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學輯要》~ 卷中 (8)
卷中 (8)
1. 長
高陽生曰。長者。陽也。指下尋之。三關如持竿之狀。舉之有餘。曰長過於本位。亦曰長。
白話文:
高陽生說,長者,屬陽。在診脈時,發現三關的脈象像拿著竿子的樣子,提起來時脉力有餘,這叫做超過了原本的位置,也叫做長。
王士亨曰。長脈之狀。指下有餘。如操帶物之長。稟賦氣強勝血而氣擁。其人壽。若加大而數。為陽盛內熱。當利三焦。
白話文:
王士亨說:長脈的狀態是,手指按壓時感覺有餘力,就像把持著一條長長的物品。這是因為氣血強盛,氣力比血力強大,氣力把持著血力。這樣的人壽命會較長。如果脈搏又大又數,說明陽氣過盛,內熱,應該通利三焦。
李東璧曰。長脈不大不小。迢迢自若。(朱氏)如循長竿末稍為平。如引繩。如循長竿為病。(素問。)實牢弦緊。皆兼長脈。
白話文:
李東璧說:長脈的脈象既不大也不小,自自然然地延伸。(朱氏)好像追循著長竿末端的平滑,就像拉著繩子一樣。如果追循長竿而感到有病,(素問中記載)脈象的實度堅牢、弦象緊繃,都兼備有長脈的特性。
李士材曰。迢迢首尾俱端。直上直下。如循長竿。長之為義。首尾相稱。往來端直也。長而和緩。即合春生之氣。而為健旺之徵。長為硬滿。即為火亢之形。而為疾病之應也。
白話文:
李士材說:脈象細長,頭尾都顯得很齊整,直接上衝或下落,就像順著長竿一樣。細長的意義,是頭尾相稱,脈象往來端正。細長而和緩,符合春天生發之氣,是身體健康強盛的徵兆。細長而硬滿,則是火氣過旺的表現,是疾病的徵兆。
何夢瑤曰。長。溢出三指之外。按寸口之脈。由胸中行至大指端。非有斷截。本無長短可言。然脈體有現有不現。不現者。按之止見其動於三指之內。現者。見其長出於三指之外。則長短宜分矣。(高鼓峰云。有形體之長。有往來之長。往來之長。謂來有餘韻也。案高說甚善。長短本言形體。而凡脈之以神氣悠長為貴者。固可因此說。而想見其狀矣。)
白話文:
何夢瑤說:脈搏的長度,超過三指的範圍。按寸口脈時,從胸中流動到拇指尖,脈絡並未中斷,本身沒有長短的區別。但是,脈搏有時顯現,有時隱藏。隱藏時,按壓只能感覺到它在三指之內跳動。顯現時,可以看到它延伸出三指之外,因此可以區分長短。(高鼓峯說:脈搏有「外形長度」和「往來長度」兩種長度。「往來長度」是指脈搏回彈時仍有餘力。高鼓峯的說法,非常精妙。長短原本指的是脈搏的外形,但凡是神氣悠長、彈性良好的脈搏,都可以根據高鼓峯的說法,想像出它的狀態。)
張路玉曰。傷寒以尺寸俱長。為陽明受病。內經又以長則氣治。為胃家之平脈。若長而浮盛。又為經邪方盛之兆。亦有病邪向愈。而脈長者。仲景云。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脈微陰脈澀而長者。為欲愈。又有陰氣不充。而脈反上盛者。經言寸口脈中手長者。曰足脛痛。是也。
白話文:
張路玉說,傷寒時脈寸和尺都長,表示陽明經受病了。內經也提到脈長表示氣血運行正常,是胃經的正常脈象。然而,如果脈長且浮盛,則表示經脈邪氣正盛。也有的情況是,疾病快痊癒時脈會變長。仲景曾說,太陰中風,四肢痠痛,陽脈微弱,陰脈澀滯而長,表示快痊癒了。此外,如果陰氣不足,脈象反而浮盛,經文上說,寸口脈中手長,表示小腿疼痛。
2. 短
高陽生曰。短者。陰也。指下尋之。不及本位。曰短。
白話文:
高陽生說,如果脈搏顯得短促,這屬於陰的表現,在診脈時會發現脈搏达不到正常的位置,這種情況就被稱為短脈。
滑伯仁曰。短。不長也。兩頭無中間有。不及本位。氣不足以前導其血也。為陰中伏陽。為三焦氣壅。為宿食不消。
白話文:
滑伯仁說:「短,不是長的意思。兩端沒有,中間有。沒有達到本位,是氣不足以引導血液的緣故。是陰中藏陽,是三焦氣滯,是宿食不消。」
孫光裕曰。凡診當細認。不可視其短縮為不足。不可斷其短小為虛弱。但陰中伏陽。不能舒暢。有短小之象。不能接續。有累累之狀。曰短。
白話文:
孫光裕說:凡是診脈時,都要仔細分辨。不能因為脈搏短小就認為氣血不足,也不能因為脈搏短小就斷定虛弱。如果脈搏中暗藏著陽氣,不能順暢流動,就會出現短小的現象。如果脈搏不能連續,就會呈現出累累斷續的樣子,這就是所謂的「短」。
張路玉曰。尺寸俱短。而不及本位。不似小脈之三部皆小弱不振。伏脈之一部獨伏匿不前也。經云。短則氣病。良由胃氣阨塞。不能條暢百脈。或因痰氣食積。陰礙氣道。所以脈見短澀促結之狀。亦有陽氣不充而脈短者。經謂寸口脈中手短者。曰頭痛。是也。仲景云。汗多重發汗。
白話文:
張路玉說:寸口和尺脈都短,而且短於正常的長度。這不像小脈的三部都小而無力,也不像伏脈的一部獨自隱藏不顯。醫經上說:脈短表示有氣病。這是因為胃氣受阻塞,無法暢通至全身經脈。或者是由於痰氣和食物積滯,陰氣阻塞氣道所致。所以脈象會出現短、澀、促、結的狀況。還有一種情況是陽氣不足導致脈短。醫經上說:寸口脈的中部短,會引起頭痛。仲景說:出汗很多,多次出汗。
亡陽讝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戴同父云。短脈只當責之於尺寸。若關中見短。是上不通寸為陽絕。下不通尺為陰絕矣。曷知關部從無見短之理。昔人有以六部分隸而言者。(案李士材輩是。)殊失短脈之義。
白話文:
陽氣衰竭,胡言亂語。脈搏短,則會死亡。脈搏平和,則不會死亡。戴同父說:脈搏短,應只責怪寸脈和尺脈。如果關脈有短,則上面不通寸脈,代表陽氣斷絕。下面不通尺脈,代表陰氣斷絕。但關脈怎麼會短呢?過去有人用六部分區分脈搏,認為短脈就是關部短(註:例如李士材等)。這種說法完全錯失了短脈的意義。
何夢瑤曰。歉於三指之中為短。長短有得於稟賦者。筋現者脈恆長。筋不現者。脈恆短也。有隨時令變異者。則春脈長而秋脈短也。有因病而變異者。則邪氣長而脈長。正氣短而脈短也。
白話文:
何夢瑤說道:手指上三指關節的長度,短於正常。長或短與先天的遺傳有關。筋脈清晰可見的人,脈搏通常較長;筋脈不清晰的人,脈搏通常較短。還有一些脈搏會隨著季節變化,例如春天脈搏長,秋天脈搏短。還有一些脈搏會因為疾病而變化,例如邪氣旺盛則脈搏長,正氣虛弱則脈搏短。
案千金方。論腳氣曰。心下急氣喘不停。或自汗數出。或乍寒乍熱。其脈促短而數。嘔吐不止者死。蓋促短而數者。驗之病者。其脈之來去。如催促之。短縮而數疾。此毒氣衝心。脈道窘迫之所致。乃為死證。是短脈之最可怖者。故附於此。
白話文:
《千金方》中有記載,談到腳氣病:
心臟部位急促喘氣,持續不休。有時候自發流汗。有時候忽冷忽熱。脈搏細、快且急促。嘔吐不止的會死亡。
脈搏細、快且急促,驗證病人脈絡跳動來去,好像被人催促一樣,又短促又急促。這是毒氣衝擊心臟,導致脈絡狹窄所致。屬於死亡徵兆。這是所有短脈中最可怕的。因此特別記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