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六 名論彙編 (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名論彙編 (2)

1. 戴同甫審脈分合偶比類五法

分者,有脈之形分,謂脈各有形狀。當先明辨,便了然不疑。大小浮沉滑澀,可以指別,迥然各異,辨之於毫釐之間,使其形不相混,如舉有按無為浮,按有舉無為沉之類。

有脈之證分,謂脈之一字獨見為證。如寸浮,中風頭痛之類,不雜他脈,獨為見證。今脈訣歌在各脈之後者是也。或獨見一部,或通見三部,或兩手俱現。

合者,有合眾脈之形為一脈者。謂如似沉似伏實大長弦之合為牢,極軟浮細之合為濡之類。

有合眾脈之形為一證者。謂浮緩為不仁,浮滑為飲,浮洪大而長為風眩巔疾。有二脈合者,有三四脈合者。大抵脈獨見為證者鮮,參合眾脈為證者多。且一脈雖獨見,而為證亦不一。如浮為風,又為虛,又為氣,各不同,此又一脈之證合也。如此相參以考脈,則思過半矣。

偶者,脈合陰陽,必有偶對。經曰:善為脈者,必以比類奇恆,從容知之。因其形之相反而匹配之也。

浮沉者,脈之升降也。浮升在上,沉降在下,為諸脈之根本,為陰陽之定位,為表裡之定診。

遲數者,脈之緊慢也。脈以四五至為平,減一至曰遲,增一至曰數。《難經》曰:遲則為寒,數則為熱,亦陰陽之大別也。

虛實者,脈之剛柔也。按之浮中沉皆有力,為實;遲大而軟,按之豁豁然空,為虛。虛實之由,皆以有餘不足占之,故以按而知。經曰:其氣來實強,為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為不及,病在中。

長短者,脈之贏縮也。經曰:長則氣治,以其充而伸也;短則氣病,以其減而屈也。

滑澀者,脈之通滯也。經曰:滑者陰氣有餘,澀者陽氣有餘。又曰:滑者多血少氣,澀者少血多氣。

洪微者,脈之盛衰也。應指洪大,沖湧有餘,所謂來盛也;應指微弱,委靡不振,所謂來不盛也。

緊緩者,脈之急慢也。陰主斂,故有拘牽之象;陽主舒,故有縱弛之形。仲景曰:風傷衛者脈浮緩,寒傷營者脈浮緊。風為陽邪,寒為陰邪也。

動伏者,脈之出處也。動見關上,厥厥如豆,出類而異於眾也。伏藏於內,不見其形,如蟄蟲之周密也。

促結者,因止以別陰陽之盛也。仲景曰:數中一止,陽盛則促;緩中一止,陰盛則結。

外此脈不可以偶言者,不敢鑿也。《三因方》盡為偶名,而以弦弱、芤微、濡革、散代亦為偶,非一陰一陽也。因知脈不可盡以偶言也。必一陰一陽,而後可偶。不可盡偶,故更增比類二法也。

比者,因其形之相似而擬議之也。比其類而並之,因其疑也;比其類而析之,決其疑也。

《內經》曰:脾虛浮似肺,腎小浮似脾,肝急沉似腎,此皆三者之所亂也。然從容得之,以知其比類也。《難經》曰:心肺俱浮,何以別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澀者肺也。肝腎俱沉,何以別之?然沉而牢者肝也,按之軟,舉指來疾者腎也。此皆於相似之中,而別其同中之異也。

類者,《易》曰: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如大浮數動滑,陽之類也;沉澀弱弦微,陰之類也。

滑伯仁曰:浮為陽,輕手而得之。而芤洪散大長濡弦,皆浮之類也。沉為陰,重手而得之。而伏石短細牢實,皆沉之類也。遲者,減於平脈。而緩結微弱,皆遲之類也。數者,增於平脈。而促疾躁喘,皆數之類也。此又於不似之中,而會其異中之同也。此篇與原文不同處,皆據鄙意增損者也。

白話文:

[戴同甫審脈分合偶比類五法]

「分」指的是脈象的形態區分,意思是說每種脈都有其獨特的形狀,我們首先應該明確辨認,這樣才能清楚明白沒有疑惑。如大小、浮沉、滑澀等脈象,可以透過手指觸感分辨,它們各自有著顯著的差異。在極細微的區別中辨識,讓脈象不會互相混淆,例如輕按有而重按無是浮脈,重按有而輕按無是沉脈等。

「合」是指多種脈象形態結合成為一種脈象。例如沉脈、伏脈、實脈、大脈、長脈和絃脈的結合成為牢脈,極度柔軟、浮脈、細脈的結合成為濡脈等。

也有眾多脈象結合成一個病症的情況。例如浮緩脈象代表麻木,浮滑脈象代表水飲,浮洪大而長的脈象代表風眩和顛頂疾病。有的是兩種脈象結合,有的是三四種脈象結合。一般而言,單一脈象表示病症的情況較少,多種脈象組合表示病症的情況較多。而且,即使是一種脈象單獨出現,也可能代表不同的病症。例如浮脈可能是風邪,也可能是虛弱,或者是氣機不順,各有不同的意義,這也是脈象組合表示的一種情況。

「偶」是指脈象的陰陽相合,必定有相對的一方。經典上說,善於診脈的人,必定會用比類奇恆的方法,從容地理解脈象。這是根據脈象的相反形態來配對。

浮沉是脈象的升降表現,浮脈上升在上,沉脈下降在下,這是所有脈象的根本,是陰陽的固定位置,也是表裡診斷的基礎。

遲數是脈象的快慢表現,脈搏通常以四五跳為正常,減少一次跳動稱為遲脈,增加一次跳動稱為數脈。《難經》中提到,遲脈代表寒症,數脈代表熱症,這也是陰陽的重要區別。

虛實是脈象的硬度表現,按壓時,如果整體都有力感,代表實脈;如果脈象遲緩、大而柔軟,按壓時感覺空洞,代表虛脈。虛實的原因,都是根據脈象的盈虧來判斷,所以要通過按壓來感知。經典上說,氣血充實而強壯,是太過的表現,病症在外;氣血虛弱而微弱,是不及的表現,病症在內。

長短是脈象的盈縮表現,經典上提到,脈象長代表氣血調和,因為脈象充盈而伸展;脈象短代表氣血不足,因為脈象萎縮而收縮。

滑澀是脈象的流暢程度,經典上提到,滑脈代表陰氣有餘,澀脈代表陽氣有餘。又提到,滑脈代表血多氣少,澀脈代表氣多血少。

洪微是脈象的強弱表現,脈象強烈、洪大,代表來勢旺盛;脈象微弱,代表來勢不足。

緊緩是脈象的緊張程度,陰性主收縮,因此有拘束的特徵;陽性主放鬆,因此有鬆弛的特徵。張仲景提到,風邪傷害衛氣時脈象浮緩,寒邪傷害營氣時脈象浮緊。風邪是陽性邪氣,寒邪是陰性邪氣。

動伏是脈象的出沒表現,動脈在關上出現,像是豆子一樣突起,與其他脈象不同。伏脈隱藏在內部,看不見形態,像蟄蟲一樣隱蔽。

促結是脈象停頓的表現,張仲景提到,數脈中出現一次停頓,代表陽氣旺盛,形成促脈;緩脈中出現一次停頓,代表陰氣旺盛,形成結脈。

除了上述脈象之外,有些脈象不能簡單地用偶數來描述,這裡就不強加解釋。《三因方》盡量使用偶數命名,但把弦弱、芤微、濡革、散代等也作為偶數,這並不符合一陰一陽的原則。由此可知,脈象不能完全用偶數來描述,必須符合一陰一陽的原則,才能稱為偶數。由於不能完全用偶數描述,所以增加了比類和合類兩種方法。

「比」是指根據脈象形態的相似性來推測。將類似的脈象進行比較,以解決疑惑;將類似的脈象進行分析,以確定其不同之處。

《黃帝內經》提到,脾虛脈象浮起,類似肺脈;腎脈小而浮起,類似脾脈;肝脈急而下沉,類似腎脈。這些脈象都容易混淆。然而,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它們之間的相似性和不同之處。《難經》提到,心脈和肺脈都浮起,如何區別?然而,浮起而散開的是心脈,浮起而短小澀滯的是肺脈。肝脈和腎脈都下沉,如何區別?然而,下沉而堅固的是肝脈,按壓時柔軟,抬手時迅速回彈的是腎脈。這些都是在相似脈象中,區別其中的不同之處。

「類」是指根據《易經》中的「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的原理,脈象會歸屬於相應的類別。例如,大、浮、數、動、滑脈是陽性脈象的類別;沉、澀、弱、弦、微脈是陰性脈象的類別。

滑伯仁提到,浮脈是陽性脈象,輕輕按壓即可感知。芤脈、洪脈、散脈、大脈、長脈、濡脈、弦脈都是浮脈的類別。沉脈是陰性脈象,需用力按壓才能感知。伏脈、石脈、短脈、細脈、牢脈、實脈都是沉脈的類別。遲脈的速度低於正常脈搏,緩脈、結脈、微脈、弱脈都是遲脈的類別。數脈的速度高於正常脈搏,促脈、疾脈、躁脈、喘脈都是數脈的類別。這些是在不相似脈象中,歸納其共同特徵的表現。這篇文章的內容與原文有所不同,是我個人對原文的理解和補充。

2. 脈神非從跡象上苦思不能悟入

李士材曰:脈之理微,自古記之。昔在黃帝,生而神靈,猶曰若窺深淵,而迎浮雲。許叔微曰:脈之理幽而難明,吾意所解,口莫能宣也。凡可以筆墨載口舌傳者,皆跡象也。至於神理,非心領神會,烏能盡其玄微?如古人形容胃氣之脈,而曰不浮不沉,此跡象也,可以中候求也。不疾不徐,此跡象也,可以至數求也。

獨所謂意思忻忻,悠悠揚揚,難以名狀,非古人秘而不言,欲名狀之而不可得。姑引而不發,躍如於言詞之表,以待能者之自從耳。東垣至此,亦窮於詞說,而但言脈貴有神,惟其神也,故不可以跡象求言語告也。又如形容滑脈,而曰替替然如珠之圓轉;形容澀脈,而曰如雨沾沙;形容緊脈,而曰如切繩轉索;形容散脈,而曰如楊花散漫;形容任脈,而曰寸口丸丸。此皆跡象之外,別有神理。

就其所言之狀,正惟窮於言語,始借形似以擬議之耳。蓋悟理雖極微之事,然跡象未明,從何處悟入?思境未苦,從何處悟出?必於四言之訣,二十七字之法,誦之極其熟,思之極其苦,夫然後靈明自動,神鬼來通。王啟玄曰:欲登泰岱,非徑奚從。欲詣扶桑,無舟莫適。其是之謂乎?觀於此篇,知士材之功深矣。

白話文:

李士材說:脈象的道理十分微妙,自古以來都有紀錄。即使是黃帝這樣出生便擁有神靈般智慧的人,也曾表示研究脈學就像是在探視深淵、迎接浮雲,充滿挑戰。許叔微則認為:脈象的道理深奧且難以明確表達,就算我自己理解了,也難以用語言去完整描述。所有能夠用筆墨寫下或口頭傳授的,都只是表面的跡象。至於那些深層的神妙道理,如果不是用心去感受和領悟,怎麼可能完全掌握其中的精微?

例如古人描述胃氣脈象時,說它既不浮也不沉,這只是一個外在的跡象,我們可以在中間部位去找尋。又說它既不快也不慢,這同樣是外在的跡象,我們可以通過計算脈搏的頻率來瞭解。然而,那種被稱為「意思忻忻,悠悠揚揚」的感覺,卻無法用語言來描述,這並非古人故意隱瞞不說,而是他們想描述卻無法找到合適的詞語。他們只能點到即止,在語言的邊緣跳躍,等待有能力的人自己去體會。到了東垣這裡,他對於詞語的使用也感到無力,只說脈象的價值在於有神,因為有了神,所以無法用表面的跡象去尋找或用語言來告知。

再比如描述滑脈,說它像珠子一樣圓滑流轉;描述澀脈,說它像雨水沾濕沙子;描述緊脈,說它像切割繩索;描述散脈,說它像楊花隨風飄散;描述任脈,說它在寸口位置像是小球。這些都是在表面跡象之外,另有一番神妙的道理。

根據他們所描述的狀態,正是因為語言的侷限性,才借用類似的形態來模擬和討論。事實上,無論多麼細微的事物,如果表面的跡象還不清楚,我們又該如何開始領悟呢?如果思考的深度不夠,我們又該如何得到啟示呢?只有對那四句口訣,以及二十七個字的方法,反覆研讀直到滾瓜爛熟,反覆思考直到苦惱不堪,然後靈感才會自然產生,神明似乎也會來與你溝通。

王啟玄說:想要攀登泰山,如果不走正確的道路,該如何前進呢?想要到達扶桑,沒有船隻,又怎能抵達呢?他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從這篇文章看來,可知李士材在這方面的功夫已經很深了。

3. 韻伯論讀脈五法

柯韻伯曰:脈有十種,陰陽兩分,即具五法。浮沉是脈體,大弱是脈勢,滑澀是脈氣,動弦是脈形,遲數是脈息,總是病脈,非平脈也。脈有對看法,有正看法,有反看法,有平看法,有互看法,有徹底看法。如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弱,有滑即有澀,有數即有遲。合之於病,則浮為在表,沉為在裡;大為有餘,弱為不足,滑為血多,澀為氣少;動為搏陽,弦為搏陰;數為在腑,遲為在臟:此對看法也。

如浮大滑動數,脈氣之有餘者名陽,當知其中有陽勝陰病之機;沉弱澀弦遲,脈氣之不足者名陰,當知其中有陰勝陽病之機:此正看法也。夫陰陽之在天地間也,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知從知隨,氣可與期。

故其始為浮、為大、為滑、為動、為數,其繼反沉、反弱、反澀、反弦、反遲者,是陽消陰長之機,其病為進;其始為沉、為弱、為澀、為弦、為遲,其繼微浮、微大、微滑、微動、微數者,是陽進陰退之機,其病為欲愈:此反看法也。浮為陽,如更兼大、動、滑、數之陽脈,是為純陽,必陽盛陰虛之病矣;沉為陰,而更兼弱、澀、弦、遲之陰脈,是為重陰,必陰盛陽虛之病矣:此為平看法。

如浮而兼弱、兼澀、兼弦、兼遲者,此陽中有陰,其人陽虛,而陰氣早伏於陽脈中也,將有亡陽之變,當以扶陽為急務矣;如沉而兼大、兼滑、兼動、兼數者,此陰中有陽,其人陰虛,而陽邪下陷於陰脈中也,將有陰竭之患,當以存陰為深慮矣!此為互看法。

如浮、大、滑、動、數之脈體雖不變,然始為有力之強陽,終為無力之微陽,知陽將絕矣;沉、弱、澀、弦、遲之脈雖喜變而為陽,如忽然暴見浮、大、滑、動、數之狀,是陰極似陽,知返照之不長,餘燼之易滅也:是謂徹底看法。更有真陰真陽之看法。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脈有胃氣,是知不死;所謂陰者,真臟之陰也,脈見真臟者死。

然邪氣來也緊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此又不得以遲數定陰陽矣。

白話文:

柯韻伯表示:脈象共有十種,分別歸屬於陰與陽兩類,而這兩類就涵蓋了五種判讀脈象的方法。浮與沉代表脈象的體態,大與弱顯示脈象的力度,滑與澀反映脈象的氣質,動與弦呈現脈象的型態,遲與數則是脈象的節奏。這些都是病態脈象,而非正常脈象。

脈象有五種判讀方式:對看、正看、反看、平看、互看以及徹底看。比如有浮脈就有沉脈,有大脈就有弱脈,有滑脈就有澀脈,有數脈就有遲脈。結合病徵判斷,浮脈表示病在體表,沉脈表示病在體內;大脈表示病勢強盛,弱脈表示病勢衰弱;滑脈表示血液充足,澀脈表示氣血不足;動脈表示陽氣旺盛,弦脈表示陰氣旺盛;數脈表示病在腑部,遲脈表示病在臟器:這是對看。

如果脈象出現浮大滑動數,代表脈象的氣質過剩,這種屬陽,需知道其中藏有陽氣過盛導致陰虛的機制;若脈象出現沉弱澀弦遲,代表脈象的氣質不足,這種屬陰,需知道其中藏有陰氣過盛導致陽虛的機制:這是正看。

陰陽在人體中,過剩的會先行動,不足的隨後跟上;不足的會先行動,過剩的隨後追上。瞭解這一點,就能預測病情發展。

開始時若是浮脈、大脈、滑脈、動脈、數脈,之後轉為沉脈、弱脈、澀脈、弦脈、遲脈,這是陽氣逐漸衰退、陰氣逐漸增強的跡象,病情可能惡化;開始時若是沉脈、弱脈、澀脈、弦脈、遲脈,之後轉為微浮脈、微大脈、微滑脈、微動脈、微數脈,這是陽氣逐漸增強、陰氣逐漸衰退的跡象,病情可能好轉:這是反看。

浮脈屬陽,若再伴有大脈、動脈、滑脈、數脈等陽性脈象,這表示純陽脈象,可能是陽氣過剩導致陰虛的病症;沉脈屬陰,若再伴有弱脈、澀脈、弦脈、遲脈等陰性脈象,這表示純陰脈象,可能是陰氣過剩導致陽虛的病症:這是平看。

如果浮脈還伴隨弱脈、澀脈、弦脈、遲脈,表示陽中帶陰,此人可能是陽氣虛弱,且陰氣已潛藏在陽脈之中,可能將出現陽氣耗盡的變化,應該緊急補充陽氣;如果沉脈還伴隨大脈、滑脈、動脈、數脈,表示陰中帶陽,此人可能是陰氣虛弱,且陽氣已下陷在陰脈之中,可能將出現陰氣枯竭的問題,應該努力保存陰氣!這是互看。

如果浮脈、大脈、滑脈、動脈、數脈的體態未改變,但開始時強壯有力,最終變得無力,可推測陽氣將要耗盡;如果沉脈、弱脈、澀脈、弦脈、遲脈轉為陽性脈象,如突然出現浮脈、大脈、滑脈、動脈、數脈的現象,這是陰氣極度虛弱時表現出的陽性脈象,可推測迴光返照的時間不會太長,餘火容易熄滅:這是徹底看。

此外,還有判斷真陰、真陽脈象的方式。所謂的陽,指的是胃脘中的陽氣,脈象中若有胃氣,就表示尚未到達生命盡頭;所謂的陰,指的是臟腑中的陰氣,如果脈象中出現真臟脈象,就表示生命即將終結。

然而,邪氣來襲時脈象會緊張且快速,穀氣來臨時脈象會緩慢且和諧,因此不能單以遲脈、數脈來判定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