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義簡摩》~ 卷八 兒科診略 (6)
卷八 兒科診略 (6)
1. 相病吉凶要訣
小兒病,證或可畏。若太衝有脈,神氣未脫,囟門未陷,看顏色三關,未至黯點者,猶可著力。雖然,五臟六腑之精氣,上注於目,望而知之,當先以目中神氣之全為驗。若目中神氣在者,必不死,目無神者必死。徐春圃《古今醫統》
白話文:
對於孩童疾病,症狀令人擔憂。但如果太衝脈仍有跳動,精神意識還沒渙散,囟門沒有凹陷,觀察臉色在三關部位(即鼻樑、兩眉間和兩顴骨間)沒有出現晦暗死灰點的話,仍然可以施以治療。儘管如此,五臟六腑的精氣會反映在眼睛上,從眼睛的狀態可以得知病情。必須首先觀察眼睛中的神氣是否充盈,如果眼睛還有神采,那麼病人就不會死亡;如果眼睛沒有神采,那麼病人必定會死亡。
2. 相病吉凶雜法
小兒大便赤青瓣,飧泄,脈小,手足寒,難已;手足溫,易已。小兒病困,汗出如珠,著身不流者死;頭毛皆上逆者死;囪陷者死。頭足相抵,臥不舉身,四肢垂;或其臥正直如縛,掌中冷,皆死。至十日,不可復治。《脈經》,下同。
白話文:
小兒大便呈紅色或青紫色,有腹瀉,脈搏細弱,手腳冰冷,病情難以好轉;如果手腳溫暖,則病情容易好轉。
小兒病重時,渾身冒出豆大的汗珠,卻無法流動,黏在身上,會死亡;頭髮全部向上豎起,也會死亡;頭頂囟門凹陷,也會死亡。
頭部和腳部緊緊抵在一起,臥著時無法抬起身體,四肢垂落;或者身體躺得筆直,好像被綁住一樣,手掌冰冷,這些都是會死亡的徵兆。到了第十天,就無法再進行治療。
卒腫,其面蒼黑者死。此下五節本是專論胕腫,因小兒多有此證,故類抄。
手掌腫無紋者死。
臍腫反出者死。小兒久哭,多有此證。
陰囊莖俱腫者死。小兒久臥,溺濕褥被,亦有此證。
足跗腫,嘔吐,頭傾者死。太陽風寒則仰而反張,陽明虛寒則俯而視深。
小兒病,體重,不得自轉側,並不可舉抱者死。
小兒病,若吮乳緊者易治,吮乳松者難治。《準繩》,下同。
白話文:
卒腫,面容蒼黑者必死。
以下五節專門論述胕腫,因為小兒常患此症,所以在此類比抄錄。
臍部腫脹反向突出者必死。
小兒哭鬧時間過長,常會出現此症狀。
陰囊和陰莖同時腫脹者必死。
小兒長期臥床,尿濕床褥被子,也會出現此症狀。
足部跗骨腫脹,伴隨嘔吐,頭部歪斜者必死。
太陽經受風寒,則頭部仰起反張;陽明經虛寒,則頭部低垂,目光呆滯。
小兒生病,如果吸吮乳汁用力者容易治癒,吸吮乳汁無力者則難以治癒。
(《準繩》一書中,以下內容同此。)
寒熱病,咽湯水並藥喉中鳴,是胃脘直,不能蔭肺也。此證醫書少有,累驗多死。水下喉中有聲,似欲作哽也。小兒無病,教令嚥氣,而不得下者,脘燥而直也。胃底沉寒,氣化不利,而又有蟲,耗其津液也。故《心鑑》曰:哽飲知危候。
白話文:
寒熱病,吞嚥湯水時藥物在喉中發出鳴響,這是因為胃脘氣直,無法滋潤肺部。這種病症在醫書中記載不多,但是經驗表明,很多人都因此死亡。吞嚥時喉中有聲響,好像要噎住。小兒沒有疾病,但教他們嚥氣,卻不能嚥下去的,也是因為胃脘氣燥直立。胃底寒氣深重,氣血化生不利,還有蟲子在胃裡耗損津液。所以《心鑑》說:咽飲阻塞,是危急的徵兆。
3. 病因治法大略
小兒之疾,如痘疹、丹瘤、臍風、變蒸、斑黃、蟲疥、解顱、五軟之類,皆胎疾也。如吐瀉、瘧、痢、腫脹、痞積、疳勞之類,皆傷食之疾也。惟發熱、咳嗽,有因外感風寒者。故曰小兒之疾,屬胎毒者十之四,屬食傷者十之五,屬外感者十之一二。《萬氏育嬰家秘》
凡小兒一歲以下有病者,多是胎毒,並宜解毒為急。二歲以上有病者,多是食傷,並宜消食健脾。《幼科全書》
白話文:
小孩子的疾病,像是痘痘、紅疹、肚臍風、發熱、黃疸、寄生蟲、頭骨變形、五種軟骨疾病等,都是胎裡帶來的問題。像嘔吐、腹瀉、瘧疾、痢疾、脹氣、腹脹、消化不良、疳積等,都是因為飲食不當造成的疾病。只有發燒、咳嗽,有可能是因為受到外來風寒導致的。因此,小孩子的疾病,有四成是胎毒導致,有五成是飲食不當導致,有一成到兩成是由外來因素導致的。
凡初生小兒病,須要辨其胎中所患,與出胎時所受為最。蓋胎中蘊者,宜清利;出胎所受者,宜解散也。許橡村
白話文:
對於剛出生的嬰兒生病,必須分清是在胎中患上的疾病,還是出生時受到的影響。
在胎中形成的疾病,應該用清涼利濕的方法治療;出生時受到的影響,應該用驅散寒邪的方法治療。——許橡村
古論臍風,皆由於水濕風冷,此猶未盡也。蓋臍風有內外二因,有可治、不可治之別。外因即風濕所傷,內因乃稟父之真陽不足也。嘗見一士,產十數胎,盡殤於七日內之臍風,何無一能避風冷者?此內因之顯而易見也。凡男子真陽不足者,右尺脈必細澀無神,生子必有臍風。
白話文:
古人認為臍風都是水濕風寒引起的,但這並不全面。臍風實際上有內因和外因之分,有可以治好的,也有不能治好的。外因是風寒侵襲,內因是父親的真陽不足。
我曾經見過一位女子,生了十幾個孩子,全部都在出生後七天內因臍風而夭折。為什麼沒有躲避風寒的呢?這是內因顯而易見的緣故。凡是男子真陽不足的,其右尺脈必定細澀無力,所生的孩子必定有臍風。
《脈經》有察母脈以決祿濁。外因者,發於三四五日之間,由表及裡,可治。內因發於六七日內,動於臟,不可治也。《集成》
白話文:
《脈經》中記載,觀察母脈(左手寸口)可以判斷疾病是外因還是內因。外因導致的疾病,在三四五天內發作,從表經蔓延到裡經,是可以治癒的。內因導致的疾病,在六七天內發作,動搖臟腑,就無法治癒了。
小兒中客忤,吐下青黃赤白,腹痛天絕,面色變易,其候似癇,但目不上插,其脈弦急數大,稍遲失治,即不救矣。急視上齶左右,有青黑腫核,如麻豆大,或赤或白或青,以銀針潰之,或爪決之,並以綿拭去惡血,勿令下咽。仍以豉數升,入水搗熟,丸摩囟門、手足心各五六遍,摩心胸及臍,上下行轉,食頃破視,中當有毛,擲丸道中,即愈。
按:今用有以蕎麥麵者,有以山梔麥麩者,均酒調。先以青布拭前後胸背心,摩之,良驗。
白話文:
小兒受到驚嚇或見鬼,會嘔吐青、黃、紅、白等顏色,肚子疼得直叫,面色劇烈變化,症狀類似癇證,但眼睛不會上翻,脈象又快又急又強,稍有延遲就會死亡。
要緊急查看上顎的左右兩側,如果有青黑色腫起的核,像綠豆般大小,可能是紅色、白色或青色。用銀針將其刺破,或用指甲剪開,用棉花擦掉污血,不要讓血流入喉嚨。
再用幾升豆豉,加水搗碎,搓成丸狀。在頭頂的囟門、手心和腳心各搓五六次,然後搓後心、胸部和肚臍,在上下不斷地移動。搓到出汗為止,打開丸子看,裡面應該有毛髮,把丸子丟到路中間,就會痊癒。
小兒始生,生氣尚盛,但有微惡,即須下之,必無所頂。若不時下,則成大疾,難治矣。凡下,四味紫丸,最佳。代赭石、赤石脂、巴豆、杏仁。《千金方》
白話文:
新生兒剛出生時,生命力還很旺盛,只要有一點點不適,就需要給他通便,這樣就不會發生任何問題。如果不及時通便,就會演變成大病,很難治療。所有通便藥中,「四味紫丸」是最好的,成分包括:代赭石、赤石脂、巴豆、杏仁。(出自《千金方》)
臍中水及中冷,則令兒腹絞痛。夭糾啼呼,面目青黑,此中水之過。當炙粉絮以熨之,不時治護。臍至腫者,當隨輕重,重者灸之,可至八九十壯。輕者臍不大腫,但汁出,時時啼呼者,搗當歸末和胡粉傅之,炙絮,日熨之,以啼止為候。
白話文:
如果孩子的臍部有水氣和肚子受涼,就會導致腹痛絞痛。孩子會哭鬧不止,臉色青黑,這是臍部水氣過多的緣故。這時應灸熱的粉絮來熨燙孩子的臍部,隨時護理。如果臍部腫脹得很厲害,要根據腫脹的程度進行處理,腫脹嚴重的,要灸灼,可以灸七八十次甚至九十次。腫脹較輕的,臍部沒有明顯腫脹,只是有水樣的分泌物滲出,而且孩子時不時哭鬧,可以用當歸末和胡粉調和後敷在臍部,並用灸過的粉絮每天熨燙臍部,孩子不再哭鬧為止。
凡初生小兒,以臍風、牙疳、急驚、客忤四者為最急,其後乃有蟲疳、慢脾以及痘疹,皆小兒專證也。其蘊於胎中者,有胎驚、義見《內經·奇病論》中。胎痘、胎疹、胎黃。凡母病臨產未愈,兒多帶病出腹,此先病於胎中也。其出胎而發者,胎寒則有盤腸有臍風,觀此,則胎病豈盡宜清利。
白話文:
對於初生嬰兒來說,臍風、牙疳、急驚、客忤這四種病最為緊急,隨後纔是蟲疳、慢脾以及痘疹,這些都是小兒特有的疾病。在母體中形成的疾病有胎驚(見《內經·奇病論》)、胎痘、胎疹、胎黃。如果母親在分娩時疾病未痊癒,嬰兒通常會帶著疾病出生,這是先天的疾病。出生後發病的,胎寒會導致盤腸和臍風。由此可見,胎病並不一定都適合清利。
胎虛則有解顱、五軟,胎熱則有牙疳夜啼。夜啼,有因腹冷痛者。其出胎而受者,亦有臍風、牙疳、腹痛、泄瀉,其證甚多。大抵專屬於外邪者輕,外邪與胎毒相激而發者重。
夏禹鑄預防臍風有繞臍燈火,預防牙疳有用細青布醮淡鹽湯,時時試口中,出惡涎。
白話文:
胎氣虛弱,會出現頭臚軟、五根手指軟弱的症狀。胎氣過熱,會導致牙齦潰爛、夜間啼哭。夜間啼哭,有可能是因為腹部受寒疼痛所致。剛從母體出生時,也容易患上臍風、牙疳、腹痛、腹瀉等疾病,症狀有很多種。一般來說,只由外邪風寒導致的疾病較輕微;由外邪風寒與胎毒相互激發而發作的疾病較嚴重。
驚風一證,前人過於穿鑿,自方中行謂即痙病,喻氏從而和之,好奇者,莫不是此非彼矣。殊不知痙即驚風也。驚者,言其躁擾不寧也。《素問·著至教篇》曰三陽積並則為驚,其病起如疾風霹靂,陽氣滂溢,九竅皆塞是也。風者,言其僵直不和也,《內經》曰:諸暴強直,皆生於風是也。痙言證也,驚風亦言證也,非言因也。依此推之,慢驚之義亦可通矣。
白話文:
「驚風」這個病症,前人過於牽強附會,自己從醫學角度認為就是「痙病」,喻氏也跟著附和,一些好奇的人就認為這兩個病症截然不同。其實並非如此,痙病就是驚風。驚,指的是病人躁動不安,難以安寧。《素問·著至教篇》說:「三陽氣積聚在一起就會發作驚風,病症來得快,就像疾風霹靂一樣,陽氣充溢,九竅都阻塞。」風,指的是病人身體僵直不協調。《內經》說:「所有突然發作的僵硬麻痺,都是由於風引起的。」痙病和驚風都指的是病症的表現,並不是指病因。依此推論,慢驚的病症意義也可以理解。
喻氏闢八歲以前無傷寒之說,而謂痙即傷寒發熱,脈絡柔脆,不任其虐,以致血虛筋急也。理固甚是。其實小兒血液充盈,易於壅實,而生氣之銳,進而不已,偶不流通即窒塞,迫逼呼吸,頓悶而成急驚風矣。卒然肢動目瞪,並無寒熱,非驚非風,亦非傷寒,必角弓反張,乃風寒外襲,以致筋絡拘轉,是急驚亦有內外因也。
舊說治急驚宜涼,慢驚宜溫,此不盡然。急驚亦有發於內之寒痰,慢驚每多成於內之燥熱。
白話文:
喻氏反對八歲以前沒有傷寒的說法,而是認為抽搐就是傷寒發熱,脈絡脆弱柔軟,承受不住暴虐,導致血虛筋急。這個道理很正確。實際上,小兒血液充足,容易壅塞,而生氣旺盛,不斷向前,一旦不通暢就會窒塞,迫近呼吸,突然發作而成急驚風。突然肢體抽動、眼睛瞪大,但是沒有寒熱,不是受驚也不是風,更不是傷寒,如果出現角弓反張的症狀,則是風寒外襲,導致筋脈拘束轉動,所以急驚風也有內外因。
嘗論臍風即古之真中風,詳見《中藏經》及《巢氏病論》。五臟俱壞,數日即死,惟急灸可以救之。兒在母腹,以臍呼吸,初出腹時,吸受風寒,直達命門,故證至急也。急慢驚風,即類中風也。急驚即類中之邪盛者,慢驚即類中之正虛者。學者能讀《內經·風論》、《中藏經》、《巢氏病論》、《千金方》、《翼方》及張潔古、劉河間諸書,考其診法治法,斯無不通矣。
白話文:
我曾經論述過,臍風就是古代的真正中風,詳細記載在《中藏經》和《巢氏病論》中。五臟全部壞死,幾天內就會死亡,只有緊急灸法纔有可能救治。嬰兒在母腹中,通過臍帶呼吸,出生後,吸入風寒之氣,直接深入生命根本,所以此證來勢洶洶。急性和慢性驚風,都類似於中風。急驚類似中風中的邪氣盛,慢驚類似中風中的正氣虛。醫者如果能研讀《內經·風論》、《中藏經》、《巢氏病論》、《千金方》、《翼方》以及張潔古、劉河間等人的著作,探究其中的診治方法,就能融會貫通,精通此道。
奚必局局於兒科抄撮秘本乎?中風,看面目、鼻準、人中五色以定吉凶,臍風何獨不然?牙疳,胃熱也。內連肝腎,其證甚急,宜常醮鹽茶掠口,去毒涎。見證,速煎竹茹、車前汁或人青果膏,及以核磨汁,飲之。
白話文:
為什麼一定要侷限於兒科抄襲祕方呢?中風要看臉色、鼻樑、人中五個顏色的變化來判斷吉凶,臍風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呢?牙齦腫痛是胃火過旺造成的。內部與肝腎相連,症狀會非常嚴重,應經常含鹽水或茶水漱口,清除有毒的口水。如果症狀嚴重,立即煎製竹茹、車前草汁或人參果膏,以及研磨核桃汁服用。
小兒暴得嘔吐,多系飲食當風,風氣入胃所致。俠寒者,腹痛作瀉,最宜急治,遲恐接引內風,便成不治。宜桂枝湯加吳茱萸。
白話文:
小孩子的嘔吐發生的很急,大多是因為飲食時不小心受了風,風寒之氣進入胃中所導致的。如果是受寒導致的,會伴有腹痛、腹瀉,需要緊急治療,否則可能會誘發內風,導致病情加重,難以治癒。適合服用桂枝湯加吳茱萸。
小兒極多蟲證,始於濕熱,成於濕寒,而亦必兼風也。蟲在胃,則胸中懊憹嘈雜,如飢易渴;在腸,則腹脹,時腫聚往來,行動作痛,按之如塊,大便黃糜,或白沫,溏而不結,面無定色,初起多青黃,久多青白。若肚大青筋,不食嘔吐者,死期近矣。又有身常蘊熱不止,而唇內生瘡,聲音嘶嗄,或肛門生瘡,此即疳䘌,所謂狐惑也。
白話文:
小兒容易患寄生蟲病,最初是由於濕熱,後來變成濕寒,但也一定會伴有風氣。
- 寄生蟲在胃裡:
- 胸中煩悶嘈雜
- 容易飢餓,口渴
- 寄生蟲在腸裡:
- 腹脹
- 時常腫脹,在腹中移動
- 腹部疼痛
- 按壓時摸到硬塊
- 大便呈黃色或白色稀糊狀,不成形
- 面色不穩定,早期多為青黃色,後期多為青白色
如果肚子很大,青筋明顯,不進食並嘔吐,表示病情嚴重,死亡即將到來。
此外,還有以下症狀:
- 身體經常發熱,無法消退
- 嘴脣內長瘡
- 聲音嘶啞
- 肛門長瘡
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的「疳積」(又稱「狐惑」)。
小兒唇淡紅而豔者,蟲也。唇上紅白成點不勻者,蟲也。上下唇內白點者,蟲也。舌尖兩邊有淡紅點者,蟲也。面色黃黯,而有多少白斑,圓如錢大者,食積生蟲也。咽管幹硬,教令嚥唾,而不得下者,蟲耗胃津,將成隔噎也。食未久而即飢者,蟲也。渴飲無厭者,蟲也。腹痛即大便者,蟲也。
白話文:
- **嘴脣淡紅而鮮豔:**有寄生蟲。
- **嘴脣上紅白相間不均勻:**有寄生蟲。
- **上下嘴脣內側有白色點:**有寄生蟲。
- **舌尖兩側有淡紅色的點:**有寄生蟲。
- **面色黃暗,並有許多白色斑點,大小如銅錢:**食積產生寄生蟲。
- **咽喉乾硬,讓人吞嚥唾液卻吞不下去:**寄生蟲消耗了胃液,將形成梗阻。
- **剛吃完不久就感到飢餓:**有寄生蟲。
- **口渴無度,喝水也無法解渴:**有寄生蟲。
- **腹痛後立即排便:**有寄生蟲。
目四圍黃者,蟲也。目光滯而睛黃者,蟲也。面色黃黯而有蟹爪紋者,蟲也。蟲脈,弦緊而澀,或滑。又腹中痛,脈當沉弦,而反洪大,為有蛔蟲也。狐惑,其脈沉細而數,吐沫腹痛者,蟲也;吐沫腹不痛,胃冷也。
白話文:
眼睛四周發黃的是寄生蟲。眼睛無神且眼白發黃的是寄生蟲。面色發黃且有蟹爪紋路的是寄生蟲。
寄生蟲的脈象:弦脈緊繃且澀,或滑脈。此外,腹部疼痛時,脈象應沉細而弦,但相反地出現洪大而有力,表示有蛔蟲。
三叉神經痛:脈象沉細而快速,吐口水且腹痛的是寄生蟲;吐口水但腹不痛的是胃寒。
蟲謂之疳,骨蒸亦謂之疳。蟲有濕熱所生者,謂之蛔蟲,在於腸胃,易治;又有瘀血所化,即為癆蟲,在於血肉,難治。骨蒸者,因病失治,久熱不退所成也。有積滯傷脾胃,有汗下傷津液,皆令骨瘦如柴,兩唇灰白,或咳或瀉,是癆瘵也。始萌可救,病成則死。
白話文:
蟲
古人稱蛔蟲為「疳」,骨頭發熱也稱為「疳」。
蟲有兩種:
- 一種是因濕熱而生,稱為「蛔蟲」,寄生在腸胃中,容易治療。
- 另一種是由淤血化成,稱為「癆蟲」,寄生在血肉中,難以治療。
骨蒸
骨蒸是因疾病治療不當,長期發熱所導致的。
有兩種原因會造成骨蒸:
- 一種是積食損傷脾胃,導致身體消瘦。
- 另一種是發汗或瀉血過多,損傷津液,導致身體消瘦。
骨蒸患者會骨瘦如柴,雙脣發白,伴有咳嗽或腹瀉,嚴重者會發展成癆病。
如果病情剛開始,還有救治的可能;如果病情已成,則難以治癒。
小兒寒熱病久,必有瘀血。必兼行瘀,乃能全愈,或吐紫衃,或下黑糞。寒則血凝,熱則血駛,忽凝忽駛,瘀積成矣。瘧之有母,即此義也。
白話文:
小兒如果寒熱的疾病持續很久,必定會有瘀血。一定要同時治療瘀血,才能完全康復。有些會吐出紫色的嘔吐物,有些會排出黑色的糞便。寒冷會使血液凝結,發熱會使血液運行,忽冷忽熱,就會形成瘀積。瘧疾之母,就是這個意思。
外感失於汗下,即成癍疹,史載之謂熱病欲發斑者,其脈雖大,而重按如重夾綾絹裹狀。所以然者,其膚已微腫故也。
小兒被褥溺濕,勿復臥其上,能令面黃成疸。目上下胞浮起者,是其徵兆也。
白話文:
如果外感邪氣沒有通過發汗和瀉下排出,就會形成疹子。歷史上記載的發熱疾病將要出疹子時,脈搏雖然跳動有力,但按下去感覺像被厚重的綾絹包裹著一樣。這是因為皮膚已經微微腫脹了。
小兒腦後耳後多核者,此太陽、少陽之氣不達,常病寒熱,氣與液搏結而成,所謂惡核失榮也。亦由於先天不足。宜外治以散之,內服生津補血之劑以清之。愈後,須用溫補以助腎氣。核多者,不宜種痘,以其氣結也。舊法:生山藥擦之。
白話文:
小孩子的後腦和耳後有很多小腫塊,這是因為太陽經和少陽經的氣血運行不暢,經常會出現發冷發熱的症狀,氣血和津液凝結在一起形成了小腫塊,這就是俗稱的「惡核」。另外,先天體質虛弱也是導致小腫塊的原因之一。
治療的方法包括外用藥物來散解小腫塊,內服生津補血的藥物來清除小腫塊。小腫塊治癒後,需要使用溫補的藥物來幫助腎氣恢復。如果小腫塊很多,不適合種痘,因為小腫塊是氣血凝結所致。
過去的治療方法是:用生山藥擦拭小腫塊。
解顱怪證,小兒囟門前後寬大,頭大異於常兒,以燭火隔照,見其頭裹光亮。西醫謂其頭中有水三四五斤。有一年死,有數年死,無不夭者。一歲至八歲有之,過八歲即無此矣。此蓋中國所謂頭風之類,惟濱海有之。
白話文:
解答嬰兒頭顱發育異常的疑難症。小兒的前後囟門寬闊大於正常,頭部大小也異於尋常的孩子。用燭火隔著照看,能看到頭顱裡有光亮。西醫認為他們的頭顱內積有三四到五斤的水。有些孩子會在一年內死亡,有些則會在幾年後死亡,沒有一個能逃過夭亡的命運。這種症狀通常發生在一歲到八歲之間,超過八歲後就不再出現了。這在中國被稱為「頭風」,只在沿海地區有。
疳者,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因大病或吐瀉後,以藥吐下,致脾胃虛弱亡津液。假如潮熱,是一臟虛,一臟實,而內發虛熱也。法當補母而瀉本臟,則愈。假令日中潮熱,是心虛熱也。肝為心母,宜先補肝,肝實而後瀉心,心得母氣則內平,而潮熱愈也。醫見潮熱,妄謂其實,而以大黃、牙硝輩諸冷藥利之,利既多矣,不能禁約,而津液內亡,即成疳也。
白話文:
疳病是由於脾胃沒有液體滋潤造成的。通常是因為大病一場,或是嘔吐腹瀉後,服藥嘔吐和腹瀉,導致脾胃虛弱沒有液體。如果出現潮熱,這是因為一個臟腑虛弱,另一個臟腑實熱,而內部發出虛熱。治療方法應該是補虛弱的臟腑,瀉掉實熱的臟腑,這樣才能痊癒。如果是在白天出現潮熱,這是因為心臟虛熱。肝臟是心臟的母親,應該先補肝,肝臟實了之後再瀉心,心臟得到母親的能量就會內部平衡,潮熱也會痊癒。如果醫生看到潮熱,就誤認為是實熱,用大黃、牙硝等寒性藥物來攻洩,攻洩過多,無法控制,體內的液體就會耗盡,就會變成疳病。
疳候不一,鼻瘡,目翳,唇豔,面黃,或唇下生瘡,流汁不愈,身瘦皮乾作疥,喜臥冷地,好食泥土,下利青白,腹滿發逆,頭大項細,皆是也。錢氏
牙疳為腎臟水虧火熾,毒氣上攻,此急證也。與此虛勞五臟疳證異。詳見前文。
白話文:
疳病表現多樣,有以下症狀:鼻生瘡癤、眼睛有膜翳、嘴脣紅艷、臉色發黃,或嘴脣下方生瘡,流出黃水久治不癒,身體瘦弱、皮膚乾裂生疥,喜歡躺臥在冷地上,喜歡吃泥土,拉肚子時糞便呈青白或淡黃色,肚子脹滿、噁心嘔吐,頭大脖子細等,這些都是疳病的表現。
潮熱者,間時發熱,過時即退,來日依時發熱,此欲作驚也。壯熱者,一向熱而不已,甚則發驚癇也。風熱者,身熱而口中氣熱,有風證。溫壯者,但溫而不熱也。均同上。
小兒耳冷䯌冷,手足乍冷乍熱,面赤,時嗽嚏驚悸,此瘡疹欲發也。閻氏,下同。
白話文:
潮熱:間歇性發熱,過一段時間後自動退燒,第二天同一時間又會發燒,這是將要發驚風的表現。
壯熱:持續高燒不退,嚴重時會發驚癇。
風熱:身體發熱,口中氣息也熱,伴有風證。
溫壯:只是溫熱而不發燒。與上面幾種情況類似。
小兒驚風方搐時,但扶持不可擒捉。蓋風氣方盛,恐流入筋脈,或致手足拘攣。氣血壅悶,方借抽掣,以助氣運之力。擒捉之,則氣難運矣。
白話文:
小兒抽搐時,只能扶持著,不能緊緊抓握。因為此時風氣旺盛,抓緊恐會讓風氣流入筋脈,導致手足抽筋。而氣血壅塞時,抽搐反而能幫助氣血運行。如果緊緊抓握,反而會阻礙氣的運行。
凡足脛熱,兩腮紅,煩渴不止,頭面好露,揚手擲足,大便閉,小便黃,身壯熱不退,凡此皆宜涼解,不可服熱藥補藥也。《幼科全書》
白話文:
當足脛發熱、兩頰潮紅、口渴難耐、經常把頭臉露在外面,動不動就甩手踢腳,大便乾結、小便發黃,身體發熱不退。這些情況都適合使用涼藥來治療,不應該服用熱藥或補藥。
如足脛冷,面晃白,口中氣冷,寒熱進退不安,身常偎人,眼珠青,吐瀉不止,肚腹作痛,凡此皆宜溫補,不可用涼藥利藥也。
白話文:
如果腿腳發冷、臉色蒼白、口中有涼氣、體溫忽冷忽熱、總是想依偎他人取暖、眼珠發青、腹瀉不止、腹痛,這些情況都應採用溫補的方法治療,不能用寒涼的藥物。
凡病先虛,或已經下,仍有合下者,必實其母后瀉其子也。假令肺虛而痰實,此可下之證,先當益脾,後方瀉肺也。錢氏
凡熱病,疏利或解化後無虛證,勿溫補,熱必隨生。同上。
白話文:
凡是遇到虛弱後才生病的,或者已經拉肚子了,但仍有適合瀉下的症狀,必定是要補強「母臟」(滋補脾胃)再瀉「子臟」(清熱瀉火)。例如肺氣不足而痰濕積聚,這是適合瀉下的證狀,但必須先補強脾胃,再瀉肺部。
小兒之病,古人謂之啞科。以其言語不能通,病情不易測。故曰:寧治十男子,不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不治一小兒。此甚言小兒之難也。然以余較之,則三者之中,又惟小兒為最易。
白話文:
古人把小孩的疾病稱為「啞科」,因為小孩無法清楚表達,病情不容易瞭解。因此有句俗話:「寧可醫十個男人,也不要醫一個女人;寧可醫十個女人,也不要醫一個小孩。」這句話充分說明瞭兒童疾病的難以治療。
不過,依據我的經驗,這三種人中,兒童反而最容易治療。
何也?蓋小兒之病,非外感風寒,則內傷飲食,以至驚風吐瀉,及寒熱疳癇之類,不過數種;且其臟腑清靈,隨撥隨應,但能確得其本而撮取之,則一藥可愈,非若男婦損傷積痼癡頑者比。余故謂其易也。第人謂其難,謂其難辨也;吾謂其易,謂其易治也。設或辨之不真,則誠然難矣。
白話文:
為什麼呢?小孩子的病,不是外感風寒,就是內傷飲食,導致驚風吐瀉,以及寒熱疳癇等類型,不過就這麼幾種。而且他們臟腑清靈,隨即有反應,只要能準確找出病根並針對性治療,一種藥物就能痊癒,不像成年男女損傷積痼、頑固難治的情況。所以我才說小兒疾病容易醫治。只是有人認為小兒疾病難治,是因為難以診斷;我認為容易治,是因為容易治療。如果診斷不準確,那就真的難治了。
然辨之之法,亦不過辨其表裡寒熱虛實,六者洞然,又何難治之有?故凡外感者,必有表證而無里證,如身熱、頭痛、拘急、無汗,或因風抽搦之類是也。內傷者,止有里證而無表證,如吐瀉、腹痛、脹滿、驚疳、積聚之類是也。熱者,必有熱證,如熱渴、躁煩、秘結、癰瘍之類是也。
白話文:
辨證的方法,不外乎分辨表裡、寒熱、虛實這六者,只要這六者清楚明瞭,有什麼難以治療的疾病呢?所以凡是外感病,一定有表證而無裏證,例如發燒、頭痛、肌肉緊繃、無汗,或因風寒導致抽搐等。內傷病則只有裏證而無表證,例如嘔吐、腹痛、腹脹、驚悸、積塊等。熱證必定有發熱的症狀,例如口渴、煩躁、便祕、膿瘡等。
寒者,必有寒證,如清冷、吐瀉、無熱、無煩、噁心、喜熱者是也。凡此四者,即表裡寒熱之證,極易辨也。然於四者之中,尤惟虛實二字,最為緊要。蓋有形色之虛實,有聲音之虛實,有脈息之虛實。如體質強盛與柔弱者有異也,氣色紅赤與青白者有異也,聲音雄壯與短怯者有異也,脈息滑實與虛細者有異也。
白話文:
得了寒症的人,一定會出現寒症的徵兆,比如畏寒、腹瀉、沒有發燒、沒有煩躁、噁心、喜歡溫暖的地方等。所有這些情況,都是表現在外的寒熱證象,是很容易辨認的。但是,在這些徵兆中,尤以虛證和實證這兩個字最為重要。因為虛證和實證可以從形態、聲音、脈象上表現出來。比如,體質強壯的人和虛弱的人不同,面色紅潤的人和蒼白的人不同,聲音宏亮的人和短促怯弱的人不同,脈搏滑實的人和虛弱細小的人不同。
故必內察其脈候,外觀其形氣,中審其病情,參此數者而精察之,又何虛實之難辨哉?必其果有實邪,果有火證,則不得不為治標。然治標之法,宜精簡輕銳適當,其可及病則已,毫勿犯其正氣,斯為高手。但見虛象,便不可妄行攻擊,任意消耗。若見之不真,不可謂姑去其邪,諒亦無害。
白話文:
因此,必須通過把脈瞭解身體狀況,觀察其形態氣色,同時審查其病情,綜合這些方面仔細分析,那麼虛實的差別還能難以辨別嗎?如果確實有實際上的邪氣,或者確實有熱盛的症狀,就不得不先針對表象進行治療。然而,針對表象進行治療的方法,應該簡潔精準,恰到好處,只要能夠治療疾病即可,千萬不要損害正氣,這纔是高明的做法。如果只看到有虛弱的症狀,就不可貿然進行攻擊性的治療,隨意消耗病人的體力。如果不能確定虛弱的症狀是真實的,也不能認為姑且去除邪氣,應該沒有害處。
不知小兒以柔嫩之體,氣血未堅,臟腑甚脆,略受傷殘,萎謝極易,一劑之謬,尚未能堪,而況其甚乎?矧以方生之氣,不思培植,而但知剝削,近則為目下之害,遠則貽畢世之羸,良可嘆也!凡此者,實求本之道,誠幼科最要之肯綮。雖言之若無奇異,而世竟茫然。非有明察之見者,不足以語此。
此其所以不易也。張景岳
白話文:
要知道小兒體質柔嫩,氣血尚未強健,臟腑十分脆弱,稍受損傷就容易衰敗枯萎。一劑藥物的錯誤,小兒還無法承受,何況嚴重的錯誤呢?更何況嬰兒剛出生時元氣初生,應該著重培育,卻只知道消耗他們。近則造成當下的危害,遠則導致一生體弱多病,實在令人感嘆!以上這些,都是探求治療幼兒疾病的根本之道,也是幼科治療中最關鍵的準則。雖然說起來似乎並無新奇之處,但世人卻渾然不知。沒有明白透徹的見解,就無法理解這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