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三 形象類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形象類 (12)

1. 相類脈附相反脈

浮與芤相類,又與洪相類。弦與緊相類。革《千金翼方》作牢。與實相類。滑與數相類。沉與伏相類。微與澀相類。濡與弱相類,又與遲相類。遲與緩相類。《脈經》

李瀕湖有二十七脈相類歌,較此為詳。

《內經》曰:審其大小緩急滑澀,而病變定矣。《難經》曰:浮滑長,陽也;沉短澀,陰也。李瀕湖以浮沉、遲數、虛實、滑澀等分目,陳修園以浮沉、遲數、虛實、大緩立綱,皆以相反對待者言也。蓋凡察脈,得其相類,又得其相反,則諸脈形狀,可瞭然指下矣。其義如大易,六十四卦次序,皆相對待,一合一闢,天地陰陽之大義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脈象的相似與相反特性。內容如下:

浮脈和芤脈很相似,同時也和洪脈相似。弦脈和緊脈相似。革脈在《千金翼方》中被描述為牢脈,它和實脈相似。滑脈和數脈相似。沉脈和伏脈相似。微脈和澀脈相似。濡脈和弱脈相似,同時也和遲脈相似。遲脈和緩脈相似。

《脈經》中記載,李瀕湖寫了二十七種脈象的相似歌,比這裡提到的更詳細。

根據《內經》,通過仔細觀察脈象的大小、緩急、滑澀,就能確定疾病的情況。《難經》指出,浮滑長的脈象屬於陽,沉短澀的脈象屬於陰。李瀕湖將脈象分為浮沉、遲數、虛實、滑澀等類別,而陳修園則以浮沉、遲數、虛實、大緩作為基本的分類原則,這些都是基於脈象相反特性的描述。總的來說,當我們診脈時,如果能辨認出相似的脈象,同時也能辨認出相反的脈象,那麼各種脈象的特徵就會清晰地展現在指尖之下。這個道理就像《易經》中的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它們相互對應,一開一合,揭示了天地陰陽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