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八 兒科診略 (5)

回本書目錄

卷八 兒科診略 (5)

1. 診面五色主病法

但有神者,皆不病也。相剋者,色克部也。如黑水色而見於額,青肝色而見於鼻,紅火色而見於右顴,白金色而見於左顴,黃土色而見於頦是也。部克色者稍輕,但病,不死也。又有以病與色言者,如張潔古云:肝病面白,肺病面赤,脾病面青,心病面黑,腎病面黃。若肝病驚抽,而又加面白,痰涎喘急,即為難治。

余仿此。此以五行之生克論也。更有以陰陽之順逆論者:面自額中至鼻準左右至目下及顴,為上部,若見黑色,為陰乘陽位,為逆,赤色太過為重陽,亦死矣;自人中至上下唇下頦兩頰兩耳,為下部,若見赤色,為陽乘陰位,為逆,黑色太過為重陰,亦死矣。天地萬物,莫非二氣五行所充周也。

明於斯義,其何施而不可乎?

已上錄診色法甚詳,大人原可通於小兒也。惟初生月內小兒,略有不同。五色之中,只宜見赤而雜之以黃,所謂赤子也。但過於紫濁者,胎毒血熱太甚,宜預用解毒清熱,防牙疳急風也。黃色宜鮮明深厚,以初出母腹且飲乳汁,津液宜充,不得與大人水飲同論也。夏禹鑄謂眉頭鼻準見黃色,必臍風,驗之不然,前人已有正之者。

大抵臍風,必眼胞環口先見青色也。白而晶瑩者,主痰水;赤色見於額中者,心火太盛,防生急驚也。旨哉!夏禹鑄曰:望其色若異於平日,而苗竅之色與面色不相符,則寒熱虛實百病可得而測矣。又面色主六腑,目色主五臟;面色生目色者,其病易愈;面色克目色者,其死有期。

詳《千金翼方》中。凡察色,以遠望而乍視之,為能得其真。

白話文:

臉色有神采的人,通常不會生病。如果臉上的顏色與相對應的部位相剋,就代表生病了。例如,黑色(屬水)出現在額頭,青色(屬木)出現在鼻子,紅色(屬火)出現在右邊顴骨,白色(屬金)出現在左邊顴骨,黃色(屬土)出現在下巴,這就是相剋的情況。如果是部位剋制顏色,病情會比較輕微,只是生病,不會有生命危險。還有人根據疾病與臉色的關係來判斷病情,像是張潔古說的,肝病臉色發白,肺病臉色發紅,脾病臉色發青,心病臉色發黑,腎病臉色發黃。如果肝病導致抽搐,又加上臉色發白,痰多氣喘,這就是很難治癒的重症。我參考這些看法,認為這些是以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來解釋的。

還有用陰陽順逆來解釋的:從額頭中間到鼻尖,左右到眼睛下方及顴骨,屬於臉的上半部,如果出現黑色,代表陰氣侵犯陽位,是逆症,紅色太過則代表陽氣過盛,也是死症。從人中到上下嘴唇、下巴、兩頰、兩耳,屬於臉的下半部,如果出現紅色,代表陽氣侵犯陰位,是逆症,黑色太過則代表陰氣過盛,也是死症。天地萬物都離不開陰陽二氣和五行。

了解這些道理,還有什麼疾病是不能治療的呢?

上面記錄的觀察臉色診斷疾病的方法非常詳細,可以適用於大人,也能夠參考應用在小孩身上。只有剛出生一個月內的新生兒,稍微有些不同。五種顏色之中,新生兒適合出現紅色並帶有黃色,這就是所謂的「赤子」。如果紅色過於紫濁,代表胎毒血熱太嚴重,應該預先服用解毒清熱的藥物,預防牙齦潰爛和急驚風。黃色應該鮮明而深沉,因為剛出生的小孩才喝母乳,體內津液應該充足,不能用大人的飲水狀況來判斷。夏禹鑄說眉頭鼻尖出現黃色,一定會得臍風,但其實不是這樣,前人早就糾正這個觀點了。

一般來說,臍風一定會先在眼眶和嘴唇周圍出現青色。臉色白而透亮,代表體內有痰濕;紅色出現在額頭,代表心火太旺,要預防急驚風。夏禹鑄說得很好:如果臉色和之前不一樣,而且臉上的苗竅(眼睛、耳朵等)顏色和臉色不相符,就可以判斷出是寒熱虛實哪種病症。臉色主要反應六腑的狀況,眼睛的顏色主要反應五臟的狀況;臉色能生旺眼睛的顏色,病情就容易好轉;臉色克制眼睛的顏色,就代表生命將盡。

詳細內容可以參考《千金翼方》。觀察臉色時,要遠遠地看,並快速地掃視,才能看出真正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