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一 部位類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部位類 (2)

1. 《內經》分配臟腑

見陳修園《醫學實在易》

左寸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

左關外以候肝,內以候膈。

左尺外以候腎,內以候腹。

右寸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

右關外以候胃,內以候脾。

右尺外以候腎,內以候腹。

2. 王叔和分配臟腑

左寸心小腸。左關肝膽。左尺腎膀胱。

右寸肺大腸。右關脾胃。右尺命門三焦.

3. 李瀕湖分配臟腑

左寸心膻中。左關肝膽。左尺腎膀胱。

右寸肺胸中。右關脾胃。右尺腎大腸。

4. 張景岳分配臟腑

左寸心膻中。左關肝膽。左尺腎膀胱大腸。

右寸肺胸中。右關脾胃。右尺腎小腸。

5. 寸關尺分診三焦

寸宗氣出於上焦,寸脈以候之。關營氣出於中焦,關脈以候之。尺衛氣出於下焦,尺脈以候之。

陳修園曰:大小二腸,經無明訓,其實尺裡以候腹。腹者,二腸膀胱俱在其中。王叔和以二腸配於兩寸,取心肺與二腸相表裡之義也。李瀕湖以小腸配左尺,大腸配右尺,上下分屬之義也。張景岳以大腸配左尺,取金水相從之義。小腸配右尺,取火歸火位之義也。俱為近理,當以病證相參。

白話文:

陳修園說:大小腸在經絡上沒有明文記載,實際上,它們的位置在尺脈中肘間以上的地方。腹部是大小腸和膀胱共同所在的地方。王叔和把大小腸定位在兩寸,是取心肺與大小腸表裡相應的意義。李瀕湖把小腸定位在左尺,大腸定位在右尺,是取上下分屬的意義。張景嶽把大腸定位在左尺,是取金生水、相生相隨的意義。把小腸定位在右尺,是取火歸其位的意義。這些說法都接近道理,應該結合病情來參考。

如大腸秘結,右尺宜實,今右尺反虛,左尺反實,便知金水同病也。小便熱淋,左尺宜數,今左尺如常,右尺反數,便知相火熾盛也。或兩尺如常,而脈應兩寸者,便知心移熱於小腸,肺移熱於大腸也。一家之說,俱不可泥如此。

白話文:

如果出現大腸便祕,一般來說右尺脈應該會比較實;但如果現在右尺脈反而是虛弱的,而左尺脈卻是實脈,就表示金(大腸)和水(小腸)同時出現問題。

如果出現小便熱痛,一般來說左尺脈應該會比較數(快);但如果現在左尺脈正常,而右尺脈卻是數脈,就表示相火(小腸之火)過於旺盛。

另外,如果左右尺脈都正常,但是脈象對應到寸脈,就表示心臟的熱傳到了小腸,而肺臟的熱傳到了大腸。

這些說法都是一家之言,不能完全照搬套用。

何西池曰:小腸與心為表裡,診於左寸。大腸與肺為表裡,診於右寸。此越人之說也。有謂小腸候於左尺,大腸候於右尺。前說從其絡,後說從其位,二說相兼而不可廢。蓋二腸位居於下,而經脈上行,則候經於寸,候腑於尺,不必歧議也。

白話文:

何西池說:小腸和心相互影響,可以通過左寸脈診斷。大腸和肺相互影響,可以通過右寸脈診斷。這是越國人的說法。有人說小腸與左尺脈相應,大腸與右尺脈相應。前一種說法是根據經絡,後一種說法是根據腑臟位置,兩種說法可以兼而用之,不可偏廢。因為小腸和大腸位於下焦,經脈向上運行,因此在寸口脈可以診斷經絡,在尺脈可以診斷腑臟,不必爭論不休。

6. 人迎氣口

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左主司官,右主司腑。陰病治官,陽病治腑。(《脈經》)

左人迎候陽,右氣口候陰。如是則左當司腑,右當司臟。茲曰左主司官,官者,職也。「靈蘭秘典」曰: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也。是血氣之功用,十二經之通稱也。行於身者,陽之類也。右主司腑,腑者,宮也。「陰陽離合」曰: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血氣之藏聚,五臟六腑之通稱也。

白話文:

左邊的人迎穴對應陽脈,右邊的氣口穴對應陰脈。這樣,左側主要管理腹腔臟器,右側主要管理胸腔臟器。這說明左側主導功能,功能是指職責。《靈蘭祕典》說:這十二個功能不能相互脫離。它們是血氣的功用,也是十二經脈的總稱。運行於身體表面的,屬於陽脈。右側主導器腔臟器,器腔指宮殿。《陰陽離合》說:陰脈的五個宮殿,會被五種味道所傷害。它們是血氣的貯藏和彙集場所,是五臟六腑的總稱。

居於內者,陰之類也。故知候陽候陰,非僅以臟腑分也,亦以經絡與臟腑之內外分也。故又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蓋陰陽無定義者也。以十二經言之,則陰經陰也,陽經陽也;以經絡與臟腑言之,則經絡陽也,臟腑陰也;以臟腑言之,則臟陰也,腑陽也;以氣血言之,則氣分陽也,血分陰也。皆變見於寸口人迎。

白話文:

居住於人體內部的,屬於陰的範疇。所以要知道陽氣和陰氣的變化,不能只看臟腑,還要看經絡和臟腑的內外之分。因此又說:寸口(脈位)主導體內,人迎(脈位)主導體外。因為陰陽沒有固定的定義。從十二經絡來說,陰經屬於陰,陽經屬於陽;從經絡和臟腑來說,經絡屬於陽,臟腑屬於陰;從臟腑來說,臟屬於陰,腑屬於陽;從氣血來說,氣屬於陽,血屬於陰。這些變化都可以通過寸口和人迎脈位觀察到。

善體之而兼以問,則知其病之所屬矣。陰病治官,陽病治腑;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之義也。以明陰陽還相為宮,非謂凡治病必如此法也。

白話文:

仔細觀察病人的體質,同時詢問他的症狀,就能知道他的病屬於哪一類。陰病治療臟腑,陽病治療表腑;這是按照「陰引陽,陽引陰」的原理。瞭解陰陽相互轉化的規律,並不是說每種病都必須用這種方法治療。

《靈樞·終始》曰:所謂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四時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六經之脈,不結動也。少氣者,脈口人迎俱小,而不稱尺寸也。如是,則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不可飲以至劑。「四時氣」曰:持氣口人迎以視其脈,堅且盛且滑者病日進,脈軟者病將下。

白話文:

《靈樞·終始》中說:所謂健康的人,就是不生病的人。不生病的人,是因為他的脈搏和人迎穴(位於鼻孔兩側的穴位)的跳動,與四季變化相應。上下脈搏相應,並且同時往來運行。六經的脈象,沒有壅結和異常跳動的現象。

如果脈搏和人迎穴跳動都很微弱,不符合尺寸(脈象強弱的標準),這種情況表示陰陽兩虛。如果過分補陽,陰氣就會耗竭;如果過分瀉陰,陽氣就會脫離。遇到這種情況,可以用甘味藥來調和陰陽,不能服用過於寒涼的藥物。

《四時氣》中說:觀察脈搏時,同時觀察脈搏和人迎穴的跳動,如果脈搏堅硬、有力而滑利,說明病情加重;如果脈搏軟弱,說明病情即將緩解。

下,衰也。曰瀉下者,非。諸經實者,病三日已。氣口候陰,人迎候陽也。「禁服」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氣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足少陽;一倍而躁,在手少陽。二倍,在足太陽;二倍而躁,在手太陽。

白話文:

下,是衰弱的意思。說腹瀉的人是虛弱的,這是不對的。氣血旺盛的人,生病三天就會好。氣口脈象反映陰氣,人迎脈象反映陽氣。古人說:「禁止進食」時,寸口脈反映內部狀況,人迎脈反映外部狀況。兩者脈象應對稱,同時跳動。脈象就像拉繩子,左右兩側粗細均勻。春夏季節,人迎脈略大,秋冬季節,氣口脈略大。這樣的人,被稱為健康的人。人迎脈比寸口脈大一倍,這是足少陽經有病;同時還有心煩躁動,則是手少陽經有病。人迎脈比寸口脈大兩倍,則是足太陽經有病;同時還有心煩躁動,則是手太陽經有病。

三倍,在足陽明;三倍而躁,在手陽明。盛則為熱,虛則為寒,緊則為痛痹,代則乍甚乍間。人迎四倍,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寸口大一倍於人迎,病在足厥陰;一倍而躁,在手心主。二倍,在足少陰;二倍而躁,在手少陰。三倍,在足太陰;三倍而躁,在手太陰。

白話文:

如果脈搏跳動比人迎脈快一倍,則在足陽明經;快一倍且急促,則在手陽明經。脈搏太強壯表示有熱,脈搏太弱則表示有寒,脈搏緊繃表示有疼痛和麻痹,脈搏忽強忽弱表示病情時好時壞。

如果人迎脈比寸口脈快一倍且脈搏又大又快,稱為「溢陽」,是外邪侵襲的表證。

如果寸口脈比人迎脈快一倍,則疾病在足厥陰經;快一倍且急促,則在手心主經。

如果寸口脈比人迎脈快兩倍,則疾病在足少陰經;快兩倍且急促,則在手少陰經。

如果寸口脈比人迎脈快三倍,則疾病在足太陰經;快三倍且急促,則在手太陰經。

盛則脹滿,寒中,食不化;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色變;緊則痛痹;代則乍痛乍止。寸口四倍,且大且數,名曰內關。盛則徒瀉之,虛則徒補之,緊則先刺而後灸之,代則先取血絡而後調之,陷下則徒灸之。陷下者,脈血結於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白話文:

胃氣過盛:腹部脹滿,感到寒冷,食物消化不良。

胃氣虧虛:腹中灼熱,大便如糜糊狀,氣短,小便顏色改變。

胃氣鬱結:疼痛麻痹。

胃氣輪替變動:疼痛時有時無。

寸口脈搏跳動頻率是正常值的四倍,而且脈搏又大又快,這叫做「內關」。

胃氣過盛:只用瀉法治療。

胃氣虧虛:只用補法治療。

胃氣鬱結:先用針刺,再用艾灸治療。

胃氣輪替變動:先放血,再用藥物調整。

胃氣下陷:只用艾灸治療。

胃氣下陷:意思是脈絡中的血凝結在體內。體內有瘀血,瘀血偏寒,所以適合用艾灸治療。

不盛不虛,就根據經脈來治療。

所謂經治者,飲藥,亦曰灸刺。脈急則引。脈大以弱,則欲安靜,用力無勞也。「五色」曰: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氣大緊以浮者,病益甚。在外,其脈口浮滑者病日進,人迎沉滑者病日損,脈口滑以沉者病日進。在內,人迎滑盛以浮者,病日進。在外,脈之浮沉及人迎與寸口氣大小等者,病難已。

白話文:

所謂治療方法,包括服用湯藥、針灸和砭刺。

脈搏急促,就需要疏導。脈搏大而弱,則需要安靜休息,避免勞累。

《五色》說:如果切到的脈搏口部滑小緊而沉,那麼病情會加重。如果是在脈內,人迎氣大緊而浮,那麼病情會加重。如果是在脈外,脈口浮滑,病情會惡化;人迎沉滑,病情會好轉;脈口滑而沉,病情會惡化。如果是在脈內,人迎滑盛而浮,病情會惡化。如果是在脈外,脈搏的浮沉與人迎和寸口的氣大小相等,那麼病情難以好轉。

病在臟,沉而大者易已,小為逆。在腑,浮而大者易已。人迎盛堅者傷於寒,氣口盛堅者傷於食。竊嘗論之,自古診法,凡四大綱:有分菽重,如《難經·五難》所云者;有兩手分人迎氣口,如上文所云者;有兩手各分寸關尺三部,如「脈要精微論」及《難經》「一難」、「二難」所云者;而「三部九候論」,則求其動脈,以驗穴之所在,而亦以各占其本經之寒熱虛實者也。此四法者,至於今日,或傳或不傳。

白話文:

疾病在臟腑裡,沉重而大面積的比較容易好,小而局部的會發展成惡疾。在體表,浮淺而大面積的比較容易好。人迎穴部位腫大堅硬的是受了風寒,氣口穴部位腫大堅硬的是受了飲食積滯。我經常研究,自古以來的診斷方法,總共有四個大類:有的是分豆子重量,像《難經·五難》中所說的;有的是兩隻手分別切人迎穴和氣口穴的脈象,像上文所說的;有的是兩隻手分別切寸關尺三部,像《脈要精微論》和《難經》中的「一難」、「二難」中所說的;而「三部九候論」則是尋找動脈,然後根據穴位所在的位置來檢查,並分別判斷其所屬經絡的虛實寒熱。這四種方法,到今天有的流傳下來了,有的沒流傳下來。

夫分菽重者,診久病之捷法也;分人迎氣口者,診暴病之捷法也;而分三部者,兼內外賅久暴而無不候者也。故曰「脈要精微」先聖之意,不較然乎?

白話文:

辨別豆子重量,是診斷慢性病的捷徑;辨別人迎穴和氣口穴的脈象,是診斷急性病的捷徑;而將身體分為上、中、下三部進行診脈,可以綜合內、外、久、暴各類疾病,沒有不能探查的。所以說「脈訣精微」,先聖的用意,不是很明顯嗎?

《脈如》曰:內傷七情之脈,淺者,惟氣口緊盛而已;深者,必審其何部相應,何臟傳次,何臟相剋,克脈勝,而本臟脈脫者死。外感六淫之脈,輕者,惟人迎緊盛,或各部單見而已;重則各部與人迎相應。《慎柔五書》曰:嘗見虛損,六脈和緩而數,八九至,服四君保元,溫肺理脾,先右三部退去三二至,左脈尚數不退。是右表先退,左里未退也。

白話文:

《脈如》上說:由內在情緒影響而受傷的脈象,如果比較輕微的,就只有氣口脈緊盛而已。如果是較嚴重的,一定要仔細觀察相應的部位、傳遞的臟腑、相剋的臟腑,被剋的脈象強盛,而本臟的脈象消失的,就會死亡。因外在的六淫邪氣而影響的脈象,如果是輕微的,就只有人迎脈緊盛,或者各個部位單獨出現脈象。如果比較嚴重,那麼各個部位的脈象和人迎脈就會相應。《慎柔五書》上說:我曾經見過虛弱受損的患者,六脈平和緩慢,但是脈數多,達到每分鐘八九次,服用四君保元湯,溫補肺部和調理脾胃,首先右邊的三個脈位脈象消失,脈數減少了三二次,但是左邊的脈象仍然多,沒有消失。這說明右邊的表證先消失,而左邊的裡證還沒有消失。

至數脈盡退,病將痊愈。左脈猶比右脈多一至,足見表退而里未和耳。《難知》謂傷寒以左為表,右為里;雜病以右為表,左為里。信然。按左右表裡,無論如何顛倒說來,總不外陰陽升降之義。經言: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陽自左升,陰自右降。升者,其本在下,其末在上;降者,其本在上,其末在下。

白話文:

直到脈象完全消失,病情即將痊癒。左脈比右脈多一到兩脈象,這表示表證已退而裡證尚未痊癒。《難經》記載,傷寒以左脈代表表證,右脈代表裡證;雜病則以右脈代表表證,左脈代表裡證。這一點確實無誤。而無論如何顛倒左右的表裡關係來說,都離不開陰陽升降的道理。經文說:左右脈象,是陰陽之氣的運行道路。陽氣從左側升起,陰氣從右側降落。上升的氣,它的根源在下方,末端在上;下降的氣,它的根源在上,末端在下。

內傷者,傷陰是從內撓其陰之歸路,降者不利,故脈右盛;外感者,傷陽是從外遏其陽之出路,升者不利,故脈左盛。治之之法,宣揚與導陰,迭相為用者也,在審其先後輕重而已。脈理之微,豈可執一乎?遲數不並見,右脈退去二三至,左脈尚數不退。又云:數脈退盡,左脈猶比右多一至,實所未見,以俟高明。

白話文:

內傷是指損傷陰氣,從內部阻礙陰氣的運行,導致陰氣下降受阻,所以脈象會在右手脈盛。外感是指損傷陽氣,從外部阻礙陽氣的升發,導致陽氣上升受阻,所以脈象會在左手脈盛。

治療的方法是疏通陽氣和引導陰氣,交替使用。關鍵在於辨清陰陽損傷的先後和輕重。脈象的細微變化,難道可以執著於一種嗎?脈象的緩慢和緊數不會同時出現。右手脈退去二三至,左手脈仍然緊數而沒有退去。又有人說:緊數的脈象完全退去,左手脈仍然比右手脈多一至,這是我沒有見過的,還是等候更明白的人來解釋吧。

人迎本足陽明脈,在結喉兩旁,為腑脈,所以候表;氣口為手太陰經脈,在兩手寸口,為臟脈,所以候里。此《內經》之旨也。後世但診氣口,而以左關前一分為人迎,右關前一分為氣口。又以右手分之,寸為人迎,關為氣口。《脈如》

白話文:

人迎穴原本屬於足陽明經脈,位於喉結兩側,是腑臟相連的脈絡,所以用來診斷體表的狀況;氣口穴屬於手太陰經脈,位於雙手寸口處,是臟腑相連的脈絡,所以用來診斷體內的狀況。這點記載於《內經》之中。後世只診斷氣口穴,並將人迎穴定位在左側關脈前一分處,氣口穴定位在右側關脈前一分處。另外,還有人用右手來區分,寸口脈位對應人迎穴,關脈位對應氣口穴。這是《脈如》一書的記載。

以右手寸關,分人迎氣口,止見李士材《醫宗必讀》中有此說,他書未見。未知士材何所本也?《脈如》引用各書皆不著所出。今但據所見書之。

白話文:

用右手的寸脈和關脈,來分辨人迎和氣口(兩個經穴),只有李士材的《醫宗必讀》有這樣的說法,別的醫書沒有見過。不知道李士材的說法根據何處。《脈如》書中引用各種醫書,但都沒有註明出處。現在只能根據我所看到的醫書來寫。

《靈樞·寒熱病篇》曰:頸側之動脈,人迎。人迎,足陽明也。陽迎頭痛胸滿不得息,取之人迎。陽迎當作陽逆。「本腧篇」曰: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脈側之動脈,足陽明也,名曰人迎。

白話文:

《靈樞經·寒熱病篇》中記載:「頸部兩側跳動的動脈,稱為『人迎穴』。」人迎穴屬於足陽明胃經。當陽明經氣上逆時,會導致頭痛、胸部悶滿、呼吸困難,此時應按壓人迎穴緩解。

《靈樞經·本腧篇》中記載:「缺盆(胸骨劍突)的正中,任脈經過的地方,稱為『天突穴』。」任脈兩側的動脈屬於足陽明胃經,稱為「人迎穴」。

此皆謂頸側動脈上,有穴為人迎穴,非謂其脈即人迎脈也,且其脈大於氣口數倍,而《靈樞》「終始」、「禁服」、《素問·六節臟象》俱有氣口大於人迎一倍二倍三倍四倍之文,且此人迎穴,亦止候足陽明胃氣而已,又何云一倍少陽、二倍太陽、三倍陽明乎?「終始」曰:少氣者,脈口人迎俱小而不稱尺寸也。此又何以解之?故知兩手關前分候之法,必本於軒岐,非出於叔和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提到了人迎穴,但是它並非人迎脈的意思。人迎脈比氣口脈大好幾倍,而在《靈樞·終始》、《禁服》以及《素問·六節臟象》等經文中,都有記載氣口脈比人迎脈大一倍、二倍、三倍甚至四倍。此外,人迎穴只能用來檢查足陽明胃氣,為什麼又會說它與少陽、太陽、陽明有關,而且比例分別是一倍、二倍和三倍呢?《靈樞·終始》中提到,如果氣不足,脈口和人迎脈都會較小,而不足稱尺寸。這又該如何解釋?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雙手關前分候的方法,肯定源自軒轅黃帝和岐伯,而不是源自叔和。

至仲景所譏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則指頸脈與趺陽候胃氣之盛衰,非與寸口互校其大小者也。《素問·病能篇》亦曰:有病胃脘癰者,當候胃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氣逆,氣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細繹詞意,是恐後世誤認人迎與左手關前相混,故以胃脈也。

白話文:

仲景批評那些人認為「人迎」和「趺陽」三部脈象不相關,指的是頸部脈搏和趺陽脈反映胃氣的強弱,而不是和寸口脈比較大小。

《素問·病能篇》也說:患有胃脘癰的人,應檢查胃脈,其脈搏應該是沉細的。沉細的脈象表示氣逆,氣逆則人迎脈會特別盛,特別盛則發熱。人迎脈就是胃脈。

仔細推敲文意,是因為擔心後人誤把人迎脈與左手關脈混淆,所以特別說明是胃脈。

申釋之胃脈沉細者,即所謂右外以候胃者也,與人迎甚盛,豈一脈耶?人迎有兩,不可得之詞氣之外耶?張石頑曰:結喉兩旁,能候諸經之盛衰乎?此言是矣。

白話文:

說明胃部的脈象沉細的人,就是所謂從手上的右外關穴來檢查胃的情況。那麼,如果人的迎香穴脈絡很盛,難道只有一個脈象嗎?迎香穴有兩個,難道不能從氣色之外來瞭解嗎?張石頑說:喉結兩旁,能夠檢查所有經絡的盛衰嗎?這話說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