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簡補義》~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三關脈體考

(反關脈、斜飛脈、臂外脈、叉脈、雙弦脈)

白話文:

(反向出現的脈象、斜向延伸的脈象、手臂外側的脈象、分叉的脈象、兩條弦狀的脈象)

世謂寸口正取無脈,覆手取之而得者,謂之反關脈。近武進費伯雄又有斜飛脈之說。張石頑曰:脈之反關者,皆由脈道阻礙,故易位而見。有一手反關者;有兩手反關者;有從關斜走至寸而反關者;有反於內側近大陵而上者;有六部如絲,而陽谿、列缺別有一脈大於正位者;有諸部細小不振,中有一粒如珠者。所謂從關斜走至寸而反關者,外斜脈也。

白話文:

一般所說的把脈沒有摸到脈象,翻過來把脈就能摸到的,稱為反關脈。最近武進的費伯雄又提出了斜飛脈的說法。張石頑說:脈象反關的,都是因為脈道被阻礙,所以脈位才會改變而顯現。有單手反關的;有雙手反關的;有從關脈斜著走到寸脈而反關的;有反於手掌內側靠近大陵穴,並往上延伸的;有六部脈象像絲一樣細小,而陽谿、列缺兩個穴位上卻有一條比正位脈象大的脈象;還有各部位脈象細小無力,其中有一顆像珍珠一樣的脈象。所謂從關脈斜著走到寸脈而反關的,就是外斜脈。

所謂反於內側,近大陵而上者,內斜脈也。所謂陽谿、列缺別有一脈大於正位者,似反關而非反關也,謂之臂外脈。蓋諸處本有細絡與手太陰脈通,而手太陰之正管,實由寸部透於反背,出於陽谿,趨於合谷。正管有阻,其氣不能直達,則散溢諸絡,迂道而達,非正管移於諸處也。

白話文:

所謂反向內側、靠近大陵穴向上走的脈絡,稱為內斜脈。而陽谿穴、列缺穴之外,另有一條脈絡比正位上的要粗大,看起來像是反關但又並非反關,稱之為臂外脈。

這可能是因為各個部位本來就有一些細小的絡脈與手太陰肺經脈絡相通,而手太陰肺經的正管,實際上是從腕部的寸口部位穿過背部,到陽谿穴出來,然後向合谷穴走去。如果正管受到阻礙,氣血就無法直接到達,就會散佈到其他的絡脈,走迂迴的路徑到達,而不是正管移到了其他部位。

《靈樞·邪客》曰:手太陰之脈出於大指之端,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太淵留以澹,外屈,上於本節下,內屈與陰諸絡會於魚際。數脈並注其氣,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於寸口而行,上至於肘內廉,入於大筋之下,內屈上行臑陰,入腋下,內走肺,此順行逆數之屈折也。此言手太陰脈,自大指外側內屈,下魚,抵太淵。

白話文:

《靈樞·邪客》記載:手太陰肺經的經脈起始於大拇指的外側,向內彎曲,沿著大魚際的邊緣,經過太淵穴後,向外彎曲,再向上,貫穿手肘下方的經脈,內彎與其他陰經的脈絡相遇於魚際穴。多條經脈匯合在此,氣血運行通暢靈活,隱藏在腕骨的下方,外彎走出寸口穴,向上行至肘內側,深入大筋之下,向內彎曲向上行於腋下,進入肺部。這就是手太陰肺經順行逆數的屈折走向。也就是說,手太陰肺經從大拇指外側開始,內彎,到達魚際,抵達太淵穴。

太淵者,寸口,去本節甚遠,但正直本節之後耳。復自太淵外屈上於本節下,此即所謂外斜脈。大指本節下,合谷穴處也。自合谷內屈,會陰諸絡於魚際,伏行壅骨之下。壅骨,大陵穴處也。外屈,出於寸口者,自伏而出,斜行與前抵太淵者會,此即所謂內斜脈也。此脈與外斜之脈出於合谷者,雙歧如叉。

白話文:

太淵穴:在寸口部位,距離手掌根部較遠,但正好位於手掌根部之後。從太淵穴向外彎曲向上,直達手掌根部下方,這就是所謂的外斜脈。大拇指的根部下方即是合谷穴所在。從合谷穴向內彎曲,將陰經諸氣匯聚於魚際穴,沿壅骨下方隱行。壅骨即是位於大陵穴處。外彎,即從寸口部位出現,從隱行狀態中顯現出來,斜行與之前通向太淵穴的脈會合,這就是所謂的內斜脈。這條脈與從合谷穴發出的外斜脈,雙雙分叉猶如一個叉子。

《脈經》曰:從寸口斜入上者,名曰解。王冰謂:不合而歧出,如繩之解股是矣。外斜脈常與三關平等,而內斜脈常細。曾見有人時而內斜脈盛,時而外斜脈盛。其外斜脈盛無苦,而內斜脈盛即苦氣逆、胸滿。蓋嘗思之,其外邪脈盛無苦者,氣行之正經也;內斜脈盛即有所苦者,此與手心主相會之絡也,絡不當盛,必木火逆橫,致壅遏肺氣不得暢耳。又有三部別有一細脈,自尺至寸,與正脈並行者。

白話文:

《脈經》中記載:脈搏從寸口部位斜著流入上面,這種脈象叫做「解脈」。王冰解釋說:這種脈象就像解開繩子一樣,不相連接而散開。外斜脈通常與三關脈齊平,而內斜脈通常較細。我曾經見過有人時而內斜脈明顯,時而外斜脈明顯。外斜脈明顯時沒有不適,而內斜脈明顯時就會感到氣逆、胸悶。我思考過,外斜脈明顯時無不適,是因為氣血在正經中運行;內斜脈明顯時會有不適,是因為這條脈絡與手心主經相通,絡脈不應該太盛,過盛的話會導致肝火旺盛,阻滯肺氣的暢通。另外,三部脈中還有一條細小的脈搏,從尺脈到寸脈,與正脈並行。

此細脈或與正脈平排並行,指下如引二線也;或行於正脈之上,浮之只見細脈,沉之始見正脈也;或行於正脈之下,按之隱隱有一細脈,自動於正脈之內也。此等最宜留心,若正脈中自見細線挺然指下者,為寒、為痰、為瘀、為疒徵瘕。若別具一脈,動而流連,則是稟賦然矣。

白話文:

這種細脈可能與主要的脈搏並排運行,手指按壓時感覺就像兩條線在移動;或者運行在主要脈搏上方,浮按時只感覺到細脈,沉按時才能感覺到主要脈搏;或者運行在主要脈搏下方,按壓時隱約感覺到一條細脈,它在主要脈搏內自行運行。這類情況最需要仔細觀察。如果在主要脈搏中看到一條細線凸顯在手指下方,表示寒氣、痰濕、血瘀、或是腫塊徵兆。如果出現另一條脈搏,時時斷斷續續地跳動,則可能是體質所致。

世謂雙弦脈指下如引二線者死,未足為據。蓋雖引二線,而指下來往流連者,乃是本象。其挺然指下,無來去者,即不二線,庸有濟乎?

白話文:

人們常說脈搏像兩根弦一樣在手指下跳動的人會死亡,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因為即使脈搏像兩根弦,但手指上下流動有力的,纔是正常的脈象。如果脈搏在手指下僵直不跳動,即使不是兩根弦,又有什麼用呢?

張石頑曰:反關脈較平人細小者為常,較平人反大者絕少,不可以為指下變異,謂之怪脈也。凡遇反關,殊異常脈,即須細詢。其較之平時稍大,即為邪盛;較之平時愈小,即為氣衰。仍以所見諸證參之。更有正取反取俱無脈,細尋卻在手臂鼠肉之上者,亦反關之類也。但此脈已無常,似難憑脈,必須察其病證何如,元氣何如,以斷吉凶。此論極為精當。

白話文:

張石頑說:反關脈相較於常人脈象會比較細小,相較於常人大脈象則很少,不能以此為脈象上的變化,稱為怪脈。凡是遇到反關脈,與異常脈象不同,就需要仔細詢問。反關脈相較於平時稍微大一些,就是邪氣盛;相較於平時更加細小,就是氣血衰弱。仍然需要結合所見的症狀來對照。還有一些正反都摸不到脈象的,仔細探查卻在手臂肌肉之上,這也是反關脈的一種。但這樣的脈象已經不正常,很難根據脈象來判斷,必須觀察病人的症狀如何,元氣如何,才能判斷吉凶。這個論述非常精闢。

2. 諸脈補真

補者,補元峰輯說中偏而未備者也,若專讀此,則又疑其偏,議其未備矣。真者,所論皆從歷驗而來,無欺誑也。夫不肯受古人欺者,豈肯捏造以欺人耶!

白話文:

古人所編的「補」一書,只補充了「元峯輯說」中欠缺的部分,但如果只讀「補」一書,就會覺得它有偏頗,沒有全面涵蓋。而「真」一書,所論述的內容都來自實際經驗,沒有虛假欺騙。那些不願意被古人欺騙的人,怎麼會捏造內容去欺騙別人呢!

3. 數脈

(下卷痹數篇合看)

元峰於數脈,集前賢諸論,已無遺憾矣。獨於痹數一義,尚未暢發。夫痹者,血痹也,即俗所謂乾血勞也。《素問·平人氣象論》曰: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曰病風,脈澀日痹。《脈經》引《扁鵲脈法》曰:一息四至再動為一至。謂痹者,脫脈氣。

白話文:

元峯對於其他經絡的論述,蒐集了前人的各種說法,已經很全面了。但他唯獨對於痹症的論述,還沒有透徹地闡發。所謂痹症,就是血氣瘀滯不通,也就是一般俗稱的「乾血勞」。《素問·平人氣象論》提到:一個人每次呼氣,脈搏跳動三次;每次吸氣,脈搏跳動三次且較急促。尺脈熱表示患了溫病,尺脈不熱表示患了風病,脈搏澀而不順利表示患了痹症。《脈經》引用《扁鵲脈法》說:一呼一吸之間,脈搏跳動四次,再次跳動算一次。所謂痹症,就是脈氣脫離。

夫痹何以脈數,則以脫脈氣故也。脈行十六丈二尺為一周,血痹則脈道阻塞,氣行不周,不及十六丈二尺而又至矣,所謂離經也,故曰脫脈氣也。數而細澀者,血液枯乾,脈管縮小故也。久則大氣即衛氣也。全不能外充而內陷,遂為大氣入臟,腹痛下淫,脫泄而死。明乎此,則知虛勞脈數之故,全與熱無涉,而所以治之者可得矣。

白話文:

為什麼麻痺的人脈搏會變快?是因為脈絡中氣血出了問題。脈絡運行一週的長度為十六丈二尺,如果血脈堵塞,氣血流通不暢,無法達到十六丈二尺的長度,又會重新開始循環,這就是所謂的「離經」,也就是「脫脈氣」的意思。

脈搏快而細澀,是因為血液枯竭,脈絡變細的緣故。時間久了,大氣(也就是衛氣)就無法外達而內陷,變成大氣進入臟腑,導致腹痛、下痢、脫肛,最後導致死亡。

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虛勞脈搏變快的原因,完全與熱症無關,因此治療方法也就明確了。

4. 浮脈

《金匱要略》曰:病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裡。此前後指尺寸言。腰痛背強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經凡單言浮者,皆有來盛去衰之意,若再盛則為洪矣。其浮而怠緩,應指無力者,乃氣血兩虛之候,或氣虛之人患風濕,亦多見之。若再衰,則為澀,為散矣。

白話文:

《金匱要略》說:「人的脈象,脈浮在前面,病情在體表;脈浮在後面,病情在內臟。」這裡的「前後」指的是寸口和尺脈。腰痛背部僵硬無法行走,通常會有喘息和疲倦的現象。經文中僅提及「浮」,都表示脈象來得旺盛,退得衰弱;如果脈浮得更加旺盛,就會變成洪脈。脈浮而遲緩無力,表示氣血兩虛;或者氣虛的人患有風濕,也常見這種脈象。如果脈浮衰弱,則會變成澀脈或散脈。

總之,脈既曰浮,氣多上升而不下降,形體亦多近薄,雖按之不似芤脈全空,而其主病,莫非上實下虛,陽強陰弱也。短氣而極者,氣逼於上而不納也,陽噓而陰不能吸,非陷下也。《難經》曰:前大後小,即頭痛目眩;前小後大,即胸滿短氣。(此前後指脈來之首尾言。)此氣鬱於中,而不暢也。

其義稍別,而亦自相通,皆脈力之能浮者也。

白話文:

總括來說,脈象浮起,表示氣往上走而不下行,外形也大多瘦弱。雖然按壓時不像芤脈那麼空虛,但其主要的病症都是上實下虛,陽氣強盛而陰氣虛弱。氣短到極點,是氣被逼迫到上半身而無法收納,陽氣外散而陰氣無法吸納,這不是陷下。

《難經》說:脈象前面大後面小,就會頭痛和頭暈;脈象前面小後面大,就會胸悶和氣短。(這裡的前面和後面是指脈象的頭和尾。)這是氣在上焦鬱結不通暢的緣故。

脈之由沉而浮也,陰氣上升,從陰交陽也。陰之所以能上升,有陽氣以鼓動之也。脈之由浮而沉也,陽氣下降,從陽和陰也。陽之所以能下降,有陰氣以吸引之也。浮為陽脈,有陰實而拒陽於外者,有陰虛而陽越於上者。陰實者,寒盛於內,治宜重用溫散,或導其水,或攻其食,或行其瘀血凝痰,力開結塞,略加清肅,以助浮陽之內合也。如白通加膽汁是矣。

白話文:

脈象從沉到浮,表示陰氣上升,從陰部接近陽部。陰氣之所以能上升,是因為有陽氣推動它。脈象從浮到沉,表示陽氣下降,從陽部接近陰部。陽氣之所以能下降,是因為有陰氣吸引它。

浮脈是陽脈,有陰氣實盛而拒絕陽氣進入體外的,也有陰氣虛弱而陽氣過度上升的。陰氣實盛,表示體內寒氣太盛,治療時應多用溫散藥物,或者利水導濕,或者攻逐積食,或者化瘀血、化痰飲,用力打通阻塞,略微清熱解毒,以幫助浮陽內降。就像白通加膽湯這種藥方。

陰虛者,陰力薄不能吸陽,宜溫潤填補精血,略佐辛熱,從陰中透出和光,接納陽氣歸根也,如桂附八味丸是矣。嘗診一工作,發熱無汗,力作不休,數日疲憊求治,肌膚悗熱,喘促低昂,脈僅在皮毛之間,趯趯不分來去,不分至數,一息幾至十動,略按即無。此液竭而陰陽不交也,發汗必死矣。

白話文:

陰虛的人,陰氣微弱無法吸收陽氣,應該溫和滋潤,補充精血,稍微配合辛溫藥物,從陰氣中透出和緩的光芒,接納陽氣回歸根本,就像桂附八味丸的原理一樣。曾經診治一位工人,發熱沒有汗,勤奮工作不停歇,幾天後疲憊不堪前來求醫。他的肌膚乾熱,呼吸喘促且不規則,脈搏微弱,浮動不定,既無法辨別脈搏的方向,也無法數清脈搏的頻率,一息之間脈搏竟然跳動了十多次,稍微按壓就消失了。這是體液耗盡,陰陽無法交接的緣故,如果發汗,必定會危及生命。

急用參附湯,再加溫元養液,大劑投之,略加細辛以透陰陽。二鼓服藥,黎明汗出如雨,見者驚惶。診其脈,則來去分明,浮沉有力矣。依仲景法以桂枝加附子湯與之,一劑而安。此法前人醫案中甚多,但施之力作之人而病外感則未見耳。其實正惟力作不休,邪熱內灼,故致陰陽兩竭也。

白話文:

在緊急情況下,我用人參、附子湯,再加入溫元養液,大量服用,並少量添加細辛來疏通陰陽。病人二更時服藥,黎明時大汗淋漓,旁觀者都驚慌失措。我診脈發現,脈象來去分明,浮沉有力。按照仲景的方法,我給他服用了桂枝加附子湯,一劑藥就痊癒了。

這種方法在古代醫案中有很多記載,但只用於體力勞動者,而沒有見過用於外感疾病的。其實正是因為體力勞動不休,邪熱內灼,才會導致陰陽兩虛。

《難經》謂:中風,陽浮而滑,陰孺而弱。濕溫,陽浮而弱,陰小而急。傷寒,陰陽俱盛而緊澀。熱病,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溫病,行在諸經,各隨所在而取之。是故浮為在表者,謂於浮分察其脈之變象,即可決其病之屬於何邪。非浮脈即為表病,表病僅見浮脈也。

白話文:

《難經》中提到:

  • 中風:陽氣浮動而流利,陰氣收斂而衰弱。
  • 濕溫:陽氣浮動而虛弱,陰氣微弱而急促。
  • 傷寒:陰陽之氣都旺盛而收緊。
  • 熱病:陰陽之氣都浮動,浮時流利,沉時又澀滯。
  • 溫病:病邪遊走於各個經絡,根據病邪所在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症狀。

因此,浮脈代表疾病在表面。在浮脈的範圍內觀察脈象的變化,就可以判斷疾病屬於哪種病邪。但並不是隻有浮脈就是表證,表證也可能只出現浮脈。

又或人有謂浮候經,沉候臟。此說原不必泥,然《素間·示從容》曰:脈浮大虛者,是脾氣之外絕,去胃,外歸陽明也。此則明明謂脈浮而按之無根者,是臟陰盡竭,元根脫離,浮越於外,不能內濟,而但遊溢於經絡之中而未散也。此非脈力之能浮,而脈氣之僅在於浮也。

白話文:

有些人說,脈象浮起是經脈的問題,脈象沉下去是臟腑的問題。這種說法不必過於拘泥,但是《素問·示從容》篇說:脈象浮大而空虛的人,是脾氣虛弱到脫離胃部、向外歸於陽明經脈。這段話明確表示,脈象浮起但按壓時沒有根源的人,是臟腑陰液耗盡、元根脫離,浮游於體表,不能內行滋養,只能遊蕩在經絡之中尚未散失。這種情況並不是脈象本身的力量就能浮起,而是脈氣只存在於浮表的原因。

診得此脈,即大劑溫元固下鎮逆,猶虞其不返矣,而敢用表散乎!故外感慮其脈沉,沉者邪氣去經,而內攻於臟也;內傷惡其脈浮,浮者真氣去臟,而外越於經也。

白話文:

如果診斷出這種脈象,就應使用大量溫暖身體、補益元氣、固斂下焦、平定逆氣的藥物。即使這樣,仍擔心它無法恢復正常,又怎麼敢用發汗解表的方法呢?所以外感風寒時,擔心脈象沉細。脈象沉細表明邪氣已經離開經絡,向臟腑發動攻擊。內傷時,擔心脈象浮大。脈象浮表明真氣已經離開臟腑,向經絡外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