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義簡摩》~ 卷六 名論彙編 (3)
卷六 名論彙編 (3)
1. 從證從脈說
景岳有此說,已見卷二。
白話文:
景岳有這種說法,在第二卷已經出現過了。
陶節庵曰:脈浮當汗,沉當下,固其宜也。然浮亦有可下者,邪熱入腑,大便難也。大便不難,其敢下乎?沉亦有可汗者,少陰病,身有熱也。身不發熱,其敢汗乎?
白話文:
陶節庵說:脈象浮起就應該發汗,脈象沉下就應該瀉下,這是適宜的。但是脈象浮也有可以瀉下的情況,邪熱侵入腑臟,導致大便困難。大便不困難,難道敢於瀉下嗎?脈象沉也有可以發汗的情況,少陰病,身體發熱。身體不發熱,難道敢於發汗嗎?
高鼓峰曰:治病之法,在臨證時,先察其內外、臟腑、經絡、新久、虛實、痰食、血氣,再以脈合之。如證與脈合,或正治,或從治,可也。有證與脈不合者,則當審其輕重,辨其真假,或舍證從脈,或舍脈從證以治之。復有證與時不合者,或舍證從時,或舍時從證以治之。脈證時三者,須互相參考。
白話文:
高鼓峯說:治療疾病的方法,在看病的時候,首先要察看病人的內外、臟腑、經絡、病情新舊、虛實、是否有痰食、氣血的狀況,再以此與脈象相應對。如果病情與脈象相符合,可以使用針對性的治療方法或支持性的治療方法。如果病情與脈象不符合,就需要仔細分辨輕重,辨別真假,或者優先考慮脈象來治療,或者優先考慮病情來治療。此外,還要考慮病情與當時時令的關係,或者優先考慮病情,或者優先考慮時令來治療。病情、脈象、時令三者之間,需要互相參照。
李士材曰:脈浮為表,治宜汗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下者焉。仲景云:若脈浮大,心下硬,有熱,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是也。脈沉為里,治宜下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汗者焉。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而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微汗之是也。脈促為陽,當用葛根芩連清之矣。
白話文:
李士材說:脈象浮在表層,應當用發汗療法,這是常見的。但是也有一些情況適合使用瀉下療法。仲景說:如果脈象浮大,心下部位堅硬,有發熱,屬於臟腑熱證,應該攻裡,不讓發汗。脈象沉在裡層,應當用瀉下療法,這是常見的。但是也有一些情況適合用發汗法。少陰病初期,反而發熱,但脈象沉遲的,可以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微微發汗。脈象促數屬陽,應該用葛根芩連清熱。
若脈促厥冷為虛脫,非灸非溫不可。此又非促為陽盛之脈也。脈遲為寒,當用乾薑附子溫之矣。若陽明脈遲,不惡寒,身體濈濈汗出,則用大承氣。此又非遲為陰寒之脈矣。四者皆從證不從脈也。世有切脈不問證者,其失可勝言哉?又表證汗之,此其常也。仲景曰: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身體疼痛,當救其里,用四逆湯。
白話文:
如果脈搏急促、手腳冰冷,表示虛脫,必須用艾灸或溫熱的方法治療。這種情況並不是由於陽氣旺盛造成的脈搏急促。脈搏遲緩表示寒證,應該用乾薑、附子等溫熱藥物治療。但如果是陽明脈遲緩,不畏寒,身體出汗淋漓,就應該使用「大承氣湯」。這也不是因為脈搏遲緩就是寒證造成的。以上四種情況,都是根據症狀而不是脈象來鑑別的。一些醫生只切脈不問症狀,他們的錯誤可是很多啊!此外,對於表證,通常會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張仲景說過:病人發熱頭痛,脈象卻很沉,身體疼痛,應該治療內在的病因,使用「四逆湯」。
此從脈之沉也。按:脈亦必遲也。里證下之,此其常也。日晡發熱者屬陽明,脈浮虛者,宜發汗。此從脈之浮也。按:脈亦必兼緊。結胸證具,常以大小陷胸下之矣。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是宜從脈而治其表也。身疼痛者,常以桂枝麻黃解之矣。然尺中遲者不可汗,亦不可攻,以營血不足故也。
是宜從脈而益其營矣。四者皆從脈不從證也。世有問證而忽脈者,得非仲景之罪人乎?
白話文:
這些是從脈象中的沉脈得出的結論。註解:脈象必定也會出現遲脈。裡證需要向下瀉治,這是通常的做法。下午發熱屬於陽明證,脈浮虛的人,應該發汗治療。這些是從脈象中的浮脈得出的結論。註解:脈象必定也會兼具緊脈。結胸證的症狀齊全,通常用大小陷胸湯向下瀉治。脈浮大的人不能瀉治,瀉治會導致死亡。因此應該根據脈象來治療表證。身體疼痛的人,通常用桂枝麻黃湯治療。但是尺脈具備遲脈的人不能發汗,也不能攻治,這是因為營血不足的緣故。
2. 陰證陽脈陽證陰脈辨
高鼓峰曰:「辨脈」曰:陽證得陰脈者死,陰證得陽脈者生。此二句是論傷寒,若別證,便不可如此斷。外感重陽,內傷重陰。陽證陰脈,如發熱而脈不洪大浮數,此必是火遏也,或胃陰不能充拓也,或胃水不能化其營血也。治之者,舍證從脈可也。陰證陽脈,如內傷不發熱,其脈當靜反洪大浮躁而數,此是陰亡也,或陽明有食與火也,或腎虛不能納氣也,或過服烏附,下焦津液枯竭也。又有一種重按有力卻不弦,從肌肉滲開,脈與肉無界限,此近於浮洪豁大也。
總是陰之象也,陰亡也。「辨脈」原文作陰病陽病。今改病作證,義自不同。
白話文:
高鼓峯說:「辨認脈象」時,如果陽症(熱性疾病)出現陰脈(沉細脈),會死亡;陰症(寒性疾病)出現陽脈(洪大脈),會存活。這兩句話是針對傷寒所說的,對於其他疾病,不能這樣斷定。
外感疾病(由外部因素引起)主要表現為陽盛,內傷疾病(由身體內部因素引起)主要表現為陰盛。陽症出現陰脈,例如發燒但脈搏不洪大、浮數,可能是火氣受阻,或胃陰不足、不能滋潤,或胃液不能將營血化開。治療時,可以暫時不關注症狀,而根據脈象來治療。
陰症出現陽脈,例如內傷不發熱,脈搏本應平穩,但反而洪大、浮躁、數快,這是因為陰氣虧虛,或者是陽明胃經有實熱,或腎氣虛弱、不能收納氣血,或服用過多烏頭附子,導致下焦津液枯竭。還有一種情況是重按脈搏有力但不緊繃,從肌肉中滲出,脈搏與肌肉界限不明顯,這類似於浮洪豁大的脈象。
3. 童男童女脈
杜光庭曰:欲識童男與童女,訣在寸關更尺裡,自然緊數甚分明,都緣未散精華氣。
緊數甚分明,五字著力,此無病者也,有病者別論。病者,瀉利便血,經月不調,與久患癰疽也。
白話文:
杜光庭說:想要辨認童男和童女,關鍵在於寸關尺三部脈象,他們的脈象自然緊密而清晰,都是因為精氣尚未散失。
脈象緊密而清晰,這五個字是重點,這是指沒有疾病的人,如果有病則另當別論。患有腹瀉便血、月經不調或長期患有膿瘡的人則不在此列。
4. 李士材人迎氣口說
李士材曰: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人迎以辨外因,氣口以辨內因。又曰:人迎緊盛傷於風,氣口緊盛傷於食。蓋寸部三分,關部三分,尺部三分,共得九分。每部三分者,前一分,中一分,後一分也。此云關前一分,仍在關上之前一分耳。人多誤認關前二字,竟以左寸為人迎,右寸為氣口,誤矣。
白話文:
李士材說:關脈前三分之一,是人命的關鍵。左側是「人迎」脈,右側是「氣口」脈。「人迎」脈可診斷外因,而「氣口」脈可診斷內因。又說:「人迎」脈緊盛,是風邪所傷;「氣口」脈緊盛,是飲食所傷。寸脈一分,關脈一分,尺脈一分,總共三分。每一分又可分為前一分、中一分、後一分。這裡說的「關前一分」,是指關脈前三分之一的位置。很多人誤解了「關前」兩個字,竟把左寸當做「人迎」,右寸當做「氣口」,這是錯誤的。
須知左關前一分,正當肝部。肝為風木之臟,故外傷於風者,內應風臟而為緊盛也。右關前一分,正當脾部。脾為倉廩之官,故內傷於食者,內應食臟而為緊盛也。觀其但曰傷於風,勿泥外因,而概以六氣所傷者,俱取人迎也。但曰傷於食,勿泥內因,而概以七情所傷者,俱取氣口也。
白話文:
要知道,左邊的關脈前面一分的地方,剛好對應肝臟。肝屬風木,因此外傷於風的人,內應於肝臟而脈搏會緊盛。右邊的關脈前面一分的地方,剛好對應脾臟。脾是負責貯藏和運化食物的,因此內傷於飲食的人,內應於脾臟而脈搏也會緊盛。文章中只說「傷於風」,不要拘泥於外因,而凡是六氣所傷造成的,都可以取人迎脈。只說「傷於食」,不要拘泥於內因,而凡是七情所傷造成的,都可以取氣口脈。
又曰:古法,人迎氣口有兩說。在左右兩手分之,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在右手一手分之,肺在寸為人迎,脾在關為氣口。蓋肺主毛皮,司腠理。凡風邪來客,先犯皮毛,皆肺經腠理不密所致也。
白話文: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古時候對「人迎氣口」有兩個不同的講法。
一種講法是將人迎和氣口分在左右兩隻手上,左手的是人迎,右手的是氣口。
另一種講法是隻分在右手上,寸口部位的是人迎,關門部位的是氣口。
這種分法是因為肺主司皮毛,掌管腠理。當風邪侵襲人體時,首先會侵犯皮毛,都是因為肺經的腠理不緻密所導致的。
按人迎氣口之說,聚訟紛紜,迄無定論。竊謂結喉兩旁,有穴名人迎,無人迎脈也。兩手高骨,有脈名氣口,無氣口穴也。不得相提並論。義固顯然,不待比較二脈之大小也。惟左主外,右主中者,何也?蓋即左升右降之義耳。經曰: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陽自左升,而外感遏其陽之出路,故氣口緊盛矣。
白話文:
關於「人迎」和「氣口」的爭論,至今尚未有定論。我認為在喉結兩側有一個穴位叫「人迎」,但沒有「人迎脈」。兩手高骨處有一條脈絡叫「氣口」,但沒有「氣口穴」。它們不能相提並論。這個道理很明顯,不需要比較這兩條脈絡的大小。
至於為什麼左邊主外,右邊主中?這是因為它們分別與左升右降的原理有關。經文中說:「左右是陰陽的道路。」陽氣從左側升起,而外感會阻滯陽氣的出路,所以「氣口」就會緊盛。
陰自右降,而內傷遏其陰之歸路,故氣口緊盛矣。是知分三部九候者,分候經絡臟腑也。分人迎氣口者,統候陰陽升降也。拘拘於肝脾,失之矣。
白話文:
陰氣本由右往下降,但內在的病症阻礙了陰氣的回歸路徑,所以氣口會緊而盛。由此可知,分為三部九候的脈診法,是為了辨別經絡臟腑的情況。而分人迎氣口,則是統一觀察陰陽升降的狀態。如果只拘泥於肝脾一處,就容易錯失全貌。
5. 李東垣內外傷辨脈
東垣曰:古人於脈上,辨內外傷於人迎氣口:人迎脈大於氣口,為外傷;氣口脈大於人迎,為內傷。此辨固是,但其說有所未盡耳。外感風寒,皆有餘之證,是從前客邪來犯也,其病必見於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陽二十五度。內傷飲食及飲食不節、勞倦過度,皆不足之病也,必見於右手。
白話文:
東垣先生說:古人依據脈象,分辨外傷和內傷於人迎和氣口:人迎脈大於氣口,是外傷;氣口脈大於人迎,是內傷。這樣的辨證雖然正確,但所說的內容還不全面。外感風寒,都是正氣有餘的證象,這是因為從前外邪來犯,病症一定會表現在左手。左手主表,運行陽二十五度。內傷飲食及飲食不節、勞倦過度,都是正氣不足的病症,一定會表現在右手。
右手主裡,乃行陰二十五度。故外感寒邪,則獨左寸人迎脈浮緊,按之洪大。緊者急甚於弦,是足太陽寒水之脈。按之洪大而有力,中見手少陰心火之脈。丁與壬合,內顯洪大,乃傷寒脈也。火為水抑故也。若外感風邪,則人迎脈緩大於氣口一倍,或兩倍三倍。內傷飲食,則右寸氣口大於人迎一倍。
白話文:
右手代表身體內部,經絡運行於陰分25度。因此,如果是由外部受寒邪所致,就會出現左寸人迎脈浮緊,按壓時洪大。緊脈比弦脈更急迫,代表足太陽膀胱經的寒水之脈。按壓時洪大有力,表明手中少陰心經的火脈在內顯現。丁(膀胱經)與壬(心經)相合,內部顯現洪大,這是傷寒的脈象,因為火被水抑制所致。
如果是由外部受風邪所致,就會出現人迎脈緩慢,強弱比氣口脈大一倍,甚至兩倍或三倍。如果是內傷導致飲食不化,就會出現右寸氣口脈比人迎脈大一倍。
傷之重者,重者,病久邪盛深入里也。過在少陰則二倍,太陰則三倍,此內傷飲食之脈。若飲食不節,勞役過甚,則心脈變見於氣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挾心火之勢,亦來薄肺。經云侮所不勝,寡於畏者是也。故氣口脈急大澀數,時一代也。澀者肺之本脈。代者元氣不相接,脾胃不及之脈。
白話文:
嚴重的疾病,是因為病情持續較久,邪氣盛行深入體內所致。若侵犯少陰脈,病程會加倍;侵犯太陰脈,病程會加三倍,這是由於飲食不節制所致的脈象。如果飲食不節制,勞累過度,則心脈會在氣口脈上顯現異常。這是因為心火剋制肺臟,而肝木則助長心火的勢頭,也來侵犯肺臟。經書上說,欺負比自己弱小的,且缺乏敬畏心的人,正是如此。因此,氣口脈會顯得急促、大而澀,並出現時斷時續的情況。其中的澀脈是肺臟的本脈;時斷時續的脈象,則是元氣不連貫、脾胃虛弱的脈象。
洪大而數者,心火刑肺也。急者,肝木挾心火而反克肺金也。若不甚勞役,惟右關脾脈大而數,謂獨大於五脈。數中顯緩,時一代也。如飲食不節,寒溫失所,則先右關胃脈損弱,甚則隱而不見,惟內顯脾脈之大數微緩,時一代也。宿食不消,則獨右關脈沉而滑。經云:脈滑者有宿食也。
以此辨之,豈不明白易曉乎?
白話文:
脈象洪大而數,這是心火旺盛灼傷肺部造成的。脈象急促,這是肝木挾帶心火反過來剋制肺金造成的。
如果沒有過度勞累,只有右關脾脈洪大而數,表示脾脈比其他脈象突出。數脈中顯得緩慢,是隔一段時間出現一次。
如果飲食不節制,寒熱失調,就會導致右關胃脈先虛弱,嚴重時會隱而不明顯,只剩內部顯現的脾脈洪大數緩,是隔一段時間出現一次。
宿食不消化,就會出現獨右關脈沉而滑的現象。經書上說:脈象滑利,表示有宿食。
又曰:如腹痛惡寒,而脈弦者,是木來剋土也,小建中主之。如脈沉細,腹痛者,是水來侮土,理中主之。如脈緩體重,腹脹自利,是濕勝也,平胃散主之。
白話文:
又說:假如腹痛,怕冷,並且脈搏緊而有力,這是木元素旺盛,剋制了土元素,用小建中湯為主。假如脈搏深沉而細弱,腹痛,這是水元素旺盛,侵害了土元素,用理中湯為主。假如脈搏緩慢,身體沉重,腹脹自己會腹瀉,這是濕元素過重,用平胃散為主。
東垣辨脈悉矣,而條理未盡。前人已有辨之者,謂內傷飲食,有傷飽傷飢不同也,又謂勞役當作勞逸。世只知有勞病,而不知有逸病也。此即《內經》形志俱樂,病生於肉之義也。竊謂勞役之中,亦尚有勞心勞力之辨。形苦志苦,不得混治。勞力傷衛傷筋,病在肝脾。勞心傷營傷血,病在心腎。勞力脈澀而芤,勞心脈細而結。勞力脈強而堅,勞心脈虛而散。
白話文:
東垣先生辨別脈象已經很詳盡了,但條理還有所欠缺。前人已經指出,內傷是由飲食不當引起的,有過飽和過飢的區別。又說勞役應該分為勞動和逸樂。世間只知道有勞累致病,卻不知道有逸樂致病的道理。這正是《內經》中所說的「形志俱樂,病生於肉」的道理。我認為在勞役之中,還要區分勞心和勞力。形體勞苦和精神勞苦,不能混為一談。勞力損傷衛氣和筋脈,病位在肝脾。勞心損傷營血,病位在心腎。勞力脈象澀而重,勞心脈象細而結。勞力脈象強而堅,勞心脈象虛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