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一 部位類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部位類 (2)

1. 三部九候

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難經》

此亦發明《內經》診脈之正法也。「脈要精微論」,略見此義,而未明言者,蓋當時相習,以為常法,不待縷敘,而又其時,重在針刺,故著「三部九候論」,以人身分上、中、下三部,每部分天、地、人三候,以明針刺察病取穴之法,非以明診脈之法也。後世乃執此以詆越人。

試思《內經》察脈決病,用「三部九候論」之法者有幾耶?況人迎、趺陽、太谿要脈之必診者也。而不列於其中,抑又何耶?寸關尺三部,每部有浮中沉三候,三而三之,故曰九候。《刊誤》曰:浮以候腑,沉以候臟,中以候胃氣。又有謂浮候經,中候腑,沉候臟者,皆不必拘。

大概寸關尺,候身之上中下;浮中沉,候經絡臟腑之表裡;而上下去來,候陰陽血氣之升降噓吸者也。詳見第二卷陰陽臟腑兩篇。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醫脈學中的「三部九候」。所謂的「三部」,就是指脈象中的寸、關、尺三個部位。而「九候」,則是脈象中的浮、中、沉三個層次,每個部位都有三個層次,合計起來就是九候。

這些理論在《難經》中有詳細闡述,它實際上是發展自《黃帝內經》中的脈診正確方法。在《脈要精微論》中,僅能略窺一二,但並沒有明確的說明,主要是因為當時人們普遍熟悉這種診脈方法,不需要再細細描述。另外,當時更重視針灸治療,因此《內經》中著重於「三部九候論」,即把人體分為上、中、下三部分,每一部分又分為天、地、人三候,以此來明確針灸療法中選穴和觀察病情的方法,並非專門用於診脈。

後世有些人過度解釋此理論,認為這是診斷脈象的唯一方法,其實不然。《黃帝內經》中使用「三部九候論」來判斷病情的情況並不多。而且,人迎、趺陽、太谿等重要的脈位,並未列在此理論中,這又是為什麼呢?

寸、關、尺三部,每一部都包括浮、中、沉三個層次。根據《刊誤》的說法,浮脈可以反映腑的狀況,沉脈反映臟的狀況,中脈反映胃氣的狀況。也有其他觀點認為,浮脈反映經絡的狀況,中脈反映腑的狀況,沉脈反映臟的狀況,但這些並非絕對。

大體來說,寸、關、尺三部可以反映身體上、中、下三部分的狀況;浮、中、沉三候可以反映經絡、臟腑的表裡關係;而脈象的上下、去來,則可以反映陰陽血氣的升降和呼吸狀態。關於陰陽、臟腑的詳細內容,請參閱第二卷的相關篇章。

2. 三部分配臟腑

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腎與命門,俱出尺部。《脈經》

玩腎與命門俱出尺部,是兩尺俱候腎,俱候命門矣。蓋命門為元陽與真精所聚,水火同居,渾一太極也。火之體陰,其在下也,動於右;水之體陽,其在下也,動於左。故《難經》曰:右為命門。又曰:其氣與腎通。

心部,在左手關前寸口是也,手少陰經也。與手太陽為表裡,以小腸合為腑,合於上焦。

肝部,在左手關上是也,足厥陰經也。與足少陽為表裡,以膽合為腑,合於中焦。

腎部,在左手關後尺中是也,足少陰經也。與足太陽為表裡,以膀胱合為腑,合於下焦,在關元左。

肺部,在右手關前寸口是也,手太陰經也。與手陽明為表裡,以大腸合為腑,合於上焦。

脾部,在右手關上是也,足太陰經也。與足陽明為表裡,以胃合為腑,合於中焦。

腎部,在右手關後尺中是也,足少陰經也。與足太陽為表裡,以膀胱合為腑,合於下焦,在關元右。左屬腎,右為子戶,名曰三焦。《脈經》

此臟腑分配不易之定法也。三焦既分配於兩手之三部矣,復於右尺名曰三焦者,蓋三焦有腑有經,候腑於三部,候經於右尺也。經候右尺者,以其稟氣於命門;候手少陽之經氣,實候命門之原氣也。詳見命門三焦說。兩尺,以形之虛實候腎水,以勢之盛衰候命火。此至精至確,聖人復起而不易者也。

白話文:

[三部分配臟腑]

《脈經》指出,肝臟和心臟的脈象出現在左手,脾臟和肺臟的脈象出現在右手,而腎臟和命門的脈象則都出現在雙手的尺部。這表示,我們在診斷時,會在兩手的尺部來觀察腎臟和命門的健康狀況。命門是身體元氣和精華聚集的地方,水火同在,是渾然一體的太極。火的能量在身體下方時,會向右移動;水的能量在身體下方時,則會向左移動。因此,《難經》提到,右手的尺部代表命門。又說,命門的氣息與腎臟相通。

心臟的脈象出現在左手關前的寸口,這是手少陰經的位置,與手太陽經互為表裡,小腸是其相應的腑臟,與上焦相應。

肝臟的脈象出現在左手關上的位置,這是足厥陰經的位置,與足少陽經互為表裡,膽囊是其相應的腑臟,與中焦相應。

腎臟的脈象出現在左手關後的尺中位置,這是足少陰經的位置,與足太陽經互為表裡,膀胱是其相應的腑臟,與下焦相應,且位於關元穴的左側。

肺臟的脈象出現在右手關前的寸口,這是手太陰經的位置,與手陽明經互為表裡,大腸是其相應的腑臟,與上焦相應。

脾臟的脈象出現在右手關上的位置,這是足太陰經的位置,與足陽明經互為表裡,胃是其相應的腑臟,與中焦相應。

腎臟的脈象出現在右手關後的尺中位置,這是足少陰經的位置,與足太陽經互為表裡,膀胱是其相應的腑臟,與下焦相應,且位於關元穴的右側。左手代表腎臟,右手代表子宮,這個區域被稱為三焦。《脈經》

這種臟腑和脈象的分配方式是固定不變的。三焦已經在兩手的三個部位進行了分配,但在右手的尺部又被命名為三焦,因為三焦同時有腑臟和經絡,可以在三個部位診察腑臟,在右手的尺部診察經絡。經絡在右手尺部的診察,是因為它從命門獲得氣息;診察手少陽經的氣息,實際上是診察命門的原始氣息。詳細解釋請參閱命門和三焦的說明。在兩手的尺部,可以通過脈象的虛實來觀察腎臟的情況,通過脈象的強弱來觀察命門的火氣。這是極其精確的診斷方法,即使聖人再次出現,也不會改變這種診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