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義簡摩》~ 卷二 診法類 (5)
卷二 診法類 (5)
1. 須察真假
醫不明脈,固無以治病;而不明真假疑似之脈,又無以別脈。其奚以察元氣之虛實,而洞明生死吉凶之機要哉?東坡云:大實有羸狀,至虛有盛候。此處關頭一差,死生反掌,為醫之難,職是故耳。《脈如》
持脈之道,先要會二十八脈形體於胸中,更須明乎常變。凡眾人之脈,有素大素小素陰素陽,此其賦自先天,各成一局,常也。邪變之脈,有倏緩倏急乍進乍退者,此其病之驟至,脈隨氣見,變也。故凡診脈者,必須先識臟脈,而後可以察病脈;先識常脈,而後可以察變脈。
於常脈中,可以察人之器局壽夭;於變脈中,可以察人之疾病吉凶。此診家之大要也。《脈神》
經曰:脈從而病反,其診何如?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脈至而從者,陽證見陽脈也。然使按之無力不能鼓指,則脈雖浮大,便非陽證,不可作熱治。凡諸脈之似陽非陽者皆然也。曰:諸陰之反,其脈何如?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陰證陰脈,從矣。然鼓指有力,亦非陰證。
凡脈從陰陽,病易已。謂陽證得陽脈,陰證得陰脈也。若逆陰陽,病難已。《脈神》
經,《素問·至真要論》也。不鼓與鼓甚而盛,當於滑氏「上、下、去、來、至、止」六字中求之。再曰按之可見,察脈真假,必以沉候為準。假於外,不能假於內也。
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多熱,遲為多寒,弦強為實,細微為虛,是固然矣。然疑似之中,尤當真辨。此其關係非輕,不可不察。如浮雖屬表,而凡陰虛血少、中氣虧損者,必浮而無力,是浮不可以概言表也。沉雖屬裡,而凡外邪初感之深者,寒束經絡,脈不能達,必見沉緊,是沉不可以概言里也。
數為熱,而真熱者未必數。凡虛損之證,陰陽俱困,氣血張皇,虛甚者,數愈甚。是數不可以概言熱也。遲為寒,而凡傷寒初退,餘熱未清,脈多遲滑,是遲不可以概言寒也。弦強類實,而真陰胃氣大虧,及陰陽關格等證,脈必豁大而弦健,是強不皆實也。微細類虛,而凡痛極氣閉,榮衛壅滯不通者,脈必伏匿,是伏未必虛也。
由此推之,凡諸脈中,皆有疑似,皆須真辨,診能及此,其庶幾乎!雖然,脈有真假,而實由人見之不真耳。脈亦何從假哉?《脈神》
真熱者未必數,如風溫濕溫,脈皆洪滑而緩,「平人氣象」曰滑而緩曰熱中是也。遲未必寒,如水穀停滯,血結痰凝或熱病驟服苦寒,熱為所郁也。
治病之法,有舍證從脈者,有舍脈從證者,何也?蓋有陰證陽脈,陽證陰脈,有證虛脈實,證實脈虛。彼此差互,急宜詳辨。大都證實脈虛,必假實證也;脈實證虛,必假實脈也。夫外雖煩熱,而脈見微弱,必火虛也;腹雖脹滿,而脈見芤澀,必胃虛也。此宜從脈者也。有本無煩熱,而脈見洪數,非火邪也;本無脹滿,而脈見弦強,非內實也。
白話文:
[需分辨真假]
醫生如果不精通脈理,自然無法治療疾病;但如果不懂得辨認真假相似的脈象,就更無法區分不同的脈象了。如何能察覺元氣的虛實,並透徹理解生死吉凶的關鍵呢?蘇東坡曾說過:「極度的實證可能呈現出虛弱的狀態,而極度的虛證可能顯現出旺盛的症候。」在這裡,一旦出現判斷失誤,生死就在一念之間,醫生的困難,就是因為這種原因。《脈如》
掌握脈理的方法,首先要熟悉二十八種脈象的特徵,還需明白正常的脈象和變異的脈象。普通人的脈象,有的天生脈象較大,有的天生脈象較小,有的天生偏向陰性,有的天生偏向陽性,這是先天決定的,各自形成一個模式,這是正常的。而受到邪氣影響的脈象,有的突然緩慢,有的突然急促,有的突然前進,有的突然後退,這是因為疾病突然發生,脈象隨著氣血的變化而改變,這是變異的。因此,凡是診脈的人,必須先認識臟腑的脈象,然後才能察覺疾病的脈象;先認識正常的脈象,然後才能察覺變異的脈象。
在正常的脈象中,可以觀察一個人的體質、壽命長短;在變異的脈象中,可以觀察一個人的疾病和吉凶。這是診斷學的重點。《脈神》
經典中提到:「脈象跟隨病情,但是按下去卻沒有鼓動感,所有的陽性脈象都是這樣。」脈象跟隨病情,指的是陽性病症出現陽性脈象。然而,如果按下去沒有力量,無法讓手指感到鼓動,那麼即使脈象浮大,也不是陽性病症,不能作為熱性病症治療。所有類似陽性但不是陽性的脈象都是這樣。又問:「所有的陰性反轉,脈象是什麼樣子?」回答:「脈象跟隨病情,按下去非常鼓動且強烈。」陰性病症和陰性脈象,已經跟隨病情了。然而,如果手指感到強烈的鼓動,也不是陰性病症。
凡是脈象跟隨陰陽,病情容易痊癒。這是指陽性病症得到陽性脈象,陰性病症得到陰性脈象。如果脈象逆反陰陽,病情難以痊癒。《脈神》
根據《素問·至真要論》,「不鼓動」和「非常強烈的鼓動」,應在滑氏「上、下、去、來、至、止」六個字中尋找。再者,「按下去可以看見」,辨別脈象真假,必須以沉脈為標準。假象可以在外表表現,但不可能在內部表現。
浮脈表示病在表層,沉脈表示病在內部,數脈表示多熱,遲脈表示多寒,弦脈強硬表示實證,細脈微弱表示虛證,這本來就是事實。然而,在相似的脈象中,更應該真正地分辨。這個關係非同小可,不能不注意。例如,雖然浮脈屬於表證,但是對於陰虛血少、中氣不足的情況,脈象必定浮弱無力,所以浮脈不能概括地說是表證。沉脈雖然屬於裡證,但對於剛感染外部邪氣較深的情況,寒氣束縛經絡,脈象無法達到表面,必定出現沉緊的脈象,所以沉脈不能概括地說是裡證。
數脈表示熱證,但真正的熱證不一定會出現數脈。對於虛損的情況,陰陽兩虛,氣血混亂,虛弱嚴重的人,脈象越數越多。所以數脈不能概括地說是熱證。遲脈表示寒證,但對於剛退燒的情況,餘熱未消,脈象多遲滑,所以遲脈不能概括地說是寒證。弦脈強硬類似實證,但對於真陰胃氣大虧,以及陰陽關格的情況,脈象必定豁大且弦健,所以強脈不一定都是實證。微脈細脈類似虛證,但對於疼痛極度氣閉,營衛壅塞不通的情況,脈象必定潛藏,所以潛脈未必是虛證。
由此推廣,所有脈象中都有相似的脈象,都需要真正地分辨,診斷到這種程度,纔算是接近正確。然而,脈象有真假,實際上是因為人們看不清楚而已。脈象從何而來的假象呢?《脈神》
真正的熱證不一定會出現數脈,例如風溫濕溫,脈象都是洪滑且緩慢的,「平人氣象」中說滑而緩的脈象表示熱中,就是這樣。遲脈不一定表示寒證,例如水穀停滯,血結痰凝,或是熱病突然服用苦寒藥物,熱被抑制的情況。
治療疾病的方法,有捨棄症狀從脈象出發的,也有捨棄脈象從症狀出發的,為什麼呢?因為有陰性病症出現陽性脈象,陽性病症出現陰性脈象,有症狀虛弱脈象實在,症狀實在脈象虛弱。這些情況彼此交錯,急需詳細分辨。通常,症狀實在脈象虛弱,肯定是假的實證;脈象實在症狀虛弱,肯定是假的實脈。即使外面看起來煩躁發熱,但脈象微弱,肯定是火虛;即使腹部脹滿,但脈象芤澀,肯定是胃虛。這種情況應該根據脈象治療。有原本沒有煩躁發熱,但脈象洪大數脈,不是火邪;原本沒有脹滿,但脈象弦強,不是內實。
這種情況應該根據症狀治療。雖然真實和假象交錯,並非一定不存在,但輕微的可以根據症狀治療,嚴重的必須根據脈象治療,這樣才比較恰當。這是《脈神》對治療方法的討論。與辨別脈象真假相輔相成,附錄在此。
原本沒有煩躁發熱,脈象洪大數脈,原本沒有脹滿,脈象弦強,怎麼知道不是邪氣在內部鬱積而未能及時發作呢?通常急症,例如癲癇、厥逆、霍亂,應該根據症狀治療,並參考原本體質的強弱,以確定藥物的使用量。慢性病則必須同時考慮症狀和脈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