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義簡摩》~ 卷二 診法類 (7)
卷二 診法類 (7)
1. 兼察色證
何以知傷暑得之?然當惡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為焦臭,入脾為香臭,入肝為臊臭,入腎為腐臭,入肺為腥臭。故知心病傷暑得之,當惡臭。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心也。
何以知飲食勞倦得之?然當喜味苦也。虛為不欲食,實為欲食。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為酸,入心為苦,入肺為辛,入腎為咸,自入為甘。故知脾邪入心,為喜味苦也。其病身熱,心也。而體重嗜臥,四肢不收,脾也。其脈浮大心也。而緩。脾也。
何以知傷寒得之?然當譫言妄語。何以言之?肺主聲,入肝為呼,入心為言,入脾為歌,入腎為呻,自入為哭。故知肺邪入心,為譫言妄語也。其病身熱,心也。洒洒惡寒,甚則喘咳,肺也。其脈浮大心也。而澀。肺也。
何以知中濕得之?然當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腎主濕,入肝為泣,入脾為涎,入肺為涕,入心為汗,自入為唾。故知腎邪入心,為汗出不可止也。其病身熱,心也。小腹痛,足脛寒而逆,腎也。其脈沉濡腎也。而大。心也。《難經·四十九難》
「十六難」據證而察其何臟?此據臟而察其何邪?迴環指示,語意諄切,義緒詳明,舉心為例,而余可類推矣。徐靈胎曰:此法一開,而察脈審證之法,始密而無遺矣。真足繼往聖,開來學也!
白話文:
[兼察色證]
要如何知道是中暑引起的呢?患者身上會散發惡臭。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心臟主管氣味,邪氣從體外進入心臟會表現為焦臭味,進入脾臟會表現為香味,進入肝臟會表現為臊味,進入腎臟會表現為腐臭味,進入肺臟會表現為腥味。所以,如果知道是心臟病因為中暑引起的,就會有惡臭的表現。這種病的症狀是身體發熱、心煩、心痛,脈象呈現浮大而散的狀態,這些都與心臟有關。
要如何知道是飲食勞累引起的呢?患者會喜歡吃苦味的食物。如果是虛症,則會沒有食慾;如果是實證,則會想吃東西。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脾臟主管味道,邪氣進入肝臟會表現為酸味,進入心臟會表現為苦味,進入肺臟會表現為辛味,進入腎臟會表現為鹹味,進入脾臟本身則會表現為甘味。所以,如果知道是脾臟的邪氣進入心臟,患者就會喜歡吃苦味的食物。這種病的症狀是身體發熱,這與心臟有關;身體沉重,喜歡躺臥,四肢無力,這些則與脾臟有關。脈象呈現浮大,這與心臟有關,脈象呈現緩和,這與脾臟有關。
要如何知道是感受寒邪引起的呢?患者會說胡話、語無倫次。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肺臟主管聲音,邪氣進入肝臟會表現為呼氣聲,進入心臟會表現為說話聲,進入脾臟會表現為歌聲,進入腎臟會表現為呻吟聲,進入肺臟本身則會表現為哭聲。所以,如果知道是肺臟的邪氣進入心臟,患者就會說胡話、語無倫次。這種病的症狀是身體發熱,這與心臟有關;時而感覺發冷,嚴重時會氣喘咳嗽,這些與肺臟有關。脈象呈現浮大,這與心臟有關,脈象呈現澀滯,這與肺臟有關。
要如何知道是中了濕邪引起的呢?患者會大量出汗,無法停止。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腎臟主管體內的水濕,邪氣進入肝臟會表現為流淚,進入脾臟會表現為流口水,進入肺臟會表現為流鼻涕,進入心臟會表現為流汗,進入腎臟本身則會表現為唾液。所以,如果知道是腎臟的邪氣進入心臟,患者就會大量出汗,無法停止。這種病的症狀是身體發熱,這與心臟有關;小腹疼痛,腳和小腿冰冷發涼,這些與腎臟有關。脈象呈現沉濡,這與腎臟有關,脈象呈現洪大,這與心臟有關。《難經·四十九難》
「十六難」是根據症狀來判斷病邪在什麼臟腑,而這裡是根據臟腑來判斷病邪是什麼。這種反覆說明、指示的方法,語氣懇切,闡述的道理非常詳細,以心臟為例,其他的臟腑都可以以此類推。徐靈胎說:「這種方法一開創,診察脈象和辨別症狀的方法,就會變得更加縝密,沒有任何遺漏。這真是繼承了前人的智慧,開創了後學的先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