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七 婦科診略 (24)

回本書目錄

卷七 婦科診略 (24)

1. 妊娠七八月及將產脈證

妊娠七月,脈實大牢強者生,沉細者死。

妊娠八月,脈實大牢強弦緊者生,沉細者死。

婦人懷妊,離經,其脈浮。設腹痛引腰脊,為今欲生也。但離經者,不病也。諸書有引作「不產」者,蓋未得其義,以意改之也。

《難經》有損脈,一呼一至,曰離經;至脈一呼三至,曰離經,是離經本非脈之定名,只是離乎日行十六丈二尺之常經耳。損至離經為病脈,將產離經不為病脈也,即實大弦強,更加洪滑,故曰其脈浮。仍恐人疑與病脈混也,再以不病申之。

婦人慾生,其脈離經,半夜覺,則日中生也。上《脈經》。

尺中細而滑,婦人慾產。《千金翼方》

產婦腹痛而腰不痛者,未產也。若腹痛連腰甚者,即產。所以然者,腎候於腰,胞系於腎故也。診其尺脈,轉急如切繩轉珠者,即產也。巢氏

婦人慾產,漿破血下,渾身疼,診其脈當洪大而有骨力,尺澤透而長,方是正產。謂孕,則尺脈不來,欲產而漿下,則尺澤透。若渾身疼甚,而漿未破,血不肯下,即難產。凡渾身痛甚,須是腰痛,連穀道疼,迸痛,迸,脹也,方是正候,以少陰挾胞之絡脈,連腰過脊及肛門。若只是腹痛,不可用作正產候。史載之

《達生編》、《福幼編》等書,皆醫林之至寶。為家長者,當使識字子弟莊誦而講說之,使婦人熟知。又須知兩中指頂節之兩旁,非正產時則無脈,不可臨盆也。若此處脈跳,腹連腰痛,一陣緊一陣,二目亂出金花,乃正產時也,速臨盆。《醫存》

白話文:

【懷孕七個月至生產前的脈象徵兆】

在懷孕第七個月,如果脈象顯得實際、強大且穩固,這預示著胎兒健康,母親會順利生產。反之,若脈象呈現沉而細弱,可能表示存在風險。

到了第八個月,脈象仍需保持實、大、穩固且帶有緊繃感,這同樣預示著良好的產程。而脈象若是沉而細,則需提高警覺,因為這可能是不好的徵兆。

懷孕婦女的脈象會有所不同,變得較為浮動。假若腹部疼痛且牽扯到腰部和脊椎,這顯示即將進入生產階段。這種脈象的變化並非疾病表現,僅是身體為了適應懷孕狀態而產生的正常反應。過去的醫書中,有人誤解為「無法生產」,這顯然是對脈象意義的誤解。

《難經》提及一種稱為「離經」的脈象,其特徵為呼吸一次脈搏只跳動一次,或在呼吸一次時脈搏跳動三次,這種脈象代表著異常。然而,對於即將生產的婦女而言,「離經」脈象卻不意味著疾病,反而是即將分娩的信號。這種脈象會更顯得實、大、緊繃且滑順,因此被描述為脈象浮動。這樣描述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將其與疾病脈象混淆。

如果一名懷孕婦女在半夜突然醒來,且脈象呈現「離經」狀態,那麼她很可能會在當天中午進入分娩階段。這是《脈經》中的記載。

當婦女即將分娩時,她們的脈象會在手腕內側尺骨旁顯得細小且滑順。這一點,《千金翼方》中有相關描述。

若產婦出現腹部劇痛但腰部不痛的現象,這表示尚未進入生產階段。然而,如果腹部與腰部的疼痛同時劇烈,那麼即將開始分娩。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腎臟與腰部相關聯,而子宮又與腎臟有所關聯。診斷手腕內側尺骨部位的脈象,如果發現脈象急促,如同切繩子般,且脈搏跳動如珠子滾動,這就意味著即將分娩。以上內容出自巢氏。

對於即將分娩的婦女來說,當羊水破裂、血液流出,且全身出現疼痛感,脈象應該會變得洪大有力,且手腕內側尺骨的脈象會變得明顯且延長,這才符合正常的分娩情況。在懷孕期間,手腕內側尺骨的脈象通常不會出現,但在分娩前,羊水破裂後,這個脈象就會顯現。如果全身疼痛非常劇烈,但羊水尚未破裂,血液也未順利流出,這表示可能發生難產。一般來說,如果全身疼痛非常嚴重,必須伴隨著腰痛,且疼痛感延伸至肛門周圍,以及出現強烈的膨脹感,這纔是正常分娩的徵兆。因為少陰脈絡(負責生殖器官)與腰部、脊椎及肛門相連。如果只有腹部疼痛,不能單純地認為即將進入正常分娩。上述內容源自史載之。

《達生編》、《福幼編》等醫學典籍,都是極為珍貴的資源。作為一家之主,應讓家中讀書的晚輩熟讀並理解這些書籍,讓女性家人充分了解其中知識。還需知道,如果在雙手食指第二節的兩側沒有脈象,這表示尚未進入正常分娩階段,不應立即進行接生。但當這些部位脈象出現,且腹部與腰部的疼痛逐漸加劇,眼前開始出現閃爍的金星,這表示即將進入正常分娩階段,應立即準備接生。以上內容摘自《醫存》。

2. 易產難產子死腹中胞衣不下下血不止脈證

將產,脈洪長滑數者,易產;虛細遲澀者,逆。

大凡妊婦脈細勻,易產;大浮緩散,氣散難產。大抵總以勻滑、有根、有力為吉也。《丹溪心法》

妊娠養胎,白朮散主之。又宜服當歸散,即易產無疾苦。《脈經》,此節是平日養胎,使易產之方法也。

將產,服獨參湯。人參一二兩,長流河水煎湯,呷之,能定痛安神,增氣益血,即易產無苦,世醫不知也。《本草經疏》,此方甚驗。無力者,黨參再倍代之,亦可。胎前服破氣破血藥多者,即不墮胎,亦必難產。故昔人謂砂仁安胎,多服難產也。此節是臨產所用之方法也。

妊娠臨產之月,腳微腫者,即易產。所以爾者,胞髒水血俱多,故令易產;而水乘於外,故微腫。但須將產之月,若初娠而腫者,是水氣過多,兒未成具,則壞胎也。

產難者,或先因漏胎,去血臟燥,或子臟宿挾疹病,或觸犯禁忌,或始覺腹痛,產時未到,便即驚動,穢露早下,致子道乾澀,產婦力疲,皆令難也。候其產婦,面赤舌青者,子死母活;唇青口青,口兩邊沫出者,子母俱死;面青舌赤沫出者,母死子活。

橫產逆產者,由初覺腹痛,產時未至,驚動傷早,兒轉未竟,便用力產之,故令橫產逆產也。亦由傍看產人抱腰持捉失理,或觸犯禁忌所為。凡將產,坐臥產處須順四時方面,並避五行禁忌。若觸犯,多致災禍也。

產子但趨後孔者,由坐臥未安,總遽強𠸯,氣暴衝擊,故兒失其道。凡婦人產,有坐有臥,坐產者,須正坐,傍人扶抱肋腰持捉之,勿使傾斜;臥產者,亦待臥定,背平著席,體不傴曲,則兒得順其理。若坐臥未安,身體斜曲,兒身轉動,總遽強𠸯,氣暴衝擊,故令兒趨後孔,或橫或逆也。巢氏

產子,上逼心者,由產難用力,胎動氣逆,胎上衝逼,迫於心也。如此則產婦暴悶而絕,胎下乃蘇,甚者至死。巢氏

孕婦十月,臨盆太早,加以婆媽多般安排,勞苦艱楚,產婦力盡,胎亦氣微。若三指沉取而尚洪滑,或細數有力,是其胎未傷也,法須正臥靜養,則母子無虞矣。若三指沉取而細弱且遲,兩尺無神,是胎死胞中矣。醫者萬勿張惶,恐使產婦氣餒膽虛,則死胎不下,婦亦危矣。總須撫以好語,以壯其膽,依方服藥,即下。《醫存》

王漢皋曰:胞衣中有氣無血,兒在其中以臍呼吸,故兒臍由胞聯於母之呼吸也。未產之先,兒摺疊胞內,方產之時,兒乃伸手舒足,破衣而出。近日穩婆忍心謀財,不但妄言誕說,恐嚇產婦,竟以小刀附著指內,口稱試胎,其實刀指併入陰戶,但將兩指略開,刀已割裂胞衣矣。

此時兒尚疊折未動也,忽而胞裂漿入,灌其口鼻,兒惶急掙抓,難尋出路,立刻溺死胎中,不可產矣。穩婆見婦疼減,誑稱早系死胎,用鉤搭兒手足,零割而下,居功索謝。既殺胞中之兒,又殺昏迷之婦,種種殘忍,不堪盡述。

白話文:

即將生產時,如果脈象洪大、流暢、滑利且頻數,通常生產順利;如果脈象虛弱、細微、遲緩且澀滯,則表示生產不順利。

一般來說,孕婦脈象細微且均勻,容易順產;如果脈象洪大、浮散、緩慢,代表氣散,容易難產。總的來說,脈象均勻滑利、有根基、有力量是吉兆。《丹溪心法》

懷孕期間調養胎兒,適合服用白朮散。另外,也適合服用當歸散,這樣可以順利生產,沒有痛苦。《脈經》這一段講的是平日保養胎兒,使其順利生產的方法。

即將生產時,服用獨參湯。用人參一兩或二兩,用長流河水煎煮成湯,慢慢喝,可以鎮定止痛、安神,增強氣血,就能順利生產,沒有痛苦。一般醫生不知道這個方法。《本草經疏》這個方子非常有效。如果體力虛弱,可以用黨參加倍代替人參。懷孕期間服用過多破氣破血藥物的婦女,即使沒有流產,也必定會難產。所以古人說砂仁安胎,但如果服用過多,反而會難產。這一段講的是臨產時使用的方法。

懷孕到臨產的月份,如果腳稍微浮腫,表示容易順產。這是因為體內胞胎、臟腑的水血都比較多,所以容易順產。水液也會向外溢出,因此會出現輕微的浮腫。但要注意,如果剛懷孕就出現浮腫,說明水氣過多,胎兒尚未發育完全,可能會導致流產。

難產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先前有漏胎,導致失血、臟腑乾燥;或是子宮本身有潛在的疾病,或是觸犯了禁忌;也可能是剛開始感到腹痛,還沒到生產的時候就過度驚動,導致惡露提早排出,使產道乾澀,產婦體力耗盡,這些都會導致難產。觀察產婦,如果面色發紅、舌頭青紫,表示胎兒已死但母親可活;如果嘴唇青紫、嘴角流沫,表示母子皆亡;如果面色青紫、舌頭發紅且流沫,表示母親已死但胎兒可活。

胎位不正,包括橫產和逆產,是因為剛開始感覺腹痛,還沒到生產的時候就驚動,導致胎兒轉動不順,就用力生產,所以才會出現橫產和逆產。也可能是因為旁邊的人攙扶或抱腰的姿勢不正確,或是觸犯了禁忌。一般來說,即將生產時,坐臥的方位要順應四時,並避開五行禁忌。如果觸犯了這些禁忌,可能會招致災禍。

胎兒在生產時卻向後方(肛門)移動,是因為坐姿或臥姿不正確,或者過於急促用力,導致氣血衝擊,使胎兒偏離正常產道。一般來說,婦女生產,可以坐產或臥產。坐產時,必須坐正,旁邊的人攙扶著腰肋,不要讓身體傾斜;臥產時,也必須等躺穩後,背部平貼在席子上,身體不要彎曲,這樣胎兒才能順利產出。如果坐臥姿勢不正確,身體傾斜彎曲,胎兒就會轉動,加上急促用力,導致氣血衝擊,胎兒就會向後方移動,或是變成橫產、逆產。《巢氏》

胎兒在生產時向上衝擊心臟,是因為難產時過度用力,胎動氣逆,胎兒向上衝擊,壓迫心臟。這種情況會導致產婦突然昏厥,等胎兒產出後才會甦醒,嚴重者甚至會死亡。《巢氏》

孕婦懷孕十個月,如果太早臨盆,加上婆婆媽媽過多的安排,勞累辛苦,產婦體力耗盡,胎兒也氣弱。如果以三指按脈,脈象仍洪大滑利,或是細數有力,表示胎兒沒有損傷,應讓產婦平躺靜養,母子便不會有危險。如果以三指按脈,脈象細弱且遲緩,兩尺脈無力,表示胎兒已死在腹中。醫生千萬不要慌張,以免讓產婦氣餒膽怯,導致死胎無法產出,產婦也會有危險。總要用好話安慰產婦,壯大她的膽量,並依方服藥,就可以順利產下死胎。《醫存》

王漢皋說:胞衣內有氣無血,胎兒在其中藉由臍帶呼吸,所以胎兒的臍帶藉由胞衣與母親的呼吸相連。未生產前,胎兒摺疊在胞衣中,生產時,胎兒才伸出手腳,破開胞衣而出。現在有些穩婆為了謀取錢財,不只胡言亂語,恐嚇產婦,還會將小刀藏在指甲內,口稱要「試胎」,實際上是將手指連同刀片一起伸入陰道,稍微撥開兩指,就已經割破胞衣了。

此時胎兒仍摺疊未動,忽然胞衣破裂,羊水灌入胎兒口鼻,胎兒驚慌掙扎,難以找到出路,立即溺死腹中,無法順利產出。穩婆見產婦疼痛減輕,就謊稱是死胎,用鉤子勾住胎兒的手腳,將胎兒零割而下,然後居功索取酬勞。她們既殺死了腹中的胎兒,也殺死了昏迷的產婦,種種殘忍行為,實在令人髮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