藥後,傍晚會小便,身上的腫脹會減輕,甚至會腹瀉。如果小便太通暢,就從 50 毫升開始服用,小便恢復正常後停止服用。如果沒有鯉魚,也可以用鮦魚代替。如果水太多,導致無法躺下或無法轉身,可以加入 500 克澤漆。如果口渴,可以加 100 克栝蔞。如果咳嗽,可以加 100 克紫菀、50 克細辛、50 克款冬、150 克桂心,並增加 1 升鯉魚汁。

4. 大豆湯

主風水,通身大腫,眼不得開,短氣欲絕或咳嗽方。

白話文:

風水通身大腫,眼不得開,短氣欲絕

風水病導致全身浮腫,眼睛都睜不開,呼吸微弱,瀕臨死亡。

咳嗽

方劑:

  • 防己
  • 赤芍
  • 甘草
  • 生薑
  • 蔥白

大豆(一斗),烏頭(炮,去皮),黃耆澤瀉(各三兩),杏仁(一升,去皮尖、雙仁),半夏(六兩,洗),茯苓白朮(各五兩),生薑(七兩,切),麻黃(去節),豬苓(去皮),防風木防己(各四兩),甘遂甘草(炙,各二兩),酒(一升)

白話文:

大豆一斗 烏頭三兩,炮製後去皮 黃耆三兩 澤瀉三兩 杏仁一升,去皮、去尖、留雙仁 半夏六兩,清洗 茯苓五兩 白朮五兩 生薑七兩,切片 麻黃,去節 豬苓三兩,去皮 防風四兩 木防己四兩 甘遂兩兩 甘草兩兩,炙製 酒一升

上一十六味,以水四斗,先煮豆取一斗,去豆,納藥及酒合煮取七升,分七服,日四夜三,得快利小便為度,腫減便住,不必盡劑。若不得利小便者,加生大戟一升,葶藶二兩半,無不快也,萬不失一。

白話文:

上述十六種藥材,用四鬥水煎煮,先煮紅豆取一斗,去除紅豆,加入藥材和酒一起煮,取七升湯液,分為七次服,白日四次、夜晚三次,達到迅速通利小便為止,腫脹消退後即可停止服用,不必用完所有藥材。如果無法通利小便,可加入生大戟一升、葶藶二兩半,必定會迅速通利,萬試萬靈。

5. 麻黃湯

主風濕,水疾,身體面目腫、不仁而重方。

麻黃(四兩,去節),甘草(二兩,炙)

白話文:

麻黃(四兩,去掉節),甘草(二兩,炙烤)

上二味,㕮咀。以水五升,煮麻黃再沸,去沫,納甘草,煮取三升,分三服,重覆日移二丈,汗出。不出更合服之,慎護風寒,皮水用之,良。

白話文:

將上列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五升水煮麻黃,煮沸後去掉浮沫,再加入甘草,繼續煮到水量減為三升,分成三碗服用。如果發汗不出來,再服用一碗。服藥後注意保暖防寒。用皮水服用此藥,效果很好。

治水腫方

以苦瓠穰一枚,以水一石,煮一炊久,去滓,煎令可丸服如大豆,小便利後,作小豆羹,乃飲食之。

又方

白話文:

取一顆苦瓜瓤,放入一石水,煮到煮爛,去渣,煎煮成可搓成如大豆大小的丸子服下。服藥後稍感小便後,再做小豆湯食用。

另一方劑:

葶藶(五兩,熬),牽牛子澤瀉昆布(洗),海藻(洗),豬苓(去皮,各三兩)

白話文:

葶藶(250克,熬煮) 牽牛子(150克) 澤瀉(150克) 昆布(150克,洗淨) 海藻(150克,洗淨) 豬苓(去皮,150克)

上六味末之,煉蜜和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五丸,日三。

白話文:

將以上六味藥材磨成細末,拌入蜂蜜,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天早中晚服用十五丸。

6. 石膽丸

主足脛腫,小便黃,胸痛頰車骨筋解開痛方。

白話文:

足脛腫,小便黃,胸痛頰車骨筋解開痛方

症狀: 足部和腿部腫脹,小便黃色,胸部疼痛,臉頰和鎖骨之間的筋骨解開導致疼痛。

治療方法: 取以下藥材,煎服:

  • 防風 10 克
  • 黃芪 10 克
  • 白朮 10 克
  • 茯苓 10 克
  • 澤瀉 10 克
  • 豬苓 10 克
  • 車前子 10 克
  • 木通 10 克
  • 赤小豆 10 克
  • 桂枝 5 克
  • 附子 3 克

注意事項:

  • 附子有毒,請勿過量服用。
  • 本方僅供參考,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石膽(研),吳茱萸天雄(炮去皮),芫花(熬),柏仁(各一分),防風,蕘花(熬),杜仲(炙,各三分),菖蒲,葶藶(熬,各一兩),菟絲子(三合)

白話文:

  • 石膽(研磨成粉)
  • 吳茱萸
  • 天雄(炮製後去除皮)
  • 芫花(熬製)
  • 柏仁(各一分)
  • 防風
  • 蕘花(熬製)
  • 杜仲(炙烤,各三分)
  • 菖蒲
  • 葶藶(熬製,各一兩)
  • 菟絲子(三合)

上一十一味,搗篩為末,煉蜜和為丸如蜱豆。以飲服三丸,日二。

白話文:

上十一味,搗篩成細末,拌入蜂蜜製成如蜱蟲一般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丸,每日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