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千金翼方》~ 卷第十七·中風下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七·中風下 (6)

1. 溫腎湯

主腰脊膝腳浮腫不遂方:

茯苓,乾薑,澤瀉(各二兩),桂心(三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腰部、背部、膝蓋和腿部浮腫、活動不靈活的症狀。

藥方組成:

茯苓、乾薑、澤瀉(各二兩),桂心(三兩)。

將以上四味藥材稍微搗碎,加入六升的水煮,煮到剩下兩升。分三次服用。

2. 竹瀝湯

主兩腳痹弱,或轉筋,或皮肉脹起如腫,而按之不陷,心中惡,不欲食,或患冷氣方:

甘竹瀝(五升),葛根,防風(各二兩),麻黃(六兩,去節),升麻(五分),桂心(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秦艽,細辛,木防己,黃芩,乾薑,白朮,甘草(炙,各一兩)

上一十四味,㕮咀,以水七升,納甘竹瀝五升,合。煮取三升,分四服,取汗。(《千金》有茯苓、杏仁,無白朮。)

白話文:

主要治療兩腳麻木無力,或者抽筋,或者皮膚肌肉腫脹隆起像腫了一樣,但按壓卻沒有凹陷,心中覺得噁心,不想吃東西,或者有寒氣的狀況。

藥方如下:

甘竹瀝(五升),葛根,防風(各二兩),麻黃(六兩,去除關節),升麻(五分),桂心(一兩),附子(一枚,炮製過,去除外皮),秦艽,細辛,木防己,黃芩,乾薑,白朮,炙甘草(各一兩)。

將以上十四味藥材切碎,用水七升,加入甘竹瀝五升,混合在一起。煮到剩下三升,分成四次服用,服用後以發汗為目標。(《千金方》中有茯苓、杏仁,沒有白朮。)

3. 大竹瀝湯

主卒中惡風,口噤不能言,四肢嚲緩,偏攣急痛,風經五臟,恍惚喜怒無常,手足不遂,皆悉主之方:

甘竹瀝(一斗四升),人參,細辛,石膏(各一兩,碎),生薑(五兩,切),烏頭(三枚,炮,去皮),防風,獨活,芍藥,黃芩,茵芋,麻黃(去節),葛根,木防己,桂心,茯苓,甘草(炙,各二兩),芎藭(一兩)

上一十八味,㕮咀,以竹瀝煮取四升,分三服。(一方以水五升,《千金》有白朮)。

白話文:

此方主治突然中風,症狀為惡風、口部緊閉不能說話、四肢無力癱軟、身體局部抽搐疼痛,病邪侵入五臟,導致精神恍惚、喜怒無常、手腳活動不便等。此方所有症狀都可治療。

藥方組成: 甘竹瀝(一斗四升),人參、細辛、石膏(各一兩,搗碎),生薑(五兩,切片),烏頭(三枚,炮製後去皮),防風、獨活、芍藥、黃芩、茵芋、麻黃(去節)、葛根、木防己、桂心、茯苓、甘草(炙,各二兩),芎藭(一兩)。

以上十八味藥材,將其搗碎,用竹瀝煎煮至四升,分三次服用。(另一個方子用五升水煎煮,《千金方》中則有加入白朮。)

4. 又竹瀝湯

主風氣入腹,短氣心下煩熱不痛,手足煩疼,四肢不舉,口噤不能言方:

竹瀝(一斗),當歸,秦艽,防風,葛根(各二兩),人參,芍藥,木防己,附子(炮,去皮),細辛,茯苓(一作茯神),通草,桂心,白朮,甘草(炙,各一兩)

上一十五味,㕮咀,以竹瀝漬半日,煮取四升,分三服,不能者四服。(《千金》有芎藭》、生薑、黃芩、升麻、蜀椒、麻黃、無芍藥、防己、通草。)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風邪侵入腹部,導致呼吸短促、心口煩熱但不疼痛、手腳煩躁疼痛、四肢無力抬不起來、嘴巴緊閉不能說話的症狀。

藥方組成:

竹瀝(一斗),當歸、秦艽、防風、葛根(各二兩),人參、芍藥、木防己、炮附子(去皮)、細辛、茯苓(又名茯神)、通草、桂心、白朮、炙甘草(各一兩)

以上十五味藥材,切碎後用竹瀝浸泡半天,然後加水煮成四升藥液,分三次服用,如果病情較重可以分四次服用。

(《千金方》記載的此方,與此處記載略有不同,多了芎藭、生薑、黃芩、升麻、蜀椒、麻黃,少了芍藥、防己、通草。)

5. 大鱉甲湯

主腳弱風毒攣痹氣止,皆主之方:

鱉甲(炙),防風,麻黃(去節),半夏(洗),白朮,茯苓,芍藥,杏仁(去皮尖雙仁),麥門冬(去心),生薑(切),人參,石膏(碎),羚羊角(屑),甘草(炙,各一兩),犀角(一分,屑),雄黃(半兩,研),青木香(二兩),吳茱萸(半升),大黃(一分半),麝香(三分),薤白(十四枚,切),烏梅,貝齒(各七枚),大棗(二十枚,擘),赤小豆(二十四枚)

上二十五味,㕮咀,以水二斗,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二夜一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腳部虛弱無力,因風邪、毒邪引起的筋脈拘攣、麻木疼痛,以及氣機不暢等症狀。

處方組成:

炙鱉甲、防風、去節麻黃、洗半夏、白朮、茯苓、芍藥、去皮尖雙仁杏仁、去心麥門冬、切生薑、人參、碎石膏、屑羚羊角、炙甘草,各一兩。 屑犀角,一分。 研雄黃,半兩。 青木香,二兩。 吳茱萸,半升。 大黃,一分半。 麝香,三分。 切薤白,十四枚。 烏梅、貝齒,各七枚。 擘大棗,二十枚。 赤小豆,二十四枚。

用法:

將以上二十五味藥材搗碎,加入兩斗水,煎煮至剩下四升。分成四次服用,白天兩次,晚上一次。

6. 大投杯湯

主腳弱,舉體腫滿,氣急,日夜不得眠方:

麻黃(去節),杏仁(去皮尖及雙仁),桂心,黃芩,橘皮,石膏(二兩,碎),生薑(六兩,切),半夏(洗),厚朴(炙),枳實(炙,各三兩),茯苓(四兩),秦艽(一兩半),大戟,細辛(各一兩),大棗(二十枚,擘),甘草(二兩,炙)

上一十六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腳部虛弱無力,全身腫脹,呼吸急促,整天整夜都無法入睡的症狀。

藥方組成如下:

麻黃(去除節),杏仁(去除外皮、尖端和雙仁),桂心,黃芩,橘皮,石膏(二兩,搗碎),生薑(六兩,切片),半夏(洗過),厚朴(炙烤過),枳實(炙烤過,各三兩),茯苓(四兩),秦艽(一兩半),大戟,細辛(各一兩),大棗(二十枚,掰開),甘草(二兩,炙烤過)。

以上十六味藥材,將其搗碎或切碎,加入一斗二升的水中煮,煮至剩四升,分五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