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等20餘人編寫

《新修本草》~ 卷第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1)

1. 孔志約序

蓋聞天地之大德曰生,運陰陽以播物;含靈之所保曰命,資亭育以盡年。蟄穴棲巢,感物之情蓋寡;範金揉木,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時昧甘辛之節;六氣斯沴,易愆寒燠之宜。中外交侵,形神分戰。飲食伺釁,成腸胃之眚;風濕候隙,遘手足之災。幾纏膚腠,莫知救止;漸固膏盲,期於夭折。

白話文:

我聽說天地最偉大的德性就是生生不息,運轉陰陽以孕育萬物;生命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力,依靠飲食和保養來延續生命。那些在洞穴和巢穴中生活的小動物,感受外物的情感很少;但是,那些會用金屬和木材製作工具、器具的人們,追求慾望的行為卻很嚴重。而五味的刺激,有時會使人忘記甘辛的節度;六氣的變化,容易使人忽視寒燠的合適。內外環境的侵害,讓精神和身體發生衝突。飲食伺機尋釁,造成腸胃的疾病;風濕尋找縫隙,招致手足的災難。這樣幾番纏繞著人的肌膚和器官,卻不知如何救治;逐漸固化成頑固的疾病,最終導致死亡。

暨炎暉紀物,識藥石之功;云瑞名官,窮診候之術。草木鹹得其性,鬼神無所遁情。刳麝剸犀,驅泄邪惡;飛丹煉石,引納清和。大庇蒼生,普濟黔首;功侔造化,恩邁財成,日用不知,於今是賴。歧、和、彭、緩,騰絕軌於前;李、華、張、吳,振英聲於後。昔秦政煨燔,茲經不預;永嘉喪亂,斯道尚存。

白話文:

自從炎帝和神農氏記載了各種物產,後人就認識了藥物和礦物的療效;像名醫華陀、扁鵲、孫思邈等,精通診斷和治療方法。草木都顯示出它的特性,鬼神也沒有辦法隱瞞它的真情。人們啟開麝香袋,剖割犀牛角,驅除消散邪惡;煉製飛丹,熬製石藥,引導吸收清和之氣。中醫學術廣泛地庇護了眾生,普濟全國人民;其功勞可與天地化育萬物相媲美,恩惠遍及天下,子孫後代無不受益,至今還依賴它。古代的岐伯、和岐、彭祖、緩和,在醫學上開闢了光輝的道路,超過時人;後來的李時珍、華佗、張機、吳普等,又振奮了醫學的聲威。當年秦始皇焚燒書籍時,這部經典沒有被毀;晉朝永嘉之亂,中醫學術還繼續存在。

梁陶弘景雅好攝生,研精藥術。以為《本草經》者,神農之所作,不刊之書也。惜其年代浸遠,簡編殘蠹,與桐、雷眾記,頗或踳駁。興言撰緝,勒成一家,亦以雕琢經方,潤色醫業。然而時鐘鼎峙,聞見闕於殊方;事非僉議,詮釋拘於獨學。至如重建平之防己,棄槐里之半夏。

白話文:

梁代的陶弘景熱愛養生,鑽研精通醫藥學。他認為《本草經》是神農所作,是一本不可更改的書籍。可惜的是,由於年代久遠,書籍殘破不全,加上桐君和雷公的各種著作,經常出現矛盾和錯誤。於是,陶弘景決定撰寫整理,並組合成一本著作,同時也希望以此來完善醫典,促進醫學的發展。然而,當時的朝代分裂對立,他無法獲得各地的全面資訊;而且由於他個人所學有限,在詮釋藥方時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例如,他認為建安平的防己和槐裏的半夏沒有價值。

秋採榆人,冬收雲實。謬粱、米之黃白,混荊子之牡、蔓。異繁蔞於雞腸,合由跋於鳶尾。防葵、狼毒,妄曰同根;鉤吻、黃精,引為連類。鉛、錫莫辨,橙、柚不分。凡此比例,蓋亦多矣。自時厥後,以迄於今,雖方技分鑣,名醫繼軌,更相祖述,罕能釐正。乃復採杜蘅於及己,求忍冬於絡石。

白話文:

到了秋天採榆錢,到了冬天收雲實。把稻梁與小米的顏色混淆,把荊棘的雄實與蔓菁混為一談。將與雞腸不同的苦蕒混合,將與鳶尾不同的由跋共同使用。把防葵和狼毒說成是同根,把鉤吻和黃精引作同一類。鉛與錫不能區分,橙子和柚子弄不清。像上述的混淆錯亂,太多了。從那時以來,直到今天,雖然醫術各具特色,名醫輩出,互相傳授,都很少能糾正過來。還有人在及己中採摘杜蘅,在絡石中尋找忍冬。

舍陟釐而取莂藤,退飛廉而用馬薊。承疑行妄,曾無有覺。疾瘵多殆,良深慨嘆。既而朝議郎行右監門府長史騎都尉臣蘇敬,摭陶氏之乖違,辨俗用之紕紊。遂表請修定,深副聖懷。乃詔太尉楊州都督監修國史上柱國趙國公臣無忌、太中大夫行尚藥奉御臣許孝崇等二十二人,與蘇敬詳撰。竊以動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節變,感氣殊功。

白話文:

舍棄陟釐,採用莂藤;拋棄飛廉,改用馬薊。沿襲著錯誤方法、錯誤的推行,竟然沒有一個人察覺。病情加重,危重頻多。使人不禁感嘆良深。後來,當朝議郎、行右監門府長史、騎都尉蘇敬,舉出陶弘景藥物學的種種矛盾和錯誤之處,說明瞭常用藥物配伍的雜亂無章。於是上表請求重新編集修訂藥物著作,以全副實踐聖上的意願。於是詔令太尉、楊州都督、監修國史、上柱國、趙國公、趙國公、蘇敬與太中大夫、行尚藥奉御、許孝崇等二十二人,詳細撰寫。我私下認為,動植物的形態、生長,由於地域的不同而性質不同;春秋二季節氣變換, 感應到氣候的不同而功效各異。

離其本土,則質同而效異;乖於採摘,乃物是而時非。名實既爽,寒溫多謬。用之凡庶,其欺已甚;施之君父,逆莫大焉。於是上稟神規,下詢眾議;普頒天下,營求藥物。羽、毛、鱗、介,無遠不臻;根、莖、花、實,有名咸萃。遂乃詳探秘要,博綜方術。《本經》雖闕,有驗必書;《別錄》雖存,無稽必正。

白話文:

中藥材離開了原產地,雖然藥材品質相同,但療效卻不同;採摘時間不對,藥材雖然是同一種,但此時的藥效不佳。藥材名稱與實際內容不符,寒性藥物當成溫性藥物使用的情況很多。用在一般人身上,欺騙的現象已經很嚴重了,如果用在王公貴族身上,那就更加嚴重了。於是向上稟告皇帝,下到徵詢羣眾的意見;向天下廣泛宣告,徵求藥物。鳥獸、魚類、昆蟲等,沒有哪種藥材是遠得送不到的;根、莖、花、果實,只有名字的藥材都收集齊了。於是詳細探求中藥的奧妙,廣泛研究醫術。《本經》雖然不完整,只要有驗證的藥效,必定記錄在書中;《別錄》雖然流傳下來了,但沒有根據的內容,必定訂正。

考其同異,擇其去取。鉛翰昭章,定群言之得失;丹青綺煥,備庶物之形容。撰本草並圖經、目錄等,凡成五十四卷。庶以網羅今古,開滌耳目。盡醫方之妙極,拯生靈之性命。傳萬祀而無昧,懸百王而不朽。

白話文:

研究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選擇有用的,取捨無用的。將寫好的內容整理成冊,並附上圖經、目錄等,總共有五十四卷。希望以此網羅古今的知識,開闊人們的眼界。窮盡醫方的奧妙,挽救眾生的生命。流傳萬世而不被遺忘,掛在百王的宮殿而不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