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一 部位類 (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部位類 (3)

1. 趺陽太谿

黃帝曰: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何也?岐伯曰:是明胃脈也。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黃帝曰:氣之過於寸口也,上出焉息?下入焉伏?何道從還不知其極?岐伯曰:氣之離於臟也,卒然如弓弩之發,如水之下岸,上於魚以反衰,其餘氣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

黃帝曰:足陽明何因而動?岐伯曰:胃氣上注於肺,其悍氣上衝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顑,下客主人,循頰車,合陽明,並下人迎,此胃氣別走於陽明者也。故陰陽上下,其動也若一。故陽病而陽脈小者,為逆。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陰陽俱靜俱動,若引繩相傾者病。

黃帝曰:足少陰何因而動?岐伯曰:衝脈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斜入膕中,循脛骨內廉,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別者,斜入踝,出屬跗上,入大指之間,注諸絡以溫足脛。此脈之常動者也。《靈樞·動腧篇》參《甲乙經》

手太陰寸口,足少陰太谿,足陽明人迎趺陽,岐伯止言人迎,而趺陽似屬於足少陰,未曉。若仲景《傷寒論》、《金匱》方論,則以趺陽與寸口並稱者。胃氣為三陽宗主,趺陽在下,較之人迎,此尤為根本也。其穴名衝陽,在脛骨下端陷中前四寸足背上。太谿穴在內踝後而下,以候腎氣,為諸陰根本。

昔人謂傷寒必診太谿,蓋以少陰一經,實原氣所繫,為生死關頭。故凡卒厥等證,兩手無脈,但得趺陽太谿脈在,皆有可救。張石頑曰:二脈僅可求其絕與不絕,不能推原某脈主某病也。是已。

白話文:

黃帝問道:人體內有十二條經脈,但是為何只有手太陰肺經、足少陰腎經和足陽明胃經這三條經脈的脈動特別明顯,不停止呢?

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這三條經脈與胃經密切相關。胃是人體五臟六腑的「海」,它運轉產生的清氣上升到肺部。肺部再透過手太陰肺經來運行這股清氣。這種運行方式隨著呼吸的節奏進行,因此當我們吸一口氣時,脈搏會跳動兩次,呼一口氣時,脈搏也會跳動兩次。只要呼吸不停,這些經脈的脈動就不會停止。

黃帝又問:那麼,當氣血經過寸口(手腕脈搏的位置)時,它是向上流動還是向下流動呢?為什麼它能來迴流動,卻始終不會耗盡呢?

岐伯解釋說:當氣血離開臟腑時,就像箭從弓上射出,或者水流下山一樣,迅速而有力。然而,當氣血達到一定的高度或距離後,它的力量就會開始減弱,然後向相反的方向流動,所以氣血的運行看似微弱,實際上是循環不止的。

黃帝接著問:足陽明胃經的脈動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岐伯回答說:胃氣上升至肺部,其中的一部分強勁的氣會衝向頭部,沿著咽喉上行,進入眼睛周圍的孔隙,繞過眼球,進入腦部,再從額頭出來,下降至耳前,沿著頰骨,與足陽明胃經匯合,再一起下行至人迎穴。這就是胃氣在足陽明胃經中的運行路徑。

黃帝再問:那足少陰腎經的脈動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岐伯解釋說:衝脈是十二經脈中的「海」,與足少陰腎經的大絡脈相連,起始於腎臟,向下穿過氣街(下腹部的一個位置),沿著大腿內側,斜向膝蓋後方,再沿著小腿骨內側,與足少陰腎經平行,最終進入腳踝後方,然後深入腳底。衝脈的另一分支斜向腳踝,穿出至腳背,進入大拇指之間,再注入足部的其他絡脈,用以溫暖腳部。這就是足少陰腎經脈動的來源。

手太陰肺經的脈動可以通過寸口(手腕脈搏的位置)來感知,足少陰腎經的脈動可以通過太谿穴(腳踝後方的一個穴位)來感知,足陽明胃經的脈動可以通過人迎穴和趺陽穴(腳背的一個穴位)來感知。其中,趺陽穴的位置在腳背,靠近腳趾的地方,而太谿穴則在腳踝後方。這些穴位的脈動可以反映出相應臟腑的狀態。

古時候,人們認為在診斷感冒時必須檢查太谿穴的脈動,因為足少陰腎經與身體的本源氣息密切相關,是生死關頭的重要線索。因此,當遇到突然昏厥等情況,如果雙手沒有脈搏,但只要趺陽穴和太谿穴的脈動還在,就表示還有救治的希望。

張石頑曾說過:在診斷疾病時,我們只能通過趺陽穴和太谿穴的脈動來判斷氣息是否斷絕,卻無法根據脈動的具體特徵來推斷特定疾病的源頭。這正是診斷疾病的複雜性所在。

2. 輕重呼吸浮沉

脈有輕重何謂也?然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之來疾者,腎部也。故曰輕重也。《難經》

元氏《輯要》曰:菽,小豆也。三菽者,每部一菽也;六菽者,每部二菽也;九菽、十二菽仿此。此與舊說特異。其說謂每部三菽,則不止與皮毛相得矣。推之六菽、九菽、十二菽皆然。但於菽法,迄未明言。繹《素問·經脈別論》: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蓋如天平,以一菽置於一邊,則一邊低下若干,以比手指在脈口按下若干也。如此,則元說近是。

脈之體,血也。其動者,氣也。腎間水火所蒸也。按之至骨,則脈氣不能過於指下,微舉其指,其來頓疾於前,此見腎氣蒸動,勃不可遏,故曰腎部也。舊解多忽「過舉」之二字,遂使來疾無根。且按至骨而來轉疾,此牢、伏之類,豈所以定平人脈氣之部分歟?盧氏子由曰:此輕重五診之法,為五脈應有之常,咸以按為則。惟腎則按中有舉,舉中有按。

按之至骨者,骨為腎之合,此即腎部,便可診得腎臟之氣。第脈行肉中,骨上無脈,此欲得腎臟之真,故必按指至骨,而後腎真乃發。腎為水,物入則沒,故按則濡;水性至剛,物起則湧,故舉指來疾者即是。故欲得其詳,還須隨舉隨按,隨按隨舉,有非一舉指之勞所能盡其性者也。

盧氏此說,可謂獨得真詮矣。此「腎」字,賅命門在內。盧氏專指水言,未當。

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穀味也,其脈在中。《難經》

心肺俱浮,何以別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澀者肺也。腎肝俱沉,何以別之?然牢而長者肝也;按之軟,舉指來實者,腎也。脾主中州,故其脈在中。《難經》

後世皆以腑主浮,臟主沉。近黃坤載更以左升右降立論。謂肝腎隨脾氣而左升,心肺隨胃氣而右降。與此言若兩歧,理實一貫。

呼吸與浮沉不同。呼吸以至數言,浮沉以部分言。蓋脈之行也,以息往來。呼出之頃,脈來至者,心肺主之;吸入之頃,脈來至者,肝腎主之;呼吸之間,脈來至者,脾氣主之。故昔人謂脈五動而五臟之氣見也。又呼吸,即指脈之來去,陽噓陰吸也。亦通。與浮沉理雖不殊,言各有指。

有不分寸關尺,但分浮中沉。左診心肝腎,右診肺脾命,以定各臟病者。此因病劇證危,而求其本也。診老人、虛人、久病、產後,皆不可無此法。《醫存》

此與舊說稍別,而亦自有理。

白話文:

標題翻譯爲:[脈象輕重與呼吸浮沉]

內容翻譯爲: 脈象爲何有輕重之分?當剛開始把脈時,如果感受到的壓力如同三顆小豆般輕,這與皮膚和毛髮的狀況相對應,代表的是肺部的情況;如果感受到的壓力如同六顆小豆般,這與血脈的狀況相對應,代表的是心部的情況;如果感受到的壓力如同九顆小豆般,這與肌肉的狀況相對應,代表的是脾部的情況;如果感受到的壓力如同十二顆小豆般,這與筋的狀態相對應,代表的是肝部的情況;如果深按至骨頭,再輕輕提起,脈象迅速回復的,代表的是腎部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脈象輕重。

《難經》提到,當呼吸吐納時,心與肺負責呼氣,腎與肝負責吸氣,在呼吸之間,脾臟則吸收食物精華。其脈象位於中位。

心肺的脈象都表現爲浮象,如何區分?如果脈象浮而散大的,代表的是心臟情況;如果脈象浮而短澀的,代表的是肺部情況。腎肝的脈象都表現爲沉象,如何區分?如果脈象堅實且長的,代表的是肝臟情況;如果深按時脈象柔軟,但在輕輕提起手指後脈象立刻變得充實的,代表的是腎臟情況。脾臟主管中焦,因此其脈象位於中位。

後世醫家普遍認爲腑屬浮象,髒屬沉象。而黃坤載則提出左升右降的理論,他認爲肝腎隨脾臟之氣而左升,心肺隨胃氣而右降。這看似與上述理論有分歧,但實際上兩者是相通的。

呼吸與浮沉是不同的概念。呼吸是指脈搏的頻率,而浮沉是指脈象的位置。脈象的運行與呼吸息息相關。在呼氣時,心肺主掌脈象的出現;在吸氣時,肝腎主掌脈象的出現;在呼吸之間,脾臟主掌脈象的出現。古人認爲,脈象跳動五次就能看出五臟的狀況。同時,呼吸也是指脈象的進出,陽氣外泄,陰氣內吸。這與浮沉雖然原理相似,但描述的角度不同。

有些醫家不區分寸關尺,只區分浮中沉。左手診察心、肝、腎,右手診察肺、脾、命門,以此來判斷各個臟器的病情。這種方法適用於病情危急的情況,尋找疾病的根本原因。對於老年人、體虛者、長期患病者或產後婦女,使用這種方法診斷是必要的。

這種診脈方法與傳統的說法有所不同,但它有其獨特的道理。

3. 前後上下內外左右

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喉胸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脈要精微論」

此《內經》氣口分三部,浮沉以配臟腑,並分關前、關後,以候身前、身後,竟上、竟下,以候身上身下之全法也。尺內,謂尺之正部也。兩旁,與下文竟下之下字同義,謂兩尺之後也。不在正位,故曰旁也。季脅即賅在少腹腰股之中者也。經先提而言之者,蓋古人診脈,下指是先定尺部,再取關寸,故曰中附上,上附上。

非如後世有高骨為關之說,先取關而後定尺寸也。內外之義,有以浮沉解者,有以前後各半部解者,有以內外兩側解者。自以浮沉之說為適用。究之,浮也,前也,外側也,皆屬陽,當以候腑;沉也,後也,內側也,皆屬陰,當以候臟。而經文相反者,何也?嘗思之矣。外以候經絡之行於身者也,內以候氣化之行於胸腹者也。

如尺外以候腎,是候腎之經氣外行於身者也;尺裡以候腹,則指定腹內矣。左外以候肝,是候肝之經氣外行於身者也;內以候膈,則指定膈內矣。右外以候肺,是候肺之經氣外行於身者也;內以候胸中,則無與軀殼之事矣。左外以候心,是候心之經氣外行於身者也;內以候膻中,則直指心體之處矣。

即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亦非以臟腑分也。候胃,候其經氣之行於身者也;候脾,候其氣化功用之行於里者也。前以候前,謂關前以候身前胸腹;後以候後,謂關後以候身後脊背也。是總束上文,以寸關尺三部正位,為脈之中段,以候身之中段矣。上竟上,下竟下,是推廣於寸之上,尺之下,以分候軀殼之極上極下矣。

人之一身,四維包中心。故以浮沉言之,兩頭包中段;故以上下言之,兩劈分前後;故以前後言之,更加以兩側分內外。氣口診法,備於是矣。膻中者,心體四旁之空處,在肺葉所護之內也。胸中者,肺前空大之處皆是也。經意蓋即以膻中為心,胸中為肺,膈為肝,腹為腎矣。

而三焦之氣化,亦舉賅於其中。於此見經文措詞之靈而密。

左寸下指法,如六菽之重:在指頂為陰,為心;在指節為陽,為小腸。餘部仿此。《韓氏醫通》

此即內外兩側之診法也。李士材曾詰之曰:是必脈形扁闊,或脈有兩條,則可耳。夫以指平壓脈上,誠不能內外兩判也。獨不可側其指,以拍於脈之內側外側以診之耶?外側之診,與浮候同。內側之診,與沉候同。察兩側之大小強弱滑澀,參之浮沉,以決其病之陽經陰經氣分血分也。更可昭晰無疑矣。

上中下也,前後也,竟上竟下也,是取脈體而直診之浮沉也。內外兩側也,浮沉之間,更加以中,是取脈體而橫診之,通為十二候矣。朱肱以浮、中、沉、內推、外推、竟上、竟下為七候,猶未為備也。且其所謂內推外推者,即內外兩側之診法,非《內經》因脈形之內曲外曲而推之者也。

名義未免相混,其遺前後而不言者,意謂賅於寸關尺也。經文詞意,實是別具一法,雖他書絕無道及,而歷診以來,留心細察,覺陽明、太陰、沖、任脈虛者,兩寸多細短;太陽、少陰及督脈虛者,兩尺多細弱。是殆專以關前關後之長短虛實,分候軀殼經脈前後之盛衰,未必能概診百病也。

至於竟上竟下之法,今人不講,而尤為切用。《脈經》曰:脈來細而附骨者,積也。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言喉則喉以上可知矣。故頭痛者寸口必弦。若脈短者死,謂其不與病應也。又曰:尺脈牢而長,少腹引腰痛,長則必出於尺下可知矣。歷診下部頹疝癬疥者,兩尺以後之脈,皆弦緊滑搏也。

合觀諸文,診脈者豈可拘守於三指之下而已耶?

身前身後之診,又有以左右分者。《內經》謂:左主陽,右主陰。又謂:背為陽,腹為陰。蓋人身之氣,背升而腹降,太陽昇而陽明降。故前人有謂左寸洪弦,肩背脹痛;右寸洪弦,胸脅脹痛。而滑伯仁又謂:左尺主小腸、膀胱、前陰之病,右尺主大腸、後陰之病。如是其不同者,何也?竊嘗思之。

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左寸洪弦,升氣太過也;右寸洪弦,降氣不及也。前陰之秘與泄,亦清升之為病也;後陰之秘與泄,亦濁降之為病也。其兩尺分主之法,校兩寸分主之法用之尤多應驗。以前陰之病多涉於肝,後陰之病多涉於肺故也。要之,此不過大概之詞,臨診總須合參六脈,並詳問兼證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