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義簡摩》~ 卷八 兒科診略 (13)
卷八 兒科診略 (13)
1. 病因治法大略
驚風一證,前人過於穿鑿,自方中行謂即痙病,喻氏從而和之,好奇者,莫不是此非彼矣。殊不知痙即驚風也。驚者,言其躁擾不寧也。《素問·著至教篇》曰三陽積並則為驚,其病起如疾風霹靂,陽氣滂溢,九竅皆塞是也。風者,言其僵直不和也,《內經》曰:諸暴強直,皆生於風是也。痙言證也,驚風亦言證也,非言因也。依此推之,慢驚之義亦可通矣。
喻氏闢八歲以前無傷寒之說,而謂痙即傷寒發熱,脈絡柔脆,不任其虐,以致血虛筋急也。理固甚是。其實小兒血液充盈,易於壅實,而生氣之銳,進而不已,偶不流通即窒塞,迫逼呼吸,頓悶而成急驚風矣。卒然肢動目瞪,並無寒熱,非驚非風,亦非傷寒,必角弓反張,乃風寒外襲,以致筋絡拘轉,是急驚亦有內外因也。
舊說治急驚宜涼,慢驚宜溫,此不盡然。急驚亦有發於內之寒痰,慢驚每多成於內之燥熱。
嘗論臍風即古之真中風,詳見《中藏經》及《巢氏病論》。五臟俱壞,數日即死,惟急灸可以救之。兒在母腹,以臍呼吸,初出腹時,吸受風寒,直達命門,故證至急也。急慢驚風,即類中風也。急驚即類中之邪盛者,慢驚即類中之正虛者。學者能讀《內經·風論》、《中藏經》、《巢氏病論》、《千金方》、《翼方》及張潔古、劉河間諸書,考其診法治法,斯無不通矣。
奚必局局於兒科抄撮秘本乎?中風,看面目、鼻準、人中五色以定吉凶,臍風何獨不然?牙疳,胃熱也。內連肝腎,其證甚急,宜常醮鹽茶掠口,去毒涎。見證,速煎竹茹、車前汁或人青果膏,及以核磨汁,飲之。
小兒暴得嘔吐,多系飲食當風,風氣入胃所致。俠寒者,腹痛作瀉,最宜急治,遲恐接引內風,便成不治。宜桂枝湯加吳茱萸。
小兒極多蟲證,始於濕熱,成於濕寒,而亦必兼風也。蟲在胃,則胸中懊憹嘈雜,如飢易渴;在腸,則腹脹,時腫聚往來,行動作痛,按之如塊,大便黃糜,或白沫,溏而不結,面無定色,初起多青黃,久多青白。若肚大青筋,不食嘔吐者,死期近矣。又有身常蘊熱不止,而唇內生瘡,聲音嘶嗄,或肛門生瘡,此即疳䘌,所謂狐惑也。
小兒唇淡紅而豔者,蟲也。唇上紅白成點不勻者,蟲也。上下唇內白點者,蟲也。舌尖兩邊有淡紅點者,蟲也。面色黃黯,而有多少白斑,圓如錢大者,食積生蟲也。咽管幹硬,教令嚥唾,而不得下者,蟲耗胃津,將成隔噎也。食未久而即飢者,蟲也。渴飲無厭者,蟲也。腹痛即大便者,蟲也。
目四圍黃者,蟲也。目光滯而睛黃者,蟲也。面色黃黯而有蟹爪紋者,蟲也。蟲脈,弦緊而澀,或滑。又腹中痛,脈當沉弦,而反洪大,為有蛔蟲也。狐惑,其脈沉細而數,吐沫腹痛者,蟲也;吐沫腹不痛,胃冷也。
白話文:
病因治法大略
關於小兒驚風這個病,前人解釋過於牽強附會,自從方中行認為它就是痙病後,喻氏也跟著這樣說,那些喜歡標新立異的人,總是認為驚風和痙病不是同一個病。殊不知痙病就是驚風。所謂「驚」,是指小兒躁動不安。像《素問》說的「三陽積聚會導致驚」,這種病發作時來勢兇猛,就像疾風和雷電一樣,陽氣快速散發,導致身體九竅阻塞。所謂「風」,是指身體僵硬不協調。《內經》說「各種突然的強直,都源於風」,這指的是痙病的症狀,驚風也是指症狀,而不是病因。由此推論,慢驚的道理也就容易理解了。
喻氏反駁了八歲以前沒有傷寒的說法,認為痙病就是傷寒發熱,由於小兒脈絡柔弱,承受不住這種劇烈發熱的摧殘,導致血虛筋脈拘急。這個道理說得很對。其實小兒血液充盈,容易壅塞,而且生機旺盛,進展不停,如果偶爾不流通就會阻塞,壓迫呼吸,造成胸悶,形成急驚風。突然肢體抽動、眼睛瞪直,沒有發熱也沒有怕冷,既不是驚也不是風,也不是傷寒,如果出現角弓反張,那就是因為風寒從外侵襲,導致筋絡拘攣轉動。因此,急驚風也有內在和外在的原因。
舊說認為治療急驚風應該用寒涼藥,慢驚風應該用溫熱藥,這個說法不完全正確。急驚風也有因為體內寒痰引起的,而慢驚風往往是體內燥熱造成的。
我曾經研究過,臍風就是古代說的真中風,詳細記載在《中藏經》和《巢氏病論》中。這種病是五臟功能都衰敗,幾天內就會死亡,只有用艾灸緊急救治才可以挽救。嬰兒在母親肚子裡時,用臍帶呼吸,剛出生時,如果吸入風寒,會直接侵入命門,所以病情非常危急。急驚風和慢驚風,都類似於中風。急驚風類似於中風中邪氣旺盛的情況,慢驚風類似於中風中正氣虛弱的情況。學者如果能夠研究《內經·風論》、《中藏經》、《巢氏病論》、《千金方》、《翼方》以及張潔古、劉河間等人的著作,考究他們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就能夠融會貫通,沒有不明白的了。
為什麼一定要局限於兒科抄錄的秘本呢?中風,要通過觀察面色、鼻尖、人中的顏色來判斷吉凶,臍風為什麼不能這樣判斷呢?牙疳,是胃熱引起的。它內連肝腎,病情很急,應該經常蘸鹽茶擦拭口腔,去除有毒的唾液。看到這種症狀,要趕快煎煮竹茹、車前草汁或者用青果膏,以及用核桃磨汁服用。
小兒突然嘔吐,大多是因為飲食時受風,風氣進入胃部引起的。如果兼有怕冷,腹痛腹瀉,最好趕快治療,延誤治療恐怕會引發內風,變成無法治癒的疾病。可以使用桂枝湯加吳茱萸來治療。
小兒有很多蟲症,開始於濕熱,發展成濕寒,但也一定兼有風邪。蟲在胃裡,就會感到胸中煩悶,嘈雜,容易飢餓口渴;蟲在腸道裡,就會腹脹,時而腫起,來回移動,活動時疼痛,按壓時感覺有硬塊,大便呈黃色稀糊狀,或者有白色泡沫,稀溏不成形,面色不固定,剛開始多為青黃色,時間長了多為青白色。如果肚子很大,有青筋,不吃東西,嘔吐,那就快要死了。還有的身體經常發熱不止,嘴唇內部生瘡,聲音嘶啞,或者肛門生瘡,這就是疳瘡,也就是所謂的狐惑病。
小兒嘴唇淡紅而鮮豔的,是有蟲;嘴唇上紅點和白點分佈不均勻的,是有蟲;上下嘴唇內部有白點的,是有蟲;舌尖兩邊有淡紅色點的,是有蟲;面色黃暗,有很多像錢幣大小的白色斑點的,是食積生蟲;咽喉乾燥僵硬,讓其嚥口水,卻嚥不下去的,是蟲耗損胃液,快要發展成食道梗塞;吃完沒多久就感到飢餓的,是有蟲;口渴卻喝不夠的,是有蟲;腹痛就想大便的,是有蟲。
眼睛周圍發黃的,是有蟲;目光呆滯,眼珠發黃的,是有蟲;面色黃暗,有像蟹爪一樣的紋路的,是有蟲;蟲脈,脈象弦緊而澀,或者滑。另外,腹痛,脈象應該是沉弦,卻反而洪大,是有蛔蟲。狐惑病,脈象沉細而數,吐沫腹痛的,是有蟲;吐沫卻不腹痛的,是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