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六 名論彙編 (23)

回本書目錄

卷六 名論彙編 (23)

1. 齊德之《外科精義·論脈證名狀二十六種》

夫脈之大體,二十六種。此診脈之紀綱也。細而論之,毫釐少差,舉止必遠。總而言之,逆從虛實,陰陽而已。兩者議之,以要其中。謹於諸家脈法中,撮其機要,翦去繁蕪,載其精義如下:

浮脈之診,浮於指下,按之不足,舉之有餘,再再尋之,狀如太過,瞥瞥然見於皮毛間。其主表證,或為風,或為虛。浮而散大者心也,浮而短澀者肺也,浮而數者熱也。浮數之脈,應發熱。其不發熱而反惡寒者,瘡疽之謂也。

洪脈之診,似浮而大,按舉之則泛泛然滿三部,其狀如水之洪流,波之湧起。其主血實積熱。「瘡腫論」曰:脈洪大者,瘡疽之病進也。如瘡疽結膿未成者,宜下之。膿潰之後,脈見洪大,則難治。若自利者,不可救治也。

滑脈之診,實大相兼,往來流利如珠,按之則累累然滑也。其主或為熱,或為虛,此陽脈也。瘡疽之病,膿未潰者,宜內消也。膿潰之後,宜托裡也。所謂始為熱,而後為虛也。

數脈之診,按之則呼吸之間,動及六至,其狀似滑而數也。若浮而數,則表熱也。沉而數,則裡熱也。又曰:諸數為熱。仲景曰:脈數不時見,則生惡瘡也。又曰:肺脈洪數,則生瘡也。診諸瘡洪數者,里欲有膿結也。

散脈之診,似浮而散,按之則散而欲去,舉之則大而無力。其主氣實而血虛,有表無里。瘡腫膿潰之後,而煩痛尚未全退者,診其脈洪滑粗散,難治也。以其正氣虛而邪氣實也。又曰:肢體沉重,肺脈大則斃,謂浮散者也。

芤脈之診,似浮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其主血虛,或為失血。瘡腫之病,診得芤脈,膿潰後,易治。以其脈病相應也。

長脈之診,按之則洪大,而長出於本位。其主陽氣有餘也。傷寒得之,欲汗出自解也。長而緩者,胃脈也,百病皆愈。謂之長則氣治也。

牢脈之診,按之實大而弦,且沉且浮,而有牢堅之意。若瘰癧結腫,診得牢脈者,不可內消也。宜溫消,不宜攻下也。

實脈之診,按舉有力而類結,曰實。經曰:邪氣盛則實。久病虛人,得此最忌。瘡疽之人,得此宜急下之。以其邪氣與臟腑俱實故也。

弦脈之診,按之則緊而弦。其似緊者,為弦如按弦而不移,緊如切繩而轉動,以此為異。春脈浮弦而平,不時見,則為飲,為痛,主寒,主虛。「瘡疽論」曰:弦洪相搏,外緊內熱,欲發瘡疽也。

緊脈之診,似弦而緊,按之如切繩而轉動。其主切痛積癖也。瘡腫得之,氣血沉澀也,亦主痛也。

澀脈之診,按之則散而復來,舉之則細而不足。脈澀則氣澀也。亦主血虛。瘡腫潰後得之,無妨也。

短脈之診,按舉則不及本位。《內經》曰短則氣病,以其無胃氣也。諸病脈短,皆難治也。瘡腫脈短,真氣短也。

白話文:

脈象總論

脈象大致分為二十六種,這是診脈的基本原則。仔細來說,即使有極小的差異,診斷結果也會有很大的不同。總的來說,脈象的變化不外乎是從逆、從順、虛、實、陰、陽這些方面來觀察,綜合這兩方面來把握脈象的精髓。我從各家的脈法中,擷取了最重要的部分,刪除了繁瑣的內容,整理出以下這些精華的內容:

浮脈

浮脈的特點是輕按在指下就能感覺到,稍微用力按反而感覺不到,向上抬起手指感覺脈搏很明顯,再仔細尋找,脈象會顯得有些過於明顯,在皮膚表面能感覺到。浮脈主要代表表證,可能是風邪或虛證。浮脈如果散大,則與心臟有關;浮脈如果短且澀,則與肺臟有關;浮脈如果數快,則代表有熱。浮數的脈象通常代表發熱,如果沒有發熱反而怕冷,則可能是瘡疽。

洪脈

洪脈感覺像浮脈,但脈勢更大,輕按重按都能感覺到脈搏充盈在三個部位,脈象像洪水波濤般湧起。洪脈主要代表血實和積熱。「瘡腫論」中說:脈象洪大,表示瘡疽的病情正在發展。如果瘡疽已經結膿但尚未形成,適合用瀉法。如果膿已潰破後脈象仍顯洪大,則難以治癒。如果還出現腹瀉,則無法救治。

滑脈

滑脈脈象飽滿而大,來去流暢,像圓潤的珠子在指下滑動,按壓下去會感覺滑利。滑脈可能代表有熱,也可能代表虛,是屬於陽性的脈象。對於瘡疽疾病,膿未潰破時,適合用內消法;膿潰破後,則適合用托裡法。這就說明,剛開始是熱證,後來轉為虛證。

數脈

數脈的特點是按壓脈搏時,一息之間跳動超過六次,脈象類似滑脈但更快。如果脈浮而數,代表表熱;如果脈沉而數,則代表里熱。另外,一般來說,脈象數快就代表有熱。張仲景說:脈象數而又時斷時續,則可能發生惡性瘡瘍。還說:肺脈洪數,也容易生瘡。如果診斷瘡瘍時,脈象是洪數的,代表體內可能已經有膿腫形成。

散脈

散脈的特點是脈象像浮脈但鬆散,按壓時感覺脈象散開想消失,抬起手指又感覺脈搏大而無力。散脈主要代表氣實而血虛,有表證而無裡證。瘡腫膿潰後,如果煩躁疼痛沒有完全消退,脈象又呈現洪滑粗散,就比較難治療,因為此時正氣虛弱而邪氣旺盛。還有一種說法是:如果肢體沉重,肺脈又大而無力,這就是所謂的浮散脈,病情危險。

芤脈

芤脈的特點是脈象像浮脈但柔軟,按壓時中間空虛,兩邊卻感覺有力。芤脈主要代表血虛或失血。如果瘡腫病人出現芤脈,膿潰後反而容易治癒,因為脈象和疾病的表現是一致的。

長脈

長脈的特點是按壓時感覺脈搏洪大,且超出脈搏的正常位置。長脈主要代表體內陽氣旺盛。傷寒病人如果出現長脈,表示即將要出汗病癒。如果脈象長而緩和,是胃氣旺盛的表現,各種疾病都會好轉。這就是所謂脈長則氣順。

牢脈

牢脈的特點是按壓時感覺脈搏堅實而有力,同時脈象沉浮不定,給人一種牢固堅硬的感覺。如果患有瘰癧腫塊,脈象診斷為牢脈,則不適合用內消法,適合用溫消法,不適合用攻下法。

實脈

實脈的特點是按壓和抬起手指都感覺有力,脈搏結實。古籍說:邪氣旺盛則脈象表現為實。久病體虛的人,出現實脈要特別注意。患有瘡疽的人,如果脈象呈現實脈,要趕緊用瀉法,因為邪氣和臟腑都呈現實證。

弦脈

弦脈的特點是按壓時感覺脈搏緊繃如琴弦。弦脈和緊脈相似,但弦脈像按在琴弦上一樣,不會移動,而緊脈像切繩子一樣,會轉動。這是它們的區別。春季脈象應呈現浮而弦,如果脈象不符合這種情況,則可能代表有痰飲或疼痛,或有寒證或虛證。「瘡疽論」說:弦脈和洪脈互相搏動,體表緊繃,體內有熱,表示即將發生瘡疽。

緊脈

緊脈的特點是脈象像弦脈但更緊,按壓時像切在繩子上並能感覺到轉動。緊脈主要代表疼痛、積聚和癖塊。瘡腫患者如果出現緊脈,表示氣血運行不暢,也代表疼痛。

澀脈

澀脈的特點是按壓時感覺脈搏散亂,抬起手指則感覺脈搏細弱不足。脈象澀,也代表氣機不暢,還代表血虛。瘡腫潰破後如果出現澀脈,則沒有什麼問題。

短脈

短脈的特點是按壓和抬起手指都感覺脈搏沒有達到正常位置。《內經》說,脈短則氣病,表示體內沒有胃氣。各種疾病的脈象呈現短脈,都難以治癒。瘡腫患者如果脈象短,代表真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