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陶弘景輯錄

《名醫別錄》~ 中品·卷第二 (9)

回本書目錄

中品·卷第二 (9)

1. 薺苨

味甘,寒。主解百藥毒。

2. 高良薑

大溫,主治暴冷,胃中冷逆,霍亂腹痛。

3. 馬先蒿

味苦,無毒。生南陽。

《本經》原文:馬先蒿,味平。主寒熱鬼注,中風濕痹,女子帶下病,無子。一名馬屎蒿。生川澤。

白話文:

《本經》記載:馬先蒿,味道平淡。主治寒熱交加、鬼毒侵襲、中風濕痹、婦女帶下病,以及不孕症。又名馬屎蒿。生長在山川沼澤地帶。

4. 蜀羊泉

無毒。主治齲齒,女子陰中內傷,皮間實積。一名羊泉,一名羊飴。生蜀郡。

《本經》原文:蜀羊泉,味苦,微寒。主頭禿惡瘡熱氣,疥瘙痂癬蟲。生川穀。

白話文:

蜀羊泉,味道苦,性質微寒。主要治療頭禿、惡瘡、熱氣、疥瘡、瘙癢、痂癬和寄生蟲等問題。它生長在山川谷地之中。另外,它無毒,可以治療蛀牙、女性陰道內部損傷以及皮膚下的硬塊。蜀羊泉還有其他名字,比如羊泉或羊飴,並且它產自蜀郡。

5. 積雪草

無毒。生荊州。

《本經》原文:積雪草,味苦,寒。主大熱,惡瘡癰疽,浸淫赤熛皮膚赤,身熱。生川穀。

白話文:

積雪草,味道苦,性寒。主治高熱、惡瘡癰疽、皮膚浸淫發紅、身體發熱。生長在川穀中。

6. 惡實

味辛,平,無毒。主明目,補中,除風傷。根莖,治傷寒、寒熱、汗出,中風,面腫,消渴,熱中,逐水。久服輕身耐老。生魯山平澤。又,惡實,一名牛蒡,一名鼠黏草。

白話文:

氣味:辛,平性,無毒。

主治:

  • 明亮眼睛
  • 補益脾胃
  • 去除風寒

藥用部位:根莖 主治疾病:

  • 治療傷寒、發冷發熱、出汗
  • 中風
  • 臉部浮腫
  • 消渴症
  • 熱性疾病
  • 利尿

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延年益壽。

生長在魯山平原。又稱為「惡實」,別名牛蒡或鼠黏草。

7. 莎草根

味甘,微寒,無毒。主除胸中熱,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氣,長鬚眉。一名薃,一名侯莎,其實名緹。生田野,二月、八月採。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微寒,沒有毒性。主要用於去除胸中的鬱熱,補充皮毛的養分。長期服用對身體有益,可以增強氣血,使鬍鬚眉毛生長。它的別名有薃和侯莎,本名為緹。生長在田野之中,在二月和八月採摘。

8. 大小薊根

味甘,溫。主養精,保血。大薊,主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衄鼻,令人肥健。五月採。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質溫和。主要用於滋養精氣,保住血液。大薊主治女性白帶過多,安胎,止吐血、流鼻血,讓人身體強壯肥胖。在五月採摘。

9. 垣衣

味酸,無毒。主治黃疸,心煩,咳逆,血氣,暴熱在腸胃,金瘡內塞。久服補中益氣,長肌,好顏色。一名昔邪,一名烏韭,一名垣嬴,一名天韭,一名鼠韭。生古垣牆陰或屋上。三月三日採,陰乾。

又,垣衣,主暴風口噤,金瘡、酒漬服之效。

白話文:

味道酸,沒有毒性。主要治療黃疸病、心煩、咳嗽氣逆、血氣不調、腸胃暴熱、金瘡內部堵塞。長期服用可以補中益氣,生肌長肉,改善膚色。別名有:昔邪、烏韭、垣嬴、天韭、鼠韭。生長在古舊城牆陰面或屋頂上。在三月三日採集,陰乾即可。

10. 艾葉

味苦,微溫,無毒。主炙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䘌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闢風寒,使人有子。一名冰臺,一名醫草。生田野。三月三日採,曝乾。作煎,勿令見風。

又,艾,生寒熟熱。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白話文:

味道微苦,性微溫,無毒。能治百病,可煎服,止腹瀉、吐血、下部膿瘡,婦女月經失調,促進陰氣,生長肌肉,驅寒避風,讓人生子。別名:冰臺,醫草。生長在田野中。於三月三日採摘,曬乾。煎服時,避免接觸風。

11. 牡蒿

味苦,溫,無毒。主充肌膚,益氣,令人暴肥,血脈滿盛,不可久服。生田野,五月、八月採。

白話文:

味道苦,性溫,無毒。主要作用是充實肌膚,增強氣力,使人迅速發胖,血脈充盈,但不宜長期服用。生長在田野間,採收時間為五月和八月。

12. 假蘇

無毒。一名姜芥。生漢中。

《本經》原文:假蘇,味辛,溫。主寒熱鼠瘻,瘰癧生瘡,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痹。一名鼠蓂。生川澤。

白話文:

假蘇這味藥材沒有毒性,又稱為姜芥,生長在漢中地區。

根據《本經》的記載,假蘇味道辛辣,性質溫熱。它可以治療寒熱不調、鼠瘻(頸部淋巴結核)、瘰癧(淋巴結腫大)以及生瘡等症狀,還能消除體內的結塊積聚,幫助排出瘀血,去除濕邪引起的痹症。假蘇也叫做鼠蓂,生長於河流湖泊邊的潮濕地帶。

13. 水萍

味酸,無毒。主下氣。以沐浴,生毛髮。一名水白,一名水蘇。生雷澤。三月採,曝乾。

白話文:

酸味,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氣往下行不通的病症。外用於沐浴可以生長毛髮。還有其他名稱:水白、水蘇。生長在雷澤地區。三月份採收,曬乾後使用。

《本經》原文:水萍,味辛,寒。主暴熱身癢,下水氣,勝酒,長鬚發,止消渴。久服輕身。一名水華。生池澤。

白話文:

《本經》記載:水萍,味道辛辣,性寒。

主治:急劇發作的身體發癢,小便不利,勝過酒,能生長鬍鬚和頭髮,緩解口渴。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

別名:水華。生長在池塘和沼澤地帶。

14. 海藻

味鹹,無毒。主治皮間積聚暴㿉,留氣熱結,利小便。一名藫。生東海,七月七日採,曝乾。(反甘草。)

白話文:

這種藥物味道鹹,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皮下膿腫腫塊、氣滯血熱、有利小便的作用。又有一個名字叫藫。生長在東海,在七月七日採收,然後曬乾。(與甘草作用相反。)

《本經》原文:海藻,味苦,寒。主癭瘤氣,頸下核,破散結氣,癰腫癥瘕堅氣,腹中上下鳴,下十二水腫。一名落首。生池澤。

白話文:

《本草經》記載:海藻,味道苦,性寒。主治各種癭瘤和氣滯,頸下腫大,化解結氣,癰疽腫脹、癥瘕堅硬之氣,腹中上下鳴響,以及水腫(包括十二經脈循行部位的水腫)。它的別名是「落首」,生長在水潭和沼澤地帶。

15. 昆布

味鹹,寒,無毒。主治十二種水腫,癭瘤聚結氣,瘻瘡。生東海。

16. 葒草

味鹹,微寒,無毒。主治消渴,去熱,明目,益氣。一名鴻䕵。如馬蓼而大,生水傍,五月採實。

白話文:

它的味道鹹、有點涼,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口渴、消除熱氣、明目、補氣。又稱「鴻䕵」。它的樣子像馬蓼但更大,生長在水邊,五月時採收果實。

17. 陟釐

味甘,大溫,無毒。主治心腹大寒,溫中消穀,強胃氣,止泄痢。生江南池澤。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大溫,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心腹部位的嚴重寒冷症狀,能夠溫暖脾胃幫助消化,增強胃的功能,止住腹瀉和痢疾。生長在江南地區的池塘和沼澤地帶。

18. 乾薑

大熱,無毒。主治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滿,風邪諸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

白話文:

大熱,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因寒冷引起的腹痛、突然的疾病、霍亂、腹部脹滿、各種風邪和毒素所導致的問題,還能消除皮膚下的結塊氣血,以及止住吐血的情況。

生薑,味辛,微溫。主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生犍為及荊州、揚州。九月採。(秦椒為之使。殺半夏、莨菪毒。惡黃芩、天鼠矢。)

又,生薑,微溫,辛,歸五臟。去淡,下氣,止嘔吐,除風邪寒熱。久服小志少智,傷心氣。

白話文:

生薑,味道辛辣,性微溫。

主要功效:

  • 治療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
  • 治療咳嗽逆氣
  • 止嘔吐

產地:

  • 主要產於犍為、荊州、揚州

採收時間:

  • 九月

其他相關信息:

  • 配合秦椒使用效果更佳
  • 可以解半夏、莨菪的毒性
  • 忌與黃芩、天鼠矢同用

《本經》原文:乾薑,味辛,溫。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氣,通神明。生川穀。

白話文:

這本草典中記載的乾薑,性味辛溫。主要用於治療胸悶、咳嗽、氣逆、胃寒、止血、發汗、祛除風濕痺痛、腹瀉等病症。新鮮的乾薑效果更佳。長期服用可以消除體內異味,使頭腦清醒。生長在川穀地區。

19. 薰草

味甘,平,無毒。主治明目,止淚,治泄精,去臭惡氣,傷寒頭痛,上氣,腰痛。一名蕙草。生下濕地,三月採,陰乾,脫節者良。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質平和,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眼睛明亮,止住流淚,治療遺精,清除臭氣,傷寒頭痛,氣逆,腰痛。別名:蕙草。生長於潮濕之地,在三月採摘,陰涼處晾乾,脫節疼痛者服用效果很好。

20. 船虹

味酸,無毒。主下氣,止煩滿。可作浴湯,藥色黃。生蜀郡,立秋取。

白話文:

味道酸,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降氣,止住煩躁和胸悶。可以用來製作浴湯,藥材的顏色是黃色的。生長在蜀郡,立秋時節採集。

21. 嬰桃

味辛,平,無毒。主止泄腸澼,除熱,調中,益脾氣,令人好色美志。一名牛桃,一名英豆。實大如麥,多毛。四月採,陰乾。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質平穩,沒有毒性。主要功能是止瀉,消除熱氣,調理胃腸,增強脾胃功能,讓人面色紅潤,志向高遠。別名:牛桃、英豆。果實像麥粒一樣大,有很多絨毛。在四月採收,陰乾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