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義簡摩》~ 卷六 名論彙編 (3)
卷六 名論彙編 (3)
1. 從證從脈說
景岳有此說,已見卷二。
陶節庵曰:脈浮當汗,沉當下,固其宜也。然浮亦有可下者,邪熱入腑,大便難也。大便不難,其敢下乎?沉亦有可汗者,少陰病,身有熱也。身不發熱,其敢汗乎?
高鼓峰曰:治病之法,在臨證時,先察其內外、臟腑、經絡、新久、虛實、痰食、血氣,再以脈合之。如證與脈合,或正治,或從治,可也。有證與脈不合者,則當審其輕重,辨其真假,或舍證從脈,或舍脈從證以治之。復有證與時不合者,或舍證從時,或舍時從證以治之。脈證時三者,須互相參考。
李士材曰:脈浮為表,治宜汗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下者焉。仲景云:若脈浮大,心下硬,有熱,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是也。脈沉為里,治宜下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汗者焉。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而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微汗之是也。脈促為陽,當用葛根芩連清之矣。
若脈促厥冷為虛脫,非灸非溫不可。此又非促為陽盛之脈也。脈遲為寒,當用乾薑附子溫之矣。若陽明脈遲,不惡寒,身體濈濈汗出,則用大承氣。此又非遲為陰寒之脈矣。四者皆從證不從脈也。世有切脈不問證者,其失可勝言哉?又表證汗之,此其常也。仲景曰: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身體疼痛,當救其里,用四逆湯。
此從脈之沉也。按:脈亦必遲也。里證下之,此其常也。日晡發熱者屬陽明,脈浮虛者,宜發汗。此從脈之浮也。按:脈亦必兼緊。結胸證具,常以大小陷胸下之矣。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是宜從脈而治其表也。身疼痛者,常以桂枝麻黃解之矣。然尺中遲者不可汗,亦不可攻,以營血不足故也。
是宜從脈而益其營矣。四者皆從脈不從證也。世有問證而忽脈者,得非仲景之罪人乎?
白話文:
景嶽有此論述,我們已在第二卷中見過。
陶節庵表示:脈象浮動應當使用發汗療法,脈象沉澀應當使用瀉下療法,這確實是常規做法。然而,有時候脈象浮動也可能需要使用瀉下療法,比如當邪熱進入腑臟,造成大便困難的情況下。如果大便並無困難,豈能輕易使用瀉下療法呢?同樣地,脈象沉澀也可能需要使用發汗療法,例如在少陰病且身體發熱的情況下。如果身體沒有發熱,豈能輕易使用發汗療法呢?
高鼓峯認為:治療疾病的方法,在診斷患者時,首先應該觀察其內部和外部狀況,包括臟腑、經絡、病程長短、虛實、痰飲、食積、血液循環等情況,再結合脈象進行判斷。如果症狀和脈象相符,可以選擇正治或反治方法。但有些時候,症狀和脈象可能不符,這時就應該仔細判斷哪個更嚴重,分辨真假,或者捨棄症狀依脈象治療,或者捨棄脈象依症狀治療。還有時,症狀和季節不相符合,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捨棄症狀依季節治療,或者捨棄季節依症狀治療。脈象、症狀和季節,必須相互參考。
李士材認為:脈象浮動通常代表表證,治療上應當使用發汗療法,這是常規做法,但也有例外,如張仲景所說,如果脈象浮動且大,心下有硬塊,有熱感,且屬於臟腑問題,應該使用攻下療法,而非發汗療法。脈象沉澀通常代表裡證,治療上應當使用瀉下療法,這是常規做法,但也存在例外,如在少陰病初期,出現發熱症狀,脈象沉澀,應該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微微發汗。脈象急促通常代表陽證,應該使用葛根芩連清熱。但如果脈象急促且伴有厥冷,這可能是虛脫,必須使用灸法或溫熱療法。這時,脈象急促不再是陽證的表現。脈象緩慢通常代表寒證,應該使用乾薑附子溫熱療法。但如果陽明脈緩慢,不畏寒,身體持續出汗,則應該使用大承氣湯。這時,脈象緩慢不再是寒證的表現。以上四種情況都是根據症狀而非脈象進行治療。有些人只關注脈象而忽略症狀,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還有一些情況,如表證應當使用發汗療法,這是常規做法。但張仲景提到,如果發熱頭痛,脈象反而沉澀,身體疼痛,應該先救裡證,使用四逆湯。這是根據脈象沉澀進行治療。通常,脈象還會伴有緩慢。裡證應當使用瀉下療法,這是常規做法。但對於在傍晚時分發熱的陽明病,如果脈象浮虛,應該使用發汗療法。這是根據脈象浮虛進行治療。通常,脈象還會伴有緊張。當患者出現結胸症狀,通常會使用大小陷胸湯進行瀉下治療。但如果脈象浮大,不能使用瀉下療法,否則會導致死亡。這時,應該根據脈象治療表證。當患者身體疼痛,通常會使用桂枝麻黃湯進行治療。但如果尺脈緩慢,不能使用發汗療法,也不能使用攻下療法,因為這可能是營養不足造成的。這時,應該根據脈象增加營養。以上四種情況都是根據脈象而非症狀進行治療。有些人只關注症狀而忽略脈象,這難道不是對張仲景的誤解嗎?
2. 陰證陽脈陽證陰脈辨
高鼓峰曰:「辨脈」曰:陽證得陰脈者死,陰證得陽脈者生。此二句是論傷寒,若別證,便不可如此斷。外感重陽,內傷重陰。陽證陰脈,如發熱而脈不洪大浮數,此必是火遏也,或胃陰不能充拓也,或胃水不能化其營血也。治之者,舍證從脈可也。陰證陽脈,如內傷不發熱,其脈當靜反洪大浮躁而數,此是陰亡也,或陽明有食與火也,或腎虛不能納氣也,或過服烏附,下焦津液枯竭也。又有一種重按有力卻不弦,從肌肉滲開,脈與肉無界限,此近於浮洪豁大也。
總是陰之象也,陰亡也。「辨脈」原文作陰病陽病。今改病作證,義自不同。
白話文:
高鼓峯說:在脈診中有所謂"陽證得到陰脈的人會死亡,陰證得到陽脈的人能存活"的說法。這兩句話主要是針對傷寒病症來說的,對於其他疾病就不能這樣直接判斷了。外感疾病重點在陽,而內傷疾病則重點在陰。
在陽證中出現陰脈,例如病人發燒但脈搏並非洪大浮數,這可能是火被阻遏,或者是胃陰無法充分擴張,或者是胃中的水分無法轉化為營養血液。治療時,可以根據脈象而非症狀來進行治療。
在陰證中出現陽脈,例如內傷病人本不應發燒,但脈象卻顯得洪大浮躁且數,這可能是陰分流失,或者是在陽明經有食積和火氣,或者是腎虛無法吸納氣息,或者是服用過多烏頭、附子導致下焦津液乾涸。還有一種脈象,雖然重按有力但卻不呈弦狀,從肌肉中散開,脈與肉無明顯界限,這種脈象接近浮洪豁大。
總的來說,這些都是陰的象徵,表示陰分正在流失。在古文中的"辨脈"原本寫的是陰病陽病,現在我們改為陰證陽證,意義自然就不同了。
3. 童男童女脈
杜光庭曰:欲識童男與童女,訣在寸關更尺裡,自然緊數甚分明,都緣未散精華氣。
緊數甚分明,五字著力,此無病者也,有病者別論。病者,瀉利便血,經月不調,與久患癰疽也。
白話文:
杜光庭說:要想辨認出童男和童女,關鍵在於他們寸、關、尺三部脈象中的脈理。他們的脈象緊密而數,界限非常清晰,這都是因為他們的精力和元氣尚未散失。
脈象緊密而數,界限非常清晰,這五個特徵非常明顯,指的是他們身體健康。但如果有疾病,那就另當別論了。生病的情況可能包括:腹瀉便血,月經不調,或者長期患有膿瘡等病症。
4. 李士材人迎氣口說
李士材曰: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人迎以辨外因,氣口以辨內因。又曰:人迎緊盛傷於風,氣口緊盛傷於食。蓋寸部三分,關部三分,尺部三分,共得九分。每部三分者,前一分,中一分,後一分也。此云關前一分,仍在關上之前一分耳。人多誤認關前二字,竟以左寸為人迎,右寸為氣口,誤矣。
須知左關前一分,正當肝部。肝為風木之臟,故外傷於風者,內應風臟而為緊盛也。右關前一分,正當脾部。脾為倉廩之官,故內傷於食者,內應食臟而為緊盛也。觀其但曰傷於風,勿泥外因,而概以六氣所傷者,俱取人迎也。但曰傷於食,勿泥內因,而概以七情所傷者,俱取氣口也。
又曰:古法,人迎氣口有兩說。在左右兩手分之,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在右手一手分之,肺在寸為人迎,脾在關為氣口。蓋肺主毛皮,司腠理。凡風邪來客,先犯皮毛,皆肺經腠理不密所致也。
按人迎氣口之說,聚訟紛紜,迄無定論。竊謂結喉兩旁,有穴名人迎,無人迎脈也。兩手高骨,有脈名氣口,無氣口穴也。不得相提並論。義固顯然,不待比較二脈之大小也。惟左主外,右主中者,何也?蓋即左升右降之義耳。經曰: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陽自左升,而外感遏其陽之出路,故氣口緊盛矣。
陰自右降,而內傷遏其陰之歸路,故氣口緊盛矣。是知分三部九候者,分候經絡臟腑也。分人迎氣口者,統候陰陽升降也。拘拘於肝脾,失之矣。
白話文:
李士材說:在關脈前方的一小段,掌握著人的生命主導,左邊的脈象被稱為人迎,右邊的脈象則被稱為氣口。人迎用來判斷由外界因素引起的病症,氣口則用來辨識由內在因素導致的疾病。他進一步解釋,如果人迎的脈象緊繃強烈,表示病人可能受風邪侵襲;若氣口的脈象緊繃強烈,則可能是飲食問題造成的。人迎、氣口、以及尺脈各佔三份,合計為九份。每個部位再細分為前三份、中三份和後三份。這裡所說的「關前一分」,其實指的是關脈前方的那一小段。許多人對「關前」兩個字有所誤解,以為左手的寸脈是人迎,右手的寸脈是氣口,這實屬錯誤。
必須理解,左關前方的一小段,正是肝臟的部位。肝臟是與風邪相關的器官,所以外部受到風邪侵害的人,內部會反映到肝臟,造成脈象緊繃強烈。同樣的,右關前方的一小段,是脾臟的部位。脾臟主管消化,所以內部受到飲食影響的人,內部會反映到脾臟,造成脈象緊繃強烈。只說風邪傷害,不要侷限於外因,所有由六氣造成的傷害,都可從人迎來判斷。只說飲食傷害,也不要侷限於內因,所有由七情造成的傷害,都可從氣口來判斷。
他又說,根據古法,人迎和氣口有兩種不同的詮釋方式。一種是在左右兩手分別界定,左邊的是人迎,右邊的是氣口。另一種是在右手界定,肺部在寸脈的位置是人迎,脾臟在關脈的位置是氣口。因為肺主掌皮膚,負責調節汗孔。當風邪入侵,最先影響的就是皮膚,這是由肺經汗孔的防禦功能減弱所導致的。
關於人迎和氣口的討論,眾說紛紜,至今沒有明確的結論。然而,我認為在喉結兩側的穴位叫做人迎,但並不是人迎脈。在手的高骨處有一條脈叫做氣口,但並不是氣口穴。這兩者不能混為一談。道理很清楚,不需要去比較兩條脈的大小。左邊主要反應外部狀況,右邊主要反應內部狀況,為什麼呢?這就是左升右降的道理。經典中提到:左右,是陰陽的通道。陽氣從左邊上升,如果外感阻礙了陽氣的出路,那麼氣口的脈象就會緊繃強烈。
陰氣從右邊下降,如果內傷阻礙了陰氣的迴路,那麼氣口的脈象也會緊繃強烈。由此可知,我們將脈象分為三個部位,每個部位又細分為三候,這是為了分別判斷經絡和臟腑的狀況。而區分人迎和氣口,則是為了整體判斷陰陽的升降。如果只侷限於肝脾,那就錯了。
5. 李東垣內外傷辨脈
東垣曰:古人於脈上,辨內外傷於人迎氣口:人迎脈大於氣口,為外傷;氣口脈大於人迎,為內傷。此辨固是,但其說有所未盡耳。外感風寒,皆有餘之證,是從前客邪來犯也,其病必見於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陽二十五度。內傷飲食及飲食不節、勞倦過度,皆不足之病也,必見於右手。
右手主裡,乃行陰二十五度。故外感寒邪,則獨左寸人迎脈浮緊,按之洪大。緊者急甚於弦,是足太陽寒水之脈。按之洪大而有力,中見手少陰心火之脈。丁與壬合,內顯洪大,乃傷寒脈也。火為水抑故也。若外感風邪,則人迎脈緩大於氣口一倍,或兩倍三倍。內傷飲食,則右寸氣口大於人迎一倍。
傷之重者,重者,病久邪盛深入里也。過在少陰則二倍,太陰則三倍,此內傷飲食之脈。若飲食不節,勞役過甚,則心脈變見於氣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挾心火之勢,亦來薄肺。經云侮所不勝,寡於畏者是也。故氣口脈急大澀數,時一代也。澀者肺之本脈。代者元氣不相接,脾胃不及之脈。
洪大而數者,心火刑肺也。急者,肝木挾心火而反克肺金也。若不甚勞役,惟右關脾脈大而數,謂獨大於五脈。數中顯緩,時一代也。如飲食不節,寒溫失所,則先右關胃脈損弱,甚則隱而不見,惟內顯脾脈之大數微緩,時一代也。宿食不消,則獨右關脈沉而滑。經云:脈滑者有宿食也。
以此辨之,豈不明白易曉乎?
又曰:如腹痛惡寒,而脈弦者,是木來剋土也,小建中主之。如脈沉細,腹痛者,是水來侮土,理中主之。如脈緩體重,腹脹自利,是濕勝也,平胃散主之。
東垣辨脈悉矣,而條理未盡。前人已有辨之者,謂內傷飲食,有傷飽傷飢不同也,又謂勞役當作勞逸。世只知有勞病,而不知有逸病也。此即《內經》形志俱樂,病生於肉之義也。竊謂勞役之中,亦尚有勞心勞力之辨。形苦志苦,不得混治。勞力傷衛傷筋,病在肝脾。勞心傷營傷血,病在心腎。勞力脈澀而芤,勞心脈細而結。勞力脈強而堅,勞心脈虛而散。
白話文:
李東垣在脈學上,對於區分內傷和外傷的方法是透過人迎脈(頸部的大動脈)和氣口脈(手腕處的徑動脈)的大小來辨別:如果人迎脈比氣口脈大,那就是外傷;反之,如果氣口脈比人迎脈大,就是內傷。這個方法確實有效,但是他的理論還有些許未盡之處。
外感風寒,都屬於實證,是由於過去的邪氣侵擾所致,通常會在左手的脈象上顯現。左手主表,負責運行陽氣二十五度。而內傷,比如飲食不節制或過度勞累,都是虛證,會在右手的脈象上顯現。
右手主裡,負責運行陰氣二十五度。因此,如果外感寒冷,就會在左手的寸脈出現浮緊且按之洪大的現象。緊是弦脈的一種更嚴重的表現,這是太陽經的寒水脈。按下去洪大有力,表示少陰經的心火脈。丁與壬相合,脈象呈現洪大,這就是傷寒脈。因為火被水抑制所致。如果感受風邪,人迎脈會比氣口脈緩大一倍,甚至兩倍或三倍。而飲食傷害,則右寸的氣口脈會比人迎脈大一倍。
如果飲食傷害嚴重,疾病久留,邪氣深陷,超過少陰經就加倍,太陰經則三倍,這是飲食傷害的脈象。如果飲食不節制,勞動過度,心臟的脈象會在氣口脈上顯現。這是心火侵犯肺部,肝臟的木氣攜帶心火的力量,也會來壓迫肺部。經典上說,欺負自己能勝的,就是缺乏敬畏之心。所以氣口脈會變得緊急、大、澀、數,偶爾會有一個停頓。澀是肺的本脈。停頓表示元氣無法連接,是脾胃功能不佳的脈象。
洪大而數的脈象,表示心火侵犯肺部。緊急的脈象,表示肝木攜帶心火的力量反過來剋制肺金。如果不那麼勞累,只有右關的脾脈會大而數,也就是比其他五脈都要大。在數中顯示出緩慢,偶爾會有一個停頓。如果飲食不節制,冷暖失調,首先右關的胃脈會受損減弱,嚴重時甚至隱藏不見,只在內部顯示脾脈的大、數、微緩,偶爾會有一個停頓。如果食物殘留不消化,則只有右關脈會沉而滑。經典上說:脈象滑,表示有食物殘留。
用這些方法辨識,不是很清楚易懂嗎?
他進一步解釋:如果腹部疼痛,怕冷,脈象弦,這是木氣剋制土氣的現象,可以使用小建中湯。如果脈象沉細,腹部疼痛,這是水氣欺負土氣,可以用理中湯。如果脈象緩慢,身體沉重,腹部脹滿,自然排便,這是濕氣過盛,可以使用平胃散。
李東垣在脈學上的辨識已經很全面了,但條理上仍有待完善。前人已經有所補充,比如飲食傷害,有因過飽和過餓造成的不同,又比如勞役應該是指勞逸。世人只知道有勞累導致的疾病,卻不知道也有安逸導致的疾病。這就是《內經》中提到的形體和精神都快樂,疾病從肌肉產生的道理。我認為,在勞役中,還應該區分勞心和勞力。形體和精神的痛苦,不能混在一起治療。勞力傷害衛氣和筋骨,疾病出現在肝和脾。勞心傷害營養和血液,疾病出現在心和腎。勞力的脈象澀而芤,勞心的脈象細而結。勞力的脈象強而堅,勞心的脈象虛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