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七 婦科診略 (29)

回本書目錄

卷七 婦科診略 (29)

1. 室女經閉勞瘵脈證

室女六脈皆弦而長,又洪,尺脈微緊,經候通行,兩足痛腫,行步不得,肌肉消瘦,大腑乾澀,頭痛眼昏。

室女十六七,肝脈弦而長,胃脈輕弦,表裡如一。骨槽風熱,風行周身,上焦壅結,肌肉消瘦,或通身黃黑,面色帶黑,小便黃赤,五心煩躁,漸欲成勞。上史載之。

張氏曰:室女月水久不行,切不可用青蒿等涼藥。醫家多以為室女血熱,故以涼藥解之。殊不知血得熱則行,冷則凝。若經候微少,漸漸不通,手足骨肉煩疼,日漸羸瘦,漸生潮熱,其脈微數,此由陰虛血弱,陽往乘之,火逼水枯,耗亡津液,治當養血益陰。此語誤盡蒼生矣!大黃䗪蟲丸,世無能用者,而勞證乃多不治。

慎毋以毒藥通之,宜用柏子仁丸、澤蘭湯。此所謂果子藥者也。張景岳

室女經閉,固由稟賦薄弱,先天虧損;亦有因小時曾患傷寒、溫熱大病,癰疽大毒,膿血出多,津液不復,其脈數細結澀;又有因家難頻,仍獨坐無聊,憂鬱成疾者,其脈浮候必略帶弦,沉候數細結澀,止歇頻多。此衝任當盛不得盛,天癸當至不得至,其理如痘證不能灌漿,必致倒靨而死,故最為難治。

又素多盜汗者,津液泄越,久則令人短氣,柴瘦而羸瘠也;亦令血脈減損,經水痞澀,甚者至成勞瘵也。

白話文:

[處女月經閉止和勞瘵的脈象與症狀]

處女的六脈都呈現弦而且長,甚至顯得強大,手腕內側的脈搏有些緊繃,月經週期正常,但雙腳疼痛腫脹,影響行走,身體肌肉逐漸消瘦,大腸乾燥不通,伴有頭痛和視力模糊。

處女年約十六七歲,肝臟的脈象呈現弦而且長,胃部脈象輕微弦,內外一致。全身有風熱,風邪流竄全身,上焦部位阻塞,肌肉消瘦,或者全身泛黃發黑,臉色帶黑,小便黃紅,五心(即兩手心、兩腳心及胸口)煩躁不安,可能慢慢形成勞瘵。這在過去的醫書中都有記載。

張氏表示:處女的月經長期不來,切勿使用像青蒿這樣性涼的藥物。醫生們常認為處女血液過熱,因此使用性涼藥物來調節。然而他們不知道血液遇熱則流通,遇冷則凝固。如果月經量少,逐漸不通,手腳骨骼肌肉疼痛,身體日益消瘦,漸漸產生潮熱,脈搏微弱且快,這是因為陰虛血弱,陽氣過旺,火氣逼迫水分減少,導致津液消耗,治療應以滋養血液和增強陰氣為主。這些言論誤導了無數人!大黃䗪蟲丸,世人無法正確使用,而勞瘵的病症往往因此無法得到有效治療。

千萬不要使用有毒藥物來疏通,應該使用柏子仁丸、澤蘭湯。這些被稱為「果子藥」。- 張景嶽

處女的月經閉止,固然可能是由於先天本質較弱,或是先天損失;也可能因為幼時曾患重病如傷寒、高燒、嚴重感染,膿血大量流失,津液無法恢復,脈搏數量細小結澀;再者,因家庭困境頻繁,加上單獨生活無聊,憂鬱成疾的人,脈搏表面看來略帶弦,深層脈搏數量細小結澀,停頓次數增多。這是因為沖脈和任脈應當旺盛卻不能旺盛,天癸(女性生殖系統成熟的標誌)應當到達卻不能到達,其道理就像痘瘡無法灌漿,必然會導致痘瘡萎縮而死,所以這種情況非常難以治療。

另外,平時經常盜汗的人,津液流失過多,時間久了會讓人呼吸短促,身材瘦削而憔悴;也會讓血液減少,月經不暢,嚴重的話會形成勞瘵。

2. 乳癰肺痿肺癰腸癰胃癰脈證

諸證男婦均有。婦人患者獨多,故附於卷末。

產後六脈洪大而結,肝脈澀,肺脈浮。忽然乳疼,堅硬成塊,欲成癰腫。史載之

腫結皮薄以澤,是癰也。足陽明之經脈,有從缺盆下於乳者,勞傷血氣,其脈虛,腠理空,寒客於經絡,寒搏於血,則血澀不通,其血又歸之,氣積不散,故結聚成癰。癰氣不宣,與血相搏,則生熱,熱盛乘於血,血化成膿。亦有因乳汁蓄結,與血相搏,蘊積生熱,結聚而成乳癰者。

年四十以還,治之多愈。年五十以上,慎。不當治之多死,不治自當終年。又懷娠髮乳癰腫,及體結癰,此無害也。蓋懷胎之癰,病起陽明,陽明胃之脈也,主肌肉,不傷臟,故無害。診其右手關上脈,沉則為陰虛者,則病乳癰。乳癰久不瘥,因變為瘻。巢氏

巢氏又有石癰候,即今所謂乳岩,證最險惡,十死不治,此極冷無陽,脈當牢結而澀也。乳癰乃陽證,乳亦肺氣所治,脈當與肺癰大同也。巢氏謂右關沉虛者,蓋膿血已出後也。乳頭屬肝,乳房屬肺。

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從何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數被駛藥下之,重亡津液,故得之。

寸口脈不出,猶不鼓也。反而發汗,陽脈早索,陰脈不澀,三焦踟躕,入而不出,陰脈不澀,身體反冷,其內反煩,多吐,唇燥,小便反難,此為肺痿。傷於津液,便如爛瓜,亦如豚腦,但坐發汗故也。陰脈不澀,下元真陰未傷。只因發汗正傷肺中津液,而肺氣又虛而下陷,不能運化他臟津液使之上朝也,故曰三焦踟躕,入而不出。故肺痿傷於津液,而反多涎沫,其內反煩者,津液不歸其經也。

肺痿,其人慾咳不得咳,咳則出干沫,久久小便不利,甚則脈浮弱。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溺,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其臟。服湯已,渴者,屬消渴。經曰: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

師曰:肺痿,咳唾,咽燥,欲飲水者,自愈。自張口者,短氣也。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上苔滑,此為浮寒,非肺痿也。

問曰: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也?師曰:此為肺痿之病也。若口中辟辟燥,咳則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

咳唾膿血,脈數虛者,為肺痿。脈數實者,為肺癰。上並出《脈經》。

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心湯主之。

婦人之病,因虛、積冷、結氣,為諸經水斷絕,至有歷年,血寒積結,胞門寒傷,經絡凝堅。在上嘔吐涎唾,久成肺癰,形體損分。在中盤結,繞臍寒疝;或兩脅疼痛,與臟相連;或結熱中,痛在關元,脈數無瘡,肌若魚鱗,時著男子,非止女身。

白話文:

這些病症男女都可能發生,但婦女患者特別多,所以放在最後面討論。

產後婦女的脈象呈現六脈洪大而結實,肝脈澀滯,肺脈浮盛。突然乳房疼痛,形成堅硬的腫塊,有發展成癰腫的趨勢。這是歷史文獻記載的。

腫塊的皮膚薄而有光澤,這就是癰。足陽明經脈有分支從缺盆向下到乳房,因為過度勞累損傷氣血,導致脈象虛弱,皮膚毛孔鬆弛。寒氣侵入經絡,與血液搏擊,造成血液運行不暢,血液積聚不通,氣機也鬱結不散,因此形成癰腫。癰腫的氣機無法宣洩,與血液相互搏擊,就會產生熱,熱盛後會侵蝕血液,使血液化為膿。也有因為乳汁積聚,與血液相互搏擊,積熱形成乳癰的情況。

四十歲左右的婦女,治療後多能痊癒。五十歲以上的婦女,要特別謹慎。如果治療不當,多數會死亡;如果放任不治,則會終年受病痛折磨。另外,懷孕期間發生的乳癰腫,以及身體其他部位的癰腫,這類情況通常沒有大礙。因為懷孕時的癰腫,病因起於陽明經,陽明經是胃的經脈,主管肌肉,不傷及內臟,所以沒有大礙。如果診斷右手關脈,發現脈象沉細,這是陰虛的表現,可能會患上乳癰。乳癰如果久治不癒,可能會轉變成瘻管。巢元方提到過。

巢元方還提到過石癰,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乳癌,病情非常危險,幾乎無法治癒,十個病人有九個會死亡。這種病屬於極度寒冷而沒有陽氣的情況,脈象應該是牢固而澀滯。乳癰是陽性的病症,乳房也屬於肺氣所管轄,脈象應該和肺癰大致相同。巢元方認為右關脈沉虛,是在膿血排出後的情況。乳頭屬於肝,乳房屬於肺。

有人問:熱在上焦(身體上部)的病症,因為咳嗽而發展成肺痿,是怎麼引起的?醫生回答說:可能是因為發汗太多、嘔吐、消渴病、小便次數頻繁、或是大便困難,多次服用瀉藥,導致津液嚴重耗損而引起的。

寸口脈摸不到,好像沒有脈搏一樣。如果反而發汗,陽脈會迅速衰竭,陰脈不澀滯,三焦功能停滯,津液進不去也出不來。陰脈不澀,身體反而發冷,體內卻感到煩躁,常常嘔吐,嘴唇乾燥,小便困難。這就是肺痿。如果津液受到損傷,排出來的痰液像腐爛的瓜,又像豬腦一樣。這是因為發汗過多所致。陰脈不澀,說明下元(腎)的真陰沒有受損。只是因為發汗損傷了肺中的津液,而肺氣又虛弱下陷,不能運化其他臟腑的津液向上輸送,所以說三焦功能停滯,津液進不去也出不來。因此肺痿損傷了津液,反而會有很多口水,體內也感到煩躁,是因為津液不能回到經脈。

肺痿的病人,想咳嗽卻咳不出來,咳出來的只有乾沫,久而久之小便不利,嚴重時脈象浮弱。

肺痿的病人,吐很多口水但不咳嗽,這種病人不會覺得口渴,一定會尿床,小便次數也會頻繁。這是因為上焦虛弱,不能控制下焦。這種情況屬於肺中有寒,病人一定會頭暈,口水也很多,需要用甘草乾薑湯來溫補內臟。如果喝了湯後覺得口渴,則屬於消渴病。經文說:水在肺,會吐口水,而且想喝水。

醫生說:肺痿的病人,咳嗽、吐口水、咽喉乾燥、想喝水,會自己痊癒。如果病人張著嘴巴呼吸,是氣短的表現。咳嗽但口中自帶津液,舌苔滑膩,這是因為有浮寒,不是肺痿。

有人問:寸口脈搏快,病人咳嗽,口中反而有很多濁痰和口水,這是怎麼回事?醫生回答說:這是肺痿的病症。如果口中感覺乾燥,咳嗽時胸部隱隱作痛,脈象反而滑數,這是肺癰。

咳嗽,痰中帶膿血,脈象虛數,是肺痿。脈象實數,是肺癰。以上內容都出自《脈經》。

婦人吐口水,醫生反而用瀉藥,導致心下痞滿。應該先治療吐口水的問題,用小青龍湯來治療。等口水停止,再治療痞滿,用瀉心湯來治療。

婦女的疾病,因為虛弱、積冷、氣結,導致各經脈的水液循環斷絕,甚至持續多年,血液寒冷而積聚,胞門受到寒冷損傷,經絡凝固堅硬。如果發生在上部,就會嘔吐口水,久而久之形成肺癰,身體也會消瘦。如果發生在腹部,就會積聚盤繞,造成臍周寒疝;或者兩脅疼痛,與內臟相連;或者結熱在腹中,疼痛在關元穴附近,脈象快而沒有瘡瘍,皮膚像魚鱗一樣粗糙。這種情況有時候也會發生在男子身上,不只是婦女才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