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簡

《脈學輯要》~ 卷中 (7)

回本書目錄

卷中 (7)

1.

王叔和曰。代脈。來數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脈結者生。代者死。

楊仁齋曰。代者。陰也。動中有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由是復止。尋之良久則起。如更代之代。

白話文:

王叔和說,代脈的特徵是在脈搏跳動中出現停頓,且不能自行恢復,隨後又重新跳動,如果是脈結的情況則為生脈,若是代脈則為死脈。

楊仁齋說,代脈屬於陰的表現,在脈動中有停頓,不能自行恢復,之後又再跳動,接著又會停頓,需探尋許久才會再次跳動,就像輪流交替的「代」字意思一樣。

樓全善曰。自還者。動而中止復來。數於前動也。不能自還者。動而中止。復來如前。動同而不數也。(醫學綱目)

白話文:

樓全善說:自還的脈象,是動脈跳動後停止,然後又重新來過。這種情況在先前動脈跳動時也發生過。而不能自還的脈象,是動脈跳動後停止,但再跳動時不像前面那樣,即使動脈跳動的幅度相同,但跳動的次數不同。

李士材曰。代者。禪代之義也。如四時之禪代。不愆其期也。結促之止。止無當數。代脈之止。止有常數。結促之止。一止即來。代脈之止。良久方至。內經以代脈之見。為藏氣衰微。脾氣脫絕之診也。惟傷寒心悸。懷胎三月。或七情太過。或跌僕重傷。及風家痛家。俱不忌代脈。

白話文:

李士材說:「代」的意思,就像四時交替一樣,不逾越時節。急促的脈搏停止,沒有固定的間隔時間;代脈停止,則有規律的時間間隔。急促脈搏停止,稍停就又起;代脈停止,則過一段時間纔出現。內經中認為,出現代脈,是臟氣衰弱、脾氣虛脫的徵兆。但是,對於傷寒心悸、懷孕三個月以上、情緒過度激動、跌傷或重傷、以及痛風或痛經等情況,都不忌諱出現代脈。

未可斷其必死。錢天來曰。代。替代也。氣血虛憊。真氣衰微。力不支給。如欲求代也。止而未即復動。若有不復再動之狀。故謂之不能自還。又略久復動。故曰因而復動。

白話文:

不要輕易判斷病人一定會死亡。錢天來說:代替。替代也。氣血虛弱。真氣衰弱。力不支撐。如果想請求代替的話。停止但不是馬上恢復活動。好像沒有再活動的跡象。所以說不能自己恢復。又過了一會兒恢復活動。所以說因此又恢復活動。

張景岳曰。代。更代之義。謂於平脈之中。而忽見耎弱。或乍數乍疏。或斷而復起。均名為代。而代本不一。各有深義。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乃至數之代。即根結篇所云者是也。若脈本平勻。而忽強忽弱者。乃形體之代。即平人氣象論所云者是也。又若脾主四季。而隨時更代者。

白話文:

張景嶽說,代的意思是更換和交替。指在脈搏平穩的狀態下,突然出現虛弱無力的情況,或者忽快忽慢、忽斷忽續的脈象。這些都稱為「代脈」。但「代脈」的類型不止一種,各有不同的含義。

比如脈搏跳動五十次卻沒有出現「代脈」,這種情況在「根結篇」中有記載。如果脈搏原本平穩,但突然變強或變弱,則屬於形體的「代脈」,這在「平人氣象論」中有論述。另外,脾臟掌管四季,所以也會隨著四季而變化,這種變化也稱為「代脈」。

乃氣候之代。即宣明五氣等篇所云者是也。(此言藏氣之常候。非謂代為止也。)凡脈無定候。更變不常。則均謂之代。但當各因其變。而察其情。庶得其妙。

白話文:

這些是氣候變化的徵兆。就是《宣明五氣論》等篇中所說的。不過這裡說的不是取代,而是隨著氣候變化的表現。一般來說,脈象沒有固定的徵兆,不斷變化。如果出現這種狀況,就稱之為「代」。但我們應根據脈象的變化,推究病人的病情。這樣才能掌握其精妙之處。

案代脈。諸說不一。然景岳所論。尤為允當矣。史記倉公云。不平而代。又云。代者。時參擊。乍疏乍大也。張守節正義云。動不定。曰代。可以確其說也。蓋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乃至數之更變。而仲景叔和所云者。即代脈中之一端也。若其為止。有常數者。

白話文:

關於「代脈」,各家說法不同。不過景嶽的看法最為妥當。

《史記》中倉公說:「脈搏不平整,時而出現。」又說:「代脈,就是脈搏時而緊促,時而鬆散。」張守節在正義中說:「脈動不定,就是代脈。」這個說法可以確證。

總的來說,「代脈」是指脈動中斷,然後又重新出現,反覆變化。而仲景和叔和提到的,只是代脈中的一種情況。如果脈搏中斷後,有規律地跳動,就不能算是代脈。

似泥於經文焉。李士材曰。善化令黃柱岩。心疼奪食。脈三動一止。良久不能自還。施笠澤云。五藏之氣不至。法當旦夕死。余曰。古人謂痛甚者脈多代。少得代脈者死。老得代脈者生。今柱岩春秋高矣。而胸腹負痛。雖有代脈。安足慮乎。果越兩旬。而柱岩起矣。予家君近治一老人。

白話文:

這段話就像經文中用泥塊表示文字一樣模糊難懂。李士材說:善化縣令黃柱巖,心痛劇烈,導致無法進食。脈象三跳一停,過了很久才恢復。施笠澤說:五臟之氣不能到達,按照醫理,應當當天或明天就會死亡。我說:古人認為,疼痛非常劇烈的人脈象跳動快,脈象可以相互替代。很少有人出現脈象可以相互替代的情況,而出現這種情況的人會死亡。老年人出現脈象可以相互替代的情況,則會活命。如今柱巖年紀已高,胸腹疼痛,雖然有脈象可以相互替代,但不必擔心。果然,過了二十天,柱巖的病情好轉了。我父親最近治療了一位老人。

症塊發動。引左脅而痛。綿連不已。藥食嘔變。其脈緊細而遲。左脈漸漸微小。遂絕止者。二三十動許。覆手診之亦然。又漸漸見出如故者良久。又絕止如前。用附子建中湯。加吳茱萸。視療十餘日。痛全愈。而脈復常。是代之最甚者。正見李氏之言信然矣。○又案傷寒論不可下篇云。

白話文:

病情發作,從左肋開始疼痛,連續不斷。吃藥或進食都會嘔吐,而且發生變化。脈象緊細而緩慢,左邊的脈搏逐漸減弱,最終消失。大約二三十下,再用覆手診脈也一樣。過了一會兒,脈搏又逐漸恢復原狀。過了一段時間,又像之前一樣消失。使用附子建中湯,加入吳茱萸。治療十幾天后,疼痛完全消失,脈搏也恢復正常。這是代脈最嚴重的例子,正應驗了李氏的說法。○又據《傷寒論·不可下篇》雲:

傷寒脈陰陽俱緊。惡寒發熱。則脈欲厥。厥者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漸大。是其候也。又王海藏陰證略例云。秦二好服天生茶。及冷物。積而痼寒。脈非浮非沉。上下內外。舉按極有力。堅而不柔。觸指突出膚表。往來不可以至數名。縱橫不可以鉅細狀。此陰證鼓擊脈也。

白話文:

患有傷寒時,脈象陰陽都很緊促。病人惡寒發熱,脈象會接近厥脈。厥脈是指脈搏剛開始來的時候很大,逐漸變小,接著又逐漸變大,這是厥脈的典型症狀。

另外,《王海藏陰證略例》中提到:秦二曾經經常服用天生茶和寒涼的食物,導致慢性寒證。他的脈象既不浮也不沉,不論在上下內外,都極有力道,堅硬而不柔和。觸摸起來好像從皮膚表面突出,而且脈搏次數和大小都無法用數字和具體特徵描述。這是一種陰證的鼓擊脈。

一身遊行之火。萃於胸中。寒氣逼之。搏大有力。與真武四逆等藥。佐以芍藥茴香。酒糊丸。使不僣上。每百丸。晝夜相接八九服。凡至半斤。作汗而愈。亦世罕有也。以上據景岳言。皆代之屬也。故舉似於此。楊玄操曰。難經言止。靈樞言代。按止者。按之覺於指下而中止。

名止。代者。還尺中。停久方來。名曰代也。其止代雖兩經不同。據其脈狀。亦不殊別。

白話文:

人體內部的活動旺盛,火氣集中在胸部,寒氣逼迫火氣,火氣搏鬥有力,可與真武四逆等藥物相媲美。輔以芍藥和茴香,製成酒糊丸,防止火氣向上蔓延。每次服用百粒,晝夜服用八九次,大約服用半斤藥量,即可發汗而痊癒。這種方法十分罕見。以上方法根據景嶽的說法,都屬於替代性的治療。因此列舉在此。楊玄操說:難經上記載的是「止」,靈樞上記載的是「代」。所謂「止」,是指按壓感覺到手指下的脈搏而停止按壓。

董西園曰。脈因動靜而變。故安臥遠行。脈形有別。無足怪也。若頃刻之動靜。不必遠行。即轉身起坐。五十步間。其脈即見數疾。坐診之頃。隨即平靜。即換診舉手。平疾必形。一動一靜。無不變更。此種脈候。非五屍祟氣之相干。多真元內。虛之明驗。惟其內氣無主。臟氣不治。

白話文:

董西園說:脈象會因為動靜而改變。所以安靜臥牀和遠行走路時,脈象會有差異,這不足為奇。如果在短時間內變動,不一定是遠行才如此,即使轉身起身或走動五十步,脈象就會加快。在看診時,坐著一會兒脈象就會恢復平靜,如果再抬起手來看,脈象又會變得快而平緩。只要一動一靜,脈象就會不斷改變。這種脈象不是五屍祟氣造成的,而是真氣內虛的明顯證據。因為內氣沒有主導,臟腑氣機失調所致。

而後經脈之氣。瞬息變更。將見厥暈僵仆之候。故此種脈情。恆有伏風內舍。經絡痹留。或火動於中。或飲發於內者。動則氣役於邪。而脈隨氣變也。此皆因邪之善行數變。以致鼓水揚燃。又為虛中挾實之候。當求其因而調之。庶可轉危為安。(案脈之變動。亦代之類也。故附於此。

白話文:

这段文字描述了一种脉象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 脉象变化迅速,意味着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可能会有昏迷、头晕等症状。
  • 这种脉象通常与风邪、经络痺阻、内火或饮邪有关。
  • 邪气善于变化,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如同鼓水沸腾一样。
  • 同时,也可能是虛中夾實的症状,需要找到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化解危机。
  • 这种脉象的变化,也属于代脉的范畴。

而後經脈中的氣,瞬息之間發生變化。即將出現昏厥、僵仆的症狀。所以出現這種脈象,往往是因為邪風潛伏於內,經絡運行不暢,或者體內有火氣,或者體內有飲水產生。當邪氣擾動,氣就會受到邪氣影響,而脈象也會隨著氣的變化而變化。這些都是因為邪氣善於變化,導致氣血鼓蕩,同時也是虛中有實的症狀。應當尋求引起脈象變化的原因,對症治療。這樣才能化險為夷。(變動的脈象,也是一種替代的分類。所以附錄於此。)

白話文:

接著,經脈中的氣息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變化,馬上就會出現昏迷、跌倒的症狀。因此,出現這種脈象,通常是因為邪風潛藏在體內,經絡運行不順暢,或者體內有火氣,或者體內積聚了水濕。當邪氣干擾時,氣就會受到邪氣的影響,脈象也會隨著氣的變化而改變。這些都是因為邪氣善於變化,導致氣血紊亂,同時也是虛中有實的表現。應該找出導致脈象變化的原因,對症施治。這樣才能化解危險,恢復健康。(這種變化多端的脈象,也是一種分類方法,所以附錄在這裡。)

2.

王叔和曰。動脈。見於上關。無頭尾。大如豆。厥厥然動搖。(傷寒論云。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

王士亨曰。動脈之狀。鼓動而暴於指下不常。氣血相乘。搏擊而動也。

白話文:

王叔和說:動脈出現於上關(脈搏上部),沒有頭尾,大小像豆子一樣,持續發動搖晃。

(傷寒論中說:陰陽互相搏擊的脈象,稱為「動脈」。陽動則出汗,陰動則發熱,表現為形寒怕冷。動脈的脈象會出現在關上(脈搏中部),沒有頭和尾,像豆子一樣大,持續發動搖晃。這就是「動脈」脈象。)

何夢瑤曰。數而跳突。名動。乃跳動之意。大驚多見此脈。蓋驚則心胸跳突。故脈亦應之而跳突也。仲景曰。若數脈見於關。(觀若字。則關是偶舉可知。非動脈止見於關也。)上下無頭尾。(狀其圓而突耳。非真上不至寸下不至尺也。)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

白話文:

何夢瑤說:脈象快而跳動,稱為「動脈」。主要是指脈搏跳動的意思。受到驚嚇時,常常出現這種脈象。因為受驚時,心胸會劇烈跳動,因此脈搏也會受到影響而跳動。仲景說:如果脈搏加快出現在關脈的位置。(從「觀」字可以看出,「關」是指偶爾會出現,而不是動脈只出現在關脈。)脈象上下沒有明顯的頭尾。(形容脈象圓而突出,並不是說脈象從寸脈到尺脈都沒有明顯的界限。)就像豆子般大小,而且不停地動搖,稱為「動脈」。

黃韞兮曰。仲景傷寒論云。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愚按兩上字。其一乃後人誤添者。當是數脈見於關上下。

白話文:

黃韞兮說:張仲景的《傷寒論》中記載:在關脈上看到許多脈象,上下沒有首尾,像豆子那麼大,一顫一顫地動著,這叫做「動」脈。我認為文中重複的「兩上」這兩個字,是後人誤加的,應該寫作「數脈見於關上下」。

經曰。女子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手少陰屬心。是寸有動脈矣。王叔和著脈經。不知兩上字。其一乃衍字。因曰動脈見於關上。遂今後之論脈者。皆曰動脈只見於關。與經不合矣。

白話文:

醫書中說:女子手少陰脈搏動得特別明顯。懷孕了。手少陰脈屬心,所以寸關位置會出現動脈搏動。王叔和所著的《脈經》中,不知道這「兩上」兩個字,其中一個字是多餘的。因此,王叔和說動脈只出現於關脈以上。以後研究脈象的人,全都說動脈只出現於關脈,這與醫書所說的不一致了。

張路玉曰。動。為陰陽相搏之脈。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然多有陰虛發熱之脈。動於尺內。陽虛自汗之脈。動於寸口者。所謂虛者則動。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金匱有云。脈動而弱。動則為驚。弱則為悸。因其虛。而旺氣乘之也。

白話文:

張路玉說,動脈是陰陽相交的脈絡。陽脈動則出汗,陰脈動則發熱。然而,有許多陰虛發熱的脈象,動於尺部;陽虛自汗的脈象,動於寸口。所謂「虛則動」,邪氣聚集的地方,其氣必然虛弱。《金匱要略》中提到,「脈動而弱,動則為驚,弱則為悸」,這是因為虛弱之處,旺盛的邪氣乘虛而入。

案脈訣論動脈。含糊謬妄。時珍已辨之。然猶言止見於關。爾後諸家亦多依之。至何夢瑤。黃韞兮。初就若之一字。為之解釋。極為明備。可謂千古卓見矣。

白話文:

《脈訣論》中關於動脈的論述模糊不實,李時珍已經辨別過。但後世醫家依然認為動脈只出現在關脈部位。直到何夢瑤和黃韞兮,才首次為「若」字進行了解釋,解釋得非常清楚。可以說是千古以來獨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