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義簡摩》~ 卷四 主病類 (5)
卷四 主病類 (5)
1. 緩脈
緩為脾脈,主乎中,應乎肌肉。陽寸陰尺,上下同等,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徐不疾,不微不弱,和緩有力,鼓指有神,如絲在經,不卷其軸。又如微風輕颭柳梢。蔡西山曰:意思忻忻,難以名狀。四時五臟,得此為有胃氣。其體屬天地之交,陽中有陰,陰中有陽,臟司脾,時應長夏,運主季土也。
不分男女老弱,人身得此,氣和神暢,百病得此,不治自愈。然緩有二:此乃有胃氣雍容和緩之緩也;又有緩遲之緩,緩縱之緩,緩弱之緩。緩遲者傷濕也,緩縱者風熱也,緩弱者氣虛也,緩而兼澀者血虛也,浮緩者風傷經絡,沉緩者濕傷臟腑,洪緩者濕熱,細緩者寒濕。是皆有病之脈,非真緩脈也。
尚有陰虛浮洪無力而緩,陽虛沉細無力而緩。是僅肖緩之體,而非得緩之神也。若弦居土位,緩臨水宮,蓋克脈也。看此緩脈,要察胃氣多少,鼓擊高下,去來遲速,便得真確。悟從心解,未可一診了事也。《脈法》云:右寸浮緩,風邪所居。左寸澀緩,少陰血虛。左關浮緩,肝風內鼓。
右關沉緩,土弱濕侵。左尺緩澀,精宮不及。右尺緩細,真陽衰極。通一子云:緩脈有三:從容和緩,浮沉得中,此平人之正脈。若緩而滑大有力者多實熱,如《內經》所言者是也。為煩熱,為口臭,為腹滿,為癰瘍,為二便不利,或傷寒溫瘧初愈,而邪熱未清者,多有此脈。緩而遲細者多虛寒,即諸家所言是也。
為陽虛,為胃寒,為氣怯,為疼痛,為暈眩,為脾弱,為痿厥,為怔忡健忘,為飲食不化,為鶩溏飧泄,為精寒腎冷,為小便頻數,女子為經遲血少,為失血下血。凡諸瘡毒外證,及中風產後,但得脈緩者,皆易愈。
張石頑曰:傷寒以尺寸俱微緩者,為厥陰受病。厥陰為陰盡復陽之界,故凡病後得之,咸為相宜。其太陽病,發熱頭痛自汗,脈浮緩者,為風傷衛證。以其自汗體疏,自不能緊急也。又脾為濕土之經,緩為本脈,病主多濕。以土濕則軟也。然必和緩有神,方為脾氣之充。今日緩,則非不緊不緩之中和矣。蓋凡有可名者,即非中和,即為病脈也。
《正眼》曰:緩以脈形之寬緩得名,遲以至數之不及為義。故緩脈四至,寬緩和平。遲脈三至,遲滯不同。二脈各別,安足混哉?李瀕湖亦曰:小駛於遲,是千慮之一失也。
白話文:
[緩脈]
緩脈是代表脾臟的脈象,它主要反應身體的中間部分,與肌肉健康相關。在脈位上,無論是手太陰肺經的寸部還是手少陰心經的尺部,緩脈都是均衡的,既不過於浮淺也不過於深沉,脈搏大小適中,既不快速也不緩慢,強度適中,既不微弱也不過強,脈勢和緩有力,觸感如絲線在織布機上流動,不打結也不鬆散。類似於微風吹拂柳梢的輕柔感。蔡西山說,這種感覺愉悅,難以用語言描述。在四季和五臟中,得到這種脈象表示有健康的胃氣。它的特徵像是天地交會的平衡點,陽中有陰,陰中有陽,與脾臟功能相關,時令上應對長夏,運行中主導季節的土性。
對於男女老少來說,擁有緩脈代表氣血和諧,精神舒暢。當患有疾病的人出現緩脈,往往能不經特殊治療而自愈。然而,緩脈有兩種:一種是有胃氣充盈,呈現雍容和緩的緩脈;另一種則是緩遲、緩縱或緩弱的緩脈,分別代表濕氣、風熱和氣虛的症狀。緩遲脈代表濕氣困擾,緩縱脈反映風熱,緩弱脈提示氣虛,如果緩脈伴有澀象,則可能血虛。浮緩脈顯示風邪影響經絡,沉緩脈表示濕邪侵害臟腑,洪緩脈可能由濕熱引起,細緩脈則與寒濕有關。這些都是疾病狀態下的脈象,並非真正的健康緩脈。
此外,還有陰虛導致的無力浮洪緩脈,以及陽虛引發的無力沉細緩脈。這兩種脈象僅僅在外觀上類似緩脈,但缺乏其核心的活力。若是在肝臟位置發現弦脈,在腎臟位置出現緩脈,這可能代表相剋的脈象。觀察緩脈時,要仔細辨別胃氣的多少,脈搏的力度,以及脈搏的快慢,這樣才能獲得準確的判斷。理解緩脈需要用心領會,不能僅憑一次診斷就下定論。
根據《脈法》的記載,右手太陰肺經脈位浮緩,可能是風邪入侵的表現。左手少陰心經脈位澀緩,暗示少陰脈血虛。左手厥陰肝經脈位浮緩,表明肝風內動。右手太陰脾經脈位沉緩,可能是脾土虛弱,濕氣侵襲的跡象。左手少陰腎經脈位緩澀,反映精血不足。右手少陰腎經脈位緩細,表示真陽衰竭。通一子指出,緩脈可以分為三種:一是平和緩慢,浮沉適中的健康脈象;二是緩而滑大有力的脈象,多見於實熱症狀,如煩熱、口臭、腹部脹滿、膿腫、二便不通暢,或傷寒、溫病後期邪熱未盡的情況,這種脈象常見。三是緩而遲細的脈象,多與虛寒相關,如陽虛、胃寒、氣怯、疼痛、暈眩、脾虛、痿厥、驚悸、健忘、消化不良、鴨溏、飧泄、精寒腎冷、頻尿,女性則可能月經延遲、血量減少或出血。對於各種外瘡、產後中風等情況,只要出現緩脈,通常都容易康復。
張石頑認為,如果寸部和尺部脈象都微弱緩慢,這可能是厥陰脈受損的跡象。厥陰脈位於陰盡復陽的交界處,因此在疾病恢復階段出現這種脈象,通常是有利的。對於太陽病患者,如果出現發熱、頭痛、自汗,脈象浮緩,這可能是風邪侵襲表衛的表現。因為自汗表示體質疏鬆,無法緊密抵抗風邪。脾臟屬於濕土之經,緩脈是其基本脈象,主要反映濕氣問題。因為濕氣重時,組織會變得柔軟。但是,只有和緩有力且充滿活力的緩脈,才代表脾氣充盈。今天的緩脈,並不是那種既不緊張也不放鬆的中和狀態。因為一旦可以命名某種脈象,那就已經偏離了中和狀態,成為病態脈象。
《正眼》指出,緩脈因脈象寬鬆和緩而得名,遲脈則以每分鐘搏動次數較少作為定義。因此,緩脈每分鐘跳動四次,寬鬆而平和。遲脈每分鐘跳動三次,節奏緩慢。兩種脈象各自獨立,不能混淆。李瀕湖也提到,將遲脈誤解為稍微快一點的脈象,這是對脈學理解的一個重大失誤。
2. 洪脈
洪脈指下極大,來盛去衰。體為陽,臟司心,時屬夏,運主火也。主病為腹滿煩渴,為狂躁,為斑疹,為頭痛面熱,為咽乾喉痛,為口瘡癰腫,為大小便不通,為動血。浮洪為表熱,沉洪為裡熱,皆陽盛陰虛之病。若逢炎夏,診有胃氣,乃應時之脈也。若泄痢、失血、久嗽及痞滿反胃,見之增劇難瘥,或沉兼弦澀,主痰紅火熾之證。
經曰: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謂其與證不合也。又曰:大則病進,若春秋冬月見之,治主升陽散火。若洪而有力,乃實脈,非洪脈,須投寒涼。此相類,宜細別耳。此數語未晰,實脈非洪而有力之謂也。實以形體之厚言,有寒實,有熱實,不必盡宜寒涼也。洪以來勢之盛言,有實熱,有虛熱,有內熱外寒,內寒外熱,有濕熱,有風熱,大致偏主於熱。郁者宣之,熾者泄之,虛者補之,實者攻之。
又有如洪之脈,乃陰虛假熱,陽虛暴證,脈雖洪大,按而無力。當云:應指無力。此又不得投以涼劑,致敗胃氣。又人臨死,從陽散而絕者,陰氣先絕,陽氣後絕,則絕脈絕證,均見於陽。陽氣先絕,陰氣後絕,則絕脈絕證,均見於陰。脈必先見洪大滑盛,乃真氣盡脫於外也。
不可不察。如湧泉沸湯,有出無入也。至於洪大至極,甚至四倍以上者,是即陰陽離絕,關格之脈也,不可治矣。《匯補》云:浮大之脈陰必傷,弦洪之脈胃必損,讀此二語,可不顧慮元氣乎?
張石頑曰:仲景有服桂枝湯,大汗出,大渴煩,不解,脈洪,為溫病。溫病乃冬時伏氣所發。發於春者為溫病,發於夏者為熱病。其邪伏藏於內而發出於表,脈多浮洪,而混混不清,每多盛於右手。《寒溫條辨》亦云:溫病脈必右盛於左。若溫熱時行,脈反細小弱者,陽病陰脈也。
有陽熱亢極,而足冷尺弱者,為下虛之證,皆不可治。又屢下而熱勢不減,洪脈如初,謂之壞病,多不可救。洪為陽氣滿溢,陰氣垂絕之象。故藹藹如車蓋者,為陽結。脈浮而洪,身汗如油,為肺絕。即雜病洪脈,皆火氣亢甚之兆。若虛勞失血,久病虛羸,泄瀉脫元,而見洪盛之脈,尤非所宜。
張景岳曰:外感寒邪,脈大者必病進,以邪氣日盛也。然必大而兼緊,方為病進。若先小而後大,及漸大漸緩者,此以陰轉陽,為胃氣漸復,將解之兆也。
按古無洪脈之名也,以大賅之矣。蓋有形體之大,有來勢之大。陳修園別大於洪,義以此也。然凡脈皆當以形勢兩察之,正不必多立名色,使人目眩。
白話文:
[洪脈]這指的是脈搏在觸摸下極為壯大,來的時候強勁,去的時候衰弱。這種脈象屬於陽性,主要反映心臟的狀態,時間上屬於夏季,運作上與火相關。它所對應的病症可能包括腹部脹滿、極度口渴、精神亢奮焦躁、皮膚出現斑疹、頭痛面部發熱、咽喉乾燥疼痛、口腔潰瘍、身體各部位的腫痛、大小便不暢、血液異常流動等。如果脈象浮而洪,表明病在表面且有熱;如果脈象沉而洪,表明病在內部且有熱。這些都是陽氣過剩、陰氣不足的病症。若是在炎熱的夏天,診斷出有胃氣,這就是正常的季節脈象。然而,若是瀉痢、出血、長期咳嗽以及脹滿反胃等病症,出現洪脈會讓病情加重,難以康復,或者脈象沉且伴有弦澀,這通常代表痰熱旺盛的情況。
經典上說,身材消瘦卻脈象壯大的,胸中氣息多的,預示著死亡。因為這種脈象與病症不符合。又說,脈象壯大表示病情加重,若在春季、秋季、冬季出現這種脈象,治療應該以提升陽氣、散發火氣為主。如果脈象洪大且有力,這是實脈,而非洪脈,需要服用寒涼藥物。這兩種脈象相似,應仔細分辨。這些描述並不明確,實脈並非指脈象洪大且有力。實脈是根據身體的壯實程度而言,有寒實、有熱實,不一定都適合用寒涼藥物。洪脈則是根據脈搏來勢的強度而言,有實熱、有虛熱、有內熱外寒、內寒外熱、有濕熱、有風熱,但大多數偏向於熱症。對於鬱悶的情況,需要疏導;對於熱情旺盛的情況,需要降火;對於虛弱的情況,需要滋補;對於實質的情況,需要攻伐。
此外,有一種類似洪脈的脈象,是因陰氣虛弱導致的假熱症狀,陽氣虛弱的急重症,脈象雖然洪大,但輕按就無力。應當說,這種脈象在輕按時就顯示出無力。這種情況不能使用寒涼藥物,以免損害胃氣。此外,人在臨死前,如果陽氣散盡而終結,則陰氣先盡,陽氣後盡,那麼絕脈和絕證都會出現在陽氣方面。反之,如果陽氣先盡,陰氣後盡,那麼絕脈和絕證都會出現在陰氣方面。脈象會先出現洪大滑盛,這是真氣完全從體外流失的表現。
不可不加以辨別。就像泉水湧出,只有出而無回一樣。至於洪大到極點,甚至達到正常脈象四倍以上的,這就是陰陽分離、關格不通的脈象,無法治療了。《匯補》一書提到:浮大脈象必定傷害陰氣,弦洪脈象必定損傷胃氣,讀了這些話,能不顧慮到元氣嗎?
張石頑說,仲景提到,服用桂枝湯後,大量出汗,極度口渴煩躁,病情未見好轉,脈象洪大,這是溫病。溫病是由冬季潛伏的病氣發作所致。春季發作的是溫病,夏季發作的是熱病。這些病邪潛藏在體內,然後從體表發作,脈象多為浮洪,而且混濁不清,常常在右手更為明顯。《寒溫條辨》也說,溫病的脈象一定是右手比左手更強烈。如果在溫熱時期,脈象反而細微弱小,這是陽病出現陰脈的現象。
有時候,陽熱極度亢奮,卻伴隨著腳冷、脈象微弱的情況,這屬於下部虛弱的證狀,通常無法治療。此外,多次排泄後熱度仍未減退,洪脈依然如初,這被稱為壞病,多數情況下無法挽救。洪脈象徵著陽氣充盈,陰氣瀕臨消失的現象。因此,脈象像車蓋一樣高聳,是陽結的表現。脈象浮而洪,身體大量出汗如同油脂,是肺部功能喪失的跡象。即使是雜病中的洪脈,也都是火氣過旺的徵兆。如果患有虛勞、失血、長期虛弱、瀉瀉脫水等病症,出現洪脈象,更是不宜。
張景嶽說,外感寒邪,脈象壯大必定表示病情加重,因為邪氣逐漸增加。然而,必須是壯大且緊繃的脈象,才表示病情加重。如果脈象最初較小,後來逐漸壯大,並且逐漸放緩,這表示從陰轉為陽,胃氣逐漸恢復,是疾病即將好轉的跡象。
根據古代的記載,其實並沒有洪脈的專有名詞,一般都用「大」來概括。因為有身體壯大的形態,也有脈搏來勢強大的形態。陳修園把「大」和「洪」區分開來,其意義就在這裡。然而,所有脈象都應當從形態和趨勢兩個方面進行觀察,不必過多設立名稱,讓人眼花繚亂。
3. 細脈
細脈似微而常有,細直而軟,若絲線之應指。宜於秋冬老弱,為血氣兩衰之象。或傷精泄汗,或濕氣下侵,或泄利脫陰,或丹田虛冷,或胃虛腹脹,或目眩筋痿。《脈經》云:細為血氣衰。有此證則順,否則逆。故吐衄脈沉細者生。憂勞過度者脈亦細,治須溫補。春夏少壯,俱忌細脈,謂其與時不合,與形不合也。
至有如細之脈,或因暴受寒冷,極痛,壅塞經絡,致脈沉細,不得宣達。是細不得概言虛,而誤施溫補,固結邪氣也。又有勞怯困殆,脈見弦細而數。蓋弦主氣衰,細主血少,數主虛火煎熬,奄奄將弊。醫於此時,尚欲清之平之,良可慨矣。高鼓峰曰:細脈必沉,但得見滑,即是正脈,平人多有之。
若見弦數,即是枯脈,六腑內絕,不治。《脈法》云:細主氣衰,諸虛勞損。細居左寸,怔忡不寢。細居右寸,嘔吐氣怯。細入左關,肝陰枯竭。細入右關,胃虛脹滿。左尺見細,泄利遺精。右尺見細,下元冷憊。沉細而遲,主寒濕,治宜溫中散寒,忌汗下。見《金匱要略》。
張石頑曰:傷寒以尺寸俱沉細,為太陰受病。太陰職司敷化之權,今為熱邪所傳,榮衛之氣,不能條暢百脈,所以尺寸皆沉細。不獨太陰為然,即少陰之脈亦多沉細,故仲景有少陰病,脈沉細數,不可發汗之禁。此皆外陰內陽,非若嚴冬卒中暴寒,盛夏暑風卒倒,內外皆陰之比。義理未見瑩澈。
《三昧》曰:《內經》細脈諸條,如細則少氣,細而附骨者積也,尺寒脈細謂之後泄,頭痛脈細而緩為中濕種種,皆陰邪為患,故胃虛少食,冷涎泛逆,便泄腹痛,自汗失精,皆有細脈。且以兼浮兼沉,在尺在寸,分別裁決。如平人,脈來細弱,皆憂思過度,內戕真元所致。若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及病熱脈細,神昏不能自持,皆脈不應病。法在不治。
白話文:
[細脈]的內容如下:
細脈看似微弱但一直存在,它細長而柔軟,就像絲線般觸感。這種脈象適合在秋冬季節或是年老體弱的人身上出現,因為這代表血液和氣力都在衰退。或者可能是因為過度耗損精神、大量出汗、濕氣下注、脫水、腎虛、胃虛導致腹脹、視力模糊、肌肉無力等症狀。根據《脈經》記載:細脈象代表血液和氣力都在衰退。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狀,那麼這種脈象是正常的;若沒有,則可能有問題。因此,如果嘔血或鼻出血的患者,脈象沉細,那他還有可能康復。如果一個人過度勞累,他的脈象也會變得細弱,治療應該從溫補入手。在春夏兩季,年輕人和壯年人的脈象都不應該是細弱的,因為這與季節和身體狀況不符。
然而,有些情況下,脈象會突然變得細弱,可能是因為突然遭受寒冷、劇烈疼痛或經絡堵塞,導致脈象沉細,無法正常運作。這種情況下,細脈並不能簡單地歸咎於虛弱,若隨意使用溫補方法,可能會使邪氣更加牢固。另外,有些人因勞累過度,脈象呈現弦細且快速。弦脈通常代表氣力衰弱,細脈代表血量不足,快速脈象代表虛火煎熬,患者可能已經瀕臨死亡。在這種情況下,醫生仍然想要進行清熱或調節,這是令人感到遺憾的。高鼓峯曾說:細脈必然伴隨著沉脈,只要看到滑脈,就是正常的脈象,健康的人常有這種現象。
若出現弦脈和快脈,那就是枯脈,表示五臟六腑功能已經停止,無法治療。根據《脈法》記載:細脈象代表氣力衰弱,所有虛弱和勞損的疾病都可能出現這種脈象。左寸部位的細脈象代表心悸失眠;右寸部位的細脈象代表噁心嘔吐、膽小畏寒;左關部位的細脈象代表肝陰枯竭;右關部位的細脈象代表胃虛脹滿;左尺部位的細脈象代表泄利遺精;右尺部位的細脈象代表下焦虛寒。如果脈象沉細且慢,可能代表有寒濕,治療應該從溫中散寒入手,避免出汗和下瀉。這些信息可以在《金匱要略》找到。
張石頑曾說:在傷寒病中,如果尺寸部位都出現沉細脈象,那代表太陰經受到感染。太陰經負責調節體內功能,現在被熱邪侵犯,營養和衛氣無法正常運行,所以尺寸部位都出現沉細脈象。不只是太陰經如此,即使少陰經的脈象也常常是沉細的,因此仲景有規定:如果少陰病患者的脈象沉細且快速,就不能發汗。這是因為體內有陰,體外有陽,不像冬天突然遭遇寒冷或夏天突然中暑,體內外都是陰的狀態。這個道理尚未完全清楚。
《三昧》提到,《內經》中的細脈條目,例如細脈象代表氣力衰弱、細脈象靠近骨頭代表有積聚、尺部脈象寒冷且細代表後泄、頭痛且脈象細緩代表濕氣等,都是陰邪造成的問題。因此,胃虛、食慾不佳、冷涎上逆、腹瀉、腹痛、自汗、失精等症狀,都可能出現細脈象。此外,還需考慮脈象是否同時浮或沉,以及是在尺部還是寸部,才能做出判斷。對於健康的人來說,如果脈象細弱,可能是因為過度憂慮,傷害了真正的生命力。如果體型健壯但脈象細弱,呼吸短淺,或者疾病導致的熱症卻出現細脈象,意識不清,都表示脈象與病情不符,按照治療原則,這種情況是無法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