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義簡摩》~ 卷二 診法類 (1)
卷二 診法類 (1)
1. 早宴
黃帝曰:夫診脈常以平旦,何也?岐伯曰:平旦者,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血氣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以觀五臟之有餘不足,六腑之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素問·脈要精微論》
白話文:
黃帝問:診脈通常在什麼時候進行最合適?
岐伯回答:平旦(早晨),因為這時:
- 陰氣尚未活躍
- 陽氣尚未散發
- 飲食尚未進食
- 經絡尚未旺盛
- 絡脈運行均勻
- 氣血尚未擾亂
因此,平旦診脈可以診斷出過剩或不足的脈象。
通過把脈,觀察脈搏的動靜,檢查眼神的精明與否,察看五臟六腑的氣血變化,判斷形體的盛衰,根據這些綜合信息,就可以推斷出患者的生死吉凶。
精明,穴名,在兩目內眥。此數語,切脈,視色,觀形,審證,診法已無不備。而陰氣未動數語,義旨精微,極宜潛玩。
凡診平人之脈,常以平旦。若診病脈,則不以晝夜。《刊誤》
白話文:
精明:指穴位名稱,位於兩眼內眼角。這些話(指「切脈、視色、觀形、審證」)表達了診斷方法的全面性。而「陰氣未動」幾句話,意義精微,非常值得深入探討。
《靈樞·終始》曰:乘車來者,臥而休之,如食頃,乃刺之。出行來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頃,乃刺之。此亦通於診法也。
白話文:
《靈樞·終始》說:乘坐車輛來的人,要让他们躺下休息,大約休息吃飯的時間,然後再為他們針刺。如果是步行來的人,則让他们坐下休息,大約像走了十里路的時間,然後再進行針刺。這也是適用於診斷方法的。
2. 平臂
病者側臥,則在下之臂被壓,而脈不能行;若覆其手,則腕扭而脈行不利;若低其手,則血下注而脈滯;若舉其手,則氣上竄而脈馳;若身覆,則氣壓而脈困;若身動,則氣擾而脈忙。故病輕者,宜正坐直腕仰掌。病重者,宜正臥直腕仰掌,乃可診脈。《醫存》
白話文:
病人側身而臥,下面手臂受壓,脈博會受阻;如果病人把手覆蓋,手腕扭曲,脈博也會受影響;如果把手放低,血液會向下流動,脈博也會滯留;如果把手舉高,氣息會向上竄,脈博會跳動得快;如果身體蓋東西,氣息會被壓迫,脈博會虛弱;如果身體動彈,氣息會紊亂,脈博會跳動得快亂。所以,病情較輕的患者,適合端正坐姿,手腕伸直,手掌朝上。病情較重的患者,適合端正臥姿,手腕伸直,手掌朝上,這時才能正確地診脈。《醫存》
3. 布指
欲診三部,先以中指揣得高骨,名為關上;既得高骨,微微抬起中指,以食指於高骨之前,取寸口脈。診寸口畢,則微微抬起食指,再下中指,取關上脈。診關上畢,復微微抬起中指,又下無名指於高骨之後,取尺中脈。診候之時,不可正對患人,要隨左右偏向兩旁。隨左右而偏兩旁,診時氣及婦女尤宜慎之。
慎容止,調鼻息,專念慮,然後徐徐診視。若乖張失次,則非法矣。汪石山
白話文:
要診脈的三個部位,首先用中指觸摸到突出的骨頭,稱作「關上」;找到突出的骨頭後,稍稍舉起中指,用食指放在突出的骨頭前方,測量「寸口」脈搏。診完寸口後,稍稍舉起食指,再放下中指,測量「關上」脈搏。診完關上後,再次稍稍舉起中指,又放下無名指到突出的骨頭後方,測量「尺中」脈搏。診脈時不要正對患者,要隨著左右兩側傾斜。左右傾斜時,診脈時按壓的力度及施力方式,對於氣虛和女性患者尤為重要。
察病之法,先單按以知各經隱曲,次總按以決虛實死生。然脈有單按浮,總按沉者;有總按浮,單按沉者;遲數亦然。要之,審決虛實,惟總按可憑。況脈不單生,必曰沉而緊遲而細浮而弦之類,其大綱不出浮沉遲數滑澀以別之,而其類可推矣。《脈如》
白話文:
觀察病情的步驟,首先單獨按脈腕,確認各經絡的氣血運行是否異常,接著再整體按脈,判斷體虛、體實、死亡或生機的徵兆。
不過,脈象在單獨按脈時可能浮現,整體按脈時卻隱藏;或整體按脈時浮現,單獨按脈時卻隱藏;脈搏的快慢也是如此。
總體而言,判斷虛實病情,只有整體按脈才最可靠。再者,脈象不會單獨出現,通常會伴隨著沉、緊、遲、細、浮、弦等特徵。脈象的基本區別主要在於浮沉、遲數、滑澀等屬性,而其他脈象的類別都可以由此推論而知。(引自《脈如》)
高骨為關之說,始於王叔和,述於《千金方》及高陽生《脈訣》,而朱子一言,遂成千古定論。究竟臂短者緊排其指,臂長者松排其指,恆須量其臂之長短,以定排指之鬆緊,固不必拘於一寸九分之說。即前後略有參差,而亦自不相違。
白話文:
關於「高骨為關」的說法,最早是由王叔和提出的,後記載於《千金方》和高陽生的《脈訣》,而朱子的話讓這個說法成為流傳千古的定論。但是,實際上,手臂短的人應緊貼手指,手臂長的人應放鬆手指間距。必須根據手臂的長短來決定手指間距的鬆緊程度,而不必拘泥於「一寸九分」的說法。即使前後有些差異,也並不會相互矛盾。
人中指上兩節長,無名、食指上兩節短。此參差之不易齊者。若按尺排指疏,則逾一寸九分之定位;排指密,則又不及尺寸三停之界分。此猶其小者。顧指節之參差,雖疏與密,咸難舉按,不但腕不能舒,肘亦牽於轉動,必藉肩之提攝,或得指頭上下,久則腕節不仁,臂亦痠痟罔覺矣,又何能別形體、紀至數、循往來、度部位、驗舉按以及去來乎?是必三指齊截,斯中節翹出,而後節節相對,自不待腕之能舒,而節無不轉,轉無不靈矣。
白話文:
人中指的兩節指節較長,無名指和小指的兩節指節較短。這是自然形成的不一致性。如果按照標準的尺子來測量手指間距,就會超過一寸九分的規定長度;如果將手指間距排得緊密一些,又會達不到一尺三寸的距離。這還只是一些小問題。因為手指節的不一致,無論是間隔寬鬆還是緊密,都很難用手按住它們。不僅手腕無法伸展,肘部也會牽動,必須藉助肩部的力量才能抬起來。即使勉強能用手指上下移動,時間長了手腕關節也會麻木,手臂也會痠痛麻木而毫無知覺。這樣怎麼能分辨出不同的形體結構?如何記錄下確切的數字?如何來回觀察?如何測量部位?檢查和按壓是否準確?以及進退自如呢?所以,必須將三根手指的長度調整得一致,這樣中指的關節才會突出,然後各個關節之間才能相對應,自然就不需要手腕能夠伸展,而且各個關節都能靈活轉動,沒有任何不靈活的地方了。
第食指肉薄而靈,中指則厚,無名指更厚木,故必用指端稜起如線者,名曰指目,以按脈之脊。無論洪大弦革,即細小絲微,咸有脊焉。不啻睛之視物,妍媸畢判。故古法稱診脈曰看脈。每見有惜爪甲之長美,留而不去者,只用指厚肉分,或指節下,以憑診視,業屬不慧,反藉口謂診視一法,不過敲門磚耳。豈慈憫為行者耶?《學古診則》
醫者三指頭內,亦有動脈。須心有分別,勿誤作病人之脈。《醫存》
白話文:
食指肉薄而靈敏,中指較厚,無名指更厚實。所以必須用指尖隆起成線條的部位來按診脈搏。不論脈搏強大還是微弱,都有脈脊存在。這就像眼睛看東西一樣,能清楚辨別美醜。因此,古代針灸方法將診脈稱為「看脈」。
經常看到有人為了留長指甲的美觀,不願意剪去,而只用指頭厚肉的部分或指節下面來診視。這樣做極不聰明,反而藉口說診視只不過是敲門磚罷了。難道是真的慈悲為懷嗎?《學古診則》
盧氏所用指目,正人指內動脈所出之處。若此脈正與病者之脈相擊,將疑病脈之大而有力矣。似不如用螺紋略前者,正壓脈上,為常法也。但指在脈上,須有進退展轉,巧為探取之法,心靈手敏,而不涉成見,庶得之矣。
白話文:
盧氏所使用的指法,是指按壓內動脈的出處。如果這種脈搏與病人的脈搏相搏動,就會懷疑病脈強而有力。倒不如使用略微靠前的螺紋,正對著脈搏上,這是常規方法。但是手指放在脈搏上,必須有所進退轉動,靈巧地探查方法,心靈靈敏,不受成見影響,才能找到脈象。
4. 平息
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調病人。醫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脈澀,曰痹。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素問·平人氣象論》
白話文:
人一呼氣,脈搏動一次;一吸氣,脈搏動一次;呼吸平穩,脈搏五次跳動,加上偶爾的一聲嘆息,這就是健康人的脈象。
健康人沒有疾病。醫生用健康人的脈象來調整病人的脈象。醫生自己不生病,所以可以用自己的正常脈象來幫助病人平息脈搏,調整疾病。
一呼一吸,脈搏動一次,稱為「少氣」。
一呼三動,一吸三動,而且脈搏急促,寸口脈熱,稱為「溫病」。
寸口脈不熱,脈搏滑利,稱為「風邪」。
脈搏澀滯,稱為「痹症」。
一呼氣,脈搏動四次或以上,表示生命垂危。
「玉機真臟論」曰:人一息脈五六至,其形雖不脫,真臟雖不見,猶死也。黃帝、扁鵲脈法皆以再動為一至也。一至一動者,始於《難經》也。
陳修園曰:閏以太息脈五動,非彼之脈數,乃我之息長也。
白話文:
《玉機真臟論》中提到:一個人一呼一吸的脈搏只有五六次,雖然身形沒有改變,但真正的臟器卻不見了,這就等於「活死人」。黃帝和扁鵲的脈診方法,都是以兩次脈動為一「至」。「一至一動」的說法始見於《難經》。
張仲景曰: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蓋每十動主一臟,五十動而五臟之氣見矣。診老病及虛損病,尤為要法。《靈樞·根結》曰: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臟無氣。《脈經》曰:卻後四歲死。《難經》曰:腎氣不至也。三十動一代者,二臟無氣。
白話文:
張仲景說:脈搏出現在人迎脈和趺陽脈時,有三部脈象不調和,跳動頻繁、呼吸急促,活不到五十歲。因為每跳動十次會影響一個臟器,跳動五十次就會影響五臟的氣。診斷老年病和虛損病時,這是一個重要的診斷方法。
《靈樞·根結》說:脈搏跳動五十次而沒有間斷,說明五臟都能收到氣。脈搏跳動四十次跳動一次,說明有一個臟器沒有收到氣。《脈經》說:這種情況會導致四年後死亡。《難經》說:這是因為腎氣不夠。脈搏跳動三十次跳動一次,說明有兩個臟器沒有收到氣。
卻後三歲死,肝氣不至也。二十動一代者,三臟無氣。卻後二歲死。十動一代者,四臟無氣。歲中死。五動一代者,五臟皆無氣。五日死矣。李瀕湖曰:脈一息五動,肺心脾肝腎五臟之氣皆足。五十動而一息,合大衍之數。夫經明言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蓋五十動而不代,則無代矣,非五十動後必當有一代也。
白話文:
超過三歲才開始胎動的,是因為肝氣不足的緣故。每二十次胎動是一代,三臟沒有氣,超過兩歲才開始胎動的。每十次胎動是一代,四臟沒有氣,在懷孕期間就會死亡。每五次胎動是一代,五臟都沒有氣,五天後就會死亡。
李瀕湖說:每呼吸五次胎動,肺、心、脾、肝、腎五臟之氣都充足。每呼吸五十次胎動,符合《易經》大衍之數的道理。經文中明確指出每呼吸五十次胎動而沒有間隔的話,則五臟都能得到充盈的氣。因為每呼吸五十次胎動而沒有間隔,就沒有間隔了,並不是每呼吸五十次胎動之後就一定會有間隔。
乃云五十動而一息合大衍之數,何其陋耶?但人苟一臟無氣,當不可以旦夕存矣。此云卻後至四歲、三歲、二歲、一歲之久,則不可曉。
白話文:
有人說,五十歲以後人就會漸漸衰弱直至死亡,因為這符合自然規律。這種說法實在膚淺。但是,如果人的某個臟腑缺失氣血,那就無法活到第二天了。至於說人會逐漸衰弱而死,從四歲、三歲、兩歲、一歲開始,這種說法就站不住腳了。
5. 舉按尋推附七候
輕手取之曰舉,重手取之曰按,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汪石山本滑伯仁
白話文:
轻轻地触摸以感受到脉搏称为举,用力地触摸以感受到脉搏称为按,不轻不重地仔细寻找脉搏称为寻。——汪石山本滑伯仁
陳修園曰:輕下手於皮膚之上曰舉,以診心肺之氣也。略重按於肌肉之間曰按,以診脾胃之氣也。重手推於筋骨之下曰尋,以診肝腎之氣也。按汪說有尋而遺推,陳說合尋推為一。均未當也。今取汪說,而以《素問》補之。
白話文:
陳修園說:輕輕觸碰皮膚表面叫「舉」,用來診斷心肺之氣。稍微用點力按壓肌肉層叫「按」,用來診斷脾胃之氣。用力推壓筋骨之下叫「尋」,用來診斷肝腎之氣。汪氏的說法沒有提及「推」,而陳氏的說法將「尋」和「推」合為一。這兩種說法都不妥。現在取汪氏的說法,並根據《素問》經典補充。
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甲乙經》作下而不上,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甲乙經》作上而不下,頭項痛也。《素問·脈要精微論》
白話文:
推向外側,內部不連接外部,說明有心腹積聚。推向內側,外部不連接內部,說明身體有熱。推向上面,上面不連接下面,表示腰足清冷。推向下面,下面不連接上面,表示頭項疼痛。
王冰注云:脈附臂筋,取之不審。推筋令遠,使脈外行。內而不出外者,心腹有積也。脈遠臂筋,推之令近。遠而不近,是陽氣有餘,故身有熱也。推筋按之,尋之而上,脈上湧盛,是陽氣有餘,故腰足冷也。推筋按之,尋之而下,脈沉下掣,是陰氣有餘,故頭項痛也。
白話文:
王冰註解說:脈絡附著在手臂筋脈上,取穴時如果沒有仔細辨別,容易推動筋脈使筋脈變遠,導致脈絡在體表外行。內部脈絡不出現在體表,表示心腹有積滯。脈絡遠離手臂筋脈,推動它讓它靠近。如果推動後依然遠離,表示陽氣過盛,所以身體發熱。推動筋脈時按壓,順著筋脈向上尋找,脈絡向上湧動明顯,表示陽氣過盛,所以腰部和足部冰冷。推動筋脈時按壓,順著筋脈向下尋找,脈絡下沉並收緊,表示陰氣過盛,所以頭部和頸部疼痛。
內而不外,脈內曲也;外而不內,脈外曲也。上而不下,寸脈盛也;下而不上,尺脈盛也。王注以上下為浮沉,於推義未協,其合推尋為一,即陳氏所本也。
白話文:
脈象在體內而不在體外,表示脈象彎曲於體內。脈象在體外而不在體內,表示脈象彎曲於體外。脈象上行而不下行,表示寸脈強盛。脈象下行而不上行,表示尺脈強盛。王冰注釋中將「上、下」解釋為「浮、沉」,與推論的意義不符。把「上、下」解釋為「強弱」才符合推論的本意,也就是陳氏所依據的說法。
無求子於三部,每部以浮中沉及四旁,分為七候。先浮按消息之,次中按消息之,次重按消息之,次上竟消息之,次下竟消息之,次推指外消息之,次推指內消息之。此合經中諸法以為定法也。《刊誤》
無求子,宋·朱肱也。浮中沉,本《難經》。上竟下竟,內推外推,本「脈要精微論」。
白話文:
在診脈時,不只單獨在「三部」探尋脈象,而是以「浮、中、沉」及「四旁」等七候來分脈。
首先按脈的浮沉來觀察氣血,接著按脈的力度來觀察氣血,再按脈的深淺來觀察氣血,之後按脈的上、下,以及按脈的左右來觀察氣血。
這些方法結合了經書中所有的診脈方法,作為一個確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