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語》~ 卷下 (4)
卷下 (4)
1. 重陰重陽
寸口浮大而疾,此陽中之陽也,名曰重陽;尺內沉細而遲,此陰中之陰也,名曰重陰。上部重陽,下部重陰,陽亢陰隔,癲狂乃成。
白話文:
如果脈搏在寸口(手腕靠近拇指的一側)呈現出浮大且快速的現象,這代表是陽氣中的極盛狀態,我們稱之為「重陽」;若是在尺內(手腕靠近小指的一側)脈象顯示出沉細且緩慢的情況,這就是陰氣中的極度表現,被命名為「重陰」。當身體上半部出現極度的陽氣過剩,下半部卻有嚴重的陰氣過剩,這種情況下,陽氣與陰氣無法調和,相互阻隔,就會形成癲狂的病症。
2. 脫陰脫陽
六脈虛芤,此脫陰也;六脈陷下,此脫陽也;六脈暴絕,此陰陽俱脫也。脫陰者目盲,脫陽者見鬼,陰陽俱脫者危。
白話文:
如果六條主要的脈搏都呈現虛弱無力的狀態,這表示陰正在流失;若六脈顯示出弱而深沉的情況,這代表陽正在流失;若六脈突然完全消失,則是陰和陽都在流失的現象。當陰流失時,人會視力喪失;陽流失時,人可能會產生幻覺,以為看見了鬼魂;若是陰和陽同時流失,情況就非常危險了。
3. 陰陽絕
上不至關為陽絕,下不至關為陰絕。陽絕死於春夏,陰絕死於冬。
白話文:
如果脈搏在手腕上方摸不到,這表示陽氣已盡;如果脈搏在手腕下方摸不到,這表示陰氣已盡。陽氣已盡的人會在春夏之季死去,而陰氣已盡的人會在冬季死去。
4. 分析臟腑陰陽盛衰
《脈經》曰:左手關前寸口陽絕者,無小腸脈也,陽實者,小腸實也;陰絕者,無心脈也,陰實者,心實也。左手關上陽絕者,無膽脈也,陽實者,膽實也;陰絕者,無肝脈也,陰實者,肝實也。左手關後尺中陽絕者,無膀胱脈也,陽實者,膀胱實也;陰絕者,無腎脈也,陰實者,腎實也。
右手關前寸口陽絕者,無大腸脈也,陽實者,大腸實也;陰絕者,無肺脈也,陰實者,肺實也。右手關上陽絕者,無胃脈也,陽實者,胃實也;陰絕者,無脾脈也,陰實者,脾實也。右手關後尺中陽絕者,無子戶脈也,陽實者,亦膀胱實也;陰絕者,無腎脈也,陰實者,腎實也。
白話文:
根據《脈經》所述,如果在左手腕關節前方(寸口)的陽脈消失,這表示小腸的脈象不顯,而若此處陽脈過旺,則表示小腸有實證。若在同樣位置的陰脈消失,這表示心臟的脈象不顯,而若此處陰脈過旺,則表示心臟有實證。
在左手關節上的陽脈消失,這表示膽的脈象不顯,而若此處陽脈過旺,則表示膽有實證。若在同樣位置的陰脈消失,這表示肝的脈象不顯,而若此處陰脈過旺,則表示肝有實證。
在左手關節後方(尺中)的陽脈消失,這表示膀胱的脈象不顯,而若此處陽脈過旺,則表示膀胱有實證。若在同樣位置的陰脈消失,這表示腎的脈象不顯,而若此處陰脈過旺,則表示腎有實證。
同樣地,在右手腕關節前方(寸口)的陽脈消失,這表示大腸的脈象不顯,而若此處陽脈過旺,則表示大腸有實證。若在同樣位置的陰脈消失,這表示肺的脈象不顯,而若此處陰脈過旺,則表示肺有實證。
在右手關節上的陽脈消失,這表示胃的脈象不顯,而若此處陽脈過旺,則表示胃有實證。若在同樣位置的陰脈消失,這表示脾的脈象不顯,而若此處陰脈過旺,則表示脾有實證。
在右手關節後方(尺中)的陽脈消失,這表示子宮的脈象不顯,而若此處陽脈過旺,則表示膀胱有實證。若在同樣位置的陰脈消失,這表示腎的脈象不顯,而若此處陰脈過旺,則表示腎有實證。
5. 脈無根
經曰:諸浮脈無根者,皆死,是謂之有表無裹也。是謂之孤陽也。造化所以亙萬古而不息者,一陰一陽互為其根也。陰道絕矣,陽豈獨存乎,人身之氣血亦然。
白話文:
經典上說:所有浮在表面而沒有深部相應脈象的,最終都會死亡,這可以理解為只有表面的症狀而內部卻沒有相應的病症。這就是所謂的孤陽現象。天地萬物能夠歷經萬古而不衰的原因,就是陰和陽互相作為對方的根本。一旦陰氣消失,陽氣怎麼可能單獨存在呢?人體內的氣血也是同樣的道理。
6. 上部有脈下部無脈、下部有脈上部無脈
經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觀當吐二字,便得胸、腹有物,填塞至陰,抑遏肝氣,而絕升生之化也。故吐之則愈,不吐則暴死矣。若使其人胸中無物可吐,此陰絕於下也,亦是死證。經又曰:下部有脈,上部無脈,雖困無能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此雖至理,亦不可執。
法曰:上不至關為陽絕,況無脈乎,明者可以悟矣,若覆病人之手而脈出者,此運氣不應之脈,非無脈也,論在運氣脈中。
白話文:
經典提到:如果手腕上方(寸部)有脈搏,但下方(尺部)卻沒有脈搏,這個人很可能會嘔吐,如果沒有嘔吐,可能會導致死亡。從"當吐"這兩個字就能理解,病人的胸腔、腹部可能有異物阻塞,壓抑了肝臟的正常功能,進而影響了身體的新陳代謝。因此,如果能嘔吐出來就會好轉,否則可能會突然死亡。但如果此人胸中並無異物可吐,這表示下焦(腎和膀胱等器官)功能衰竭,同樣也是致命的情況。
另外,經典又說:如果手腕下方(尺部)有脈搏,但上方(寸部)卻沒有脈搏,雖然病狀嚴重,但通常不會有生命危險。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體的手腕內側(尺部)就像樹的根部,即使樹枝葉子枯萎,只要根部還活著,樹就有機會復甦。這是一個道理,但也不能過度依賴這個原則。
根據診療法則:如果脈搏無法達到手腕中間(關部),表示陽氣已斷,更何況是完全沒有脈搏呢?聰明的人應該能理解其中的含義。然而,如果在檢查病人時,原本脈象不明顯,但在運氣(調整呼吸或體位)後脈象出現,這種脈象只是因氣血運行受阻,而非真正無脈。對於這類脈象的討論,可以參考「運氣脈中」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