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千金翼方》~ 卷第四·本草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本草下 (3)

1. 合新木

味辛,平,無毒。解心煩,止瘡痛。生遼東。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質平和,沒有毒性。能解除心中煩悶,止住瘡瘍疼痛。產於遼東一帶。

2. 俳蒲木

味甘,平,無毒。主少氣止煩。生陵谷,葉如柰,實赤,三核。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平和,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補氣,並能止息煩躁。生長在山陵谷地,葉子像柰樹,果實是紅色的,裡面有三個核。

3. 遂陽木

味甘,無毒。主益氣。生山中,如白楊葉,三月實,十月熟赤,可食。

白話文:

味道甘甜,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補益氣力。生長在山中,葉子像白楊樹的葉子,三月開花結果,十月果實成熟呈紅色,可以食用。

4. 學木核

味甘,寒,無毒。主脅下留飲,胃氣不平,除熱,如蕤核。五月採,陰乾。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脅下積水,胃氣不順,能清除熱邪,功效如同蕤核。在五月採收,然後陰乾。

5. 木核

療腸澼;華:療不足;子:療傷中;根:療心腹逆氣,止渴。十月採。

白話文:

木核:可以治療痢疾;花:可以治療虛損不足;果實:可以治療傷及臟腑;根:可以治療胸腹氣逆上衝、止渴。於十月採收。

6. 栒核

味苦。療水,身面癰腫。五月採。

白話文:

味道苦澀。可以治療水腫,以及身體和臉上的癰瘡腫痛。在農曆五月採摘。

7. 荻皮

味苦。止消渴,去白蟲,益氣。生江南,如松葉有刺,實赤黃。十月採。

白話文:

味道苦澀。可以止渴,去除體內的寄生蟲,並能增強體力。這種植物生長在江南一帶,葉子像松葉一樣有刺,果實呈現紅黃色。通常在十月採收。

8. 桑莖實

味酸,溫,無毒。主字乳余疾,輕身益氣。一名草王。葉如荏,方莖大葉。生園中,十月採。

白話文:

味道酸,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婦女產後乳汁積滯等疾病,能使身體輕盈,增強精力。又名草王。葉子像荏(紫蘇),莖是方形,葉子很大。生長在園圃中,十月採收。

9. 蒲陰實

味酸,平,無毒。主益氣,除熱止渴,利小便,輕身長年。生深山谷及園中,莖如芥,葉小,實如櫻桃,七月成。

白話文:

味道酸,性平和,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補益氣力,消除熱氣、止渴,使小便順暢,讓身體輕盈並能延年益壽。這種植物生長在深山峽谷和庭園中,莖像芥菜,葉子細小,果實像櫻桃,七月成熟。

10. 可聚實

味甘,溫,無毒。主輕身,益氣明目。一名長壽。生山野道中,穗如麥,葉如艾,五月採。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使身體輕盈,增補元氣、使眼睛明亮。又名長壽。生長在山野路旁,花穗像麥子,葉子像艾草,在五月採摘。

11. 讓實

味酸。主喉痹,止瀉痢。十月採,陰乾。

白話文:

味道酸澀。主要治療喉嚨腫痛阻塞,能止瀉痢。在十月份採收,放置在陰涼處乾燥。

12. 蕙實

味辛。主明目,補中。

白話文:

味道辛辣。主要功能是使眼睛明亮,以及補養脾胃。

13. 根莖中湯(一作涕)

療傷寒寒熱,出汗,中風,面腫,消渴熱中,逐水。生魯山平澤。

白話文:

治療傷寒引起的發冷發熱,以及出汗、中風、臉部腫脹、因消渴病導致的發熱,還能排除體內的水分。這種藥材生長在魯山平坦的沼澤地帶。

14. 青雌

味苦。主惡瘡、禿敗瘡、火氣,殺三蟲。一名蟲損,一名孟推。生方山山谷。

白話文:

味道苦。主要治療惡性瘡瘍、頭髮脫落的禿瘡、體內火氣,還能殺死三種寄生蟲。它又名蟲損,也叫孟推。生長在方山的峽谷裡。

15. 白背

味苦,平,無毒。主寒熱,洗浴疥,惡瘡。生山陵,根:似紫葳;葉:如燕盧,採無時。

白話文:

味道苦澀,性平,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寒熱病症,可以煎水洗澡來治療疥瘡和惡性瘡瘍。生長在山陵地區,它的根部:像紫葳;葉子:像燕盧(一種植物),採摘時間沒有限制。

16. 白女腸

味辛,溫,無毒。主瀉痢腸澼,療心痛,破疝瘕。生深山谷中,葉如藍,實赤。赤女腸亦同。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腹瀉、痢疾和腸道疾病,也能治療心痛,破除疝氣腫塊。這種植物生長在深山谷中,葉子像藍草,果實是紅色的。另一種叫赤女腸的植物,功效也和它相同。

17. 白扇根

味苦,寒,無毒。主瘧,皮膚寒熱,出汗,令人變。

白話文:

味道苦,性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瘧疾,皮膚忽冷忽熱,以及出汗不止,能使人變瘦。

18. 白給

味辛,平,無毒。主伏蟲,白癬腫痛。生山谷,如藜蘆,根白相連,九月採。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平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體內寄生蟲,以及皮膚白癬引起的腫痛。生長在山谷中,外形像藜蘆,根部白色相連,在九月採收。

19. 白並

味苦,無毒。主肺咳上氣,行五臟,令百病不起。一名玉簫,一名箭悍。葉如小竹,根黃皮白,生山陵,三月四月採根,曝乾。

白話文:

味道苦澀,沒有毒性。主要治療肺部咳嗽、氣喘上逆的症狀,能運行五臟機能,使各種疾病不易發生。它又名玉簫,也叫箭悍。葉子像小竹子,根的皮是黃色的,肉是白色的,生長在山坡上。三月、四月採挖根部,曬乾使用。

20. 白辛

味辛,有毒。主寒熱。一名脫尾,一名羊草。生楚山,三月採根,白而香。

白話文:

味道辛辣,有毒。主要治療寒熱病症。又名脫尾,也叫羊草。生長在楚山一帶,三月採收根部,根是白色且有香味。

21. 白昌

味甘,無毒。主食諸蟲。一名水昌,一名水宿,一名莖蒲。十月採。

白話文:

味道甘甜,沒有毒性。主要能殺滅各種蟲子。它還有別名叫水昌、水宿、莖蒲。在農曆十月採收。

22. 赤舉

味甘,無毒。主腹痛。一名羊飴,一名陵渴。生山陰,二月花。

白話文:

味道甘甜,沒有毒性。主要治療腹痛。又名羊飴,也叫做陵渴。生長在山陰地區,二月開花。

23. 兌蔓草

上五月實黑,中有核。三月三日採葉,陰根。

白話文:

五月的時候,它的果實會變成黑色,裡面有核。三月三日這天採摘它的葉子,要陰乾它的根部。

24. 赤涅

味甘,無毒。主疰,崩中,止血益氣。生蜀郡山石陰地濕處,採無時。

白話文:

味道甘甜,沒有毒性。主要可以治療疰病(類似久病虛弱或痼疾)、婦女崩漏(非經期出血),能止血並補益氣血。生長在蜀郡(古代地名,約今四川一帶)山區陰涼潮濕的石頭縫隙中,採集時間沒有限制。

25. 黃秫

味苦,無毒。主心煩,止汗出。生如桐根。

白話文:

味道苦,沒有毒性。主要可以治療心中煩悶,以及止住盜汗。它的外形長得像梧桐樹的根。

26. 徐黃

味辛,平,無毒。主心腹積瘕。莖:主惡瘡。生澤中,大莖細葉,香如藁本。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平,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心腹部的腫塊積聚。它的莖可以治療惡性瘡瘍。這種植物生長在沼澤地中,莖粗大,葉子細長,氣味像藁本。

27. 黃白支

生山陵,三月四月採根,曝乾。

白話文:

生長在山陵地區,在三月或四月採收根部,曬乾。

28. 紫藍

味鹹,無毒。主食肉得毒,能消除之。

白話文:

味道鹹,沒有毒性。主要可以解除吃肉所引起的毒素。

29. 紫給

味鹹,主毒風頭瀉注。一名野葵。生高陵下地,三月三日採根,根如烏頭。

白話文:

味道鹹,主要治療毒風引起的頭部腫痛、向下流注的症狀。它又名野葵。生長在較高陵地下的地方,在農曆三月三日採挖它的根部,根的樣子像烏頭。

30. 天蓼

味辛,有毒。主惡瘡,去痹氣。一名石龍。生水中。

白話文:

味道辛辣,有毒。主要治療惡性瘡瘍,去除痹症引起的氣滯不通。又名石龍。生長在水中。

31. 地朕

味苦,平,無毒。主心氣,女子陰疝,血結。一名承夜,一名夜光。三月採。

白話文:

味道苦澀,性味平和,沒有毒性。主要能治療心氣虛弱,婦女的陰部疝氣,以及血瘀結塊。它有一個別名叫「承夜」,另一個別名叫「夜光」。應該在三月採摘。

32. 地芩

味苦,無毒。主小兒癇,除邪養胎,風痹,洗洗寒熱,目中青翳,女子帶下。生腐木積草處,如朝生,天雨生蓋,黃白色,四月採。

白話文:

味道苦,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小兒癲癇,可以去除邪氣並有助於安胎,也能治療風濕痹痛,清洗身體能改善寒熱交替的症狀,還能治療眼睛裡的青色翳障,以及女性的白帶問題。這種藥材生長在腐爛的木頭或堆積的草叢裡,像是早晨才長出來一樣,下雨時會有類似傘蓋的形狀,顏色是黃白色,在四月採收。

33. 地筋

味甘,平,無毒。主益氣,止渴,除熱在腹臍,利筋。一名菅根,一名土筋。生澤中,根有毛,三月生,四月實白,三月三日採根。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平和,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補益氣血、止渴、消除腹部肚臍周圍的熱氣,並能疏通筋絡。它又被稱為菅根,也叫土筋。生長在沼澤地中,根部有細毛。三月開始生長,四月結出白色的果實。三月三日採挖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