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 卷第六·婦人二 (15)
卷第六·婦人二 (15)
1. 澤蘭湯
主丹疹入腹殺兒方:
澤蘭,芎藭,附子(炮,去皮),莽草,藁本,細辛,茵芋(各半兩)
上七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四服,服此湯,然後作余湯洗之。
治小兒半身皆紅赤,漸漸長引者方:
牛膝,甘草(生用)
上二味,細銼,各得五升,以水二斗煮取三五沸,去滓,和灶下黃土塗之。
治小兒頭髮不生方:
取楸葉中心搗絞取汁塗之,生。
治小兒禿瘡無發苦癢方:
野葛(一兩,末),豬脂,羊脂(各一兩)
上三味,合煎略盡令凝,塗之,不過三,數敷即愈。
治小兒禿瘡方:
取雄雞矢、陳醬清和,洗瘡了,敷之三兩遍。瘥。
治小兒白禿方:
取芫花末、臘月豬肪,脂和如泥,先以灰汁洗拭,塗之。日二遍。
治小兒頭瘡方:
胡粉(一兩),黃連(二兩)
上二味,搗為末,洗瘡去痂,拭乾敷之即愈。發即如前再敷,亦治陰瘡。
又方:
胡粉(二兩),水銀(一兩),白松脂(二兩),豬肪脂(四兩)
上四味,合煎去滓,納水銀、胡粉,攪令和調,塗之,大人亦同。
治小兒頭無發方:
燒鯽魚作末,醬汁和敷之。即生。
治小兒囟開不合方:
防風(一兩半),白芨(半兩),柏子仁(半兩)
上三味,搗為散,乳汁和,以塗囟上,日一度。十日知,二十日合。
治小兒臍瘡方:
燒甑帶灰,敷之愈。
治小兒鼻塞不通有涕出方:
杏仁(半兩,去皮尖),椒(一分),附子(一分半,炮,去皮),細辛(一分半)
上四味,切,以酢五合漬一宿,明旦以豬脂五兩煎之,附子色黃,膏成,去滓,以塗絮導於鼻中,日再,又摩囟上。
治小兒口瘡不能取乳方:
大青(三分),黃連(二分)
上二味,㕮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一服一合,日再,夜一。
又方:
取礬石如雞子大,置酢中研,塗兒足下三七遍,立愈。
治小兒重舌方:
取三屠家肉各如指許大,切,摩舌,兒立能乳便啼。
又方:衣魚燒作灰以敷舌上。
又方:重舌,舌強不能收,唾者,取鹿角末如大豆許,安舌上。日三,即瘥。
又方:取蛇皮燒灰末,和大酢,以雞毛取之,以掠舌上,日三遍。
治小兒重舌、舌生瘡、涎出方:
以蒲黃敷舌上,不過三度愈。
又方:取田中蜂房燒之,以淳酒和,敷喉咽下,立愈。
治小兒咽痛不得息,若毒氣哽咽及毒攻咽喉方:
生薑(二兩,切),橘皮(一兩),升麻(二兩),射干(二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合,分為三服,亦治大人。
治小兒喉痹咽腫方:
以魚膽二七枚和灶底黃土,以塗咽喉,立瘥。
雀矢丸,主小兒卒中風,口噤,不下一物方:
取雀矢如麻子大,丸之,飲服即愈,大良。雞矢白亦良。
治小兒數歲不行方:
葬家未閉戶時,盜取其飯以哺之,不過三月即行,勿令人知之。
治小兒食土方:
取肉一斤。
上一味,以繩系肉,曳地行數里,勿洗,火炙啖之,不食土矣。
治小兒遺尿方:
瞿麥,龍膽,石葦,皂莢(炙,去皮子),桂心(各半兩),人參(一兩),雞腸草(一兩),車前子(五分)
上八味,末之,煉蜜和,先食服如小豆五丸,日三,加至六七丸。
治小兒羸瘦有蛔蟲方:
雚蘆(五兩),黍米泔(二升)
上二味,切,以納泔中,以水三升五合,煮取二升,五歲兒服五合。日三服,兒大者服一升。
治小兒三蟲方:
雷丸,芎藭
上二味,等分為散,服一錢匕,日三服。
治小兒陰瘡膿水出方:
煮狼牙汁洗之愈。
治小兒氣㿗方:
土瓜根(一兩),芍藥(一兩),當歸(一兩)
上三味,㕮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服五合,日二服
治小兒狐疝,傷損生㿗方:
桂心(三分),地膚子(二兩半),白朮(五分)
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白酒服,如小豆七丸,日三服,亦治大人。
又方:
芍藥(三分),茯苓(三分),大黃(半兩),防葵(半兩),半夏(一分,洗),桂心(一分),椒(一分,汗),乾薑(一分)
上八味,末之,煉蜜和如大豆,每服一丸。日五服,可加至三丸。(《千金》無干姜)
治小兒核腫,壯熱有實方:
甘遂(三分),麝香(三銖),大黃,前胡(各一兩),黃芩(半兩),甘草(半兩,炙),青木香(三分),石膏(三分,碎)
上八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九合,服三合,日四夜二服。
治小兒誤吞針方:
吞磁石如棗核大,針立下。
論曰:文王父母有胎教之法,此聖人之道,未及中庸,是以中庸養子,十歲以下,依禮小學,而不得苦精功程,必令兒失心驚懼,及不得苦行杖罰,亦令兒得癲癇。此事大可傷怛。但不得大散大漫,令其志蕩。亦不得稱讚聰明,尤不得誹毀小兒。十一以上,得漸加嚴教。此養子之大經也。不依此法,令兒損傷。父母之殺兒也,不得怨天尤人。
白話文:
[澤蘭湯]
治療丹疹侵入腹部導致兒童死亡的藥方:
使用澤蘭、芎藭、炮製過的附子(去皮)、莽草、藁本、細辛、茵芋,各半兩。將以上七味藥材切碎,加入三升水煎煮,取出一升半藥液。分成四次服用。服用此湯後,再用剩下的藥湯清洗身體。
治療小兒半身皮膚紅赤,逐漸擴大的藥方:
使用牛膝和生甘草,各取五升,稍微切碎。放入兩斗水中煮沸三到五次,去除藥渣,混合灶底的黃土塗抹患處。
治療小兒頭髮不生長的藥方:
取楸樹葉中心部分搗爛,擠出汁液塗抹頭皮,即可生髮。
治療小兒頭部禿瘡發癢的藥方:
使用野葛粉末一兩,加上豬油和羊油各一兩,混合煎煮到略微凝固,塗抹患處,大約塗三數次即可痊癒。
治療小兒禿瘡的藥方:
取雄雞的糞便,和陳舊的醬清混合,清洗瘡面後塗抹,塗三兩次即可痊癒。
治療小兒白禿的藥方:
取芫花粉末和臘月的豬油混合成泥狀,先用草木灰水清洗患處,然後塗抹,一天塗兩次。
治療小兒頭瘡的藥方:
使用胡粉一兩,黃連二兩,將兩味藥材搗成粉末,清洗瘡面去除結痂後擦乾,塗上藥粉即可痊癒。如果再次長瘡,就照著前面的方法再次塗抹,這個藥方也能治療陰部的瘡。
另一個藥方:
使用胡粉二兩,水銀一兩,白松脂二兩,豬油四兩,將四味藥材混合煎煮,去除藥渣後,加入水銀和胡粉,攪拌均勻後塗抹患處,大人也可以使用。
治療小兒頭部不長頭髮的藥方:
將鯽魚燒成灰,用醬汁調和後塗抹頭部,即可生髮。
治療小兒囟門打開不閉合的藥方:
使用防風一兩半,白芨和柏子仁各半兩,將以上三味藥材搗成粉末,用母乳調和後塗抹在囟門上,每天一次。十天左右會有效果,二十天左右囟門會閉合。
治療小兒臍部瘡的藥方:
將蒸鍋的繩子燒成灰,敷在患處即可痊癒。
治療小兒鼻塞不通,流鼻涕的藥方:
使用去皮尖的杏仁半兩、花椒一分、炮製過的附子(去皮)一分半、細辛一分半,將以上四味藥材切碎,用醋五合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用豬油五兩煎煮,直到附子變成黃色,膏狀形成,去除藥渣。用藥棉蘸取藥膏塞入鼻孔,一天兩次,同時按摩囟門。
治療小兒口瘡,無法吸吮母乳的藥方:
使用大青三分,黃連二分,將以上兩味藥材切碎,加入兩升水煎煮,取出一升二合藥液,每次服用一合,一天兩次,晚上一次。
另一個藥方:
取像雞蛋大小的明礬,放在醋中研磨,塗抹在小兒腳底,塗三次或七次,即可痊癒。
治療小兒重舌的藥方:
取三戶屠宰人家的新鮮肉,每塊像手指大小,切開後擦拭舌頭,小兒立即就能吸吮母乳並且啼哭。
另一個藥方: 將衣魚燒成灰,敷在舌頭上。
另一個藥方: 如果重舌導致舌頭僵硬不能收回,並流口水,取像大豆大小的鹿角粉末放在舌頭上,一天三次,即可痊癒。
另一個藥方: 取蛇皮燒成灰,和醋混合,用雞毛蘸取藥液,塗抹在舌頭上,一天三次。
治療小兒重舌、舌頭生瘡、流口水的藥方:
用蒲黃塗抹舌頭,塗三次左右即可痊癒。
另一個藥方: 取田間蜂巢燒成灰,用純米酒調和,塗抹在咽喉下方,立即痊癒。
治療小兒咽喉疼痛無法呼吸,或毒氣阻塞咽喉及毒素侵犯咽喉的藥方:
使用生薑二兩(切片),橘皮一兩,升麻二兩,射干二兩,將以上四味藥材切碎,加入六升水煎煮,取二合藥液,分成三次服用,此藥方也適用於成人。
治療小兒喉嚨腫痛的藥方:
取二七個魚膽,混合灶底黃土,塗抹在咽喉部位,立即痊癒。
麻雀糞丸,主治小兒突然中風,口不能張開,無法進食的藥方:
取像麻子大小的麻雀糞便,搓成丸子服用,立即痊癒,效果非常好。雞糞白的部分也有同樣的療效。
治療小兒數歲不能行走的藥方:
在葬禮結束未關門時,偷取祭祀的飯給小孩餵食,不出三個月即可行走,不要讓人知道。
治療小兒吃土的藥方:
取一斤肉,用繩子綁住,拖在地上走數里路,不要清洗,用火烤熟後給小孩吃,小孩就不會再吃土了。
治療小兒遺尿的藥方:
使用瞿麥、龍膽、石葦、皂莢(烤過,去皮和籽)、桂心(各半兩),人參(一兩),雞腸草(一兩),車前子(五分),將以上八味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先服用像小豆大小的五丸,一天三次,逐漸增加到六七丸。
治療小兒消瘦,體內有蛔蟲的藥方:
使用雚蘆五兩,黍米淘米水二升,將以上兩味藥材切碎,放入淘米水中,加入三升五合水煎煮,取二升藥液。五歲的兒童服用五合,一天三次,年紀大的兒童服用一升。
治療小兒體內三種蟲的藥方:
使用雷丸和芎藭,將以上兩味藥材等份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匕,一天三次。
治療小兒陰部生瘡流膿水的藥方:
用煮沸的狼牙汁清洗患處即可痊癒。
治療小兒疝氣的藥方:
使用土瓜根、芍藥、當歸各一兩,將以上三味藥材切碎,加入兩升水煎煮,取一升藥液,每次服用五合,一天兩次。
治療小兒狐疝,損傷引起的疝氣的藥方:
使用桂心三分,地膚子二兩半,白朮五分,將以上三味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和白酒調和後服用,每次服用像小豆大小的七丸,一天三次,此藥方也適用於成人。
另一個藥方:
使用芍藥、茯苓各三分,大黃、防葵各半兩,半夏(洗過)一分,桂心一分,花椒(炒過)一分,乾薑一分,將以上八味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子,每次服用一丸,一天五次,可以增加到三次。(《千金方》中沒有乾薑)。
治療小兒淋巴結腫大,發高燒,且有實證的藥方:
使用甘遂三分,麝香三銖,大黃、前胡各一兩,黃芩半兩,甘草(烤過)半兩,青木香三分,石膏(敲碎)三分,將以上八味藥材切碎,加入七升水煎煮,取出一升九合藥液,每次服用三合,一天四次,晚上兩次。
治療小兒誤吞針的藥方:
吞下像棗核大小的磁石,針就會被吸出來。
總論:
周文王的父母有胎教的方法,這是聖人的教導,但還沒有達到中庸之道。所以,按照中庸之道養育子女,十歲以下要按照禮儀進行小學教育,不要強求孩子精通學業,以免讓孩子心神恐懼;也不要進行嚴苛的體罰,以免讓孩子癲癇。這些都是值得傷心的事情。但是也不能放任不管,讓孩子的意志渙散;也不要稱讚孩子聰明,更不能誹謗孩子。十一歲以上,可以逐漸嚴加管教。這才是養育子女的大原則。不按照這個方法,會導致孩子受損。父母親自己害了孩子,就不能抱怨上天和責怪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