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八 兒科診略 (2)

回本書目錄

卷八 兒科診略 (2)

1. 診山根法

山根上有青筋直現、橫現者,俱肝熱也。有紅筋直現、斜現者,心熱也。黃筋現者,皮色黃者,不論橫直,皆脾胃病也。

白話文:

山根處如果有青色的筋脈直直或橫著出現,都是肝火過旺。如果有紅色的筋脈直直或斜著出現,則是心火旺盛。出現黃色的筋脈,且皮膚偏黃,無論是橫著或直著出現,都是脾胃出了問題。

山根明亮,病將愈也。山根黑暗,胃有痰飲,脾陽敗也。

山根本有絡橫度,但肉堅皮厚者不現,而皮薄者易現也。故俗謂青筋駕梁者,易受風寒,以其皮薄也。至於診視,似不能以此為準。舊有此法,姑存備考。

白話文:

人體皮膚下面本來就有網狀的血管分佈,但如果皮膚厚實堅硬的人,血管就不容易顯現出來,而皮膚薄的人血管就容易顯現。因此民間流傳著說法,血管浮現的人容易受風寒,這是因為他們的皮膚較薄。至於在診斷疾病時,不能以此作為依據。過去有過這樣的說法,姑且記錄下來供參考。

2. 診魚絡色法

《靈樞·經脈》曰:凡診絡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絡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而短者,少氣也。「論疾診尺」曰: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胃中有寒。「邪氣臟腑病形」曰:魚絡血者,手陽明病。血者,赤也。手陽明者,大腸也。

白話文:

《靈樞經·經脈》中說:凡是診斷脈絡的時候,脈絡的顏色青色表示有寒氣且疼痛,紅色表示有熱氣。胃中寒氣重,手上的魚際穴脈絡大多是青色的。胃中熱氣重,魚際穴脈絡是紅色的。脈絡如果突然變成黑色,是寒氣停留太久,導致關節僵硬。脈絡有紅色、黑色和青色這幾種顏色,表示寒氣和熱氣同時存在。脈絡青色且短,表示氣血不足。《論疾診尺》中說:魚際穴上方的白色肉體上有青色血脈,表示胃中寒氣重。《邪氣臟腑病形》中說:魚際穴脈絡有血的存在,表示手陽明經有病。血是紅色的。手陽明經指的是大腸。

3. 診絡色法

經有常色,而絡無常變也。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此經脈之色也。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隨四時而行也。陽,外絡也;陰,內絡也。寒多則凝泣,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淖澤,淖澤則黃赤。此皆常色,謂之無病。「常」字對上「多」字言。此本常色無病者也,多則病矣。五色俱見者,謂之寒熱。「經絡論」。

白話文:

身體的經絡顏色通常是恆定的,而絡脈的顏色會隨著時間變化。心臟的經脈是紅色、肺臟是白色、肝臟是青色、脾臟是黃色、腎臟是黑色。這些是經脈的正常顏色。陰絡脈的顏色會隨著對應的經脈而變化,而陽絡脈的顏色會隨季節變化。陽脈是身體外部的絡脈,陰脈是身體內部的絡脈。如果體內寒氣過多,就會導致經絡凝聚,凝聚之後就會變成青黑色。如果體內熱氣過多,就會導致經絡鬆軟,鬆軟之後就會變成黃紅色。這些都是正常的顏色,說明身體健康。「常」字是針對前面「多」字說的。這些原本就是健康的顏色,如果過多就會變成病態。如果五種顏色同時出現,說明體內寒熱並存。(出自《經絡論》)

浮絡,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皮部論」。

診血脈者,多赤多熱,多青多痛,多黑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見者,寒熱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目黃,黃疸也。「論疾診尺篇」。

白話文:

觀察血脈:

脈象偏紅,表示身體發熱,脈象偏青,表示疼痛,脈象偏黑,表示慢性關節炎。脈象既偏紅又偏黑又偏青,表示身體既寒又熱,且有疼痛。

另外,如果脈象略黃,牙齒上有黃垢,指甲上也有黃斑,眼睛發黃,則表明患者患有黃疸。

臂多青脈,曰脫血。「平人氣象論」

陽氣蓄積,久留而不瀉者,其血黑以濁,故血出而不射。新飲而液滲於絡,而未合和於血也,故血出而汁別焉。其不新飲者,身中有水,久則為腫。「血絡論」

白話文:

如果陽氣積聚,長時間不散發,血液就會變暗而渾濁,因此出血時血液顏色會暗而流速緩慢。

如果剛喝了水,水液滲入經絡之中,但還沒有與血液充分混合,因此出血時可能伴有水樣液體。

而沒有近期喝水的人,如果身體中有水,時間久了就會形成腫脹。「血絡論」

上二篇即診虎口法所從出也。此節更視刺出之血,以決邪之虛實淺深云。

4. 五臟苗竅部位論

舌為心苗,鼻準與牙床及唇為脾苗,鼻孔為肺苗,耳與齒為腎苗,目為肝苗。又目分五腑,黑珠屬肝,白珠屬肺,瞳人屬腎,外眥屬大腸,內眥屬小腸,上胞屬脾,下胞屬胃。《鐵鏡》

白話文:

舌頭反應的是心臟的狀況;鼻準、牙牀和嘴脣反映的是脾胃的狀況;鼻孔反映的是肺部的狀況;耳朵和牙齒反映的是腎臟的狀況;眼睛反映的是肝臟的狀況。

眼睛又細分為五臟所主:黑色瞳仁屬於肝臟,白色眼白屬於肺臟,瞳孔屬於腎臟,外眼角屬於大腸,內眼角屬於小腸,上眼皮屬於脾臟,下眼皮屬於胃臟。(出自《鐵鏡》)

原文五臟之苗,俱列各色主證,而大義不外紫熱,青風痛,黃濕滯,白虛寒,黑病篤,淡黃濕寒,淡紅虛寒,故不復一一贅錄。又舌亦分五臟,詳見後。

白話文:

五臟的表現,都各有各的徵象,不過總的來說,逃不出紫色發熱、青色有風氣疼痛、黃色有濕氣滯留、白色虛寒、黑色病情嚴重、淡黃色有寒濕、淡紅色虛寒這些症狀,所以就不再一一列舉了。此外,舌頭也分屬五臟,詳情後文會說明。

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故肺病者,喘息鼻張;肝病者,眥青;脾病者,唇黃;心病者,舌卷短顴赤;腎病者,顴與顏黑。五臟各有次舍,故五色見於明堂以候五臟之氣。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五閱五使篇」

白話文:

鼻子是肺部的器官;眼睛是肝臟的器官;嘴巴和嘴脣是脾臟的器官;舌頭是心臟的器官;耳朵是腎臟的器官。因此,肺部疾病的人會喘息,鼻子會張大;肝臟疾病的人,眼角會發青;脾臟疾病的人,嘴脣會發黃;心臟疾病的人,舌頭會捲曲縮短,顴骨會發紅;腎臟疾病的人,顴骨和臉會變黑。五臟各有其對應的部位,所以五臟的氣會反映在臉上,透過觀察臉上的顏色變化,可以瞭解五臟的健康狀況。左右上下,各個部位都有其對應的五臟,按照這些規律,就可以透過觀察臉上的變化來判斷五臟的健康狀況。

錢氏曰:左頰為肝,右頰為肺,額上為心,鼻上為脾,下頦為腎。本「刺熱論」。予每以兩顴頰俱屬肺,而以兩眉屬肝,尤驗。

白話文:

錢姓醫家說:左臉頰代表肝臟,右臉頰代表肺臟,額頭代表心臟,鼻子上面代表脾臟,下巴代表腎臟。這是出自《刺熱論》的說法。我每次都把兩側的臉頰都歸屬於肺臟,而眉毛歸屬於肝臟,尤其驗證了這一說法。

5. 面目五色吉凶總論

以五色命臟:青為肝,色青者其脈弦,病在肝;亦為在脾,木剋土也。在肺,木侮金也。下同。赤為心,色赤者其脈鉤,病在心;白為肺,色白者其脈毛,病在肺;黑為腎,色黑者其脈石,病在腎;黃為脾,色黃者其脈代,病在脾。肝合筋,心合脈,肺合皮,脾合肉,腎合骨也。「五色篇」「邪氣臟腑病形篇」「論疾診尺篇」

白話文:

根據五行理論,五種顏色與內臟相應:

  • 青色代表肝,脈象呈現弦緊,表明肝臟有問題;也可能是脾臟問題,因為肝木剋脾土。肺部出現問題時,也可能會表現出青色,因為肝木克肺金。
  • 紅色代表心,脈象呈現鉤形,表明心臟有問題。
  • 白色代表肺,脈象呈現毛絮狀,表明肺臟有問題。
  • 黑色代表腎,脈象呈現沉實如石頭,表明腎臟有問題。
  • 黃色代表脾,脈象呈現遲緩不齊,表明脾臟有問題。

肝臟與筋脈相關,心臟與脈搏相關,肺臟與皮膚相關,脾臟與肌肉相關,腎臟與骨骼相關。

色味當五臟: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甘,黑當腎咸。故白當皮,赤當脈,青當筋,黃當肉,黑當骨。故色見青如草滋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也。

白話文:

不同的顏色和味道對應五臟:白色對應肺,辛味;紅色對應心,苦味;青色對應肝,酸味;黃色對應脾,甘味;黑色對應腎,鹹味。因此,白色對應皮毛,紅色對應脈絡,青色對應筋腱,黃色對應肌肉,黑色對應骨骼。

相應地,如果身體顏色表現為青色如草芽,黃色如枳實,黑色如焦炭,紅色如血塊,白色如枯骨,則表示死亡。這些五色表現出了死亡的徵兆。

相反,如果身體顏色表現為青色如翠羽,紅色如雞冠,黃色如蟹腹,白色如豬油,黑色如烏鴉羽毛,則表示生命力。這些五色表現出了生命的徵兆。

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裹紺,生於脾,如以縞裹栝蔞實;生於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五臟生成論」

白話文:

如果生病時,病根在心臟,就好像用白布包著硃砂,顏色鮮紅;病根在肺部,就好像用白布包著紅豆,顏色粉紅;病根在肝臟,就好像用白布包著靛藍,顏色深藍;病根在脾臟,就好像用白布包著冬瓜籽,顏色黃白;病根在腎臟,就好像用白布包著紫草,顏色深紫。以上是五臟生成時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外部症狀。

色起兩眉薄澤者,病在皮。唇色青黃赤白黑者,病在肌肉。營氣沛然者,病在血脈。目色青黃赤白黑者,病在筋。耳焦枯如受塵垢者,病在骨。《靈樞·衛氣失常篇》

白話文:

  • 兩條眉毛顏色變薄淡,有病在皮膚。
  • 嘴脣顏色青、黃、赤、白、黑,有病在肌肉。
  • 氣血旺盛,有病在血管。
  • 眼睛顏色青、黃、赤、白、黑,有病在筋。
  • 耳朵發焦枯萎好像沾過灰塵,有病在骨頭裡。

6. 診面五色主病法

視其顏色。顏者,庭也;庭者,額直下正中也。《千金方》注云:顏當兩目下,未是。黃赤者多熱氣,青白者少熱氣,黑色者多血少氣,所謂痹也。「五音五味篇」

白話文:

觀察患者的面色。面色發黃的人,往往庭部有病,庭部是指額頭正下方正中部位。《千金方》的注釋錯誤地指出庭部在兩眼下方。發黃發赤的人大多有熱氣,發青發白的人熱氣較少,發黑的人則大多是血虛氣虛,即所謂的痹症。

色澤以浮,謂之易已;色夭不澤,謂之難已。「玉機真臟論」。

厥逆者,寒濕之起也。常候關中,薄澤為風,沖濁為痹。《內經》又曰:面腫曰風,足胕腫曰水。

審察澤夭,謂之良工。沉濁為內,浮澤為外。黃赤為熱、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膿,喻嘉言曰:膿即痰也。赤甚者為血,痛甚為攣,寒甚為皮不仁。「五色篇」

白話文:

判斷痘瘡的性質,是一位好的醫生。痘瘡沉暗渾濁的是內症,浮現明亮潤澤的是外症。黃色或紅色代表熱氣或風邪,青色或黑色代表疼痛,白色代表寒氣,黃色且肥厚滋潤的代表膿液,喻嘉言說:「膿液就是痰液。」紅色嚴重的是血,疼痛嚴重的是痙攣,寒氣嚴重的是皮膚失去知覺。——「五色篇」

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金匱要略》

傷寒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拂鬱,在表,汗不徹也。

傷寒面赤而潮熱譫語者,胃熱也。上為太陽證,此為陽明證。

傷寒戴陽,面赤如微酣,或兩顴淺紅,遊移不定,此內虛也。必下利,必小便清白,或淡黃,脈沉細,或浮數無力,按之欲散,雖煩躁發熱而渴欲飲水,卻不欲咽,肌雖大熱而按之不熱,且兩足必冷。

白話文:

陽明經受傷,臉色發紅像喝了點酒微醉,或者兩顴略微泛紅,而且紅潤部位會移動不定,這表示體內虛弱。一定會拉肚子、尿液清澈,或者顏色淡黃,脈象細弱或者浮動而無力,按壓脈搏感覺要散開,雖然煩躁發熱口渴想喝水,但又不想吞嚥,肌肉雖然摸起來很燙但按壓感覺不到熱,而且雙腳一定很冷。

又有面赤煩躁,偏舌生瘡生刺,斂縮如荔枝狀,或痰涎湧盛喘急,小便頻數,口乾引飲,兩唇焦裂,喉間如煙火上攻,兩足心如烙,脈洪數無倫,按之有力,此腎虛火不歸元所致,證最難辨。但病由內傷,其來以漸,是乃乾柴烈火不戢,自焚者也。上並出《三昧》。

白話文:

此外,還有面部發紅煩躁,舌頭兩側長出瘡口刺點,舌頭收縮變小像荔枝一樣,或出現痰液增多、呼吸急促、小便頻繁、口乾口渴、嘴脣乾裂、喉嚨像被火氣灼傷、雙腳心發燙,脈搏又快又強,手指按壓有力量。這是因為腎虛導致虛火無法歸於自身,病情很難分辨。但這種疾病是由於身體內傷,逐漸發作的,就像乾柴烈火無法控制,最終自焚一樣。以上內容出自《三昧》。

熱病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熱病篇」。

赤色出於兩顴,大如拇指,病雖小愈,必卒死。「五色篇」

黑色出於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同上。

黃而明如橘子者,濕少熱多也。黃而如煙燻,暗濁不明者,濕多熱少也。黃而黯淡者,為寒濕。黃白不澤,有蟹爪紋者,為水、為蟲。黃黑而澤者,為畜血。五色之中,青黑黯慘,無論病之新久,總屬陽氣不振。《脈如》

白話文:

黃色明亮如橘子,表示濕氣少熱氣多。黃色像煙燻,暗淡不明,表示濕氣多熱氣少。黃色黯淡無光,為寒濕。黃白色沒有光澤,有蟹爪紋,表示水氣或蟲子。黃黑色有光澤,表示畜血。在五種顏色中,青黑色暗淡,無論疾病的新舊,都屬於陽氣不足。

凡察色之法,大都青白者少熱,主陰邪;黃赤者多熱,主陽盛。青主風,主肝邪,主脾胃虛寒,主心腹疼痛,主暴驚傷心膽之氣,主驚風。當察兼色,以分急慢。白主氣虛,甚則氣脫,主脾肺不足;兼青主慢驚,主寒泄。赤主火,主痰熱,主急驚,主閉結,主傷寒熱證,主癰瘍痘疹。

白話文:

在觀察臉色時,常見的原則是:

青白色:體內熱氣較少,多由陰邪引起。

黃赤色:體內熱氣較多,多由陽氣過盛引起。

青色:

  • 表示風邪
  • 與肝臟有關
  • 脾胃虛寒
  • 心腹疼痛
  • 暴怒所傷的心膽之氣
  • 驚風

需要觀察其他伴隨的顏色,以區分病情輕重緩急。

白色:

  • 表示氣虛
  • 嚴重時會氣脫
  • 脾肺氣血不足
  • 伴有青色表示驚風較緩慢,與寒性腹瀉有關。

紅色:

  • 表示火氣
  • 與痰熱有關
  • 急性驚風
  • 便祕
  • 傷寒發熱
  • 癰瘡痘疹

黑主水,主陰寒,主厥逆,主痛極,主血痹。沉黑主危篤。黃主積聚,主畜血,主脾病脹滿;兼白主脾寒脾弱;兼青主脾虛泄瀉,主慢脾風;兼赤主疳熱,兩顴鮮紅,時起時滅,此面戴陽。乃陰虛,非陽證也。不得與赤熱同論。張景岳

白話文:

黑色主要對應水,主治陰寒證、厥逆、劇烈疼痛、血瘀,顏色深黑則病情危急。

黃色主要對應積聚、蓄血、脾臟疾病導致的脹滿;兼有白色則表示脾臟虛寒虛弱;兼有青色則表示脾臟虛弱導致腹瀉、慢性脾風;兼有紅色則表示疳熱,兩顴色澤鮮紅,時隱時現,這稱為「面戴陽」。它是因為陰虛造成的,並非陽證,不能和赤熱證混為一談。——張景嶽

色周於面者,辨其有神無神;色分於部者,辨其相生相剋。暗淡者,病從內生;紫濁者,邪自外受。陳修園

有神者,潤也,活也,鮮明勻淨也,沉靜而充然內涵也;無神者,枯也,滯也,黯淡雜亂,成片成點也,浮泛而瑩然外露也。相生者,部生色也。如額心火部而見土黃色,鼻準脾土部而見金白色,左顴肝木部而見火紅色,右顴肺金部而見水黑色,下頦腎水部而見木青色是也。色生部者同。

白話文:

有神指的是潤澤、靈活、鮮明勻淨、沉靜而充實的狀態;無神指的是枯竭、滯留、黯淡雜亂、不成片點、浮泛而外露的狀態。

相生是指不同的部位呈現不同顏色。比如,額心屬火,呈現土黃色;鼻樑屬脾,呈現金白色;左顴屬肝,呈現火紅色;右顴屬肺,呈現水黑色;下巴屬腎,呈現木青色。

顏色與部位是相應的。

但有神者,皆不病也。相剋者,色克部也。如黑水色而見於額,青肝色而見於鼻,紅火色而見於右顴,白金色而見於左顴,黃土色而見於頦是也。部克色者稍輕,但病,不死也。又有以病與色言者,如張潔古云:肝病面白,肺病面赤,脾病面青,心病面黑,腎病面黃。若肝病驚抽,而又加面白,痰涎喘急,即為難治。

白話文:

身體健康的人,氣血運行正常,不會生病。而相剋的顏色與部位相應,就會生病。比如:黑色的水色出現在額頭、青色的肝色出現在鼻子、紅色的火色出現在右顴骨、白色的金色出現在左顴骨、黃色的土色出現在下巴等。而部位剋制的顏色較輕,只會生病,不會致命。

還有一種說法是根據疾病與顏色的關係來判斷,比如張潔古說:肝病面部發白、肺病面部發紅、脾病面部發青、心病面部發黑、腎病面部發黃。如果是肝病引起抽搐,並且面部發白,痰液增多,呼吸急促,就難以治療。

余仿此。此以五行之生克論也。更有以陰陽之順逆論者:面自額中至鼻準左右至目下及顴,為上部,若見黑色,為陰乘陽位,為逆,赤色太過為重陽,亦死矣;自人中至上下唇下頦兩頰兩耳,為下部,若見赤色,為陽乘陰位,為逆,黑色太過為重陰,亦死矣。天地萬物,莫非二氣五行所充周也。

白話文:

我也根據這個原理。這是用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來論述的。還有根據陰陽順逆來論述的:從額頭中間到鼻樑左右到眼睛下方以及顴骨,為上部,如果出現黑色,表示陰氣侵犯陽位,為逆,赤色太過表示過於陽盛,也會死亡;從人中到上下嘴脣、下巴、雙頰、雙耳,為下部,如果出現赤色,表示陽氣侵犯陰位,為逆,黑色太過表示過於陰盛,也會死亡。世間萬物,沒有不是由陰陽二氣和五行元素所充盈周遍的。

明於斯義,其何施而不可乎?

已上錄診色法甚詳,大人原可通於小兒也。惟初生月內小兒,略有不同。五色之中,只宜見赤而雜之以黃,所謂赤子也。但過於紫濁者,胎毒血熱太甚,宜預用解毒清熱,防牙疳急風也。黃色宜鮮明深厚,以初出母腹且飲乳汁,津液宜充,不得與大人水飲同論也。夏禹鑄謂眉頭鼻準見黃色,必臍風,驗之不然,前人已有正之者。

白話文:

上述所記載的診斷氣色的方法很詳細,大人和小兒大致可以通用。但是初生月內的小兒,略有不同。在五色之中,只宜看到紅色並且夾雜著黃色,所謂「赤子」是也。但是如果過於發紫發濁,表示胎毒血熱太甚,應該預先服用解毒清熱的藥物,以預防牙疳和急風。黃色應該是鮮明而深厚的,因為小兒剛出母腹且喝母乳,體液應當充足,不能與大人喝水的情況相提並論。夏禹鑄說在眉頭和鼻準看到黃色,一定是臍風,驗證結果並非如此,前人已經糾正過這個說法。

大抵臍風,必眼胞環口先見青色也。白而晶瑩者,主痰水;赤色見於額中者,心火太盛,防生急驚也。旨哉!夏禹鑄曰:望其色若異於平日,而苗竅之色與面色不相符,則寒熱虛實百病可得而測矣。又面色主六腑,目色主五臟;面色生目色者,其病易愈;面色克目色者,其死有期。

白話文:

一般來說,臍風病症會首先在眼皮和嘴脣周圍出現青色。白色而晶瑩的青色表明有痰水;紅色出現在額頭中央,表示心火太旺,可能會導致癲癇。

古語說得好!夏禹曾經說過:如果面部的顏色和眼睛的分泌物的顏色與平常不同,不一致,那麼就能推測出病人的寒熱虛實和各種疾病了。另外,面部的顏色反映六腑的狀況,而眼睛的分泌物的顏色反映五臟的狀況;如果面部的顏色和眼睛的分泌物的顏色相生,則疾病容易治癒;如果面部的顏色和眼睛的分泌物的顏色相剋,那麼病人就會死亡。

詳《千金翼方》中。凡察色,以遠望而乍視之,為能得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