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千金翼方》~ 卷第五·婦人一 (1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婦人一 (15)

1. 厚朴湯

主久積痰冷,胸脅痞滿,不受食飲,渾渾欲吐,血室空虛,客陽通之,令脈緊數,重熱水蒸,汗漏如珠,四肢煩痛,唇口乾燥,渴升水漿方。

厚朴(炙),半夏(洗),茯苓,白朮(各四兩),枳實(四枚,炙),芍藥,黃耆(各二兩),生薑(八兩,切),麥門冬(一升,去心),桂心(五合),人參,甘草(炙,各二兩)

上一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分四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因長期積聚寒痰,導致胸部和脅肋部脹滿不適,吃不下東西,感覺昏沉想吐,同時婦女血室空虛,導致虛陽上亢,使得脈象變得緊而快,身體有發熱感,像水蒸一樣,汗出如珠,四肢煩躁疼痛,嘴唇口乾,想喝水。

藥方組成有:炙過的厚朴、洗淨的半夏、茯苓、白朮各四兩,炙過的枳實四枚,芍藥、黃耆各二兩,切好的生薑八兩,去心的麥門冬一升,桂心五合,人參、炙甘草各二兩。

以上十二味藥材,切碎後,用水一斗五升煎煮,取五升藥液,分四次服用。

2. 竹葉湯

主下氣,胸中煩悶,悶亂氣逆,補不足方。

竹葉(一把),粳米,麥門冬(去心),半夏(洗,各一升),人參,當歸(各二兩),生薑(一斤,切),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五升,煮竹葉、生薑取一斗,納諸藥,煮取八升,分十服,日三夜一。(一云:水八升煮取二升半,服八合)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用來使氣往下走,可以處理胸中煩悶、氣悶混亂上逆的情況,是個補益不足的方子。

藥材包含:竹葉(一把)、粳米、麥門冬(去除內心)、半夏(洗過,各一升)、人參、當歸(各二兩)、生薑(一斤,切片)。

將以上七種藥材切碎。用水一斗五升,先煮竹葉和生薑,煮到剩下一斗,然後放入其他藥材一起煮,煮到剩下八升,分十次服用,每天白天三次,晚上一次。(另一種說法是:用水八升煮到剩下二升半,每次服用八合。)

3. 烏梅湯

主下氣,消渴止悶方。

烏梅(二七枚,大者),香豉(一升)

上二味,以水一斗,煮烏梅取五升,去滓,納豉,煮取三升,分三服,可常用之。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的作用是降氣、消除口渴、止住胸悶。

藥材組成:

烏梅(大顆的二十七枚),香豉(一升)。

做法:

將以上兩種藥材,加入一斗水煮,煮烏梅到剩五升時,把藥渣濾掉,再加入香豉,繼續煮到剩三升。

用法:

分成三次服用,可以經常使用。

4. 大酸棗湯

主虛勞煩悸,奔氣在胸中,不得眠方。

酸棗仁(五升),人參,茯苓,生薑(切),芎藭,桂心(各二兩),甘草(炙,一兩半)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棗仁取七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因虛勞引起的煩躁心悸,以及氣往上衝到胸口,導致無法入睡的情況。

藥材組成:酸棗仁(五升)、人參、茯苓、生薑(切片)、芎藭、桂心(各二兩)、甘草(炙烤過,一兩半)。

製備方法:將以上七味藥材稍微搗碎。先用水一斗二升煮酸棗仁,煮到剩下七升時,濾掉藥渣,再將其他藥材放入,繼續煮到剩下三升。

服用方法:將煮好的藥汁分成三次服用。

5. 大棗湯

主虛煩,短氣,氣逆,上熱下冷,胸滿方。

大棗(三十枚,擘),石膏(三兩,碎),白薇,前胡,人參,防風(各二兩),桂心,甘草(各一尺,炙)

上八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虛弱煩躁、呼吸短促、氣往上衝逆、上身發熱下身寒冷、胸悶等症狀。

藥方組成:

大棗(三十顆,剝開)、石膏(三兩,搗碎)、白薇、前胡、人參、防風(各二兩)、桂心、甘草(各一尺長,烤過)。

將以上八味藥材稍微搗碎,用七升水煮取三升,分三次服用。

6. 竹根湯

主短氣欲絕,不足以息,煩撓,益氣止煩方:

竹根(一斤),小麥,粳米,麥門冬(各一升,去心),大棗(十枚,擘),甘草(二兩,炙)

上六味,㕮咀。以水一斗煮米、麥令熟去之,納諸藥,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日三,不能服者,以綿瀝口中。

白話文:

主要治療呼吸短促,感覺快要斷氣,氣不足以順暢呼吸,心煩意亂的症狀。這個方子可以補氣、止煩:

竹根(一斤)、小麥、粳米、麥門冬(各一升,去除內心)、大棗(十枚,切開)、甘草(二兩,炙烤過)。

將以上六味藥材切碎。先用水一斗煮米和小麥,煮到熟爛後撈出,再將剩下的藥材放入,煮到剩下二升七合的藥液。分三次服用,每天三次。如果無法直接喝下,可以用棉布沾取藥汁滴入口中。

7. 酸棗湯

主傷寒及吐下後,心煩乏氣,不得眠方。

酸棗仁(四升),麥門冬(一升,去心),乾薑,芎藭,茯苓,知母,甘草(各二兩,炙)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棗仁,取一斗,去之,納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因為傷寒或者嘔吐、腹瀉之後,導致的心煩氣躁、精神疲憊、睡不著覺。

藥材組成:酸棗仁(四升),麥門冬(一升,去掉內心),乾薑、芎藭、茯苓、知母、甘草(各二兩,炙烤過)。

將以上七種藥材切碎。先用水一斗二升煮酸棗仁,煮到剩下一斗時,把酸棗仁渣撈出丟棄,接著放入其他藥材一起煮,煮到剩下三升時,分成三次服用。

8. 白薇散

主虛煩方:

白薇,乾薑,甘草(各一兩),栝蔞(二兩),硝石(三兩)

上五味,各別搗,先納甘草臼中,次納白薇,次納乾薑,次納栝蔞,次納硝石,搗三千杵,篩和,冷水服方寸匕,日三。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主要治療虛勞煩躁:

使用白薇、乾薑、甘草各一兩,栝蔞二兩,硝石三兩。

將以上五種藥材分別搗碎,先放入甘草到臼中,接著放入白薇,再放入乾薑,然後放入栝蔞,最後放入硝石,搗三千下,過篩混合均勻。每次用冷水服用一匙藥粉,一天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