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四 主病類 (8)

回本書目錄

卷四 主病類 (8)

1. 動脈

此篇《三昧》之文,遠遜《正眼》。《脈如》僅引《三昧》,而又刪削太過。益以俗傳《太素》之語,甚無義理。今撮取《正眼》,附以鄙意,仍效《脈如》之體。

白話文:

這篇《三脈》的文字,遠遠比不上《正眼》。《脈診祕要》只引用了《三脈》,而且刪減得太過分。加上流傳中的《太素》之說,更是沒有什麼道理。現在摘取《正眼》的內容,加上我個人的看法,仍然沿用《脈診祕要》的結構。

動之為義,以厥厥動搖急數有力而得名也。兩頭俯下,中間突起,極與短脈相類。但短脈為陰,不數不硬不滑也。主病為痛,為驚,俱由氣血不宣。為泄瀉,為亡精,為失血。虛者傾搖,勝者自安。《脈法》云:右寸得動,自汗無疑。左寸得動,驚悸可斷。左關拘攣,右關脾痛。

白話文:

「動」脈之所以稱為「動」,是因為它跳動急促、有力。它的兩端低垂,中間凸起,與「短脈」非常相似。但是,「短脈」屬於陰脈,跳動不快、不硬、不滑。「動脈」則主治疼痛、驚悸,這些疾病都是氣血不通暢所致。它還主治腹瀉、遺精、失血。虛弱者脈搏微弱,強盛者脈搏則沉穩有力。《脈法》說:右寸動脈跳動,必定自汗。左寸動脈跳動,驚悸無疑。左關脈攣急,右關脈脾胃疼痛。

左尺亡精,右尺火迅。是可按部位以察病也。後世謂動脈獨診關部者,是泥於仲景脈見關上之文。殊不知仲景云陽動則汗出,明指左寸屬心,汗為心液,右寸屬肺,肺司皮毛,故主汗出也;陰動則發熱,明指左尺見動,真水不足,右尺見動,相火虛炎,故發熱也。且《素問》曰: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

白話文:

左邊的尺脈沒有精氣,右邊的尺脈火氣過旺。這說明可以通過脈象來診斷疾病。後世有些人認為只能通過關脈診斷動脈,這是過於拘泥於仲景脈象在關脈之上。其實仲景說「陽動則汗出」,明指左寸脈屬心,汗為心之液體;右寸脈屬肺,肺主皮毛,所以汗液由肺主導;「陰動則發熱」,明指左尺脈動,代表真水不足;右尺脈動,代表虛火上炎,所以發熱。此外,根據《素問》記載,女性手少陰脈脈動特別明顯,說明懷有身孕。

夫手少陰,非隸於左寸者乎?龐安常強分關前關後,尤不足據矣。以上《正眼》,以下新撰。大抵動脈在諸脈中最為搏擊有力,是陰欲伏陽,而陽不肯伏,故為百病之善脈也。乃有如動之脈,指下散斷圓堅,有形無力,此真陽已熄,陰氣凝結,而大氣不能接續。如心脈之如循薏苡,如麻豆擊手,按之益躁疾,非心陽散歇而不返者乎?王叔和曰:左脈偏動,從寸至關,關至尺,處處動搖,各異不同,其病仲夏得之,是心氣不揚也。若早為善治,桃花落,陽氣伸,當不至死矣。

白話文:

手少陰脈難道不是屬於左手的寸口嗎?龐安常硬要分出關前關後,根本沒有依據。

以上是《正眼》的說法,下面是我新撰的意見:

動脈在所有脈象中跳動得最強勁,這是因為陰氣想要壓制陽氣,但陽氣不肯服從,所以成為所有疾病的良脈。

但是有像動脈一樣的脈象,手指按上去卻散開斷續,圓滑而堅硬,有形狀但沒有力氣,這是真陽已經熄滅,陰氣凝聚,而大氣無法接續的徵兆。

例如心脈像薏苡米一樣,或像麻豆打在手上一樣,按下去會跳得更急促,這難道不是心陽耗散不返的緣故嗎?

王叔和說:左脈偏動,從寸口到關口,關口到尺口,處處都動搖,各有不同,這種病症在仲夏得到,是心氣不振的緣故。如果早早妥善治療,等到桃花凋落,陽氣生發,就不會死亡了。

又如脾脈之如鳥喙、鳥距、屋漏、水溜,按之如覆杯,潔潔狀如搖,與胃精不足之脈至如丸泥,非肝挾寒水之邪,剋制脾陽而不復者乎?又如腎死臟之按之亂如丸,益下入尺中,非命門真火下脫乎?至於陰維如貫珠,男子脅實腰痛,女子陰痛如瘡狀,任脈橫寸口邊丸丸,苦腹中有氣上搶心,此又動之陰勝而陽未熄者。

白話文:

就像脾脈像鳥喙、鳥距、屋漏、水溜,按起來像倒扣的杯子,清澈得像搖動一樣,跟胃氣不足的脈搏觸感像丸泥,難道不是因為肝臟夾帶著寒水邪氣,剋制了脾陽不能恢復嗎?

還有腎臟死亡按起來就像亂七八糟的圓球,越來越深入到一寸中,難道不是命門真火熄滅了嗎?

至於陰維脈像貫穿的珠子一樣,男性脇部脹痛、腰痛,女性陰部疼痛像長了瘡一樣,任脈橫跨寸口的邊緣處像丸子一樣,痛苦得腹部有氣往上衝心,這也是陰氣盛而陽氣未滅的情況。

觀其痛瘡見於下,非陽熱之下郁乎?腹中氣上搶,非陽氣之不肯下伏乎?夫動脈以滑而兼緊,滑為陽強,緊為陰實,故宜起伏暴跳鼓搏有力。若堅硬斷散不見起伏,此陰結無陽,雖與牢脈長短不同,而其事無以異矣。

白話文:

觀察疼痛的瘡口出現在身體下方,這難道不是因為陽熱之氣在下方鬱結嗎?腹部中的氣往上升,這難道不是因為陽氣不肯下降嗎?手腳上的脈搏又滑又緊,滑脈代表陽氣強盛,緊脈代表陰氣凝結,所以脈搏會感受到起伏、跳動有力。如果脈搏堅硬且斷斷續續,沒有起伏的感覺,這代表陰氣凝結而沒有陽氣,雖然與牢脈在長短上有不同,但本質上是類似的。

《三昧》曰: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是指人迎氣口言。然多有陰虛發熱之脈,動於尺內,陽虛自汗之脈,動於寸口者。《金匱》云:脈動而弱,動則為驚,弱則為悸。因其虛而王氣乘之也。傷寒以動為陽脈,是專主邪熱相搏而言,非虛勞體痛便溺崩淋脈動之比。

白話文:

《三昧》這部醫書說:陽氣活動就出汗,陰氣活動就發熱,這是指人迎脈和氣口的表現。但是有很多陰虛發熱的脈象,活動在寸口內,陽虛自汗的脈象,活動在寸口。

《金匱要略》說:脈搏跳動而微弱,跳動就驚恐,微弱就心悸。這是因為虛弱的時候,邪氣乘虛而入。

傷寒論將脈動視為陽脈,這是專門針對邪熱相爭的情況來說的,和虛勞體痛、便血崩漏等脈象活動的情況不同。

按:動脈乃滑之兼緊者,盛大有力,是有餘之象。其主病大略與滑相同,而有微甚淺深之殊也。凡陽氣乍為陰寒所伏,陽氣尚強,不受其制者,與陰寒之病,久服溫補,陽氣內復,欲透重陰者,又風寒濕熱,雜處膻中,以及氣寒血熱,陰陽易位而相激者,脈皆見動。故主病為濕熱成痰,為血盛有熱,及憂鬱膈噎關格吐逆,大小便不利諸證。

拙著仲景《辨脈章句》中一條錄下。

白話文:

動脈脈象是滑脈兼帶緊脈的特性,脈搏有力、跳動明顯,表示身體有餘熱、陽氣旺盛。動脈脈象的主證與滑脈大致相同,但病情可能較輕或較重。

當陽氣被陰寒之邪壓制,但是陽氣仍然強盛,不受陰寒之邪控制;或者長期服用溫補藥物後,陽氣恢復,想要發散深層的陰寒之氣;或者風寒濕熱之邪混雜在膻中(胸部中央);或者氣寒血熱,陰陽易位相互激發,這些情況下,脈搏都會出現動脈脈象。

因此,動脈脈象的主證包括:濕熱生痰、血熱、憂鬱膈噎、關格吐逆、大小便不利等症狀。

夫動者,氣鬱於血分而迫欲發之象也。既曰陰陽相搏矣,何以又分陰動陽動也?蓋相搏之陰陽,指陰陽之氣,見於脈之浮沉者也。其氣來倏浮倏沉,鼓指有力,如人之相鬥而搏者。陽動陰動之陰陽,指動脈之見於寸見於尺者也。二氣不暢,則必相爭,陽負而陰欲勝之,則僭迫陽位而動於寸;陰負而陽欲勝之,則侵入陰位而動於尺。相搏者,兩強之謂也。

白話文:

「動脈跳動」這現象,是氣血鬱結,將要爆發的徵兆。既然是陰陽對抗,為何又分為陰動陽動?

所謂對抗的陰陽,指的是陰陽之氣,表現在脈搏的浮動沉潛。這種氣息來得急促,有時浮起有時沉下,按壓脈搏時有強勁有力感,就像兩個人在搏鬥的情形。

陽動陰動的陰陽,指的是浮脈出現在寸脈或尺脈。當兩股氣息運行不順暢時,必定會相互爭奪。如果陽氣受阻,陰氣想要戰勝,就會搶佔陽氣的位置,出現在寸脈。如果陰氣受阻,陽氣想要戰勝,就會侵入陰氣的位置,出現在尺脈。所謂「對抗」,指的是兩股強大的力量在角力。

故汗出未有不由於發熱者,勝必有復也。而發熱必先見形冷惡寒者,何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其原出於三焦。三焦者,陽氣之都會也。鬱結阻遏,不能條暢以衛外故也。傷字不作虧損解,則動脈之理可見矣,而治法亦思過半矣。下言若數脈見於關上云者,關謂三關,即三部也。

白話文:

所有出汗的情況,都伴隨著發熱。如果發熱,肯定先會出現身體發冷惡寒的現象。這是因為,陽氣負責防護人體外在,形成屏障,其源頭來自三焦。三焦是陽氣聚集的地方。如果陽氣鬱結不暢,無法通暢地抵禦外邪,就會導致發熱出汗。

「傷」字不能解釋為「虧損」,這樣才能理解動脈的道理,治療方法也能想出大半。後面提到的「若數脈見於關上」,「關」指三關,也就是人體的三個部位。

謂其來勢如數,而其形止見於本關之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而厥厥動搖也。如寸動則寸部如豆,關動則關部如豆,尺動則尺部如豆,三部俱動,則每部各有如豆,不相接續也。厥厥,以其形之堅搏,進退暴跳,如人之桀驁不馴者然也。

白話文:

它的發作方式像痢疾,但其症狀只出現在相應部位的關節上。上下沒有連接點,像黃豆那麼大,而且劇烈顫動。如果寸關節發作,則寸關節部位會像黃豆那樣;如果關節發作,則關節部位會像黃豆那樣;如果尺關節發作,則尺關節部位會像黃豆那樣。三處關節同時發作,那麼每一處都各有像黃豆的東西,不會互相連接。劇烈顫動,是因為它的形狀堅硬緊實,前進後退都十分猛烈,就像一個人桀驁不馴一樣。

2. 伏脈

伏脈更深於沉,須推筋著骨,細尋方見。主寒凝經絡臟腑,或霍亂吐瀉、腹疼沉困,或宿食沉畜,或老痰膠固,或厥逆重陰。宣陽溫里,急宜著力。傷寒太陽初證,得此最為吉兆。李瀕湖曰:傷寒一手伏曰單伏,兩手伏曰雙伏,不可謂為陽證見陰脈也。乃火邪內郁,不得發越,陽極似陰,故脈伏,必有大汗而解。

白話文:

伏脈比沉脈更深,需要深入探查肌肉和骨骼,仔細尋找才能發現。主要徵兆是寒邪凝聚在經絡臟腑,可能導致霍亂吐瀉、腹痛沉重、宿食堆積、老痰黏稠或陰氣過盛。需要急於溫暖陽氣,溫通經絡。傷寒太陽病初起,出現伏脈是最好的徵兆。李瀕湖說:傷寒病出現一隻手伏脈叫單伏,兩隻手伏脈叫雙伏,不能說是陽證出現陰脈。實際上是體內的火邪內鬱,無法發散出來,陽氣極盛時像陰氣一樣,所以脈搏伏隱,患者必將大汗淋漓而痊癒。

正如久旱將雨,六合陰晦,雨後庶物皆蘇之義。又夾陰傷寒,先有伏陰在內,外復感寒,陰盛陽衰,四肢厥逆,六脈沉伏,須服姜附,及灸關元,脈乃復出也。若太谿衝陽皆無脈者必死。以上皆正伏脈也。又有如伏之脈,乃病久陰陽兩虧,脈見斷續沉陷,或見或隱,真氣隨亡,豈初病可用消散之比乎?此乃脫脈,非伏脈也。至有暴驚暴怒暴厥,亦見沉伏,少待經盡氣復,不治當自愈。

白話文:

就像久旱將要下雨,天空陰暗,雨後萬物都甦醒的道理一樣。再說夾陰傷寒,體內先有潛伏的陰氣,外邪又感受了寒氣,陰盛陽衰,四肢冷到發青,六脈沉伏,需要服用生薑附子,並灸關元,脈象才會重新出現。如果太谿和衝陽兩穴都沒有脈搏,必定死亡。以上都是正伏脈。

還有一種像伏脈的脈象,是病人發病時間長,陰陽兩虧,脈象出現斷續沉陷,忽有忽無,真氣隨著流逝,怎麼能與初發病時用消散的方法相比呢?這叫做脫脈,不是伏脈。至有因受驚、發怒、突然昏厥而出現脈象沉伏的情況,稍等一段時間,經氣運行完畢,氣息恢復,不治療也能自然痊癒。

若人年過四十以上,元氣素虛,忽然昏憒,不省人事,此為類中風,而非真中風也。喉聲曳鋸,六脈沉伏,惟急治以三生飲,加人參一兩,亦有得生者。如遺尿汗泄口開目合,便不救矣。但診此脈,與如伏脈,當兼察病因,庶免枉治。通一子云:如有如無,附骨乃見,此陰陽潛伏,阻隔閉塞之候,或火閉而伏,或寒閉而伏,或氣閉而伏。為痛極,為霍亂,為疝瘕,為閉結,為氣逆,為食滯,為忿怒,為厥逆,為水氣。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年紀超過四十歲,元氣本來就虛弱,突然昏迷不醒人事,這屬於類似中風的症狀,並非真正中風。如果喉嚨發出像鋸子摩擦的聲音,六脈沉伏,就要緊急使用三生飲,再加人參一兩,也有可能救活。如果出現尿失禁、汗液外洩、嘴巴張開、眼睛閉合,就無法救治了。不過,診斷這種脈象時,應該同時觀察病因,才能避免錯誤治療。通一子說:這種脈象像有又像沒有,緊貼著骨頭才能感覺得到,這是陰陽潛伏、阻隔閉塞的徵兆,可能是火氣閉塞導致,也可能是寒氣閉塞導致,或者氣機閉塞導致。可能是劇烈疼痛、霍亂、疝氣、結塊、氣逆、食物積滯、憤怒、厥逆、水氣所造成。

凡伏脈之見,雖與沉微細脫者相類,而實有不同也。蓋脈之伏者,以其本有如無,而一時隱蔽不見耳。此有胸腹痛極而伏者,有氣逆於經,脈道不通而伏者,有偶因氣脫,不相接續而伏者。然此必暴病暴逆者乃有之,調其氣而脈自復矣。

白話文:

凡是隱匿的脈象,雖然與沉弱、細弱、虛脫的脈象相似,但實際上有所不同。因為隱匿的脈象,其本質是好像脈象存在,但一時間隱藏不見而已。有的人因為胸腹疼痛劇烈,脈象就會隱匿;有的人因為氣逆於經絡,脈道不通,脈象也會隱匿;還有的人偶爾因為氣機脫落,脈象銜接不上,脈象也會隱匿。不過,這些情況通常發生在急病或病情急劇變化的人身上。調整他們的氣機,脈象就會自然恢復。

若此數者之外,其有積困綿延,脈本微細,而漸至隱伏者,此自殘燼將絕之兆,安得尚有所伏?常有病人見此,無論久暫虛實,動稱伏脈,而破氣通痰等劑,猶然任意,此恐其就道稽遲,而復行催牒耳。聞見略具,諒不至此。《脈法》云:伏脈為陰,受病入深。左寸血鬱,右寸氣鬱。

左關肝滯而痛,右關寒凝水穀。左尺氣疝,右尺火鬱。各應部位,學者消息。

白話文:

除了上述脈象之外,還有慢性病纏身,脈象原本微弱,逐漸消失的,這是指生命接近尾聲,又怎麼會有什麼潛伏的脈象呢?常有病人看到這種脈象,不論長期還是暫時,虛證實證,都說是伏脈,便隨意使用行氣化痰的藥方。我擔心他們這樣做會延誤病情,等於催促病人早點離世。我略有所聞,相信你們不會做出這種事。《脈法》中說:伏脈屬陰,代表疾病深入體內。左寸脈血瘀,右寸脈氣瘀。

《三昧》曰:伏為陰陽潛伏之候。有邪伏幽陰而脈伏者,雖與短脈之象有別,而氣血澀滯之義則同。故關格吐逆,非偏大倍常,即偏小隱伏,越人所謂上部有脈,下部無脈是也。凡氣鬱血結,久痛疝瘕,留飲宿食霍亂等證,每多沉伏,皆經脈阻塞,營衛不通之故。至於妊娠惡阻,常有伏匿之脈,此又脈證之變耳。

白話文:

《三昧》中提到:伏脈是指陰陽潛伏的時候。有些人身體有邪氣潛伏,脈象隱藏,與短脈不同,但氣血不通暢的原理是一樣的。因此,關格吐逆,不是脈象明顯異常,就是隱匿不顯,就像越人所說的「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凡是氣滯血瘀、久痛疝氣結塊、飲食積滯、霍亂等症狀,常常脈象沉伏,都是經脈阻塞,營衛不通所致。此外,妊娠惡阻,通常也會出現隱藏的脈象,這也是脈象變化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