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千金翼方》~ 卷第六·婦人二 (1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婦人二 (18)

1. 芎藭湯

主風癲引脅痛,發作則吐,耳中如蟬鳴方:

芎藭,藁本,䕡茹(各五兩)

上三味,切,以淳酒五升,納藥,煮取三升,頓服,羸者二服,取大汗。

治風癲狂及百病方:

大麻子(四升,上好者)

上一味,以水六升,猛火煮令牙生,去滓,煎取七升,旦空肚頓服,或不發,或多言語,勿怪之,但使人摩手足,須臾即定。凡進三劑無不愈,令人身輕,眾邪皆去。

白話文:

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癲癇,導致脅肋疼痛,發作時會嘔吐,耳朵裡像蟬鳴叫的藥方:

使用川芎、藁本、䕡茹(各五兩)。

將以上三種藥材切碎,放入五升沒有摻雜的酒中煮,煮到剩下三升,一次全部喝下。身體虛弱的人可喝兩次,喝完要讓身體大量出汗。

治療風邪引起的癲狂以及各種疾病的藥方:

使用大麻子(四升,要品質好的)。

將以上一種藥材,用水六升,用大火煮到它發芽,去除渣滓,煎煮到剩下七升,早上空腹一次全部喝下。喝完有可能不會發作,或者會話多,不要覺得奇怪,只要讓人按摩手腳,很快就會平靜下來。一般喝三次就會痊癒,使人身體輕盈,各種邪氣都會消除。

2. 防己湯

主風歷節,四肢痛如錘鍛,不可忍者:

防己,茯苓,生薑(切),桂心(各四兩),烏頭(七枚,去皮),人參(三兩),白朮(六兩)甘草(三兩,炙)

上八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服八合,日三。當熠熠微熱痹,勿怪;若不覺,復更合之,以覺乃止。凡用烏頭皆去皮,熬令黑,乃堪用,無毒。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因為風邪侵襲,導致關節疼痛,四肢像被錘子敲打一樣,痛到無法忍受的情況。

藥方組成有:防己、茯苓、生薑(切片)、桂心(各四兩)、烏頭(七枚,去皮)、人參(三兩)、白朮(六兩)、甘草(三兩,炙烤過)。

將以上八味藥材切碎,用一斗水煮,煮到剩二升半。每次服用八合,一天三次。服藥後,身體會微微發熱,這是正常的藥效反應,不要驚慌;如果沒有發熱的感覺,可以再次煎服,直到感覺到身體發熱才停止。凡是使用烏頭,都必須先去皮,再熬煮到發黑,這樣才能使用,並且可以降低毒性。

3. 三黃湯

主中風,手足拘攣,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經日不欲飲食方:

麻黃(五分,去節),獨活(一兩),黃芩(三分),黃耆(半兩),細辛(半兩)

上五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二服,一服小汗,兩服大汗。心中熱,加大黃半兩;腹滿加枳實一枚;氣逆加人參三分;心悸加牡蠣三分;渴加栝蔞三分;先有寒加八角附子一枚。此仲景方,神秘,不傳。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中風,導致手腳抽搐、全身關節疼痛、心煩發熱、心緒紊亂、怕冷、整天不想吃東西的情況。

藥方組成:

麻黃(五分,去除莖節),獨活(一兩),黃芩(三分),黃耆(半兩),細辛(半兩)

將以上五味藥材稍微搗碎,加入五升水煮至二升,濾去藥渣,分兩次服用。服用一次後身體會微微出汗,服用兩次後會大量出汗。如果心中發熱,可以加入大黃半兩;腹脹可以加入枳實一枚;氣逆上衝可以加入人參三分;心悸可以加入牡蠣三分;口渴可以加入栝蔞三分;如果先前有寒症,可以加入八角附子一枚。這個是仲景的方子,非常奧秘,不輕易外傳。

4. 黃耆湯

主八風十二痹,手腳疼痛,臟氣不和,不能食飲方:

黃耆,當歸,桂心,甘草(炙,各三兩),白朮,烏頭(炮,去皮),芎藭,防風,乾地黃(各二兩),生薑(四兩,切),前胡(一兩半)

上一十一味,㕮咀,以水一斗一升,煮取三升半,分四服。此湯和而補,有氣者,加半夏四兩。

白話文:

此方主要治療八種風邪和十二種痹症引起的症狀,如手腳疼痛、臟腑之氣不調和、食慾不振等。

藥方組成:黃耆、當歸、桂心、炙甘草各三兩,白朮、炮製過的烏頭(去皮)、芎藭、防風、乾地黃各二兩,生薑四兩(切片),前胡一兩半。

將以上十一味藥材搗碎,加入一斗一升的水煮至三升半,分四次服用。此湯藥性平和而有補益之效。如果患者有氣滯症狀,可以加入半夏四兩。

5. 白蘞湯

主中風痿僻拘攣,不可屈伸方:

白蘞,乾薑,薏苡仁,酸棗,牛膝,桂心,芍藥,車前子,甘草(炙,各一升),附子(三枚,炮,去皮)

上一十味,㕮咀,以酒二斗,漬一復時,煮三沸,服一升,日三服,扶杖而起。不能酒者,服五合。

白話文:

主要治療中風導致的肢體麻痺、偏癱、攣縮,不能彎曲伸展的病症,藥方如下:

白蘞、乾薑、薏苡仁、酸棗仁、牛膝、桂心、芍藥、車前子、炙甘草,每味藥各一升,附子三枚(炮製,去除外皮)。

將以上十味藥材搗碎,用兩斗酒浸泡約一個時辰,然後煎煮至沸騰三次。每次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服用後)可以拄著拐杖站起來。不能喝酒的人,每次服用五合。

6. 防己湯

主風濕,四肢疼痹,攣急浮腫方:

木防己(三兩),茯苓(一兩),桑白皮(切,二升),桂心(三兩),芎藭(三兩),甘草(一兩半,炙),大棗(二十枚,擘),芍藥(二兩),麻黃(二兩,去節)

上九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麻黃,減一升,納藥煮取三升,分三服,漸汗出,令遍身以粉粉之,慎風冷。(一方茯苓四兩,麻黃三兩。)

治三十年風方:

松葉一斤,切,以酒一斗,煮取二升,頓服,取汗出,佳。

治一切風虛方(常患頭痛欲破者:)

杏仁(九升,去皮尖、兩仁者,曝乾)

上一味,搗作末,以水九升研濾,如作粥法,緩火煎,令如麻浮上,匙取和羹粥,酒納一匙服之,每食即服,不限多少,服七日後大汗出,二十日後汗止,慎風冷、豬、魚、雞、蒜、大醋。一劑後,諸風減,瘥。春夏恐醋,少作服之,秋九月後煎之。此法神妙,可深秘之。

治中風發熱方:

大戟,苦參(等分)

上二味,搗篩,藥半升,以醋漿水一斗,煮三沸,洗之,從上至下,立瘥,寒乃止,小兒三指撮,醋漿水四升,煮如上法。

羌活飲治風方:

羌活(三兩),茯神,薏苡仁(用羌活去薏苡仁),防風(各一兩)

上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納竹瀝三合,煮一沸,分再服。

白話文:

防己湯

主要治療風濕病,導致四肢疼痛麻木、抽筋拘攣、身體浮腫的藥方:

使用木防己三兩、茯苓一兩、切過的桑白皮二升、桂心三兩、芎藭三兩、炙甘草一兩半、掰開的大棗二十枚、芍藥二兩、去掉莖節的麻黃二兩。

將以上九味藥材切碎,放入十二升水中,先煮麻黃,煮到水量減少一升後,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煮到剩下三升,分成三次服用。服藥後會逐漸出汗,讓汗遍布全身,之後用粉撲擦拭身體,注意避免吹風受寒。(另有一個藥方是茯苓四兩,麻黃三兩。)

治療三十年風疾的藥方:

將一斤松葉切碎,用一斗酒煮到剩下二升,一次全部喝完,使其發汗,效果很好。

治療各種風虛症狀的藥方(常有頭痛欲裂者):

使用杏仁九升(去掉外皮、尖端,去除雙仁,曬乾)。

將以上杏仁搗成粉末,用九升水研磨過濾,像煮粥一樣,用小火慢慢熬煮,煮到表面出現像芝麻一樣的漂浮物時,用湯匙取出,加入羹湯或粥中食用,也可以加入酒一起服用一匙,每次吃飯時就服用,不限制服用次數。服用七天後會大量出汗,二十天後汗會停止。服用期間要注意避免吹風受寒,以及禁食豬肉、魚肉、雞肉、大蒜和醋。一劑藥服用後,各種風疾症狀就會減輕或痊癒。春夏兩季因為醋的關係,可以減少服用量,秋季九月後再煎煮服用。這個方法非常神奇有效,應該好好保密。

治療中風發熱的藥方:

使用大戟和苦參,兩者等量。

將以上兩味藥材搗成粉末,取藥末半升,加入一斗醋漿水煮開三次,用來清洗身體,從上到下洗,馬上就會痊癒,寒冷也會停止。如果是小孩子,取三指夾起的藥末,加入四升醋漿水,煮法同上。

羌活飲治療風疾的藥方:

使用羌活三兩、茯神一兩、薏苡仁一兩(用羌活時要去掉薏苡仁)、防風一兩。

將以上三味藥材切碎,用三升水煮到剩下一升,加入三合竹瀝,再煮沸一次,分兩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