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四 主病類 (7)

回本書目錄

卷四 主病類 (7)

1. 散脈

散脈舉之浮散,按之則無,去來不明,漫無根蒂。不似虛脈之重按雖虛,而不至於散漫也。散為元氣離散之象,故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可知散脈為必死之候。然形象不一,或如吹毛,或如散葉,或如懸雍,或如羹上肥,或如火薪然,皆浮薄紛碎模糊之義。皆真散脈,見之必死,非虛大之比。

白話文:

散脈感覺飄浮鬆散,按壓時感覺不到,忽隱忽現,沒有明顯的根源。這跟虛脈不同,虛脈即使按下去還是虛弱,但不會像散脈那樣飄散。散脈是元氣離散的表現,所以傷寒時出現咳嗽、逆氣、氣上衝等症狀,如果脈象散亂,會死亡,因為這表示身體已經虛弱到極點。

散脈的表現並不唯一,有的像吹毛,有的像散葉,有的像懸肉,有的像浮在湯上的油脂,有的像燃燒的柴火,這些都表示脈象浮淺、混亂、模糊。這些都是真正的散脈,看到這樣的脈象必定會死亡,跟單純的虛脈不同。

經曰:代散則死。若病後大邪去而熱退身安,泄利止而漿粥入胃,或有可生者。又不當以概論也。古人以代散為必死者,蓋散為腎敗之應,代為脾絕之兆。腎脈本沉,而按之不可得見,是先天資始之根本絕也;脾脈主信,而代脈去來必愆其期,是後天資生之根本絕也。故二脈獨見,均為危亡之候。

白話文:

經書上說:脈象呈現「代」或「散」的人,會死亡。但如果病情好轉,大熱退去、身體安定、腹瀉停止、能進食流質食物,那麼還可能存活下來。不能一概而論。古人認為脈象出現「代」或「散」的人一定會死亡,那是因為「散」反應腎衰竭,「代」預示脾氣衰竭。「腎脈」本來就深藏不露,按脈察覺不到,表明先天資質的根本已經斷絕;「脾脈」主掌誠信,如果脈象出現「代」的現象,去來一定不按時機,表明後天資質的根本已經斷絕。因此,單獨出現「代」脈或「散」脈,都是危亡的徵兆。

而二脈交見,尤為必死之徵。

2. 弱脈

弱脈沉細而軟,按之乃得,舉之如無。不似微脈之按之欲絕,濡脈之按之若無,細脈之浮沉皆細也。弱為陽氣衰微之候。夫浮以候陽,今取之如無,陽衰之明驗也。故《傷寒》首言弱為陰脈。在陽經見之,固屬陽氣之衰。經言:寸口脈弱而遲,虛滿不能食。寸口脈弱而緩,食卒不下,氣填膈上。

白話文:

弱脈脈象沉細而柔軟,用手指按壓才能感覺到,如果鬆開手指,就好像沒有脈象一樣。它不同於微脈(按壓時幾乎感覺不到)、濡脈(按壓時感覺濕滑)、細脈(脈象浮沉都很細小)這三種脈象。弱脈是陽氣衰弱的表現。浮脈反映陽氣,現在按到的脈象卻像沒有陽氣一樣,明顯說明陽氣衰弱。所以《傷寒論》中一開始就說弱脈為陰脈。如果在陽經上出現弱脈,那就更說明陽氣衰退。經書中說:寸口脈弱而遲緩,表示虛滿(氣血虛弱,腹滿),不能進食。寸口脈弱而緩慢,表示食物不能順利下嚥,氣機壅塞在膈肌之上。

上二條,一屬胃寒,一屬脾虛,故皆主乎飲食。又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可見脈弱無陽,必無實熱之理,祗宜辨析真陽之虛,與胃氣之虛,及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耳。在陰經見之,雖為合脈,然陽氣衰微已極,非峻溫峻補,良難春回寒谷也。

白話文:

以上兩種情況,一種屬於胃寒,一種屬於脾虛,所以都與飲食有關。另外,有一種情況表現為傷寒,但其脈搏不緊繃而是虛弱,太陽經受到暑熱,身體發熱疼痛而脈絡微弱。可以看出,脈搏虛弱說明陽氣不足,必定沒有實熱的道理,只需要辨別真陽虛弱與胃氣虛弱,以及夏季受冷水所傷、水在皮膚中運行所導致的情況。在陰經中見到這種情況,雖然是合脈,但陽氣已經極度衰弱,如果不使用強烈的溫補藥物,很難讓寒谷回春。

惟血痹虛勞,久嗽失血,新產,及老人久虛宜微弱。然必弱而和滑,可卜胃氣之未艾。若少壯暴病而見脈弱,咸非所宜。即證虛,脈弱,而苟兼之以澀,即為氣血交敗,其能榮爨下之薪乎?

白話文:

只有血虛、身體虛弱、長期咳嗽失血、新產婦以及老人長期體虛的情況下,脈搏才適宜微弱。但是,脈搏必須微弱而緩和順暢,才能預示胃氣尚存。如果年輕人突然生病後出現脈搏微弱,這些方法都不適合。即使病情虛弱,脈搏微弱,如果還伴有脈搏澀滯,就表示氣血兩敗,怎麼可能像竈膛裡的柴火一樣發揮溫暖和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呢?

3. 濡脈(即軟字)

濡脈虛軟少力,應指虛細,如絮浮水面,輕手乍來,重手乍去。不似虛脈之虛大無力,微脈之微細如絲,弱脈之沉細軟弱也。為中濕,為自汗,為冷,為痹。寸濡曰陽虛,關濡曰中虛,尺濡曰濕甚,為泄瀉。濡為胃氣不充之象,故內傷虛勞、泄瀉、少食、自汗、喘乏、精傷、痿弱之人,脈雖濡軟乏力,猶堪峻補峻溫,不似陰虛脫血,純見細數弦強,欲求軟弱,轉不可得也。蓋濡脈之浮軟,與虛脈同類,但虛則浮大,濡則小弱也。

白話文:


細心觸診脈搏發現脈搏虛弱無力,應該是屬於浮軟脈,就像絮絲輕飄於水面,輕輕手指觸及,重重手指一去,脈搏就消失了。這不同於虛脈的那種空洞無力感,也不同於微脈的細微如絲,或弱脈的沉細軟弱。這種脈象提示有中濕、自汗、受寒或痹證。

大拇指測得的脈位濡軟,說明陽氣不足;中指測得的脈位濡軟,說明中氣不足;小指測得的脈位濡軟,說明濕氣很重,會出現腹瀉。濡軟脈是胃氣不足的表現,因此,對於因內傷虛勞、腹瀉、少食、自汗、氣喘乏力、精氣受損或身體虛弱的人來說,即使脈搏濡軟無力,仍可給予強補強溫的治療,這不同於陰虛脫血的情況,後者會出現脈搏細數且弦而硬,想讓脈搏變軟弱是不可行的。

因為濡軟脈的浮軟,與虛脈有些相似,但虛脈是浮大,而濡軟脈則是細小而虛弱。


濡脈之細小,與弱脈相似,但弱在沉分,濡在浮分也。濡脈之軟弱與散脈相似,但散則從大而按之則無,濡則從小而漸至無力也。夫從小而漸至無力,氣雖不充,血猶未敗;從大而按之則無,則氣無所統,血已傷殘,陰陽離散,將何所恃?而尚望其生乎?以此言之,則濡之與散,不啻霄壤矣。

白話文:

濡脈摸起來很細小,和弱脈很像,不過弱脈是在深處,而濡脈是在表層。濡脈的軟弱和散脈很像,不過散脈原本較大,按下去就消失,而濡脈則較小,漸漸會軟弱無力。

從小而漸漸軟弱無力的脈象,表示氣不足,但血還沒壞;原本較大,按下去就消失的脈象,表示氣無法統御,血已經受損,陰陽分離,這種情況下還能指望活命嗎?從上面這些話可以看出,濡脈和散脈的差別非常大。

4. 芤脈

芤脈浮大中空,按如蔥管。芤為孤陽脫陰之候,為失血脫血,為氣無所歸,為氣無所附,為陰虛發熱,為頭暈目眩,為驚悸怔忡,為喘急盜汗。芤雖陽脈,而陽實無根,總屬大虛之候。《脈法》云:芤脈中空,故主失血,隨其部位,以驗所出。左寸呈芤,心主喪血。右寸呈芤,相傅陰亡。

白話文:

脈搏浮大而中間空虛,按起來就像蔥管一樣。脈象空虛,表示陽氣獨盛、陰氣虛弱,可能是失血過多、氣血離散,或者陰虛發熱、頭暈目眩、心悸失眠、呼吸急促、盜汗。

雖然脈象屬陽,但陽氣實而不根,總體上是虛弱的。《脈法》說:脈搏中空,主因失血。根據脈象所處的位置,可以判斷失血的來源。

  • 左寸脈空虛,表示心臟失血。
  • 右寸脈空虛,表示肺臟陰虛。

肺為相傅之官。芤入左關,肝血不藏。芤現右關,脾血不攝。《脈訣》曰:關內逢芤腸胃癰,必兼數也。左尺見芤,便紅之咎。右尺若芤,火炎精漏。

白話文:

肺臟是相輔佐的器官。脈象中出現芤脈在左手關脈(寸、關、尺的第二個脈位),表示肝血失守。芤脈出現在右手關脈,表示脾血不固。《脈訣》上說:關脈內出現芤脈,容易得腸胃癰瘡,而且脈搏還會增快。左尺脈出現芤脈,容易出現便血的問題。右尺脈出現芤脈,則表示火氣旺盛,精氣外漏。

張石頑曰:太陽病,有脈浮而緊,按之反芤,本虛。戰汗而解者,暑病。有弦細芤遲,血分受傷者,芤為失血之本脈。經云:脈至如搏,血溫身熱者死。詳「如搏」二字,即是弦大而按之則減也。凡血脫脈芤,而有一部獨弦,或帶結促澀滯者,此為陽氣不到,中挾邪虛之兆,即是瘀血所結處也。所以芤脈須辨一部兩部,或一手兩手,而與攻補,方為合法。

白話文:

張石頑說:太陽經發病時,脈象浮緊,按壓下去會彈回,這種情況是陽氣虛弱。如果出汗後症狀緩解,則是暑熱病。有弦細而彈性遲緩的脈象,是血分受損的表現,彈性脈是失血的主要脈象。經書上說:脈搏像跳動,說明血液過熱,身體發熱,這是會致命的。要仔細查看「像跳動」這幾個字,意思是弦脈大,按壓後就會減弱。凡是失血脈彈性,而有一部分脈象獨自弦細,或伴有結脈、促脈、澀脈、滯脈等,這是陽氣不足,邪氣夾雜虛弱的徵兆,也是瘀血凝聚的地方。因此,彈性脈需要區分單獨一部,還是多部,或是一側手臂,還是兩側手臂,然後再進行攻補治療,這樣才符合醫理。

觀此,知芤脈止主血虛,而血滯者脈必結澀也。

《三昧》曰:浮大而軟,中按雖不應指,細推仍有根氣。不似虛脈瞥瞥虛大,按之豁然全無也。輕按必顯弦象,卻又不似革脈弦強搏指,按之全空也。浮芤者,陰虛也。革則陰僭陽位,其病亟矣。

白話文:

《三昧》中記載:脈象浮大且軟,中等按壓時雖然不跳動,但細細推按仍有根基。這不同於虛脈那種虛大且空洞,按壓時完全沒有脈象。輕輕按壓時一定會顯得弦細,但又不同於革脈那種弦緊有力,按壓時完全空虛。脈象浮而軟,表明陰液不足。脈象弦緊,則是陰氣侵犯陽位,病情嚴重。

5. 微脈

微脈纖細無神,柔弱之極,乃血氣俱虛之候。為畏寒,為恐懼,為怯弱,為少氣,為中虛,為脹滿,為嘔噦,為泄瀉,為虛汗,為食不化,為腰腹疼痛,為傷精失血,為眩運厥逆。此雖氣血俱虛,而尤為元陽虧損最是陰寒之象。《脈法》云:左寸驚怯,右寸氣促。左關寒攣,右關胃冷。

白話文:

脈搏極其細弱無力,猶如絲線般軟弱,這是氣血嚴重虛損的徵兆。表現為畏寒、恐懼、怯弱、氣短、虛弱、腹脹、噁心嘔吐、腹瀉、虛汗、食物難以消化、腰腹疼痛、精血虧損、頭暈目眩、昏厥等症狀。

雖然此症是氣血虛損所致,但尤以元陽虧虛、陰寒之象最為明顯。《脈法》中說:左寸脈微弱,表示膽怯;右寸脈微弱,表示氣促。左關脈脈絡收縮,表示肢體寒冷;右關脈脈絡收縮,表示胃中虛寒。

左尺得微,髓竭精枯。右尺見微,陽衰命絕。此按部位以察病也。夫微脈輕取之而如無,故曰陽氣衰;重按之而如無,故曰陰氣竭。長病得之多不救,謂其正氣將絕也;卒病得之或可生,謂其邪氣不至深重也。仲景曰: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縈縈如蜘蛛絲者陰氣衰。嘗見中風卒倒而脈微,暑風卒倒而脈微,皆為虛風之象,其脈多兼沉緩。

白話文:

左手脈象微弱,表明髓液枯竭、精氣耗損。右手脈象微弱,表明陽氣衰退、生命垂危。這是根據脈象部位來診斷疾病。

微弱的脈象,輕按時若有若無,稱為陽氣衰弱。重按時也若有若無,稱為陰氣耗竭。如果患有長期疾病出現微脈,多難以救治,因為正氣將盡。如果突發疾病出現微脈,可能還有生機,因為邪氣尚未深入體內。

仲景說:陽氣微弱的脈象就像羹湯上的油花,時隱時現。陰氣衰弱的脈象就像蜘蛛絲,細而無力。

我曾經見過中風突然昏倒而脈象微弱,暑熱中邪突然昏倒而脈象微弱的,這些都是虛風證候的表現。這些脈象通常還伴隨著沉緩的脈象。

若中寒卒倒而脈微,為陰邪暴逆,所以微細欲絕也。傷寒以尺寸俱微緩,為厥陰受病者。微緩,是由緊而漸緩也。世多作微脈緩脈,恐未是。病邪傳至此經,不特正氣之虛,邪亦向衰之際,是以俱虛。不似少陰之脈微細,但欲寐耳。詳二經之脈,同一微也。而有陰盡復陽,陽去入陰之異。

白話文:

如果因為受寒而突然昏倒,脈搏微弱,這是因為陰邪突然侵襲,導致脈搏細弱到幾乎消失。傷寒時,脈搏在寸口和尺部都微弱和緩慢,說明是厥陰經受病了。脈搏微弱和緩慢,是由緊脈逐漸變緩而來的。世人多將微脈誤認為緩脈,恐怕不對。病邪傳到厥陰經,不只是正氣虛弱,邪氣也到了衰落的時候,所以脈搏都虛弱。不像少陰經脈搏微細,只是想睡覺而已。仔細比較這兩經的脈搏,雖然同為微弱,但有陰氣耗盡而陽氣復甦,或陽氣衰弱而陰氣上升的區別。

細兼寒緊,緩見陽和。即太陽病,有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為無陽者;有面有熱色,邪未欲解而脈微者;有陰陽俱停,邪氣不傳而脈反微者。若以微為虛象,不行攻發,何以通邪氣之滯耶?必熱除身安而脈微,方可為欲愈之機。若太陽證具,而見足冷尺微,反為下焦虛寒之驗,可不建其中氣,而反行正發汗之例乎?諸引《傷寒論》多非微脈正解,讀者詳之。

白話文:

如果細微而緊密,見不到溫熱。是陽虛太陽病,有發熱、惡寒,但熱多寒少,脈搏微弱,表示陽氣不足;有面色發熱,邪氣尚未解除,但脈搏微弱的;有陰陽俱停,邪氣不傳,脈搏反而微弱的。如果將脈搏微弱當作是虛症,而不採取攻發之法,怎麼去除邪氣的阻滯呢?一定要等到熱退身安,脈搏微弱,纔是即將痊癒的徵兆。如果太陽病的症狀齊全,但見足冷尺弱,反而是下焦虛寒的徵兆,怎麼可以不培補中氣,而反而採取發汗的治療方式呢?各家引用的《傷寒論》大多不是對微脈的正確解釋,讀者要仔細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