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八 兒科診略 (15)

回本書目錄

卷八 兒科診略 (15)

1. 病因治法大略

凡病先虛,或已經下,仍有合下者,必實其母后瀉其子也。假令肺虛而痰實,此可下之證,先當益脾,後方瀉肺也。錢氏

凡熱病,疏利或解化後無虛證,勿溫補,熱必隨生。同上。

小兒之病,古人謂之啞科。以其言語不能通,病情不易測。故曰:寧治十男子,不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不治一小兒。此甚言小兒之難也。然以余較之,則三者之中,又惟小兒為最易。

何也?蓋小兒之病,非外感風寒,則內傷飲食,以至驚風吐瀉,及寒熱疳癇之類,不過數種;且其臟腑清靈,隨撥隨應,但能確得其本而撮取之,則一藥可愈,非若男婦損傷積痼癡頑者比。余故謂其易也。第人謂其難,謂其難辨也;吾謂其易,謂其易治也。設或辨之不真,則誠然難矣。

然辨之之法,亦不過辨其表裡寒熱虛實,六者洞然,又何難治之有?故凡外感者,必有表證而無里證,如身熱、頭痛、拘急、無汗,或因風抽搦之類是也。內傷者,止有里證而無表證,如吐瀉、腹痛、脹滿、驚疳、積聚之類是也。熱者,必有熱證,如熱渴、躁煩、秘結、癰瘍之類是也。

寒者,必有寒證,如清冷、吐瀉、無熱、無煩、噁心、喜熱者是也。凡此四者,即表裡寒熱之證,極易辨也。然於四者之中,尤惟虛實二字,最為緊要。蓋有形色之虛實,有聲音之虛實,有脈息之虛實。如體質強盛與柔弱者有異也,氣色紅赤與青白者有異也,聲音雄壯與短怯者有異也,脈息滑實與虛細者有異也。

故必內察其脈候,外觀其形氣,中審其病情,參此數者而精察之,又何虛實之難辨哉?必其果有實邪,果有火證,則不得不為治標。然治標之法,宜精簡輕銳適當,其可及病則已,毫勿犯其正氣,斯為高手。但見虛象,便不可妄行攻擊,任意消耗。若見之不真,不可謂姑去其邪,諒亦無害。

不知小兒以柔嫩之體,氣血未堅,臟腑甚脆,略受傷殘,萎謝極易,一劑之謬,尚未能堪,而況其甚乎?矧以方生之氣,不思培植,而但知剝削,近則為目下之害,遠則貽畢世之羸,良可嘆也!凡此者,實求本之道,誠幼科最要之肯綮。雖言之若無奇異,而世竟茫然。非有明察之見者,不足以語此。

此其所以不易也。張景岳

白話文:

病因治法大略

一般來說,生病都是先從虛弱開始,或是已經使用過瀉下的方法,但如果還有適合瀉下的情況,一定要先補強「母」的臟腑,然後再瀉掉「子」的臟腑。舉例來說,如果肺虛而且痰多,這是可以使用瀉下的病症,但應該先補養脾胃,然後才能瀉肺。這是錢乙的說法。

凡是熱病,如果疏通或用藥化解後沒有出現虛弱的狀況,就不要使用溫補的藥物,不然熱會再次產生。這是跟前面相同的說法。

小孩子的病,古人稱之為「啞科」,因為他們無法清楚表達,病情難以判斷。所以說:「寧願醫治十個男子,也不願醫治一個婦人;寧願醫治十個婦人,也不願醫治一個小孩。」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小孩疾病的難治。但是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這三者之中,小孩其實是最容易醫治的。

為什麼呢?因為小孩的疾病,不外乎是外感風寒,或是內傷飲食,以至於引起驚風、嘔吐、腹瀉,以及寒熱、疳積、癲癇之類的病症,總共不過幾種。而且小孩的臟腑清澈靈敏,反應很快,只要能準確掌握病因並對症下藥,一味藥就可以治癒,不像成年男女那樣,損傷積勞或有頑固的舊疾。所以我才說小孩的病容易醫治。只不過,一般人認為難治,是因為他們覺得很難辨別;我認為容易醫治,是因為我認為容易掌握治療的方法。如果辨別不正確,當然就真的難治了。

但是辨別的方法,也不過就是辨別表裡、寒熱、虛實這六個方面,如果能完全掌握,又還有什麼難以醫治的呢?所以,凡是外感引起的,一定會有表證而沒有里證,像是發熱、頭痛、肌肉緊繃、沒有汗,或者因風邪引起的抽搐等。內傷引起的,就只有里證而沒有表證,像是嘔吐、腹瀉、腹痛、腹脹、驚嚇、疳積、腫塊之類。有熱的病症,一定會有熱的表現,像是口渴、煩躁、便秘、癰瘡等。

有寒的病症,一定會有寒的表現,像是身體冰冷、嘔吐、腹瀉、沒有發熱、沒有煩躁、噁心、喜歡溫暖等。這四種情況,就是表裡寒熱的病症,非常容易辨別。然而在這四者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虛實這兩個字。因為有體質上的虛實,有聲音上的虛實,也有脈象上的虛實。像是體質強壯與虛弱不同,氣色紅潤與蒼白不同,聲音宏亮與氣短不同,脈象滑實與虛弱細微不同。

所以,必須要內在觀察脈象,外在觀察體態氣色,中間審視病情,綜合這些因素來仔細觀察,又哪裡有虛實難辨的情況呢?如果確定是實邪,確定是火熱的病症,就必須要使用治標的方法。但是治標的方法,應該要精簡、輕巧、快速且恰當,只要能治好病症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傷害到正氣,這才是高明的醫生。如果看到是虛弱的現象,就絕對不能隨意地攻擊,任意耗損正氣。如果判斷不確實,不要說只是去除邪氣,應該也無害。

卻不知道小孩的身體柔嫩,氣血不夠強壯,臟腑非常脆弱,稍微受到一點損傷,就很容易衰弱,一劑藥用錯了,都可能無法承受,更何況是嚴重的錯誤?更何況在剛出生的時候,不思考如何培養正氣,反而只知道耗損正氣,近則造成眼前的傷害,遠則留下終身的虛弱,實在令人嘆息!這些都是探求病根的方法,也是幼科最重要的關鍵。雖然說起來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世人卻渾然不知。如果沒有明察秋毫的見解,是無法理解這些道理的。

這就是幼科難以醫治的原因。張景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