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義簡摩》~ 卷八 兒科診略 (1)
卷八 兒科診略 (1)
1. 卷八 兒科診略
小兒診法,以望為重。書中所述五臟證治,皆以備望診之法也。
白話文:
在兒科的診斷方法中,特別強調觀察孩子的外在症狀。書中所描述的五臟病症及其治療方式,都是為了提供在進行觀察診斷時的參考依據。
2. 診額法
半歲以下,於額前髮際,以名、中、食三指輕手滿按之。兒頭在左,舉右手候;在右,舉左手候。食指近發為上,名指近眉為下,中指為中。三指俱熱,外感於風,鼻塞咳嗽;三指俱冷,外感於寒,內傷飲食,發熱吐瀉。食中二指熱,主上熱下冷。名中二指熱,主夾驚。食指單熱,主胸膈氣滿。
一云:邪在太陽。名指單熱,主乳食不消。一云:邪在陽明。見《正眼》。
邪在太陽,外感風寒也;邪在陽明,內傷飲食也。太陽在後,陽明在前。故《內經》曰:面熱者,足陽明病。不熱者,無病也。又有體倦身涼,獨額常溫熱者,寒濕深痼筋脈,陽氣僅上達於額也。辛溫重劑開之。
白話文:
[診斷額頭的方法]
對於六個月以下的嬰兒,用中指、無名指和食指在額頭靠近髮際的地方輕輕地全面按壓。如果嬰兒的頭在你的左邊,就用右手來診斷;如果在右邊,則用左手。食指靠近髮際為上,無名指靠近眉毛為下,中指處於中間位置。如果三個手指都感到熱,這表示孩子可能是因為風邪引起的外感,會有鼻塞和咳嗽的症狀;如果三個手指都感到冷,這表示孩子可能是因為寒邪引起的外感,或是因飲食過度導致的內傷,可能會出現發燒和嘔吐腹瀉的情況。如果食指和中指感到熱,這表示上半身熱下半身冷。如果無名指和中指感到熱,這表示孩子可能受到了驚嚇。如果只有食指感到熱,這表示孩子的胸膈部位可能有氣滯。
有一種說法是,如果邪氣在太陽經絡,就會出現上述的外感風寒;如果邪氣在陽明經絡,就會出現上述的內傷飲食。太陽經絡在後腦,陽明經絡在前額。因此,《內經》中提到:臉部發熱,表示足陽明經絡有問題。如果不發熱,表示沒有病症。另外,如果孩子整個人看起來疲倦且身體冰冷,但額頭卻總是熱的,這表示寒濕深入肌膚和筋脈,只有陽氣能上達至額頭。這種情況需要使用辛溫重劑來治療。
3. 診虎口法
五歲以下,未可診寸關尺,但診虎口,男左女右。食指第一節寅位為風關,脈見為病淺,易治;第二節卯位為氣關,脈見為病深,難治;第三節辰位為命關,脈見為病危,難治,多死。《正眼》
凡看指紋,以大指側面從命關推入風關,切不可覆指而推,以螺紋有火,剋制肺金,紋必變色。更不可從風關推上命關,此紋愈推愈出,大損肺氣,戒之。《鐵鏡》
男左女右,以左陽右陰故也。然男女均有陰陽,兩手亦當參驗,左應心肝,右應肺脾,於此變通消息可也。故有以左手紅紋似線者,發熱兼驚;右手紅紋似線者,脾積兼驚;三叉者,肺熱風痰夜啼。風關無脈則無病,有脈病輕;氣關病重;命關脈紋短小而色紅黃,外證又輕,則無妨;若直射三關,青黑,外證又重者,不治。
五色紅黃紫青黑,由其病盛,色能加變。如紅黃之色,紅盛作紫;紅紫之色,紫盛作青;紫青之色,青盛作黑;青黑相合,乃至純黑。黃色無形者,即安樂脈也;淡黃隱隱,不成濃線。紅若無形,亦安寧脈也。淡紅隱隱,不成濃線。紫為熱;紅為傷寒;淡紅為虛寒;淡紅結聚成脈形者。
青為驚,為風;白為疳泄;黑為中惡,為血,死,不治;黃為脾困。濕痰凝結,有寒有熱。肝主風,其色青;心主熱,其色紅;脾主谷,其色黃;白者,氣血不榮也,故主疳;黑者,凶色也,故主血,死。
驚風初得,紋出虎口,或在初關,多是紅色,傳至中關,色赤而紫,病又傳過,其色紫青,病勢深重。其色青黑而脈紋亂者,病危不治。大抵紅者,風熱輕;赤者風熱甚;紫者驚熱;青者驚積;青赤相半,驚積風熱俱有,主急驚風;青而淡紫,伸縮來去,主慢驚風;或紫系青系黑系,隱隱相雜,似出不出,主慢脾風。三關通度,是急驚,必死。
余病可治。若脈紋小或短者,輕病不妨;若紋勢彎曲入里者,病雖重而證順,猶可治;紋勢弓反出外,駸駸靠於指甲者,斷不可回。其有三關紋如流珠碎米,三五點相連,或形於面,或形於身,危惡尤甚。又曰:曲向內者,病在內;曲向外者,病在外。下大上小者,吉;下小上大者,凶。
或青或黃,有紋如線一直者,是乳食傷脾,及發熱驚;左右一樣者,是驚與積齊發;有三條或散,是肺生風痰。色青是傷寒及嗽,如紅火是瀉,有黑相兼主下利。青多白利,紅多赤利。有紫相兼,加渴,氣虛。脈紋亂者,胃氣不和也。
凡小兒三歲以下,有病深重危急者,虎口、指甲、口鼻多作黑色。此脈絕神困,良醫莫治也。
既辨其色,又當察其形。長珠形,主夾積傷滯,肚腹疼痛,寒熱飲食不化。來蛇形,主中脘不和,積氣攻刺,臟腑不寧,乾嘔。去蛇形,主脾虛冷積泄瀉,神困多睡。弓反里形,主感寒熱邪氣,頭目昏重,心神驚悸倦怠,四肢梢冷,小便赤色。弓反外形,主痰熱,精神恍惚作熱,夾驚夾食,風癇證候。
鎗形,主邪熱痰盛生風,發搐驚風。魚骨形,主驚痰熱。水字形,主驚,積熱煩躁,心神迷悶,夜啼痰盛,口噤搐搦。針形,主心肝受熱,熱極生風,驚悸煩悶,神困不食,痰盛搐搦。透關射指,主驚風痰熱四證,皆聚在胸膈不散。透關射甲,主驚風惡候。受驚傳入經絡,風熱發生,十死不治。
原注云:來蛇即是長珠,一頭大,一頭尖。去蛇亦如此。分上下朝,故曰來去也。角弓反張,向里為順,向外為逆。鎗形直上,魚骨分開,水字乃三脈並行,針形即過關一二粒米許,射甲命脈向外,透指命脈曲里。雖然,亦有不專執其形而投劑者,蓋但有是證,即服是藥,而亦多驗。
按:皮厚則紋隱,皮薄則紋顯;血盛則色濃,血少則色淡;氣旺則血溫而色活,氣怯則血寒而色滯:此由於稟賦之強弱者也。至於病變,眾議紛紜,理未見真,法有難守。竊本《內經》、仲景之意,而舉其概曰:赤者,血多而為邪熱所沸也。紫者,血壅而為邪熱所灼也。黑者,血瘀而為邪熱所腐也。
白者,血少而氣寒也,為盜汗,為泄利,為水腫,為吐血便血久病。青者,血滯而氣寒也,為感冒,為嘔吐,為瘛瘲,為腹痛氣喘,飲食不化,寒水為患。黃者,血本盛而乍衰,又為氣壅也,為濕熱,為濕寒,為熱痰,為寒飲,為飲食停滯,為喘促,為二便不利。淡紅淡黃,若隱若見而鮮潤者,此無病也。
黃色滯而帶青黑者,此氣亂也,當腹痛不食,在新病為寒熱相雜,在久病為脾肺兩敗也。赤色濃而直上下者,此血沸也。衛氣陷入榮分,血為氣所搏激,當身體脹痹,煩躁不寧也。淡紅淡黃而散不成線者,血散也。似浪紋皴皺者,水氣也。至於脈內曲者,有心腹積也。脈外曲者,身有熱也。
上大下小,上實下虛,上小下大,上虛下實,是又可與切脈同法矣。身有病而紋色未變者,病淺未動血分也。
關紋浮者,邪在皮膚,腠理不通,可用疏解。漸沉者,病機入里,不可解散,宜從陽明胃中求之。澀滯者,氣留食鬱,中焦風熱也。水形者,脾肺兩傷也。《鐵鏡》
凡小兒形體既具,經脈已全,所以初脫胞胎,便有脈息可辨。自《水鏡訣》及《全幼心鑑》等書,乃有三歲以上,當候虎口三關之說。其中可取者,惟曰脈從風關起,不至氣關者易治,若連氣關者難治,若侵過命關者危。只此數語,於危急之時,亦有用辨吉凶。至若紫為風,紅為傷寒,青為驚,白為疳,及青是四足驚,赤是火驚,黑是人驚,黃是雷驚,最屬無稽,烏足憑耶?張景岳
「紫為風」等語,即《內經》診血絡法望診中一大法也,於射血分之病,尤為精切,雖大人不可廢也,豈可詆耶?「青為四足驚」等語,似誕。然觀《脈經·四時得病所起篇》,則古法多有不可解者,切脈尚爾,況視絡耶?大凡古法,今人有能用,有不能用,亦有可解,有不可解,未可任意排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