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義簡摩》~ 卷六 名論彙編 (22)
卷六 名論彙編 (22)
1. 戒菸
凡欲戒菸,皆須治愈其本有之病,俟氣血足,然後立方以戒菸。若不先治其本病,而驟然戒菸,定生大病。蓋無癮之人,衛氣自充於腠理,中氣自升於中宮。有癮之人,其氣久為煙所提澀,即賴煙為助力。若偶而不吸,則衛氣之力,不足充於腠理;中氣之力,不足升於中宮矣。故凡病,忌開腠理,開則汗出不易收。忌攻脾胃,攻則便瀉不易止。
一少年四月戒菸,午節後感冒。初用桂附,致尿赤多汗譫語。復用大黃,致便滑結胸,十日矣。診其左脈沉細無力,右脈皆洪,寸上魚際,尺下尺澤,耳聾,唇舌如常,有津而渴,喜飲熱,頻汗頻瀉,長臥而已。知非實熱,而結胸又不可補,用洋參、白芍、貝母等無效。嗣問知戒菸未久,急用煙泡一粒,開水化服,再用生首烏、洋參、甘草、麥冬、牡蠣、貝母等味,仍加煙泡一粒,數日愈。
前謂凡欲戒菸,須先治本病,俟氣血足,乃戒菸。此非篤論也。補藥與洋菸並進,則煙毒愈為補藥所留矣,氣血何由而足耶?必須先洗去煙毒之半,使本病露出真相,然後因而補之。茲分新癮久癮,體強體弱兩法。如新癮一年以內而體強者,可先用解毒清熱藥,加大黃、車前,利一二日,然後用四君六君補之。利不止者,加益智肉果。
能截然斷去不吸者最好。否則起手停去一半,此一半逐日減之,須有恆心也。久癮在一年以外及體弱有病者,可先用清熱解毒藥,略洗煙毒,十日半月,煙癮似減,肺氣似弱,大便略溏,小便略清,即兼服補藥,隨病立方。解毒宜空心早服,補益宜臨臥夜服。皆以膏為妙,丸次之,不可用湯劑,傷脾也。
煙癮逐日略減,須從夜間減起。凡人憚於戒菸者,多因日間應事接物,力不能支也。夜煙漸減,而補藥夜服,又不相礙矣。夜煙最傷人,而夜補又最得力。昔人云:病在骨髓者,服藥宜臨臥而在夜。即此義也。又凡戒菸,宜在冬後,最忌夏秋,汗泄氣散也。
白話文:
凡是想要戒菸的人,都必須先治好他原有的疾病,等到氣血充足了,再開始進行戒菸。如果沒有先治療原有的疾病,就突然戒菸,必定會引發嚴重的疾病。因為沒有菸癮的人,身體的防禦力量可以自然地充滿皮膚和組織之間的空隙,中氣也能夠自然上升到中宮(指胃部)。但是有菸癮的人,他的氣力長期被香菸抑制,已經依賴香菸來幫助自己。如果偶爾不吸菸,那麼身體的防禦力量就不夠充滿皮膚和組織之間的空隙;中氣的力量也不夠上升到中宮了。因此,任何疾病,都應該避免讓皮膚和組織之間的空隙開放,因為一旦開放,汗水就不容易收回。同時,也要避免攻擊脾胃,因為一旦攻擊,就會導致拉肚子,而且很難停止。
有一個年輕人在四月份戒菸,端午節後感冒。一開始使用桂枝和附子,結果導致尿液變紅、大量出汗和胡言亂語。後來使用大黃,結果導致腹瀉和胸部緊繃,已經持續十天了。檢查他的左脈搏,發現非常微弱無力,右脈搏都很強,寸上部位的魚際紋,以及尺下部位的尺澤穴,都有反應。他的耳朵聽力正常,嘴脣和舌頭也正常,有口水但是口渴,喜歡喝熱水,頻繁出汗和腹瀉,只能躺在牀上。醫生知道他不是真的有高熱,但是胸部緊繃又不能補充能量,使用西洋參、白芍、貝母等藥物也沒有效果。後來詢問得知他剛戒菸不久,急忙使用一粒煙泡,用開水溶解服用,再使用生首烏、西洋參、甘草、麥冬、牡蠣、貝母等藥物,還加上一粒煙泡,幾天後病情就好了。
前面說過,凡是想要戒菸的人,都必須先治好原本的疾病,等到氣血充足了,再開始進行戒菸。這不是謬論。如果同時使用補藥和香菸,香菸的毒素就會被補藥留住,氣血怎麼可能充足呢?必須先清除一半的香菸毒素,讓原本的疾病顯露出真實面目,然後再補充能量。現在我們分為新菸癮和舊菸癮,以及身體強壯和身體虛弱兩種方法。如果是新菸癮一年以內且身體強壯的人,可以先使用解毒清熱藥物,加上大黃和車前,排泄一兩天,然後使用四君子湯或六君子湯來補充能量。如果排泄不止,可以添加益智仁和肉豆蔻。
能夠完全斷絕不吸菸是最好的。否則可以先減少一半的吸菸量,每天再逐漸減少,需要有持之以恆的決心。對於舊菸癮超過一年以及身體虛弱有疾病的人,可以先使用清熱解毒藥物,稍微清洗香菸毒素,十天到半個月後,菸癮似乎減少了,肺氣似乎變弱了,大便稍微稀了,小便稍微清了,就可以同時服用補藥,根據病情開方。解毒藥物最好在空腹時早上服用,補益藥物最好在睡前晚上服用。最好使用膏狀藥物,其次是丸狀藥物,不能使用湯劑,因為會傷害脾胃。
香菸癮逐漸減少,必須從晚上開始減少。很多人害怕戒菸,主要是因為白天要應付事情和接觸人羣,感到力不從心。晚上香菸逐漸減少,而補藥晚上服用,又不會互相干擾。晚上吸菸對身體傷害最大,但晚上補藥的效果也最強。古人說:「疾病在骨髓中,服藥最好在睡前的夜晚。」就是這個道理。此外,戒菸最好在冬天之後,最忌諱在夏天和秋天,因為汗水流失和氣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