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義簡摩》~ 卷七 婦科診略 (27)
卷七 婦科診略 (27)
1. 產後雜病脈證
產後六脈洪大而結,肝脈澀,肺脈浮。忽然乳疼,堅硬成塊,將欲成癰腫。
產後未經百日,腹痛氣疼,轉瀉不止,六脈沉細而虛,此余寒在中。
產後六脈沉細而伏,此寒氣在下,腰痛,起動不得。
產後六脈皆沉而遲,主渾身厥冷,非時悶不識人。
產後六脈沉細,腎脈伏而沉,肺脈虛而大。產後乳汁多,故流出,其乳汁冷而口乾,此腎冷肺虛寒。不可以口乾為上熱,誤服涼藥。此腎少陰之脈從肺出絡心,注胸中,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故如此。以其津液虛,非以氣血熱也。
產後心脈一指偏小而動,又芤陷。若肺脈重而洪大,卻無骨力,則主乳多。肺脈如常,惟心脈如此,加之腎脈微細,則小便虛秘。
產後尺澤虛軟而代,至數不及,加之胃脈濡濕而散,載之書中多言濕脈,是從「濡」字化出。即水土俱寒,多下白涕。
產後尺澤虛軟而代,至數不及,白涕不止,血崩下帶。
產後六脈動而疾,胃脈滑而溢於尺澤,腎脈軟而虛弦,此緣產遲或衣遲,胞下遲也。即產後早起傷風、吐泄不定之脈,宜溫其胃。
產後六脈輕浮,微有骨力而來遲,肝脈細而虛弦,多因小遺登後早,或亂吃食物早,宮臟傷風,飲食減可。近以十日,遠經半月,粥食不進,才吃一口湯水,即聞湯水巡歷胸中,方下入胃,既入胃仍下出,面色肉色並黃,形體困重,此候宿風邪在中,血熱而感寒,成寒熱隔氣,風木用事,食不化。此病須是吃得酒一兩盞,方可調理。
每日宜服酒一兩盞,如治風噎調理。風噎,即肝風鬱而成噎證也。詳見原書,茲不瑣具。方用細辛、當歸、桂、芎、羌活、藿香、木香、桑寄生、炙甘草、吳萸、莪荗,細末,空心,防風湯調下,每三錢。吃了渾身手足暖。忽頭疼,即連吃酒一兩盞,候通身發熱,忽行下惡物,即便安樂也。
若人得此病,須是依上件題目,方可服此也。血虛有熱者,不可入口。
產後亂吃物早,傷損脾氣,非時腹脅脹滿,飲食不快。診其脈,胃脈遲,而肝脈弱。
產後亂吃物早,傷損血氣,身體虛弱,飲食減少,眼如貓兒眼。診其脈,肺脈橫格,而肝脈芤傷微弱,傷者,澀之義也。腎脈泛泛欲動而無力。此血氣俱病,當調其血,益其氣,暖其胃,使進食。
產後腎脈微而沉,胃脈濡濕而沉,多緣寒氣所損,或因坐草多時,天之寒氣所損,或因坐草多時,地之寒氣所沖。腹中成塊,或衝心背,臍腹疼痛,嘔逆噁心,不思飲食。產後血氣微弱,六脈沉細,重手取之,細細乃得,脈氣別無陽脈,惟肺脈差浮而弱,主頭冷重,項頸蕤,不時頭面上肌肉麻痹。
大腸虛冷,頻出後,又多虛往;或時泄瀉,兩足沉重,少精,行步無力,面黃瘦;或未經百日,經候通行;或誤吃涼藥,有此疾候;或自懷孕時間,通身寒冷,至產後卻有此疾。但極以補腎補肝藥補益氣血,而以祛風邪藥助之。
白話文:
產後六脈(指寸、關、尺三處的脈象)呈現洪大而結滯的現象,肝脈摸起來澀滯,肺脈則浮在表面。如果突然感到乳房疼痛,且乳房變得堅硬成塊狀,這表示可能會形成癰腫。
產後未滿一百天,如果出現腹痛、氣痛,且不斷腹瀉,六脈呈現沉細而虛弱的狀態,這代表體內仍有殘留的寒氣。
產後六脈沉細而且幾乎摸不到,這表示寒氣在下腹部,導致腰痛,以至於無法起身活動。
產後六脈都呈現沉緩的狀態,主要表現為全身冰冷,並有時會昏迷不醒、不認得人。
產後六脈沉細,腎脈更是沉伏難摸,肺脈則虛弱而顯得較大。產後乳汁過多,不斷流出,乳汁冰冷且口乾舌燥,這表示腎氣虛寒、肺氣虛寒。不能因為口乾就誤認為是體內有熱而服用寒涼藥物。這是因為腎的少陰經脈分支從肺部出來,聯絡到心臟,注入胸中。它直接分支的經脈則從腎上行,貫穿肝膈,進入肺部,再沿著喉嚨、舌根部,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因為津液不足,而不是氣血有熱。
產後心脈在一指處明顯較小而且搏動異常,又呈現空虛下陷的感覺。如果肺脈顯得沉重而洪大,但卻沒有力道,這代表乳汁分泌過多。如果肺脈正常,只有心脈如此,加上腎脈呈現微細的狀態,就表示小便不順暢,排尿困難。
產後尺澤部位(手肘內側)的脈搏虛弱而軟弱,且脈搏跳動的次數不足。加上胃脈呈現濡濕而散亂的狀態。醫書上常說這是「濕脈」,其實是從「濡」字演變而來的。這表示水和土(脾胃)都虛寒,容易分泌白色黏液(白帶)。
產後尺澤部位的脈搏虛弱而軟弱,且脈搏跳動的次數不足,同時白帶不止,還伴隨血崩和下腹部有分泌物。
產後六脈搏動快速,胃脈滑盛且在尺澤處顯得過滿,腎脈虛弱而呈現弦脈(像琴弦一樣繃緊的脈象)。這是因為生產時間過長或胎盤娩出太遲,導致胞宮下墜所造成的。也表示產後過早下床活動,導致傷風或吐瀉不定。這時應該溫暖脾胃。
產後六脈呈現輕浮的狀態,稍有力道但跳動較慢,肝脈細而虛弱並帶有弦脈的感覺。這多半是因為產後太早小便或太早亂吃東西,導致子宮傷風。若減少飲食即可改善。如果持續近十天,甚至半個月,無法進食粥類,只能喝一點湯水,而且感覺湯水在胸中停留後才進入胃,進入胃後又馬上排出,臉色和皮膚都呈現黃色,身體感到困倦無力,這表示體內有舊風邪,血熱卻又受到寒氣侵襲,形成了寒熱交錯的隔氣狀況,導致肝氣過旺而影響消化功能。這種情況必須喝一兩杯酒才能進行調理。
每天應該喝一兩杯酒,就像治療風噎一樣調理。「風噎」指的是肝風鬱結所引起的噎膈症狀。詳細內容請參考原書,這裡不再贅述。藥方可以用細辛、當歸、桂枝、川芎、羌活、藿香、木香、桑寄生、炙甘草、吳茱萸、莪朮磨成細末,空腹時用防風湯調服,每次三錢。服藥後全身手腳會感到溫暖。如果突然頭痛,立刻再喝一兩杯酒,等待全身發熱,並排出惡露,就會感到舒適。
如果有人患了這種病,必須按照上述的情況服用此藥。如果屬於血虛有熱的人,則不能服用此藥。
產後太早亂吃東西,損害了脾氣,導致腹部和脅肋脹滿,食慾不佳。檢查脈象會發現,胃脈遲緩,而肝脈虛弱。
產後太早亂吃東西,損害了氣血,導致身體虛弱,食量減少,眼睛看起來像貓眼一樣。檢查脈象會發現,肺脈呈現橫格的狀態,而肝脈則呈現空虛且受到損傷而微弱的狀態(所謂「傷」,即指脈象澀滯)。腎脈則有波動的感覺但無力。這表示氣血都生病了,應該調理血液,補益氣,溫暖脾胃,以促進食慾。
產後腎脈呈現微弱而沉伏的狀態,胃脈濡濕而沉伏,多半是因為寒氣所傷,或因為產後久坐,受到天氣或地面的寒氣侵襲。腹部會形成硬塊,有時會感到胸背、臍腹疼痛,並出現嘔吐、噁心、食慾不振的症狀。產後氣血虛弱,六脈沉細,需要用力按壓才能摸到,脈象沒有陽氣,只有肺脈稍稍浮而弱,主要表現為頭部冰冷、沉重,頸部僵硬,有時頭部或面部肌肉會麻痺。
大腸虛寒,導致頻繁排便,而且常常有排不乾淨的感覺;有時會腹瀉,兩腿感到沉重無力,精氣不足,走路無力,面色黃瘦。或者產後未滿百日,月經又來潮。也可能是因為誤食寒涼藥物而出現此病症。或者從懷孕時就感到全身冰冷,直到產後才出現此病。但最重要的是,要以補腎補肝的藥物來補益氣血,並用祛風邪的藥物來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