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八 兒科診略 (11)

回本書目錄

卷八 兒科診略 (11)

1. 相初生壽夭法

(出張景岳。他書尚有詳於此者,以稟於生初,不關證治,故不備載。)

看小兒法,以聽聲為先,察色為次。凡聲音清亮者生,有迴音者生,澀者病,散而無出聲者夭。忽然大聲而無病者,須急視其身,恐有瘡瘍,急宜治之。亦恐針刺蟲齧。更有為火星入包裹中者,傷筋見骨,多致死也。

臍帶中無血者生,臍帶銀白色者生。短帶紫脹者,於斷帶之後,捻去紫血,可保無虞。

額皮寬者壽。

卵縫通達,黑色者壽。初生下如水泡者險,陰囊不收者夭,白色、赤色皆夭。

面轉微黃者吉。生下粉白花色,必主臍風而死。生下皮寬肉瘦,五六日頓肥者,亦必有臍風之急。

生下皮肉不光者夭,泣而無淚者夭,舌如豬肝者夭,口角上有紫色絲如蝦鬚者夭。發粗長者壽,細軟不放者夭。

初生諸病,莫詳於《驗方新編》,其治法亦頗穩,今不及詳錄。治兒科者,必當肄業及之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判斷新生兒健康與否的方法,出自張景嶽的著作。其他書籍對於這方面也有更詳細的描述,但因為這些情況發生在出生之初,並非病症治療範疇,所以這裡不再做詳細記載。

首先,要判斷嬰兒的健康狀況,我們應先聽其聲音,再觀察其外觀。聲音清脆響亮的嬰兒通常較健康,若聲音有迴音也是好的跡象;反之,聲音沙啞或微弱無力的嬰兒可能有健康問題。如果嬰兒突然發出大聲哭叫,卻看不出任何病因,應該立即檢查全身,可能是皮膚受到感染或被針刺傷。此外,如果火星進入包皮內,傷到筋骨,也可能導致死亡。

臍帶沒有出血的嬰兒較健康,而臍帶呈現銀白色的也是好的跡象。若是臍帶短且呈紫脹,可在剪斷後捏掉紫血,這樣就不會有問題了。

額頭皮膚寬闊的嬰兒通常壽命較長。

睪丸縫隙通暢且顏色偏黑的嬰兒較健康,出生時像水泡狀的則較危險,睪丸無法收縮的嬰兒可能會早逝,皮膚白色或紅色的嬰兒同樣有早逝風險。

面部稍微泛黃是好徵兆。如果嬰兒出生時皮膚呈現粉白色,通常會因臍風而死亡。若嬰兒出生後五到六天突然變胖,很可能也患有臍風。

皮膚和肌肉不光滑的嬰兒可能早逝,哭泣卻無淚的嬰兒、舌頭形狀像豬肝的嬰兒、嘴角有如蝦鬚般的紫色線條的嬰兒,這些都可能是早逝的跡象。頭髮粗壯且長的嬰兒較健康,頭髮細軟且稀疏的嬰兒則可能早逝。

關於新生兒各種疾病的詳細描述,可以參考《驗方新編》一書,該書的治療方法也相當穩妥。由於篇幅限制,這裡無法詳細記錄。專門從事兒科治療的醫生,應深入研究此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