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初診久按不同 出《診宗三昧》 (3)

回本書目錄

初診久按不同 出《診宗三昧》 (3)

1. 死脈

脈至如散葉,是肝氣之予虛也。木葉落而死。

脈至如省客。省客者,脈塞而鼓,是腎氣予不足也。懸去棘華而死。

脈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莢落而死。

脈至如橫格,是膽氣予不足也。禾熟而死。

脈至如弦縷,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

脈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旁至也。微見,四十日死。

脈至如湧泉,浮鼓肌中,是太陽氣予不足也。少氣味,韭英而死。

脈至如委土之狀,按之不得,是肌氣予不足也。五色先見黑白,藟發死。

脈至如懸雍。懸雍者,浮喘,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

脈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堅大急,五臟菀熱,寒熱獨並於腎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一作立冬。

脈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腸氣予不足也。棘葉生而死。

脈至如舂者,令人善恐,不欲坐臥,行立常聽,是小腸氣予不足也。季秋而死。如舂,《素問》作「如華」。注謂虛弱不可正取也。三十節並見《脈經》卷五。

尺脈澀而堅,為血實氣虛也。其發病腹痛逆滿,氣上行,此為婦人胞中絕傷,有惡血,久成結瘕。得病以冬時,黍穄赤而死。已下六節並見《脈經》卷四。

尺脈細而微者,血氣俱不足。細而來有力者,是穀氣不充。病得節輒動,棘葉生而死。此病秋時得之。

左手寸口脈偏動,乍大乍小不齊,從寸至關,關至尺,三部之位,處處動搖,各異不同。其人病仲夏得之,此脈桃花落而死。

右手寸口脈偏沉伏,乍小乍大,朝來浮大,暮夜沉伏。浮大即太過,上出魚際;沉伏即下,不至關中。往來無常,時時復來者,榆葉枯落而死。

右手尺部脈三十動一止,有頃更還。二十動一止,乍動乍疏,不與息數相應。其人雖食谷,猶不愈,蘩草生而死。左手尺部脈四十動一止,止而復來,來逆,如循直木,如循張弓弦,絙絙然如兩人共引一索,至立冬《千金方》作春。死。

文多古奧,卒難索解,涵泳日久,更驗之人事,自然開悟矣。蓋古文雖奧,而人事則同也。

白話文:

脈搏摸起來像散落的樹葉,表示肝氣極度虛弱。就像樹葉凋落一樣,人會死亡。

脈搏摸起來像要離去的客人,表示脈搏阻塞且鼓動,這是腎氣嚴重不足的表現。就像懸掛的刺花凋謝一樣,人會死亡。

脈搏摸起來像濕軟的泥丸,表示胃精嚴重不足。就像榆樹的果莢掉落一樣,人會死亡。

脈搏摸起來像橫向的隔板,表示膽氣嚴重不足。就像稻子成熟一樣,人會死亡。

脈搏摸起來像細細的琴弦,表示生殖精氣嚴重不足。如果病人多話,遇到下霜時會死亡;如果不說話,則還可以治療。

脈搏摸起來像油漆交錯,表示左右兩邊都有脈搏跳動。如果只稍微看到這種脈象,四十天內就會死亡。

脈搏摸起來像泉水湧出,浮在肌肉中鼓動,表示太陽之氣嚴重不足。如果呼吸微弱、食慾不振,遇到韭菜開花時會死亡。

脈搏摸起來像鬆散的土堆,按壓下去感覺不到,表示肌肉之氣嚴重不足。如果臉上先出現黑白雜色,就像蘡薁藤蔓發芽一樣,人會死亡。

脈搏摸起來像懸掛的鐘,表示呼吸急促,按壓時感覺脈搏更加擴大,這是十二經脈的氣嚴重不足。就像水凝結成冰一樣,人會死亡。

脈搏摸起來像倒下的刀,表示浮脈細而急,按壓時感覺脈搏堅硬而急促,這表示五臟鬱積熱氣,寒熱症狀特別集中在腎臟。這樣的人無法坐立,立春時會死亡。(另一種說法是立冬時死亡)

脈搏摸起來像圓球,滑動而不順手,表示按壓時感覺不到脈搏。這是大腸之氣嚴重不足的表現。就像酸棗樹葉子長出時一樣,人會死亡。

脈搏摸起來像在舂米一樣,會讓人容易恐懼,不想坐臥,站立時常常聽東聽西,這是小腸之氣嚴重不足的表現。秋末時會死亡。 (註:《素問》中記載像「花朵」般虛弱,表示脈搏虛弱不能正取)。以上三十種脈象都出自《脈經》第五卷。

尺脈摸起來澀而堅硬,表示體內血實而氣虛。發病時會出現腹痛、脹滿、氣逆上行的症狀,這是婦人子宮受到損傷,有瘀血積聚,久了會形成腫塊。如果冬天發病,遇到黍子、稷子變紅時就會死亡。以下六種脈象出自《脈經》第四卷。

尺脈摸起來細小而微弱,表示體內血氣都嚴重不足。如果脈象細小但跳動有力,表示是穀物精氣不足。病情會在節氣變換時發作,就像酸棗樹葉子長出時一樣,人會死亡。這種病多在秋天發生。

左手寸口的脈搏跳動不穩定,時大時小不均勻,從寸部到關部,再到尺部,三處脈象跳動的位置都搖擺不定,各有不同。這種人如果仲夏得病,就會像桃花凋落一樣死去。

右手寸口的脈搏偏於沉伏,時小時大,早上脈象浮大,晚上脈象沉伏。浮大表示脈象過於旺盛,甚至跳出魚際;沉伏表示脈象下沉,達不到關部。脈象往來無常,時有時無,就像榆樹葉子枯萎凋落一樣,人會死亡。

右手尺部的脈搏跳動三十次停止一次,過一會又恢復跳動。或者跳動二十次停止一次,脈象時快時慢,跳動次數與呼吸次數不一致。這種人即使吃五穀雜糧,病情也無法好轉,會像繁縷草生長時一樣死去。左手尺部的脈搏跳動四十次停止一次,停止後又恢復跳動,脈象跳動逆行,像在撫摸筆直的木頭,像在撫摸拉緊的弓弦,又像兩個人拉著同一根繩索一樣緊繃。到了立冬時會死亡。(《千金方》中記載為立春)。

這些古文艱深晦澀,難以理解。如果能長時間體會,並結合人事進行驗證,自然會明白其中的道理。古文雖然深奧,但其中所揭示的人事道理卻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