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千金翼方》~ 卷第十六·中風上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六·中風上 (9)

1. 防風散

主頭眩惡風,吐冷水,心悶方:

白話文:

肝腎虛弱者,出現頭暈目眩,畏懼風寒,嘔吐冷水,胸悶氣短等症狀時,可參用以下方劑:

防風,乾薑(各二兩),桂心(一兩半),澤蘭,附子(炮,去皮),茯苓,人參(《千金》作天雄),細辛,薯蕷,白朮(各一兩)

白話文:

防風、乾薑(各 120 克),桂心(75 克),澤蘭,附子(炮製,去除皮),茯苓,人參(《千金方》中為天雄),細辛,薯蕷,白朮(各 60 克)

上一十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常令有酒氣醺醺,則脫巾帽解發前卻,梳頭一百遍,復投一升酒,便洗手足,須臾頭面熱,解發以粉粉之,快臥便愈,可洗頭行步如服寒食散,十日愈。

白話文:

以上十種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酒送服一勺子的量。始終保持自己處於酒氣熏熏的狀態,接著脫掉頭巾帽子,散開頭髮並往前梳,梳頭一百遍後,再喝一升酒,然後洗手洗腳。不一會兒,頭面就會發熱,此時散開頭髮並塗上滑石粉,立即躺下休息,就會痊癒。可以洗頭走路,就像服用「寒食散」一樣。十天後痊癒。

治頭風方:

搗葶藶子,末以湯淋取汁,洗頭良。

治卒中惡風頭痛方:

搗生烏頭去皮,以醋和塗故布上敷痛上,須臾痛止。日夜五六敷之。

主頭面身腫方:

白話文:

治頭痛方:

研磨葶藶子成粉末,用熱水淋洗取汁液,用汁液洗頭有益。

治中風頭痛方:

搗碎烏頭,去除外皮,用醋和勻塗布上,敷在疼痛處,不久疼痛即可緩解。一天敷五六次。

頭面身腫方

方劑:

  • 荊芥穗半兩
  • 防風三兩
  • 大青葉一兩
  • 甘草半兩
  • 木通半兩
  • 細辛三分
  • 皁角三分
  • 本杏仁三分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以水煎服。

功效:

消腫散熱,疏風解表。

主治:

頭面、身體腫脹,伴有發熱、惡寒等症狀。

防風(二兩),白芷(一兩),白朮(三兩)

白話文:

防風(80 公克),白芷(40 公克),白朮(120 公克)

上三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服。

小三五七散,主頭面風,目眩耳聾,亦隨病所在兩攻方:

白話文:

方劑:小三五七散

組成:

  • 三味藥材(具體藥材不明)
  • 搗碎、過篩成粉末

用法:

  • 以酒送服,每次方寸匕(約 3-5 克)
  • 每日服用兩次

主治:

  • 頭面風
  • 目眩(頭暈)
  • 耳聾

另有:

  • 可根據患者病情,酌情增加或減少兩攻方(具體攻方不明)

天雄(炮,去皮,三兩),山茱萸,薯蕷(七兩)

白話文:

硫磺(研成細末,去掉外皮,三兩),山茱萸,山藥(七兩)

上三味,搗篩為散,以酒服五分匕,日三。不知稍增,以知為度。

大三五七散,主口喎目斜耳聾,面骨疼風眩痛方:

白話文:

大三七散:治療口歪眼斜、耳聾、面骨疼痛、眩暈症。

做法:將三味藥搗碎成粉末,以酒送服五分之一匙,每日三次。

不知道自己的情況是否適合用此藥時,可以先從小酌量開始,覺得合適了再增加用量。

天雄(炮,去皮),細辛(各三兩),山茱萸,乾薑(各五兩),薯蕷,防風(各七兩)

白話文:

天 雄(炮製、去皮),細辛(各三兩),山茱萸,乾薑(各五兩),山藥,防風(各七兩)

上六味,搗篩為散,以酒服五分匕,日再,不知稍增,以知為度。

治頭面風眼瞤鼻塞,眼暗冷淚方:

杏仁三升搗末,水煮四五沸,洗頭,冷汗盡,三度,瘥。

又方:

白話文:

上六味,研磨成散狀,用酒服用五分一勺,一天服用兩次。一開始服用時可以逐漸增加用量,以身體的反應為準。

治療頭面風寒、眼睛紅腫疼痛、鼻子不通、眼睛昏花、流冷淚:

杏仁三升,研磨成粉末,用開水煮沸四五次,用來洗頭,直到身上沒有汗水為止。連續洗頭三次,即可痊癒。

另一種方法:

熟煮大豆,納飯甕中作漿水,日日溫洗頭面發,不淨加少面,勿用水濯,不過十洗。

治頭中白屑如麩糠方:

立截楮木作枕,六日一易新者。

沐頭主頭風方:

白話文:

把煮熟的大豆放進飯甕裡製作成豆漿水。每天用豆漿水溫柔地洗頭和臉。如果頭髮和臉不乾淨,就加入少許麵粉,不要用水沖洗,最多洗十次即可。

治頭中白屑如麩糠方:

做一個切斷的楮樹枕頭,每六天換一個新的。

沐頭主頭風方:

五月五日取鹽一升,水一升,合煮,並納三匕蛇床,以陳蘆燒之三沸。以沐頭訖,急結密巾之,四五日以水沃之,神良。

又方:

吳茱萸(三升)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綿拭髮根,良。

白話文:

五月五日取鹽一升、水一升,一起煮沸,並加入三匙蛇牀子,用陳年的艾草燒沸三次。用藥湯洗頭後,立即用密佈包頭,四五天後再用水沖洗,效果非常好。

吳茱萸(三升)

以上一種藥材,用五升水煮沸取三升藥液,用棉花沾藥液擦拭髮根,效果很好。

2. 八頂散

主三十六種風,偏枯不遂方:

白話文:

三十六風,偏枯不遂方

風因天氣不正,客於人皮膚,與筋脈血氣相搏,發為疼痛,或入裡攻心,昏悶煩懣,或上衝頭目,眩暈耳鳴,或下注腰膝,痠疼如折,或侵犯脾胃,吐瀉腹脹。此證若初起,或風邪挾熱,或挾寒,或挾濕,或挾燥,證因風而生,治須先平風邪,使諸臟腑安和,氣血順利,自然他證消除,藥至病除。

然風性善流,易動而難除,況三十六風,風性各異,治療不同。故先分風性,然後辨明病機,再用適宜方劑,方能奏功,直達病所,根除病疾。

三陽風

三陽風者,膀胱經當風受寒,或飲食生冷,寒凝三陽經脈,寒氣凝聚,陽氣不暢,經絡氣血淤滯,不通則痛,故令身體偏枯不遂。

**症狀:**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清,大小便失禁,手足厥冷,或疼痛,或麻木,或抽搐。

三陰風

三陰風者,太陰脾經當風受寒,或飲食生冷,寒凝太陰經脈,寒氣凝聚,陰血不暢,經絡氣血淤滯,不通則痛,故令身體偏枯不遂。

**症狀:**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清,大小便失禁,手足厥冷,或疼痛,或麻木,或抽搐。

風寒濕痺

風寒濕痺者,寒風濕邪相合,入裡侵襲,傷於筋骨,阻遏經絡,陽氣不暢,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故令身體偏枯不遂。

**症狀:**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清,大小便失禁,手足麻木疼痛,腫脹沉重。

風熱濕痺

風熱濕痺者,熱風濕邪相合,入裡侵襲,傷於筋骨,阻遏經絡,陽氣不暢,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故令身體偏枯不遂。

**症狀:**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清,大小便失禁,手足麻木疼痛,紅腫發熱。

風燥濕痺

風燥濕痺者,燥風濕邪相合,入裡侵襲,傷於筋骨,阻遏經絡,陽氣不暢,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故令身體偏枯不遂。

**症狀:**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清,大小便失禁,手足皮膚乾燥,麻木疼痛。

風痰濕痺

風痰濕痺者,痰風濕邪相合,入裡侵襲,傷於筋骨,阻遏經絡,陽氣不暢,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故令身體偏枯不遂。

**症狀:**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清,大小便失禁,手足麻木疼痛,肢體沉重。

天雄(炮,去皮),山茱萸(各一兩半),麻黃(一兩,去節),薯蕷(二兩),細辛,石楠,牛膝,莽草(各半兩),蜀椒(去目閉口者,汗),白朮,烏頭(炮,去皮),桔梗,防風,甘草(炙,各四兩)

白話文:

炮製後的天雄 (1.5 兩)山茱萸 (1.5 兩)去節的麻黃 (1 兩)薯蕷 (2 兩)細辛 (0.5 兩)石楠 (0.5 兩)牛膝 (0.5 兩)莽草 (0.5 兩)去目閉口的蜀椒 (榨取汁液)白朮 (4 兩)炮製後去皮的烏頭 (4 兩)桔梗 (4 兩)防風 (4 兩)炙甘草 (4 兩)

上一十四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有川芎藭、獨活、附子、通草、菖蒲為十九味。)

治遍身風方:

石楠(三兩,純青黑斑者,佳。)

白話文:

把以上十四味藥材搗碎篩成粉末,用酒送服約一湯匙,每天三次。(《千金方》中加入川芎、藭、獨活、附子、通草、菖蒲,總共十九味藥材。)

石南(三兩,純粹的青黑色斑點者為佳。)

上一味,搗篩為散,酒服三大豆,日三。至食時當覺兩鬢如蟲行狀,亦如風吹從頭項向壁脊腰腳至膝下骨中痛,痛遍。即臍下頑風盡止。若風愈。即能飲酒肥健,忌如藥法,日一服。

白話文:

上一個藥方,將藥材搗碎篩出藥粉,用酒送服三顆黃豆大的劑量,每日三次。到了吃飯時間,會感覺兩鬢有東西爬行,像風吹過從頭頸部向後背、腰部、腿腳直到膝蓋下方的骨頭都疼痛,疼痛遍佈全身。這時,臍下頑固的風氣就會完全消失。如果風病痊癒,身體就會恢復健康強壯,可以飲酒。注意按照藥方的服用方法,每天服用一次。

3. 風痹散

主三十年惡風濕痹,發禿落,癮疹生瘡,氣脈不通,抓搔不覺痛癢方:

白話文:

三十年惡風濕痹,發禿落,癮疹生瘡,氣脈不通,抓搔不覺痛癢方

三十年來飽受風濕痺痛的困擾,頭髮脫落稀疏,癮疹發作潰爛,氣血不通暢,抓撓皮膚卻感覺不到痛癢。

方劑

  • 黃苓二兩
  • 苦參一兩
  • 地黃一兩
  • 當歸二兩
  • 赤芍二兩
  • 川芎一兩
  • 白芷一兩
  • 防風一兩
  • 甘草五錢
  • 水 煎服

附子(炮,去皮),乾薑,白朮(各四兩),石斛(半兩),蜀椒(去目,一分,汗及閉口者)天雄(炮,去皮),細辛,躑躅,白蘞,烏頭(炮,去皮),石楠,桂心(各三分)

白話文:

附子(經過炮製,去除外皮),乾薑,白術(各 160 克),石斛(20 克),蜀椒(去除子,6 克,適用於出汗和封閉型體質者)天雄(經過炮製,去除外皮),細辛,躑躅,白蘞,烏頭(經過炮製,去除外皮),石楠,桂心(各 12 克)

上一十二味,搗篩為散,酒服五分匕,以少羊脯下藥,日再。勿大飽食,飢即更服,常令有酒熱,先服吐下藥,後乃服之。以韋袋貯藥勿泄,忌冷水房室百日。

白話文:

十六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