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三 形象類 (3)
卷三 形象類 (3)
1. 四時平脈變脈
春不沉,夏不弦,秋不數,冬不澀,是謂四塞。沉甚,弦甚,數甚,澀甚,曰病。參見曰病,復見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至真要大論」
此義甚精。可見四時五臟之氣,周流和同者也。如冬末木氣已動,脈當見弦;春初水氣猶在,脈仍兼沉是也。若入春即弦而不沉,入夏即洪而不弦,是前臟氣弱,後臟氣強,母為子奪矣。「六節臟象」曰:氣之不襲,是謂非常,非常則變矣。此之謂也。
白話文:
春天脈象不應該是沉重的,夏天不應該是像琴弦一樣繃緊的,秋天不應該是快速的,冬天不應該是遲緩不順暢的,這就是所謂的四時正常脈象。如果脈象過於沉重、過於繃緊、過於快速、過於遲緩不順暢,就表示生病了。第一次把脈時發現是病脈,再次把脈還是病脈,病脈沒有消失反而更嚴重,病脈已經減輕但沒有完全消失,這些情況都表示生病了。如果出現與正常相反的脈象,就表示情況危急。
這個道理非常精闢。可以看出四時和五臟之氣是互相協調運行的。例如冬天快結束時,木氣已經開始萌動,脈象應該會出現弦脈的跡象;而春天剛開始時,水的氣息還在,脈象仍然會帶有沉脈的跡象。如果進入春天脈象就只有弦脈而沒有沉脈,進入夏天就只有洪脈而沒有弦脈,就表示前面的臟腑之氣虛弱,後面的臟腑之氣過於強盛,這是母親的氣被兒子奪走的情況。《六節臟象論》說:「氣息沒有按照正常的規律運作,就叫做不正常,不正常就會產生變化。」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