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義簡摩》~ 卷七 婦科診略 (3)
卷七 婦科診略 (3)
1. 經月不調雜病脈證
脈浮,汗出者,必閉。
《寓意草》曰:楊季登長女及笄,經閉逾年,發熱,食少,肌削,多汗。嘉言診之曰:此證可療處,全在有汗,汗亦血也。設無汗而血不流,則皮毛槁,死矣。宜用極苦藥斂血入內,下通衝脈,於是以龍薈丸,兩月而經水大至,諸證全瘳。次女亦病,多汗,食減,骨削。診時手間筋掣肉顫,始以為大驚大虛之候,治以溫補,略無增減。
繼見面色時赤時黃無定,知有邪祟,附入臟腑,於是以犀角、羚羊角、龍齒、虎威骨、牡蠣粉、鹿角霜、人參、黃耆合末,以羊肉半斤煎濃汁,調末,一次盡服之,竟愈。
婦人常嘔吐而胃反,若常喘,一作多唾。其經必斷。設來者,必少。
婦人血下,咽乾而不渴,其經必斷。此榮不足,本有微寒,故不引飲。渴而引飲者,津液得通,榮衛自和,其經復下。上並出《脈經》。
肝心脈弦緊而疾,肺脈浮而大,尺澤鬱郁不散,月候不通,大腑秘熱,兩足痛不能行,肌肉消瘦,漸如馬藍節。
六脈弦緊而長,心脈洪大而實,尺脈結,月經不通,時常淤怒,不得安處,淤怒,即鬱怒也。忽忽似癲狂,夜不睡,小便赤,大腑如常,或下鴨溏。
肝脈虛弦而長,按之無骨力,心脈動而疾,肝邪傳心,日夜煩躁,或如癲狂,不得眠睡。肝主疏泄,肝邪傳心,疏泄太過,故見諸證。
六脈大而沉,肝脈橫,肺脈浮,主婦人血熱,血候行少,背上非時有一片發熱,口無津液,或兩三月一次,或半年不行,或止些小黑血。
六脈沉而洪大,重手取之,其深至骨,隱隱然應指有骨力,來疾去遲,至數與常人無異,但胃脈亦洪大,上隔有伏涎,此為血澀生積。當經候不快,或不行,腰痹,口乾而渴,背迸,脹也。眼睛迸,兩臂重,缺盆迸,大腑秘,心憎,煩也,夜不得眠。
六脈疾大虛急者,大為風,浮血溢,急為尺澤有寒。或因經候行時,或因產後吃生冷不相當之物,或產後早起傷風,血氣俱病,臨經行時,忽先氣痛,或小腹急痛。
心脈芤,肝脈虛,尺澤微細,血海虛損,經候過多,或成片流下,不可禁止。
六脈皆沉,肝脈弱而虛,尺澤細細如縷,又帶澀而遲,肝腎多感寒,伏在子宮,血海虛損,經候過多,小便白濁如米泔,少陰腎脈貫脊而行,背上忽有一片寒冷,口中即吐清水。
六脈疾大而浮,腎脈急而浮,心脈差洪,血風頭痛,口乾吐痰。痰,當作沫。
六脈弦大,肝心脈澀而短,尺脈急沉而搏,緣使性多瘀怒,傷損肝心正氣,因而積涎。怒則氣逆,涎隨氣上,其狀聞得心前昏悶,潰亂不快,聞,猶覺也。遂有一塊之物,上觸到咽喉,即手足俱冷,口噤不開,不省人事。即所謂中氣也。
六脈弦大而疾,尺脈亦弦而動,泛泛不絕,經候過多,七八日不止,皆下鮮血。此非虛,不可補,止可涼風。血緣風盛血散。然久而不止,即肝氣脫血。上並出史載之。
白話文:
月經不調引起的各種疾病和脈象
脈象浮而有汗的人,必定會月經閉止。
《寓意草》記載:楊季登的長女到了可以結婚的年紀,但月經停閉一年多,出現發燒、食慾不振、身體消瘦、多汗等症狀。醫生認為這個病可以治療,關鍵在於她有汗,因為汗也是血的一部分。如果沒有汗,血脈不通,皮膚毛髮就會枯槁,會有生命危險。所以應該使用極苦的藥物來收斂血氣,使它回歸體內,同時疏通衝脈。於是使用了龍薈丸,兩個月後月經大量來潮,其他症狀也完全消失。她的二女兒也生病了,出現多汗、食慾下降、身體消瘦等症狀。診脈時,發現她手指間的筋絡抽動,肌肉顫抖,一開始以為是驚嚇過度和過於虛弱的徵兆,用溫補的方法治療,但病情沒有任何改善。
後來發現她面色時紅時黃,沒有規律,才知道是有邪祟侵入臟腑,於是使用犀角、羚羊角、龍齒、虎威骨、牡蠣粉、鹿角霜、人參、黃耆磨成粉末,再用半斤羊肉熬成濃湯,調入藥粉,一次全部服用,竟然痊癒了。
婦女經常嘔吐,而且胃氣上逆,如果經常氣喘,或者經常吐口水,那麼她的月經必定會斷絕。即使來月經,量也會很少。
婦女陰道出血,喉嚨乾燥卻不口渴,那麼她的月經必定會斷絕。這是由於身體的營養不足,本來就有輕微的寒氣,所以不想喝水。如果口渴而且想喝水,那是因為津液流通,身體的營養和防禦功能恢復正常,月經就會重新來潮。以上這些都是出自《脈經》的記載。
肝脈和心脈呈現弦、緊而且快,肺脈呈現浮、大,尺澤部位的脈象鬱結不散,這是月經不通暢的表現。同時大便秘結,身體發熱,兩腳疼痛不能行走,肌肉消瘦,逐漸變得像馬藍的莖節一樣僵硬。
六脈都呈現弦、緊而且長的狀態,心脈洪大而有力,尺脈呈現結脈,這是月經不通暢的表現。患者時常會因為鬱悶而發怒,無法安靜。時常鬱怒,情緒不穩定,像癲狂一樣,晚上睡不著,小便赤黃,大便正常或者像鴨子的稀便。
肝脈虛弱而弦長,按下去沒有力量,心脈跳動快而且急促。這是肝邪傳入心臟的表現,患者會日夜煩躁,或者像癲狂一樣,睡不著。肝臟主要負責疏通和宣洩,肝邪傳入心臟,會導致疏洩功能太過,所以出現各種症狀。
六脈呈現大而沉的狀態,肝脈橫張,肺脈呈現浮象,這是婦女血熱的表現。月經量很少,背部會不時出現一片發熱的感覺,口中沒有津液。月經可能兩三個月才來一次,或者半年不來,或者只來一點點黑色的血。
六脈呈現沉而洪大的狀態,用重手按壓,感覺脈象深至骨頭,隱約覺得有力量,來得快去得慢,脈搏次數和正常人一樣,但是胃脈也呈現洪大的狀態,上腹部有伏痰,這是因為血瘀導致的積聚。月經不順暢,或者不來月經,腰部痠痛,口乾而渴,背部脹痛,眼睛脹痛,兩臂沉重,鎖骨窩脹痛,大便秘結,心煩意亂,夜晚無法入睡。
六脈呈現快、大、虛、急的狀態,這表明有風邪。浮在表面的血外溢,脈急則表示尺澤部位有寒邪。這可能是因為月經來潮時受寒,也可能是產後吃了生冷的食物,或者產後過早受風,導致氣血同時生病。臨近月經來潮時,會突然出現氣痛,或者小腹急痛。
心脈呈現芤脈,肝脈虛弱,尺澤部位的脈象微細,這是血海空虛損傷的表現。月經量過多,或者成片流下,無法止住。
六脈都呈現沉脈,肝脈虛弱無力,尺澤部位的脈象細如絲線,而且帶有澀滯和遲緩的感覺。這是因為肝腎感受了寒氣,寒邪潛伏在子宮,導致血海空虛損傷。月經量過多,小便渾濁像米湯一樣,少陰腎脈沿著脊椎運行,背部會突然出現一片寒冷的感覺,口中會吐出清水。
六脈呈現快、大而浮的狀態,腎脈急促而浮,心脈相對洪大,這是血風引起的頭痛,口乾吐痰的表現。這裡的痰,應該解釋為泡沫。
六脈呈現弦大,肝脈和心脈呈現澀而短,尺脈呈現急、沉、搏動的狀態。這是因為患者性格容易鬱悶發怒,損傷了肝心正氣,導致積聚痰涎。發怒時,氣機逆亂,痰涎隨著氣機上湧,會感覺到心前區昏悶不適。隨後,會有一塊東西向上頂到咽喉,導致手腳冰涼,口噤不開,不省人事。這就是所謂的“中氣”問題。
六脈呈現弦大而快的狀態,尺脈也呈現弦脈且跳動不穩,時有時無,這是月經量過多,七八天都不能停止,而且流出鮮血的表現。這不是虛弱的表現,不能用補的方法治療,只能用清涼的方法來祛除風邪。血是因為風邪旺盛而散亂。如果持續不止,就是肝氣脫落,血也會隨之脫失。以上這些都出自史書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