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別錄》~ 中品·卷第二 (7)
中品·卷第二 (7)
1. 白芷
無毒。主治風邪,久渴,吐嘔,兩脅滿,風痛,頭眩,目癢。可作膏藥面脂,潤顏色。一名白茞,一名虈,一名莞,一名苻蘺,一名澤芬。葉名蒿麻。可作浴湯。生河東下澤。二月、八月採根,曝乾。(當歸為之使,惡旋覆花。)
《本經》原文:白芷,味辛,溫。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風頭侵目淚出,長肌膚潤澤,可作面脂。一名芳香。生川穀。
白話文:
白芷
白芷無毒,主要治療感冒風寒、口渴久治不癒、嘔吐、兩肋脹滿、風濕疼痛、頭暈、眼睛癢等症狀。可以製作成膏藥和面脂,使膚色紅潤。白芷還有其他名稱,例如白茞、虈、莞、苻蘺、澤芬,其葉子則稱為蒿麻,也可用於沐浴。白芷生長在河東地區的低洼濕地,二月和八月採收根部,曬乾即可入藥。當歸能增強白芷的療效,而旋覆花則與其相剋。
《本經》記載:白芷味辛性溫,能治療婦女陰道分泌物異常(赤白帶)、血瘀導致的陰部腫脹、寒熱交替、風寒侵襲頭部導致眼睛流淚等症狀,還能使肌膚潤澤,可製成面脂使用。白芷也稱為芳香,生長在山谷之中。
2. 杜蘅
味辛,溫,無毒。主治風寒咳逆,香人衣體。生山谷。三月三日採根,熟洗,曝乾。
白話文:
杜蘅味辛、性溫,沒有毒性。主要治療風寒咳嗽、氣喘,也可作香料薰衣物。它生長在山谷中,在三月三日採收根部,洗淨後曬乾。
3. 杜若
無毒。主治眩倒、目䀮䀮,止痛,除口臭氣。久服令人不忘。一名杜蓮,一名白連,一名白芩,一名若芝。生武陵及宛朐。二月、八月採根,曝乾。(得辛夷、細辛良;惡柴胡、前胡。)
《本經》原文:杜若味辛,微溫。主胸脅下逆氣,溫中風入腦戶,頭腫痛,多涕淚出。久服,益精明目輕身。一名杜衡。生川澤。
白話文:
杜若無毒。可以治療頭暈目眩、視力模糊,止痛,去除口臭。長期服用可以增強記憶力。它還有杜蓮、白連、白芩、若芝等別名。生長在武陵和宛朐地區。二、八月採收它的根部,曬乾。(與辛夷、細辛相配伍效果更好;忌與柴胡、前胡同用。)
《本經》記載:杜若味辛,性微溫。主治胸脅部氣逆,治療中風導致的頭痛、頭腫脹以及流涕流淚等症狀。長期服用,可以滋補精氣,明目,輕身。它還有一個別名叫做杜衡。生長在水邊低洼的地方。
4. 柏木
無毒。主治驚氣在皮間,肌膚熱亦起,目熱赤痛,口瘡。久服通神。根,名檀桓,治心腹百病,安魂魄,不飢渴。久服輕身,延年通神。生漢中及永昌。(惡乾漆。)
《本經》原文:柏木,味苦,寒。主五臟腸胃中結熱,黃疸,腸痔,止泄利,女子漏下赤白,陰傷蝕瘡。一名檀桓。生山谷。
白話文:
柏木無毒。可以治療因驚嚇導致的皮膚病、皮膚發熱、眼睛紅腫疼痛,以及口腔潰瘍。長期服用可以使人精神通暢。柏木的根,叫做檀桓,可以治療心腹部各種疾病,安定魂魄,讓人不感到飢渴。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精神通暢。柏木生長在漢中和永昌地區。(忌與乾漆同用。)
5. 木蘭
無毒。主治中風、傷寒,及癰疽、水腫,去臭氣。一名杜蘭,皮似桂而香。生零陵及太山。十二月採皮,陰乾。
《本經》原文:木蘭,味苦,寒。主身大熱在皮膚中,去面熱赤皰酒渣,惡風癲疾,陰下癢濕,明耳目。一名林蘭。生山谷。
白話文:
木蘭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中風、傷寒、癰疽、水腫,以及去除臭味。它也叫做杜蘭,樹皮像桂樹一樣,並且帶有香味。生長在零陵和泰山。十二月採收樹皮,陰乾後使用。
《本經》記載:木蘭味苦,性寒。主治全身發熱,熱在皮膚內,能消除臉上紅腫的酒渣鼻,治療惡風、癲癇,以及陰部瘙癢潮濕等症狀,還能明目清耳。它也叫做林蘭,生長在山谷中。
6. 白薇
味鹹,大寒,無毒。主治傷中淋露,下水氣,利陰氣,益精。一名白幕,一名薇草,一名春草,一名骨美。久服利人。生平原。三月三日採根,陰乾。(惡黃耆、乾薑、乾漆、山茱萸、大棗。)
《本經》原文:白薇,味苦,平。主暴中風身熱肢滿,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氣,寒熱痠疼,溫瘧洗洗,發作有時。生川穀。
白話文:
白薇味鹹性寒,無毒。可以治療因外傷導致的尿液混濁、頻尿,消除水腫,滋養陰氣,增強精氣。它還有其他名稱,如白幕、薇草、春草、骨美。長期服用對身體有益。生長在原野,應在三月三日採收根部,陰乾後使用。忌與黃耆、乾薑、乾漆、山茱萸、大棗同用。
(《本經》記載:白薇味苦性平。主治中風導致的身體發熱、四肢腫脹、神志不清、精神錯亂、寒熱痠痛、瘧疾等症狀,且發作時間規律。)
7. 葈耳實
味苦。葉,味苦、辛,微寒,有小毒。主治膝痛,溪毒。一名葹,一名常思。生安陸及六安田野,實熟時採。
《本經》原文:耳實,味甘,溫。主風頭寒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攣痛,惡肉死肌。久服益氣,耳目聰明,強志輕身。一名胡葈,一名地葵。生川穀。
白話文:
葈耳實味苦。葉子味苦辛,性微寒,略帶小毒,可以治療膝蓋疼痛和溪毒(一種皮膚病)。它還有別名葹和常思,生長在安陸和六安的田野裡,果實成熟時採收。
《本經》記載:耳實味甘,性溫。主治頭痛、風濕性關節炎、四肢拘攣疼痛及惡肉死肌(壞死肌肉)。長期服用可以益氣,使耳目聰明,增強意志,身體輕盈。它還有別名胡葈和地葵,生長在山谷中。
8. 茅根
無毒。主下五淋,除客熱在腸胃,止渴,堅筋,婦人崩中。久服利人。一名地菅,一名地筋,一名兼杜。生楚地田野。六月採根。
《本經》原文:茅根,味甘,寒。主勞傷虛羸,補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其苗,主下水。一名蘭根,一名茹根。生山谷。
白話文:
茅根無毒,能治療各種尿道感染,消除腸胃的熱邪,止渴,強健筋骨,還能治療婦女崩漏(月經失調)。長期服用對身體有益。茅根又稱地菅、地筋、兼杜,生長在楚地的田野間,六月採收根部。
《本經》記載:茅根味甘性寒,能治療勞傷引起的體虛消瘦,能補益中氣,去除瘀血、血瘀、寒熱等症狀,並能利尿。茅根的莖葉能利尿消腫。茅根又稱蘭根、茹根,生長在山谷中。
9. 百合
無毒。主除浮腫,臚脹,痞滿,寒熱,通身疼痛,及乳難喉痹腫,止涕淚。一名重葙,一名重邁,一名摩羅,一名中逢花,一名強瞿。生荊州。二月、八月採根,曝乾。
《本經》原文:百合,味甘,平。主邪氣腹張,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生川穀。
白話文:
百合無毒。能治療水腫、腹脹、胸悶、寒熱、全身疼痛,以及乳房腫痛、喉嚨腫痛、流鼻涕、流眼淚等症狀。百合又稱重葙、重邁、摩羅、中逢花、強瞿,生長在荊州地區。 二月和八月採挖根莖,曬乾備用。
《本經》記載:百合味甘,性平。能治療邪氣導致的腹部膨脹、心痛,並能促進大小便通暢,具有補益中氣的作用。生長在山谷中。
10. 酸漿
寒,無毒。生荊楚及人家田園中。五月採,陰乾。
《本經》原文:酸漿,味酸,平。主熱煩滿,定志,益氣,利水道,產難,吞其實立產,一名醋漿。生川澤。
白話文:
酸漿性寒,無毒。它生長在荊楚地區和人們的田園裡。五月採收,陰乾保存。
根據《本經》記載:酸漿味道酸,性平。主治熱煩滿悶,安定心神,益氣,利尿,以及難產,吞服其果實可以幫助順利生產。酸漿也叫醋漿,生長在川澤地區。
11. 淫羊藿
無毒。主堅筋骨,消瘰癧,赤癰,下部有瘡,洗出蟲。丈夫久服,令人無子。生上郡陽山。(薯蕷為之使。)
《本經》原文:淫羊藿,味辛,寒。主陰痿絕傷,莖中痛,利小便,益氣力,強志。一名剛前。生山谷。
白話文:
淫羊藿無毒。它能強健筋骨,治療瘰癧(頸部淋巴結腫大)、赤癰(紅腫熱痛的瘡瘍)、下體瘡瘍,以及洗去蟲患。但男性長期服用,會導致不育。它生長在上郡陽山。(薯蕷是它的輔藥。)
《本經》記載:淫羊藿味道辛辣,性寒。主治陽痿、遺精、下肢麻痺疼痛、小便不利、益氣補力、增強意志力。又名剛前。生長在山谷。
12. 蠡實
溫,無毒。主止心煩滿,利大小便,長肌膚肥大。
白話文:
蠡實性溫和,無毒。功效是能止息心煩悶脹,促進大小便通暢,使肌膚豐滿肥潤。
13. 花葉
治喉痹,多服令人溏泄。一名荔實。生河東。五月採實,陰乾。
《本經》原文:蠡實,味甘,平。主皮膚寒熱,胃中熱氣,風寒濕痹,堅筋骨,令人嗜食。久服輕身。花、葉,去白蟲。一名劇草,一名三堅,一名豕首。生川穀。
白話文:
花葉:可以治療喉嚨腫痛,但服用過多會導致腹瀉。又名荔實,生長在河東地區,五月採摘果實陰乾。
《本經》原文中記載,荔實味甘性平,能治療皮膚寒熱、胃熱、風寒濕痺,強健筋骨,增加食慾,長期服用能使身體輕盈。其花葉能去除體內寄生蟲。荔實又名劇草、三堅、豕首,生長在山谷。
14. 梔子
大寒,無毒。主治目熱赤痛,胸心大小腸大熱,心中煩悶,胃中熱氣。一名越桃,生南陽。九月採實,曝乾。
《本經》原文:梔子,味苦,寒。主五內邪氣,胃中熱氣,面赤酒疱渣鼻,白癩赤癩瘡瘍。一名木丹。生川穀。
白話文:
梔子性寒,無毒。可以治療眼睛紅腫疼痛、胸部、心臟、大小腸積熱,以及心煩悶、胃熱等症狀。梔子又名越桃,生長在南陽地區,九月採收果實,曬乾後備用。
《本經》記載:梔子味苦,性寒。主治五臟積聚的邪氣,胃熱,面部紅腫生瘡,酒糟鼻,白癜風、紅斑以及瘡瘍等。又名木丹,生長在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