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六 名論彙編 (8)

回本書目錄

卷六 名論彙編 (8)

1. 病脈有定象無定象

王漢皋曰:凡左脈弱,右脈強,主汗多、遺精、肝鬱等證。右脈弱,左脈強,主易怒腹痛,及誤服補火丸散,必生肝熱滑精諸證。右脈盛,左手無脈,主痰結氣虛。左脈盛,右手無脈,主食滯肝鬱。

又曰:表有風寒熱燥者脈浮,而虛病陽脫,久病臨危,脈皆浮。病在裡者脈沉,而暴怒者,腹痛極者,水腫者,瘟疫汗不能出者,脈皆沉。寒病脈遲,而傷暑滯食困水,及冷風迫汗,凝滯其氣血者,脈皆遲。熱病脈數,而內痛甚者,汗將出者,虛陽將越者,及泄利瘡瘍初產喘咳嘔吐,脈皆數。故須參望聞問以辨之。

又曰:頭痛者,脈上魚際,而耳目口鼻喉舌病,及三陽有燥熱,致遺精血漏者,脈亦上魚際,兩尺反不盛。

又曰:二便有熱者,尺脈浮盛,而發得上半身汗者,尺亦浮盛。腿足痛者,尺脈下尺澤,而疝瘕痔漏者,亦下尺澤。足心貼膏者,亦下尺澤。

又曰:傷寒少陽病,脈弦,而瘟疫瘧疾,及寒冷閉汗者,脈皆弦。按:寒熱脈弦者,防成瘧。泄利脈弦者,防化瘧。泄利脈弦而芤者,中氣竭也。

又曰:失血者脈芤,而肝鬱胃熱,吐血正多而未平者,脈弦數,反不芤。按:此乃初吐而邪在內者,正可察其初起之脈象,審其何邪,而治其本也。久則同歸於芤矣。

按:血虛者脈芤,血虛氣滯者脈芤而澀。更有血虛內熱,大便不通,脈反沉滑數盛有力搏指,此乃血中之津,為熱所灼,血不淖澤,不能流通,陳遠公所謂大則血乾,非血少而虛也。嘗見產後及大熱病後有此脈,其證皆心中懊憹,四肢困倦。若誤認為痰,仍用疏藥滲藥,則真陰愈傷,孤陽無依,愈見滑搏矣。

急用清潤。脈見緩弱,或轉見濡澀,斯邪熱退而津液日生矣。用清潤者,益津也,不可補血也,葉天士所謂救陰不在補血,而在養津是也。由此推之,水泄日久,並非有熱,而脈來搏擊,以傷津也。有熱者易治,以能勝清潤也;無熱者雖有力而無神,必難治,以其不受清潤也。

白話文:

王漢皋說道:凡左側脈象弱,右側脈象強,主要症狀可能包含多汗、遺精、肝鬱等病症。右側脈象弱,左側脈象強,主要症狀可能為易怒、腹痛,以及誤服補火藥丸散劑,可能會產生肝熱和滑精等病症。右側脈象旺盛,左側手部卻無脈象,主要可能為痰結和氣虛。左側脈象旺盛,右手卻無脈象,主要可能為食物滯留和肝鬱。

他又說:表面有風寒熱燥的情況下,脈象會呈現浮象,然而虛病和陽脫,或是長期疾病即將進入危急階段時,脈象也會浮現。病症在內部時脈象會沉,然而突然的怒氣、極度腹痛、水腫、瘟疫導致汗水無法排出等情況,脈象也會沉。寒症脈象會遲緩,然而中暑、食物滯留、水困,以及冷風迫使汗水停止,導致血液和氣息凝滯的情況,脈象也會遲緩。熱症脈象會快速,然而內部疼痛嚴重、汗水即將冒出、虛陽即將超出,以及泄痢、瘡瘍、剛生產、喘咳、嘔吐等情況,脈象也會快速。因此必須結合望診、聞診、問診來判斷。

他又提到:頭痛時,脈象會上至魚際,然而耳朵、眼睛、鼻子、喉嚨、舌頭的疾病,以及三陽有燥熱導致的遺精、血漏等病症,脈象也會上至魚際,然而兩側手腕下方的脈象反而不會旺盛。

再來說到:二便有熱感時,手腕下方的脈象會浮且旺盛,然而汗水只出現在上半身的情況下,手腕下方的脈象也會浮且旺盛。腿部和腳部疼痛時,手腕下方的脈象會下至尺澤,然而疝瘕、痔瘡、漏症等病症,脈象也會下至尺澤。足心貼膏藥時,脈象也會下至尺澤。

他又說:感冒少陽病,脈象會緊繃,然而瘟疫、瘧疾,以及寒冷導致閉汗的情況,脈象都會緊繃。注意:寒熱交錯且脈象緊繃的情況,要預防演變成瘧疾。泄痢且脈象緊繃的情況,要預防演變成瘧疾。泄痢且脈象緊繃和芤的情況,表示中氣已經耗盡。

再來說到:失血的情況下,脈象會芤,然而肝鬱、胃熱,吐血正多但尚未平息的情況,脈象會緊繃且快速,反而不會芤。注意:這是剛開始吐血,邪氣仍在體內的情況,應該觀察剛開始的脈象,確認邪氣的種類,從根本治療。

再來說到:血虛的情況下,脈象會芤,血虛且氣滯的情況下,脈象會芤且澀。還有血虛且內熱,大便不通的情況,脈象反而會沉、滑、快速且強烈,這表示血液中的水分被熱氣燒灼,血液不再滋潤,無法流動,就像陳遠公所說的大則血乾,不是血少而虛。我曾經在產後和大熱病後看到這種脈象,這些病症都會感到心中煩悶,四肢疲倦。如果誤以為是痰,仍然使用疏藥和滲藥,真陰就會進一步受傷,孤陽失去依靠,脈象會變得更滑更搏。

應該立即使用清潤的方法。當脈象變緩弱,或者轉變為濡澀,表示邪熱已經退去,津液逐漸恢復。使用清潤方法的目的是增益津液,不是補血,就像葉天士所說的救陰不在補血,而在養津。以此推論,水瀉持續很久,即使沒有熱症,脈象會出現搏擊,因為津液已經受傷。有熱症的情況比較容易治療,因為可以承受清潤的療法;沒有熱症的情況雖然脈象有力但缺乏精神,比較難以治療,因為無法承受清潤的療法。

2. 太素脈

吳昆曰:太素之說,固不可信,然亦有可採者。如曰:脈形圓淨,至數分明,謂之清;脈形散澀,至數模糊,謂之濁。質清脈清,富貴而多喜;質濁脈濁,貧賤而多憂。質清脈濁,此為清中之濁,外富貴而內貧賤,失意處多,得意處少也;質濁脈清,此為濁中之清,外貧賤而內富貴,得意處多,失意處少也。若清不甚清,濁不甚濁,其得失相半,而無大得喪也。

富貴而壽,脈清而長;貧賤而夭,脈濁而促。清而促者,富貴而夭;濁而長者,貧賤而壽。此皆太素可採之句也。巢氏曰:太素者,善於相法,特假是以神其術耳。

白話文:

吳昆表示:對於《太素脈》的理論,固然不能全盤接受,但是其中也有值得參考的部分。例如它提到:脈搏形狀圓潤清晰,跳動次數明確,稱之為「清」;脈搏形狀分散且滯澀,跳動次數模糊不清,稱之為「濁」。如果人的本質是清,脈象也是清,那麼這個人會富有尊貴且多有喜事;如果人的本質是濁,脈象也是濁,那麼這個人會貧窮卑微且多有煩惱。若本質為清,脈象卻為濁,這叫做清中帶濁,外表看似富貴,內心實則貧賤,遭遇失敗的機會比成功多;反之,如果本質為濁,脈象卻為清,這叫做濁中帶清,外表看似貧賤,內心卻富貴,成功的機會比失敗多。如果脈象既不清也不濁,那麼成功和失敗的機率相等,不會有太大的得失。

富有尊貴且長壽的人,脈象清且長;貧窮卑微且短命的人,脈象濁且短。脈象清但短的人,雖然富有尊貴,但壽命不長;脈象濁但長的人,雖然貧窮卑微,但可以長壽。這些都是《太素脈》中值得參考的觀點。

巢氏表示:《太素脈》一書擅長以相面來預測人的命運,只是利用這些脈象理論來讓他的技術顯得更神祕罷了。

3. 明熹脈(明熹字義未詳所出)

史載之曰:春戌夏醜,秋辰冬未,四時之喜神。取五行之養氣為用,皆歷三辰而數。如春以戌為喜神,即正月在戌,二月在亥,三月在子。四時仿此而推。若於脈中得之,不犯他脈,主有喜慶之事。四時脈,皆於胃中見,以五行皆資土以致用,而周身之脈,亦因胃氣乃見於氣口。

如春脈以弦為主,須六部皆循循不急不絕,不緊不數,而胃脈微弦而緩。弦為春,緩為本,六脈無犯,主一月內喜應。若正月於戌日見,二月於亥日見,三月於子日見,則旬內應。如胃脈帶弦而毛,則主災。夏脈以洪為主,六脈皆隱隱而大,不散不浮,不滑不數,胃脈微洪而緩。

洪為夏,緩為本,六脈無犯,一月內喜應,旬內得脈,皆不出旬。秋脈主毛,胃脈上輕帶毛而緩,又須有根蒂。此一脈難辨於四時之脈。蓋若毛而輕,如風如氣,則反為災,不為喜脈。惟不浮不輕,緩緩而徐,浮手按之,乍如秋脈,重手取之,則去來如一,壓之不散,舉之不輕,然後為喜脈。日辰之應,與春夏同法。

冬脈最為易辨,但胃脈沉而不擊即是。

白話文:

根據歷史記載,有個說法是:春季的戌日,夏季的醜日,秋季的辰日,冬季的未日,這些日子被稱為四季的喜神日。這是根據五行理論中的養氣原理,每季歷經三個月辰來計算的。比如說,春季的喜神日在戌日,也就是正月的戌日,二月的亥日,三月的子日。四季的喜神日都是以此類推。如果在脈診中發現符合這種規律的脈象,且沒有其他異常脈象幹擾,就預示著近期可能有喜事臨門。四季的脈象,都是在胃經上表現出來,因為五行皆依賴土元素才能發揮作用,全身的脈象也同樣需要胃氣的支撐才能在氣口上呈現。

比如春季的脈象以弦脈為主,需要六脈都平穩流暢,既不急促也不斷續,既不緊繃也不頻繁,而胃脈呈現的是微弱的弦脈且緩慢。弦脈代表春天,緩脈是其根本,如果六脈都無異常,預示著一個月內有喜事。如果在正月的戌日,二月的亥日,三月的子日出現,那麼十天內就會有好事發生。如果胃脈帶有弦脈和浮脈,則預示有災難。夏季的脈象以洪脈為主,六脈都隱約顯現大脈,既不散亂也不浮淺,既不滑利也不頻繁,胃脈呈現的是微弱的洪脈且緩慢。

洪脈代表夏天,緩脈是其根本,如果六脈都無異常,預示著一個月內有喜事,如果在旬內診得此脈,好事都不會超過十天。秋季的脈象以浮脈為主,胃脈上輕帶有浮脈且緩慢,同時還需有根基。這一脈象在四季脈象中較難辨別。因為如果浮脈過輕,像風一樣飄忽不定,那反而預示災難,而不是喜脈。只有不浮淺不輕飄,緩慢而平穩,輕觸可感,重按仍存在,用力按也不散亂,輕抬也不輕飄,這纔算是喜脈。對於日辰的應驗規律,與春夏兩季相同。

冬季的脈象最容易辨別,只要胃脈沉穩且不強烈跳動就是了。

4. 因形氣以定診

李士材曰:逐脈審察者,一成之矩也;隨人變通者,圓機之士也。肥盛之人,氣居於表,六脈常帶浮洪;瘦小之人,氣斂於中,六脈常帶沉數。性急之人,五至方為平脈;性緩之人,五至便作熱醫。身長之人,下指宜疏;身短之人,下指宜密。北方之人,每見實強;南方之人,恆多軟弱。

少壯之脈多大,老耄之脈多虛。酒後之脈常數,飯後之脈常洪。遠行之脈必疾,久飢之脈必空。室女尼姑多濡弱,嬰兒之脈常七至。經曰: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死。其可不察於此乎?

按:仲景曰:肥人當沉,瘦人當浮。與此異者,謂肥人多皮厚而肉堅,瘦人多皮薄而肉淖也。室女尼姑多濡弱,亦未確切。室女,童女也,脈宜緊盛。尼姑之脈,亦宜視其老少強弱而定之。

白話文:

李士材說:依照脈象仔細檢查,是診斷疾病的基本原則;能夠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靈活變通,則是有經驗、機智的醫生。體態肥胖的人,氣血多分佈在體表,通常他們的脈象會呈現出浮且大的特徵;體型瘦小的人,氣血多集中於內臟,他們的脈象常顯示出沉且快的特徵。性格急躁的人,脈搏每分鐘跳動五十次左右算正常;性格平和的人,同樣的脈率可能會被認為有發燒的徵兆。身材高大的人,診脈時手指間距應大些;身材矮小的人,手指間距應小些。北方人,脈象多顯得強健;南方人,脈象多顯得柔和。

年輕人的脈象多數偏大,老年人的脈象多數偏虛。喝酒後的脈象常顯得頻率加快,飯後的脈象常顯得力度加大。經過長途跋涉後的脈象必定加快,長期挨餓的人脈象必定顯得空虛。未出嫁的女子和尼姑的脈象多柔弱,嬰兒的脈象常每分鐘跳動七十次左右。古籍上說:身體狀況和脈象相符合的,表示健康;若二者不協調,表示可能生病。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去仔細辨識嗎?

據記載,張仲景曾說:肥胖的人脈象應沉,瘦弱的人脈象應浮。這與上述不同,是因為肥胖的人多皮膚厚且肌肉結實,瘦弱的人多皮膚薄且肌肉鬆弛。對於未出嫁的女子和尼姑的脈象多柔弱的說法,並不一定準確。未出嫁的女子,也就是處女,脈象應該緊湊有力。對於尼姑的脈象,也應根據她們的年齡、體質來判斷。

5. 王漢皋論老人脈病證治

老年之傷,多食痰憂鬱。

呼吸速則脈至多,呼吸慢則脈至少。故嬰兒氣盛身短,脈絡近,故呼吸速,脈至多。老耄元氣耗,而脈絡有不盡之痰,故呼吸不勻,六脈滑結。

凡人六十歲後,六脈弦實而不數。其人素勤儉能食,應有之平脈。偶感風寒,酌量診治,勿以太盛為疑。

老人、虛人、產後、久病人,最忌脈忽強盛,恐汗出上脫立危也;又忌便溏或瀉,恐下脫;又忌心嘈,中氣敗也。

老人真陰不足,津液既虧,故多燥證。如嗜茶湯則生濕,嗜酒則生熱,嗜堅黏食物則多積滯,大便結。故大便燥潤不時,大腸燥與脾濕也。小便短者,小腸熱也。小便赤濁,小腸熱與膀胱濕也。臍腹時痛時緩,積滯在胃也。大便結秘,右尺不浮不盛,大腸與肺傷熱而氣弱,不足以運送也。

小便閉澀,左尺不浮不數,小腸燥熱,上行膻中,胃之濕熱,下滲膀胱,津液不足以化水,中氣又不足運送也。乾咳者,熱傷肺也。咳多痰者,濕熱蒸肺也。牙血,胃熱也。咯血,肺熱也。喉干舌強,脾熱腎涸也。怔忡頭暈,二便有熱者。肺不生津,陰不足以養陽,膻中小腸脈皆上行,故不能眠也。

若二便無熱,乃元陽已虧,血不養心,故怔忡。髓不實腦,故頭暈。目昏者,脾濕乘肝熱而上蒸。目隕花者,真陽虛而光不聚也,並無外感。而鼻塞口乾,是濕熱淤滯肺竅也。

老人不眠,頭暈,怔忡心煩,乾咳咯血,糞干,屎赤,痰稠等證,皆宜養陰生津,固氣益血,如白芍、二冬、石斛、烏梅、三仁、芝麻、蜂蜜、梨汁、蘿葡汁、飴糖、北沙參、蓯蓉,一切清潤之味為妙。若作實熱治之,如新受外感,或可不壞,若系宿疾,則大誤矣。若泥執虛寒,而常用溫補,如龍眼、益智仁等味,必生上熱胸滿諸證。

若利氣化痰,而用二陳、沉香、南星、礞石,定傷中氣。若發汗,必上脫。若攻下,必下脫。老人日久思慮傷脾,故少食也。津液涸,故咽乾便燥也。不眠者,肝熱也。胸煩怔忡心跳者,胃熱肺燥也。噎食者,三陽經鬱熱也。煩渴多飲者,胃燥也。下身腫者,脾濕不能攝水也。

能食不能消,胃熱脾虛也。果系實熱,大便結而潤之不下者,須稍加人參,或潞黨參。蓋氣盛乃能使下,氣弱不足轉運,雖攻亦不下矣。小便澀而欲利水者,同法。蓋清氣未能上升,則淤濁皆下陷,水道仍阻耳。按:老人上盛下虛,氣鬱於上,而下元不能接引,則不能順降,補足其氣,自能周流矣。

塞因塞用也。

老年津液虧則生燥,故有頭暈耳聾、發白眼花、怔忡健忘、不昧、久咳口臭一切上焦熱證,皆燥也。又有大便於結,小便赤數,則燥熱在二腸。又有口渴而多飲茶水,則作脹悶,食乾物,則噎而難下,燥熱在上脘。凡諸燥證,皆不可認為實火。蓋津液乃化生之原,人身內外賴以滋濡,況老年真陰不足以化生津液,亟須保養真陰,生津潤燥,則上下一切假熱證,自愈。若但曰水不勝火,而直補其水,則必作寒瀉,中氣易陷矣。

若但曰脾胃弱,而直補其土,則津液被茯苓所滲而燥更甚。縱教胃熱能食,而脾虛不化,積滯生矣。若合和失法,即術亦為燥。若但疏達肝木,則疏泄令行,易汗易尿易瀉,津液益亡而燥益勝。若清理胃土,中氣本虛,又受抑遏,必作胃寒之證。若但清其肺金,金冷不足以生水,而微陽受制,必生畏寒手足冷等證。

按:經云:心營肺衛。余每用桑白皮,則身灑淅畏寒。故瀉白散為老年禁藥。

老年病愈之後,亟須峻補元氣。若元氣足,則動而生陽而真火發,靜而生陰而真水潮,神力自健,津液自生。神力健則周身爽利,醒睡皆安,津液生則口體滋濡,渴煩皆免。加以清補肺金,而勿用寒涼,舒暢肝木,而勿用熱燥,使金自生水,無待於補水,木自生火,無待於補火,每日飲食留心調養脾胃,務使胃強能食,而不致飽悶、嘈雜、吐酸、噯呃,脾健能消,而不為飧泄、燥結、腹脹、臍痛、尿赤,斯真老當益壯矣。

老弱人皆表虛易汗,凡麻黃、羌活、獨活、荊芥、防風、白芷、細辛,一切發汗之藥,固當慎用。然補虛方中,常有掛枝、肉桂、升麻、乾薑,凡屬宣揚疏達之性,皆能發汗。又如當歸能溫血,血溫則汗出,得川芎更易汗矣。又脾虛則易瀉,凡大黃、芒硝、二醜、巴豆,攻下之藥,固當慎用。

而補虛方中,常有二冬、二地、知母、蓮子,凡屬陰寒油濕滑潤之性,皆能致瀉。又降香、沉香、山楂、麥芽、枳殼、蘇子等,皆能破氣。若用此而無固氣之藥,則氣虛更易汗瀉也。故有不發表而汗,不攻下而瀉,甚有汗脫瀉脫者。此類是也。然則,見為不宜汗,則當留心於能汗之藥;見為不宜瀉,則當留心於能瀉之藥。

蓋立方大非易事也。

老人久病未痊,偶見瀉證,乃有限之元氣將脫也。或並無大痰、大熱、大煩、大燥,但每日零進飲食,而臥床不起,時清時憒,即危證也。若偶而汗出,或二便數次,皆危證也。此但據證,而脈不可恃矣。按:此證多屬肝木克脾土,脈來弦而怠緩,頗似無病長緩之象。《脈經》所謂肝脾俱至,食多穀不化,肝多即死。豈真脈不可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