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七 婦科診略 (19)

回本書目錄

卷七 婦科診略 (19)

1. 妊娠正胎脈證

又見氣盛初胎,一二三四月時,皆左脈大於右脈,惟右尺沉滑,左寸動,知其孕也。

又見氣血俱盛初胎,一二三四月時,六脈洪數,上焦常見熱證,惟右尺沉洪而滑,左寸動王,及三指齊按,則滑而有力來撞於寸,而去撞於尺。

又見血盛有孕,右脈大於左脈,而左寸細而有神。

又見氣血俱熱,六脈洪數,而每月經血不止,其初惟據右尺沉滑,左寸動,以知其孕。大約一二月之孕,常見雜證,多不喜食,甚有昏死頻頻及如狂者。然所見之證,每日夜間,時而證見,似乎病甚,時而證止,全似無病。迨三四月時乃多嘔吐,五月以後不嘔吐矣。又有素多胃熱之婦,孕一二月即嘔。又有肥婦氣盛,八九月時忽大嘔者。

書云:心脈動甚者,有孕。又兩尺王與兩寸迥別者,亦有孕。若流利帶雀啄,乃數月之胎也。蓋經閉不得流通,故孕數月後,而脈歇至不勻也。婦無他病,診此皆準。夫雀啄者,平緩中忽而連來數至,如雀啄物也,常見五月以後。胎脈不皆雀啄,有四至或五至不改者,有兼結者,大小疾徐不勻也。

結脈在雜疾為鬱結疼滯等證;雀啄在久病為死脈;而在孕婦乃數月後胎動試痛,應有之脈也。但雖結與雀啄,而其形滑利圓活,儼似流珠。又見八九月胎脈,三指齊按,覺兩關竟似流珠滑利圓活,惟不堅硬耳。兩寸與尺俱細緩,亦無大病。究竟結與雀啄,雖其應爾,亦宜詳問有無腰臍腹脅痠痛,恐或傷墮也。

上並出《醫存》。

歷診胎脈,驗之聖經,而知其不妄也。世謂妊娠有不見脈者,非不見脈也,即經所謂身有病而無邪脈也。其脈三部浮沉大小正等,無浮弦芤澀之形,亦無搏擊流利之象,三指齊按,指下俱似有形,即所謂按之不絕是也。五月以前,止能按至中候;五月以後,始能按至沉候。有形,即所謂按之不散,胎已五月也。

又有受胎一二月,關尺兩部中候細滑,來去分明;至三四月,轉見軟澀,不甚分明;五六月後,復漸見滑實者。夫一二月即見細滑者,因每月行經,血下有期,驟無所泄,故相激而乍見壅盛也。《脈經》必問經期入月幾日來,當幾日來,問即此義也。氣血流行之道既熟,至期而不得泄,必搏激而脈象變見也。

至三四月,氣血已定,而胎氣又未充滿,血停氣滯,故見軟澀也。大抵初孕一二月,細滑見於中候,多在關尺部內,所謂按之濡,舉指來疾,腎氣乍充也。四五月始能正見關部,洪大至於寸部。非嘔吐咳嗽之甚,未有於三月前見滑疾者,總是四月後始漸自尺,上充於寸也。

凡診孕脈,必以平旦。經曰:平旦者,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血氣未亂,此時客氣未形,純是一團真氣,故能診見脈之真象也。飽後、勞後,則失其本矣。常人午睡初起,脈必滑疾有力有神,未可據為胎孕,尤未經前人道破者也。《脈經》曰:吐家,脈來形狀如新臥起,可想見新臥起之脈狀矣。潛初

白話文:

懷孕初期脈象的辨別重點:

如果懷孕初期,大約一到四個月時,會發現左手的脈象比右手強,特別是右手的尺脈會感覺沉而滑動,左手寸脈則有跳動感,這就是懷孕的徵兆。

如果懷孕初期,氣血都很旺盛,大約一到四個月時,六個脈象都呈現洪大而快速的狀態,上焦容易出現熱象。特別是右手尺脈會感覺沉、洪大而滑動,左手寸脈則有強烈的跳動感。用三個手指同時按脈時,會感覺脈搏滑順而有力地從寸脈向尺脈方向衝擊。

如果懷孕是因為血氣旺盛,會發現右手的脈象比左手強,而左手寸脈會比較細但有神氣。

如果懷孕時氣血都很熱,六個脈象都呈現洪大而快速的狀態,而且每個月的月經都不會停止。初期可以透過右尺脈的沉滑和左寸脈的跳動來判斷是否懷孕。懷孕一到兩個月時,常常會出現一些雜亂的症狀,像是食慾不振,甚至昏厥、頻繁暈倒或精神恍惚。這些症狀常常在夜間出現,時好時壞,讓人覺得好像生病,又好像沒事。到了三、四個月時,大多會有嘔吐的情形,但五個月之後就不會再嘔吐了。有些平時胃火就旺盛的婦女,懷孕一兩個月就會開始嘔吐。也有些體型肥胖、氣血旺盛的婦女,會在懷孕八、九個月時突然開始嚴重嘔吐。

古書上說:「心脈跳動很明顯,就是懷孕了。」又說:「兩手的尺脈和寸脈有明顯差異,也是懷孕的徵兆。」如果脈象像流水般流暢,又帶有像小鳥啄食的感覺,那就是懷孕幾個月了。因為懷孕後月經停止,氣血無法正常排出,所以懷孕幾個月後,脈象會出現不均勻的停頓。如果婦女沒有其他疾病,這些脈象判斷都很準確。「雀啄」是指脈象在平緩中突然連續跳動好幾下,像小鳥啄食東西一樣,這種脈象常見於懷孕五個月以後。胎脈不一定都是雀啄脈,有時也會出現四到五次跳動不變,或是有停頓的現象,脈象的大小快慢也不一致。

在其他疾病中,結脈代表氣血鬱結、疼痛等問題;雀啄脈在久病患者身上代表死脈;但在孕婦身上,則是代表懷孕幾個月後,胎動時可能會出現的脈象,這是正常的。雖然有結脈和雀啄脈的現象,但脈象的形態還是滑順圓潤,像流水裡的珠子一樣。在懷孕八、九個月時,用三個手指同時按脈,會感覺兩關的脈象像流水裡的珠子一樣滑順圓潤,只是沒有那麼堅硬。如果兩寸脈和尺脈都細而緩慢,通常也沒有什麼大病。雖然結脈和雀啄脈是懷孕時可能出現的現象,但還是要仔細詢問是否有腰、肚臍、腹部、脅肋等部位痠痛,以防是流產的跡象。

以上內容出自《醫存》。

這些診斷胎脈的方法,經過驗證是準確的。有人說懷孕時脈象不明顯,其實不是不明顯,而是像醫書上說的「身體有病但沒有邪脈」的情況。脈象在寸、關、尺三部都呈現浮沉、大小一致的正常狀態,沒有浮、弦、芤、澀等異常的脈象,也沒有搏動、流暢的感覺。三個手指同時按脈,會感覺指下有脈搏的形狀,這就是所謂「按之不絕」。懷孕五個月以前,只能按到中層的脈搏;五個月之後,才能按到深層的脈搏。所謂「按之不散」,指的是脈搏形狀按下去沒有散掉,這表示懷孕已經五個月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懷孕一兩個月時,關脈和尺脈的中層脈象會比較細滑,來去清晰;到了三、四個月,脈象會轉為柔軟澀滯,不明顯;到了五、六個月後,脈象又會逐漸變得滑順而有力。懷孕一兩個月就出現細滑的脈象,是因為月經本來每個月都會來,但懷孕後突然停止,血氣無法正常排出,所以會互相衝擊,而出現暫時的旺盛現象。《脈經》說必須問婦女月經是每個月的哪幾天來,以及應該是哪幾天來,就是要問這個原因。氣血運行的規律已經熟悉,到了該排經的時候卻無法排出,一定會互相衝擊,導致脈象產生變化。

到了三、四個月,氣血已經穩定,但胎氣又還沒有完全充滿,血氣停滯,所以脈象會變得柔軟澀滯。一般來說,懷孕初期一兩個月時,細滑的脈象多在中層出現,位置多在關脈和尺脈之間,也就是所謂的「按之濡,舉指來疾」,這是腎氣剛開始充盛的現象。到了四、五個月,才開始在關脈處明顯出現洪大的脈象,甚至延伸到寸脈。如果沒有嚴重的嘔吐或咳嗽,很少會在三個月前就出現滑疾的脈象,通常都是從四個月後才慢慢地從尺脈向上充滿到寸脈。

診斷懷孕的脈象,一定要在早上空腹時進行。《黃帝內經》說:「早上是陰氣尚未活動,陽氣尚未消散,還沒有進食,經脈還沒有充盛,絡脈調和,血氣沒有紊亂的時候。這時候沒有外來的干擾,只有真實的元氣,所以才能診斷出脈象的真實情況。吃飽飯後或勞動後,就會失去脈象的本來面貌。一般人午睡剛醒來時,脈象也會滑疾而有力有神,不能以此作為懷孕的依據,這是前人沒有說清楚的地方。《脈經》說:「嘔吐的病人,脈象的形狀就像剛睡醒一樣。」由此可知,剛睡醒的脈象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