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

《脈貫》~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脈旨論

脈為血脈,氣血之先,血之隧道,氣息應焉。(脈為氣乎?而氣為衛,衛行脈外,則知非氣矣。脈為血乎?而血為營,營行脈中,則知非血矣。脈為經隧乎?而經隧實繁,則知非經隧矣。善乎!華元化云:脈者,氣血之先也。蓋人之身,惟是精與氣與神三者。精氣即血氣,氣血之先非神而何?人非是神無以主宰血氣,保合太和,流行三焦,灌溉百骸,故脈非他,即神之別名也。

明乎此則氣也、血也,渾淪條析,所謂氣如橐籥,血如波瀾,一升一降,以成其用而脈道成矣。)

白話文:

脈絡是血脈的通道,氣血流動的先導,血液流經的隧道,氣息在其中運行。脈絡不是氣,因為氣是衛氣,運行在脈絡之外;脈絡也不是血,因為血是營氣,運行在脈絡之中;脈絡也不是經隧,因為經隧遍布全身,數量繁多。因此,華元化說:「脈絡是氣血的先導。」人體是由精氣神三者構成,精氣即血氣,氣血的先導非神莫屬。人體若無神,便無法主宰血氣,維持身體的平衡,運行全身,滋養百骸。所以脈絡非其他,正是神的別稱。

明白這點,就能理解氣血的運作原理,就像氣像風箱一樣鼓動,血像波浪一樣起伏,一升一降,才能發揮作用,脈絡也就形成了。

資始於腎,資生於胃,血脈氣息,上下循環。(人未有此身,先有此腎,氣血藉之以立基,而神依於氣,氣依於血,血資於谷,谷本於胃。是知胃氣充則血旺,血旺則氣強,氣強則神昌。故曰先天之根本在腎,後天之根本在脾。脾胃相為夫妻,神之昌否皆以脈為徵兆。脈之行也,氣行而血隨,上下周匝,起伏交會,昫濡守使,各盡其職。)

白話文:

人的生命起源於腎臟,成長於胃部。血液和氣息在人體內循環不息。(在人體形成之前,腎臟就已存在,氣血以此為基礎而建立,而精神依附於氣,氣依附於血,血的生成需要依賴飲食,飲食的來源在於胃。因此,胃氣充足,則血液旺盛;血液旺盛,則氣息強盛;氣息強盛,則精神振奮。所以說,先天的根本在於腎臟,後天的根本在於脾臟。脾胃相互依存,猶如夫妻一般,精神的盛衰都以脈象為徵兆。脈象的運行,氣行而血隨,上下迴圈,起伏交替,溫暖滋潤,保護著人體,各司其職。)

十二經中皆有動脈,惟手太陰寸口取決。(《難經》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何謂也?扁鵲曰:寸口,脈之大會,手太陰之動脈也。以肺為五臟六腑之華蓋,布一身之陰陽,居於至高之位,凡諸臟腑皆處其下。肺繫上連喉嚨吭嗌,以通呼吸,肺主一身之氣,氣非呼吸不行,脈非肺氣不布故耳。

白話文:

人體十二條經絡中都有動脈,但是隻有在手太陰寸口脈才能摸到。

《難經》上說:十二條經絡都有動脈,為什麼唯獨取寸口脈呢?

扁鵲解釋說:寸口脈是諸脈匯集的地方,是手太陰經的動脈。

肺是五臟六腑的保護者,負責調節全身的陰陽,處於至高無上的位置,其他臟腑都處於它的下方。

肺與喉嚨和食道相連,負責呼吸;肺主管全身的氣,氣如果不通過呼吸就不能運行,脈搏也不會有動,就是因為肺氣在運行。

《素問》曰:飲食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必歸於肺,而後行於臟腑營衛。乃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繇胃入脾,繇脾入肺,此地道卑而上行也。繇肺而分布於臟腑,此天道下濟而光明也。土居中而為金之母,系諸脈之根;肺居高而有君之象,布諸脈之令。故曰肺朝百脈,而寸口為之大會,猶水之朝宗於澥也。

白話文:

《素問》中說:食物進入胃部後,營養精華會散發出來,上輸到脾臟,脾臟的氣血必定會歸聚到肺臟,然後再輸送到全身臟腑,運行氣血。由此可知,五臟六腑的氣味物質都由胃進入脾臟,再由脾臟進入肺臟,這是一種低處往高處運行的過程。而從肺臟再分佈到各臟腑,則是一種高處往下輸布、光明普照的過程。脾臟位於中間,宛如金屬(肺金)的母親,連接著全身經脈的根源;肺臟位於高位,有君主的象徵,發布各經脈的命令。所以說,肺臟統管全身經脈,寸口(脈搏)是它們匯聚的總會,就像百川歸海一樣。

脈之行於十二經絡者,即手足三陰三陽之經脈也。《難經》曰:經脈十二,絡脈十五,何始何終也?然。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衛於一身者也。其始中焦,注手太陰肺,手太陰肺注手陽明大腸,手陽明大腸注足陽明胃,足陽明胃注足太陰脾,足太陰脾注手少陰心,手少陰心注手太陽小腸,手太陽小腸注足太陽膀胱,足太陽膀胱注足少陰腎,足少陰腎注手厥陰心包,手厥陰心包注手少陽三焦,手少陽三焦注足少陽膽,足少陽膽注足厥陰肝,足厥陰肝還復注手太陰,是謂一周也。)

白話文:

脈絡沿著身體十二條經絡流動,即手足的三條陰經和三條陽經。《難經》上說:經脈有十二條,絡脈有十五條,它們從哪裡開始,又到哪裡結束呢?經脈的作用是運行氣血,通暢陰陽,濡養身體。它們從中焦開始,連接手太陰肺經,手太陰肺經連接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大腸經連接足陽明胃經,足陽明胃經連接足太陰脾經,足太陰脾經連接手少陰心經,手少陰心經連接手太陽小腸經,手太陽小腸經連接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經連接足少陰腎經,足少陰腎經連接手厥陰心包經,手厥陰心包經連接手少陽三焦經,手少陽三焦經連接足少陽膽經,足少陽膽經連接足厥陰肝經,足厥陰肝經再連接到手太陰肺經,這就完成了一個循環。

診人之脈,令仰其掌,掌後高骨,是名關上,審位既確,可以布指,疏密得宜,長短不失。(凡診脈者,令人仰手,醫者覆手診之,掌後有高骨對平處謂之關上,看定部位,徐以中指先下於關部,次以食指下於寸部,次以無名指下於尺部。人長則下指宜疏,人短則下指宜密。)

白話文:

診脈時,讓病人翻開手掌,手掌後方突出的骨頭叫「關上」。確認好位置後,可以開始布指,手指間距適宜,長度不差。(診脈時,讓病人抬起手,醫生用另一隻手覆蓋在病人手上。手掌後方突出的骨頭和手掌平面交界處叫「關上」。確定好位置後,先用中指放在關上,然後用食指放在寸口,最後用無名指放在尺口。如果病人身材高大,手指之間的間距可以寬一些;如果病人身材矮小,手指之間的間距可以窄一些。)

布指輕重,各有不同,曰舉按尋,消息從容。(看脈惟在指法之巧。大法輕手循之曰舉,重手取之曰按,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極須體認,如舉必先按之,按則必先舉之;以舉物必自下而上,按物必自上而下也。則舉中有按,按中有舉,抑揚反復,而尋之義盡見矣。)

白話文:

把手指放在脈搏上輕重不一,各有手法。叫做舉、按、尋,輕重緩急交替進行,從容不迫。(看脈主要是靠手指的靈巧手法。輕手撫摸脈搏叫做「舉」,重手按壓脈搏叫做「按」,不輕不重,迂迴求證叫做「尋」。一定要深入體會,比如要「舉」,必定先「按」,要「按」,必定先「舉」;因為舉東西必定從下往上,按東西必定從上往下。所以「舉」裡面有「按」,「按」裡面有「舉」,反覆交替進行,那麼「尋」的妙用就全部展現出來了。)

凡診病脈,平旦為準,虛靜凝神,調息細審。(平旦者,陰陽之交也。陽主晝,陰主夜;陽主表,陰主裡。《靈樞》曰:平旦陰盡而陽生受氣矣。日中而陽隴,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又曰: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故診法當於平旦初寤之時,陰氣正平而未動,陽氣將盛而未散,飲食未進,穀氣未行,故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至擾亂,脈體未及變更,乃可以診有病之脈。又切脈之道,貴於精誠,嫌其擾亂。

故必心虛而無妄想,身靜而不言動,然後可以得脈之妙。)

白話文:

凡是診斷疾病的脈象,以清晨為準,心靈清靜,呼吸平穩,仔細審察。

(清晨是陰陽交接之時。陽主白天,陰主夜晚;陽主身體表面,陰主身體內部。《靈樞》中說:清晨陰氣已盡,陽氣生長,接受氣息。中午陽氣最盛,傍晚陽氣衰弱,日落陽氣已盡,陰氣開始接受氣息。又說:陽氣已盡,陰氣旺盛,人就會閉眼入睡;陰氣已盡,陽氣旺盛,人就會醒來。因此,診斷疾病的時機應在清晨剛醒時,陰氣正平穩而未動,陽氣將要旺盛而尚未散去,飲食尚未進食,穀氣尚未運行,故經脈尚未充盛,絡脈調和,氣血尚未擾亂,脈象還未發生變化,這時可以診斷出有病的脈象。此外,診脈的方法,貴在精誠專一,忌諱受到擾亂。)

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陽寸陰尺,先後推尋。(從魚際至高骨,卻有一寸,名曰寸;從尺澤至高骨有一尺,因名曰尺。界乎尺寸之間,因名曰關。關前寸為陽,關後尺為陰,關居中,若為陰陽界,而陰陽實互交於此。寸候上焦,關候中焦,尺候下焦。須先後細為推尋,推其虛實,尋其體象也。)

白話文:

手掌靠近手腕處為陽,手腕後方為陰,陽包含一寸,陰包含一尺,要前後順序推拿尋找。(從魚際到手腕有一寸的距離,稱為寸口;從尺澤到手腕有一尺的距離,稱為尺口。介於寸口和尺口之間稱為關口。關口前的寸口是陽,關口後的尺口是陰,關口位於中間,是陰陽的分界,其實陰陽也在關口交匯。寸口對應上焦(胸腔以上),關口對應中焦(胸腔和腹腔之間),尺口對應下焦(腹腔以下)。必須先後仔細推拿尋找,推測虛實,辨別體質特徵。)

男子之脈,左大為順;女子之脈,右大為順。男尺恆虛,女尺恆盛。(左為陽,故男子宜左脈大也;右為陰,故女人宜右脈大也。寸為陽,尺為陰,故男子尺虛象離中虛也,女人尺盛象坎中滿也。)

白話文:

男性的脈象,左手脈較大為正常;女性的脈象,右手脈較大為正常。(左手屬陽,因此男性宜表現出左手脈較大;右手屬陰,因此女性宜表現出右手脈較大。寸脈屬陽,尺脈屬陰,因此男性尺脈較虛弱象徵著陽中虛弱;女性尺脈較有力象徵著陰中充實。)

陽弱陰強,反此則病。(男尺脈弱,女尺脈盛,故男女之脈不同。若男尺脈盛,女尺脈弱,則為相反而病矣。按男子以陽為主,故兩寸脈常旺於尺,若兩寸反弱,尺反盛者,腎氣不足也。女子以陰為主,故兩尺脈常旺於寸,若兩尺反弱,寸反盛者,上焦有餘也。不足固病,有餘亦病,所謂過猶不及也。)

白話文:

陽氣虛弱,陰氣旺盛,反過來就是生病。(男性的寸脈較弱,女性的尺脈較旺,因此男女脈象不同。如果男性的尺脈旺盛,女性的寸脈虛弱,則為相反而致病。因為男性以陽氣為主,所以兩寸脈通常比尺脈旺盛,如果兩寸脈反而虛弱,尺脈反而旺盛,表明腎氣不足。女性以陰氣為主,所以兩尺脈通常比寸脈旺盛,如果兩尺脈反而虛弱,寸脈反而旺盛,表明上焦陽氣過剩。不足確是疾病,過剩也是疾病,所謂「過猶不及」)

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人迎緊盛,風邪在表;氣口緊盛,飲食傷里。(關前一分者,寸關尺各有三分,共得九分。今曰關前一分,仍在關上,但在前之一分耳。故左關之前一分,辨外因之風,右關之前一分,辨內因之食。或以前一分為寸上,豈有左寸之心可以辨風,右寸之肺可以辨食乎?其說大謬。

白話文:

在寸關尺的脈位中,關脈前段三分之一,左右脈象意義重大,左邊為「人迎」,反映外在風邪的影響;右邊為「氣口」,反映飲食對內臟的影響。(關前一分:寸、關、尺各三分,共九分。這裡所說的關前一分,仍在關脈上,但位於關脈前段三分之一處。因此,左關前一分辨別外因風邪,右關前一分辨別內因飲食。有人認為關前一分就是寸脈上段,這是不對的。左寸脈反映的是心,怎麼能辨別風邪呢?右寸脈反映的是肺,怎麼能辨別飲食呢?這種說法非常錯誤。)

蓋寸關尺三部各佔三分,共成寸口。故知關前一分正在關之前一分,人迎氣口之位也。左關之前一分屬少陽膽部,膽為風木之司,故緊盛則傷於風也。何則?以風木主天地春升之令,萬物之始生也。《素問》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與足少陽膽相為表裡。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白話文:

所謂的寸口,是由寸、關、尺這三個部位組成的,各佔三分之一。其中,關前的三分之一位於關尺脈之間,對應人迎氣口。

左關前的三分之一部位屬於少陽膽部,膽司掌風木之氣。因此,如果此處脈搏緊盛,就表示風氣過盛,容易導致風邪侵襲。

這是因為風木之氣主掌春天的生長之令,是萬物生發的開始。《素問》中說:「肝臟是將軍之官,負責謀劃思慮。」它與少陽膽經相互表裡。膽臟是中正之官,負責決斷。

人身之中,膽少陽之脈行肝脈之分外,肝厥陰之脈行膽脈之位內。兩陰至是而交盡,一陽至是而初生,十二經脈至是而終。且膽為中正之官,剛毅果決,凡十一臟咸取決於膽。故左關之前一分為六腑之源,頭為諸陽之主宰,察表者之不能外也;右關之前一分屬陽明胃部,中央濕土得天地中和之氣,萬物所歸之鄉也。又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白話文:

人體中,膽經是少陽經,它沿着與肝經相鄰的位置運行;肝經是厥陰經,沿着與膽經相鄰的位置運行。兩個陰經在這裡交會,一個陽經也在這裡開始運行,這十二條經脈到這裡就結束了。

此外,膽經是中正的官,堅強果斷,其他十一個臟器都依賴於膽經。因此,左關之前分出六腑的源頭,頭部掌管諸陽,像是監督外在環境的。右關之前分屬陽明胃經,中央的土性部位得到了天地中和之氣,是萬物聚集的地方。

脾胃是倉庫的官,五穀的精華都從這裡產生。

土為君象,土不主時,寄王於四季之末,故名孤臟。夫胃為五臟六腑之海,蓋清氣上交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為十二經脈之始。故右關之前一分為五臟之隘口,為百脈之根荄,察里者不能廢也。況乎肝膽主春,氣浮而上升,陽之象也。陽應乎外,故以候表焉。脾胃為居中,土性凝而重濁,陰之象也。

白話文:

土屬性主宰人體,但它沒有特定的時令,寄生於四季的末尾,所以稱為「孤臟」。胃是五臟六腑的樞紐,它的清氣上升與肺交流,肺氣從太陰經運行,是十二經脈的開始。因此,右關脈之前一分,是五臟狹窄的出口,也是所有脈絡的根基,診察內臟疾病時不能忽略它。

此外,肝膽主掌春季,氣息浮動而上升,屬於陽的性質。陽氣應於外,所以從表面的脈象來觀察肝膽。脾胃位於身體中間,土的性質凝重渾濁,屬於陰的性質。陰氣應於內,所以從舌苔來觀察脾胃。

陰應乎內,故以候里焉。若夫左寸之前違度,則生生之本虧;右寸之前先拔,則資生之元廢。古人以為人命之主,顧不重哉!至若臟氣有不齊,稟賦有厚薄,或左脈素大於右,或右脈素大於左,孰者為常?孰者為變?或於偏弱中略見有力,已隱虛中之實;或於偏盛中稍覺無神,便是實中之虛。活潑施治,不攻伐無過可也。

白話文:

神門穴屬於腎經,位於關脈之後,兩側共有兩條神門穴。如果一個人沒有這兩條脈絡,肯定會死亡,無法救治。(《難經》記載:上部沒有脈搏,下部有脈搏,儘管虛弱但沒有生命危險。脈象有「尺脈」,就像樹木有「根」,枝葉即使枯萎,只要根本還存在,就能重新生長。尺脈屬於腎,水是天地的元氣,人的元神寄居於此。這就是《難經》中提到的三焦之源,守護機體的神靈。因此神門穴是人體的根本脈絡,如果沒有這兩條脈絡,那麼根本就衰敗了,生命也就不存在了。

而脈微指為心脈者,誤矣。彼因心經有穴名曰「神門」,正在掌後兌骨之端,故錯認耳。殊不知心在上焦,豈有候於尺中之理乎?)

白話文:

認為脈搏微弱就是心脈是不對的。這是因為心經有一個穴位叫做「神門」,剛好位於手掌後方兌骨的末端,因此會被誤認。殊不知心臟位於上焦,怎麼會有跡象出現在尺脈中的道理呢?

脈有七診,曰浮中沉上下左右,七法推尋。(浮者,輕下指於皮毛之間,探其腑脈也,表也。中者,略重指於肌肉之間,候其胃氣也,半表半裡也。沉者,重下指於筋骨之間,察其臟脈也,里也。上者,即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即於寸內前一分取之。下者,即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即於尺內後一分取之。

左右者,即左右手也。凡此七法名為七診。別有七診,謂獨大、獨小、獨寒、獨熱、獨遲、獨疾、獨陷下也。)

白話文:

中醫診脈有七種方法,分別是浮脈、中脈、沉脈、上脈、下脈、左脈、右脈。

浮脈:

手指輕輕觸摸皮膚表面,探查表層的腑脈,反映人體表面的狀況。

中脈:

手指稍加重力,觸摸肌肉組織之間,察看胃氣,反映人體表裡兼顧的狀況。

沉脈:

手指用力觸摸皮下深入的筋骨之間,檢查臟脈,反映人體內部的狀況。

上脈:

手指觸摸寸口上部,也就是前三分之一處,反映胸喉部的狀況。

下脈:

手指觸摸尺口下部,也就是後三分之一處,反映少腹、腰部、股部、膝部、脛部、足部的狀況。

又有九候,即浮中沉三部各三,合而為名,每候五十,方合於經。(每部有浮中沉三候,合寸關尺三部,算之共得九候之數也。夫每候必五十動者,出自《難經》,合大衍之數也。乃偽《訣》以四十五動為準,乖於經旨。必每候五十,凡九候共得四百五十,兩手合計九百,方與經旨相合也。)

白話文:

還有九個脈象候位,分為浮、中、沉三個部位,每個部位又有上、中、下三種差別,合起來稱為九候,每個候位都是五十次脈動,這樣才符合經文的記載。(每個部位有浮、中、沉三候,加上寸、關、尺三部,共有九候。而每一個候位必須有五十次脈動,這是根據《難經》的說法,符合大衍之數。而偽造的《訣》中以四十五次作為標準,與經文的主旨不符。每一個候位必須有五十次脈動,九個候位總共有四百五十次,雙手合起來就是九百次,才符合經文的規定。)

上下來去至止六字,陰陽虛實,脈中奧旨。(上下來去至止六字者,足以別乎陰陽虛實。本岐黃之奧旨,滑攖寧闡明之。上者為陽,來者為陽,至者為陽;下者為陰,去者為陰,止者為陰。上者自尺部上於寸口,陽生於陰也;下者自寸口下於尺部,陰生於陽也。脈有上下,是陰陽相生,病雖重,不死。

白話文:

「上下來去至止」這六個字涵蓋了陰陽虛實的脈象精髓。(「上下來去至止」六個字,足夠區分陰陽虛實。原出於岐伯和黃帝,精闢透徹,不容爭議。)「上」代表陽,「來」代表陽,「至」代表陽;「下」代表陰,「去」代表陰,「止」代表陰。從尺部的脈象上行到寸口的脈象,代表陽生於陰;從寸口的脈象下行到尺部的脈象,代表陰生於陽。脈象有上下變化,說明陰陽相生,即使病情嚴重,也不會危及生命。

來者自骨內之分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也;去者自皮膚之際還於骨內之分,氣之降也。脈有來去,是表裡交泰,病雖重,必起。此謂之人病脈和也。若脈無上下來去,死無日矣。故曰:脈不往來者,死。若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癲厥疾。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也。至者,脈之應;止者,脈之息也。

止而暫息者,愈之疾,止久有常者,死也。

白話文:

脈搏從骨頭內部開始,出現於皮膚表面,這是氣上升的表現;脈搏從皮膚表面回到骨頭內部,這是氣下降的表現。脈搏有來有去,表示表裡相通,即使病情嚴重,也能恢復。這叫做人體疾病時的脈象正常。如果脈搏沒有上下,沒有來回,則不久於人世。所以說:脈搏不往來,就是死亡。如果脈搏來勢急促,去勢緩慢,說明上體實,下體虛,為癲癇之疾。如果脈搏來勢緩慢,去勢急促,說明上體虛,下體實,為惡風。脈搏強盛有力,是脈搏的應和;脈搏停止跳動,是脈搏的休息。

《素問》曰: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為陰,數者為陽。陰陽之理,不可不熟。故曰謹。獨聞獨見,非眾所知,故曰無與謀。則果能明於上下來去至止六字,以通陰陽虛實之理者,在昔猶難之。初學於此道,其有懵然無知者,乃可肆口以談耶!)

白話文:

《素問》中說:仔細研究陰陽變化,不要與一般人商量。所謂陰陽,就是離開的是陰,來到的是陽;安靜的是陰,運動的是陽;緩慢的是陰,頻繁的是陽。陰陽的道理,不能不仔細研究。所以說「謹」。自己獨自聽聞獨自體會,不是一般人能明白的,所以說「無與謀」。如果能夠真正明白這六個字——上下來去至止,從而領悟陰陽虛實的道理,在以前也是很難得的。初學者在這方面,恐怕是一頭霧水,怎麼能隨便開腔談論呢?

包絡與心左寸之應,惟膽與肝左關所認,膀胱及腎左尺為定;胸中及肺右寸昭彰,胃與脾脈屬在右關,大腸並腎右尺班班,(此遵《內經》脈法分配臟腑於兩手也。《內經》診法包絡配心,胸中配肺,大腸列於右尺,小腸附於膀胱。

白話文:

手太陰肺經應位於右寸脈,手陽明大腸經和手少陰心經應於右關脈,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少陽三焦經應於右尺脈;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應於左寸脈,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應於左關脈,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應於左尺脈。(此處是根據《內經》將臟腑分配在雙手的脈法。根據《內經》的診法,心包經對應著心臟,肺經對應著胸腔,大腸經位於右尺脈,小腸經與膀胱經相連。)

包絡與心脈皆在左手寸上,膽脈與肝脈皆在左手關上,膀胱及腎脈皆在左手尺上;胸中與肺脈皆在右手寸上,胃脈與脾脈皆在右手關上,大腸與腎脈皆在右手尺上,偽《訣》以大、小腸列於寸上,三焦配於左尺,命門列於右尺,(詳考《內經》並無命門,經絡何以應診?)膻中置而不言,男女易位,至數差訛,形脈不分,圖象罔設,良可笑也。夫寸主上焦,以候胸中;關主中焦,以候膈中;尺主下焦,以候腹中。

白話文:

包絡經絡和心脈都位於左手掌的寸部,膽經絡和肝經絡都位於左手掌的關部,膀胱經絡和腎經絡都位於左手掌的尺部。

胸中脈和肺經絡都位於右手掌的寸部,胃經絡和脾經絡都位於右手掌的關部,大腸經絡和腎經絡都位於右手掌的尺部。

不過,偽古書《訣》中將大腸和小腸經絡錯誤地排列在寸部,將三焦經絡錯誤地對應到左手掌的尺部,將命門穴錯誤地排列在右手掌的尺部。(詳查《內經》,其中並沒有命門穴,經絡真的可以根據這些錯誤的說法來診斷疾病嗎?)

膻中穴在偽古書中被忽略不提,且男女經絡的位置被互換,經絡的數目也與實際情況不符,甚至將形體和經絡混為一談,製作的圖形也完全不可靠,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實際上,寸部主導上焦,用於反映胸中的情況;關部主導中焦,用於反映膈中的情況;尺部主導下焦,用於反映腹中的情況。

此人身之定位也。大、小腸皆在下焦腹中,偽《訣》越中焦而候之寸上,有是理乎?滑伯仁見及此,以左尺主小腸、膀胱、前陰之病,右尺主大腸、後陰之病,可稱千古支眼。偽《訣》之誤,特因心與小腸為表裡,肺與大腸為表裡耳。殊不知此乃經絡之表裡,而誤作臟腑之表裡。

白話文:

這個描述的是人體器官的定位。大腸和小腸都在下腹部,偽《訣》越過中腹部來測定尺脈,有道理嗎?滑伯仁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用左手尺脈來診斷小腸、膀胱和前陰的疾病,用右手尺脈來診斷大腸和後陰的疾病,可稱得上是千古的明眼人。偽《訣》的錯誤,特別是由於心臟和小腸是表裡關係,肺和大腸是表裡關係造成的。殊不知這只是經絡的表裡關係,而誤認為是臟腑的表裡關係。

諸家脈書亦未辨正,竟混配於寸口,誤世已久,今特辨之。按張路玉云:大小二腸之氣平居無病之時,收二腸之氣未嘗不隨經而之寸口也;以病言之,則二腸司傳化之任,病則氣化不順,而為留滯,又必驗之於尺。路玉以無病有病而定臟腑,殊為大謬。但臟腑配寸關尺,診脈驗病,乃古聖軒岐立論,確有一定之理,豈可以有病將二腸之脈診於尺,以平居無病者診於寸口哉?此論似是而實非,乃起後世之疑端,予特表而正之。)

白話文:

歷代脈書都沒有明確區分,竟然混淆於寸口脈,誤導世人已久,我特別來辨別。根據張路玉的說法:大小腸的氣息在平時沒有疾病的時候,收斂在大小腸內的氣息一定會隨著經脈到達寸口脈;如果從疾病的角度來說,大小腸主管傳化功能,一旦生病,氣化就會不順暢,產生停滯,這時才需要到尺脈上去診斷。路玉根據有沒有生病來確定臟腑,這是一種很大的錯誤。臟腑與寸、關、尺脈對應,是古聖人軒轅黃帝立下的理論,一定有它的道理,怎麼能因為生病就將大小腸的脈象診於尺脈,而平時沒有生病的就診於寸口脈呢?這種說法看似有理,實則不然,是給後人留下了疑點,我特別提出來糾正。

五臟不同,各有本脈。左寸之心浮大而散;右寸之肺浮澀而短;肝在左關,沉而弦長;腎在左尺,沉石而濡;右關屬脾,脈象和緩;右尺相火,與心同斷。(心肺居上,脈應浮;腎肝居下,脈應沉;脾胃居心肺腎肝之間,謂之中州,脈亦應在浮沉之間。心肺同一,浮也。但浮大而散者,象夏火,故屬心;浮澀而短者,象秋金,故屬肺。

白話文:

不同的臟腑對應不同的脈象。

  • 左寸脈:心脈浮大而鬆散。
  • 右寸脈:肺脈浮澀而短小。
  • 肝脈:在左關脈,沉穩而弦長。
  • 腎脈:在左尺脈,沉穩如石,且濡潤。
  • 右關脈:脾脈,脈象平和舒緩。
  • 右尺脈:相火脈,與心脈性質相同。

由於心肺位於上部,脈象應浮;腎肝位於下部,脈象應沉;脾胃位於心肺腎肝之間,稱為「中州」,脈象應在浮沉之間。心肺同屬上部,脈象都浮。但浮大而鬆散的脈象類似夏天的火,因此屬於心脈;浮澀而短小的脈象類似秋天的金,因此屬於肺脈。

肝腎同一,沉也。但沉弦而長者,象春木,故屬肝;沉石而濡者,象冬水,故屬腎。脈和而緩,氣象沖融,土之性也,故屬脾。右腎雖為水位,而相火所寓,故與左寸同斷也。

白話文:

肝和腎具有相同的沉脈特徵。但是,如果脈沉而有力且綿長,如同春天的樹木,就屬於肝脈。如果脈沉而濡緩,如同冬天的水,就屬於腎脈。脈搏和緩,氣色調和,如同土地的特質,就屬於脾脈。右腎雖然屬於水位,但相火寄居其中,所以右腎寸脈的診斷和左寸脈相同。

按呼出者心與肺為陽,故心與肺皆浮。心為陽中之陽,故浮且大而散;肺為陽中之陰,故浮而兼短澀。吸入者腎與肝為陰,故腎肝之脈皆沉。腎為陰中之陰,故沉而且石;肝為陰中之陽,故沉而兼長。脾為中州,故不浮不沉而脈在中。

白話文:

呼氣時,心肺屬陽,所以心肺浮在表面。心是陽中之陽,所以浮且大而散漫;肺是陽中之陰,所以浮但又兼短促。吸氣時,腎肝屬陰,所以腎肝的脈都沉下去。腎是陰中之陰,所以沉且堅硬如石;肝是陰中之陽,所以沉但又兼長。脾胃居於中間,所以不浮也不沉,脈位在中間。

足厥陰肝脈沉而弦長,足少陰腎脈沉石而滑,足太陰脾脈中和而緩,足少陽膽脈弦大而浮,足陽明胃脈浮長而澀,足太陽膀胱脈洪滑而長;手少陰心脈洪大而散,手太陰肺脈浮澀而短,手厥陰心包絡脈浮大而散,手少陽三焦脈洪大而急,手陽明大腸脈浮短而滑,手太陽小腸脈洪大而緊。)

白話文:

肝經脈象沉而弦長,腎經脈象沉石而滑,脾經脈象中和而緩,膽經脈象弦大而浮,胃經脈象浮長而澀,膀胱經脈象洪滑而長;心經脈象洪大而散,肺經脈象浮澀而短,心包絡經脈象浮大而散,三焦經脈象洪大而急,大腸經脈象浮短而滑,小腸經脈象洪大而緊。

若夫時令亦有平脈,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之末和緩不忒,太過實強,病生於外,不及虛微,病生於內。(此言四季各有平脈也。天地之氣,東昇屬木,位當寅卯,於時為春,萬物始生。其氣從伏藏中透出,如一縷之煙,一線之泉,在人則肝應之而見弦脈,即《素問》所謂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又謂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者是也。氣轉而南屬火,位當巳午,於時為夏,萬物盛長。

白話文:

如果說四季也有正常的脈象,春天脈象弦細,夏天脈象洪大,秋天脈象沉遲,冬天脈象沉實。四季末尾的脈象緩和而不差。脈象過於實大強勁,疾病會發生在體表;脈象過於虛弱微小,疾病會發生在體內。(這是說四季各有正常的脈象。天地之氣,從東方升起屬木,在寅卯方位,此時是春天,萬物開始萌生。其氣息從潛藏中透出,猶如一縷煙霧,一股泉水,在人體則肝臟與之相應,表現為弦脈,也就是《素問》所說的「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又說「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者」。氣息轉向南方屬火,在巳午方位,此時是夏天,萬物茁壯生長。)

其氣從升後散大於外,如騰湧之波,燎原之火,在人則心應之而見鉤脈。即《素問》所謂其氣來盛去衰,又謂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玕者是也。氣轉而西屬金,位當申酉,於時為秋,萬物收成。其氣從散大之極自表初收,如浪靜波恬,煙清焰息,在人則肺應之而見毛脈。即《素問》所謂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者是也。

白話文:

這些氣從升降轉為升後,向外散發壯大,就好像洶湧的波浪,熊熊的原野大火。在人體中,則會對應於心而出現鉤脈。也就是《素問》中所說的「其氣來盛去衰」,也有「脈來連續不斷,如穿過串連的瑪瑙珠」之說。而後氣轉向西邊,屬金,相應的時間為申酉時,季節為秋季,萬物開始收成。這些氣從散發壯大的極限逐漸收斂,就好像浪靜波平,煙霧消散火焰熄滅。在人體中,則會對應於肺而出現毛脈。也就是《素問》中所說的「脈來虛緩無力,如墜落的榆樹果實」之說。

氣轉而北屬水,位當亥子,於時為冬,萬物合藏。其氣收降而斂實,如埋罏之火,匯潭之泉,在人則腎應之而見石脈。即《素問》所謂其氣來沉以搏,又謂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者是也。以上經論所云四時諸脈形狀,雖因時變易,其中總不可無和柔平緩景象。蓋和緩為土,即是胃氣,有胃氣而合時便是平脈。

白話文:

當氣轉到北方時屬水,方位在亥子(亥時和子時),時間是冬天,萬物都躲藏起來。這時的氣收縮下降並收斂凝實,就像埋藏的火,匯聚的泉水,在人體中對應腎臟,會顯現出石脈。這就是《素問》中所說的「氣來沉以搏」,也說「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的情況。以上經書中論述的四季脈象變化,雖然會隨著季節而改變,但其中總不能缺少和緩平和的現象。因為和緩屬土,即胃氣,有胃氣且符合時令,脈象就會平穩。

《素問》云: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溉四旁者也。今弦、鉤、毛、石中有此一種和緩,即是灌溉四旁,即是土矣,亦即是脾脈矣。以其寓於四脈中,故又曰善者不可得見;又曰長夏屬脾,其脈和柔相離,如雞踐地。察此脈象,亦不過形容其和緩耳。辰、戌、醜、未之月各有土旺一十八日,即是灌溉四旁之義,故分為四時有土而不見土也。

白話文:

《素問》中說:脾經,就好像泥土一樣,是單獨的臟器,用來滋養它周圍的部位。現在弦脈、鉤脈、毛脈、石脈中都有一種和緩的脈象,這就是滋養周圍部位,也就是土,也就是脾經脈象。因為它隱藏在四種脈象中,所以又說「好的脈象很難發現」;又說「長夏時節屬脾,它的脈象和緩柔軟,相隔較遠,就像雞踩在地上」。觀察這些脈象,不過是描述它們的和緩罷了。辰月、戌月、醜月、未月各有一十八天屬於土旺,這就是滋養周圍部位的含義,所以將其劃分為四季有土,但見不到土。

若論五行,則析而為五,土居其中,是屬長夏,況長夏居金、火之間,為相生之過脈,較他季月不同,故獨見主時之脈。二說雖殊,其義不悖,當參看之。所謂太過、不及者,言弦、鉤、毛、石之脈與時相應俱宜和緩而適中,欲其微似不欲其太顯,欲其微見不欲其不見。今即以一弦脈論之,若過於微弦而太弦,是謂太過,太過則氣實強,氣實強則氣鼓於外而病生於外,脈來洪大緊數弦長滑實為太過,必外因風寒暑濕燥火之傷。

白話文:

從五行來看,五行可以分為五種,土在中央,屬於長夏季節。長夏介於金與火之間,是五行相生的過渡時節,與其他季節不同,所以纔有屬於這個季節獨特的脈象。以上兩種說法雖然不同,但意思並不衝突,可以一起參考。所謂的「太過」、「不及」,指的是弦脈、鉤脈、毛脈、石脈與時序相應,都應該柔緩適中。脈象要微弱但不顯著,要若隱若現但不消失。就弦脈來說,如果過於微弱而太緊,稱為「太過」。太過則氣血旺盛,氣血旺盛則氣充於外,而導致外感疾病的發生。脈象洪大緊數、弦長滑實就是屬於太過,通常是受到外因如風寒暑濕火燥的侵襲所致。

不及於微弦而不弦,是謂不及,則氣虛微,氣虛微則氣餒於內而病生於內,脈來虛微細弱短澀濡芤為不及,必內因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之害。其鉤、毛、石之太過不及,病亦猶是也。

白話文:

如果無法感受到微弱的脈搏跳動,就是「不及」,表示氣虛微弱。氣虛微弱就會導致內氣不足,進而產生內在疾病。脈搏表現為虛弱、細小、短促、澀滯、濕潤,表示「不及」,這時必定是受到內在情緒影響,例如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所致。如果使用勾針、毛針、石針等針灸手法時,手法太過或不足,也會導致同樣的疾病。

李士材曰:春弦夏洪秋澀冬石,各隨時令而見焉,此為平脈也。如春宜弦脈,而得洪脈者,至夏必死;得澀脈者,至秋必死;得石脈者,至冬必死。為真臟之氣先泄也,其象先見於非時,當其時而不能再見矣。

白話文:

李士材說:春天的脈象應弦緊,夏天應洪大,秋天應澀滯,冬天應堅硬如石,這些脈象是隨着節氣而出現的,這是正常的脈象。但是,如果在春天出現了洪大脈,那麼到了夏天必定死亡;如果出現了澀滯脈,那麼到了秋天必定死亡;如果出現了堅硬如石的脈象,那麼到了冬天必定死亡。這是因為人體的臟氣已經提前泄漏了,這些異常脈象會在規定季節到來之前出現,而到了規定季節時,則不會再出現這些異常脈象。

按:凡診脈之法,先識時脈與胃脈及臟腑平脈,然後推之病脈。時脈謂春三月六部中俱帶弦,夏三月俱帶洪,秋三月俱帶浮,冬三月俱帶沉。胃脈謂中按得之脈來和緩有神也。凡臟腑之脈既平又得時脈與胃脈,是無病者也。反此者則為病脈矣。)

白話文:

診脈的方法,首先要辨識正常脈象,包括時脈、胃脈和臟腑平脈,然後再推斷病脈。

時脈是指春季三個月,十二經脈中都帶有弦脈;夏季三個月,都帶有洪脈;秋季三個月,都帶有浮脈;冬季三個月,都帶有沉脈。

胃脈是指中指按壓時,脈象平和有力。

如果臟腑之脈正常,又符合時脈和胃脈,就表示沒有疾病。相反地,如果出現異常,就屬於病脈。

循序漸進,運合自然,應時即至,躁促為愆。(上古《脈要》曰:春不沉,夏不弦,秋不數,冬不澀,是謂四塞。謂從四時者不循序漸進,則四塞而不通也。所以初當春、夏、秋、冬孟月之脈,則宜仍循冬、春、夏、秋季月之常,未改其度。俟二分、二至以後始轉而從本令之王氣,乃為平人順脈也。

白話文:

按照自然節律逐步進展,適應季節變化,才能取得效果,躁動急促將導致問題。(上古《脈要》中說:春季脈搏不沉降,夏季脈搏不緊張,秋季脈搏不短促,冬季脈搏不澀滯,這稱為「四塞」。意思是說,如果無視季節變化,循序漸進,就會導致不通暢。因此,在春、夏、秋、冬四季初月時,脈象應當循序按照冬、春、夏、秋各月的常規,不要突然改變脈象。等到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之後,再轉而根據當令的節氣來判斷脈象,這樣纔是健康人的正常脈搏。

故天道春不分不溫,夏不至不熱,自然之運,悠久無疆。使在人之脈,方春即以弦應,方夏即以數應,躁促所加,不三時而歲度終矣。其能長世乎?故曰一歲之中,脈象不可再見。如春宜弦脈而得洪脈見也,謂中臟之氣先泄耳。今人遇立春以前而得弦脈,反曰時已近春不為病脈。

所謂四時之氣成功者退,將來者進。言則似辨而實悖於理矣。

白話文:

因此,自然界的規律是:春天不涼不熱,夏天不會過熱。這種自然的運行綿延不絕。如果人的脈象也這樣,春天就出現弦脈,夏天就出現數脈,那麼因為急躁而加重,不出一季,一年就結束了。他還能長壽嗎?所以說一年之內,脈象不能重複出現。比如春天應該出現弦脈,而卻出現洪脈,這表明內臟之氣已經先泄露了。如今有人在立春之前出現弦脈,反而說時令已經接近春天,不是病脈。

愚謂:脈雖待時而至,亦不可絕類而至。若春至而全無冬脈,夏至而全無春脈,己雖專王而早絕其母氣,是五臟不相貫通也。)

白話文:

我認為:脈搏雖然隨著時節而變化,但也不能完全失去它的前一階段的特性。如果春天到了卻完全沒有冬天的脈象,夏天到了卻完全沒有春天的脈象,那麼即使是權威的醫生也會早早斷絕了脈氣的來源,這是五臟之間不相通的緣故。

四時百病,胃氣為本,脈貴有神,不可不審。(土得天地衝和之氣,長養萬物,分王四時,而人胃應之。凡平人之常,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五臟之腑皆以受氣,故胃為臟腑之本。此胃氣者,實平人之常氣,不可一日無者,無則為逆,逆則死矣。胃氣之見於脈者,如經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

白話文:

無論四季出現的各種疾病,根源都在於胃的氣。脈象必須有神采,不容忽視。(土性蘊藏著天地交融的平和之氣,滋養萬物,主宰四季運轉,而人的胃與之相應。一般健康的人,通過飲食攝取氣息,這些氣息進入胃中,五臟六腑都通過胃來接收。因此,胃是臟腑的根本。胃氣是健康人的正常氣息,不可或缺,一旦沒有胃氣,就會生病,持續下去就會死亡。胃氣在脈象中的表現,就像經典中所說:脈搏虛弱而滑利,表明有胃氣。)

又曰:邪氣來也緊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是皆胃氣之謂。故四時有四時之脈,四時有四時之病,但土灌溉四旁,雖病態百出,必賴之以為出死入生之機也。比如春令木旺,其脈當弦,但宜微弦而不至太過,是得春胃之沖和。若脈來過於弦者,是肝邪之勝,胃氣之衰,而肝病見矣。

白話文:

另外還說:邪氣會很快地出現,穀氣則緩慢而平和地出現。這些都指的是胃氣。所以四季有四季對應的脈象,四季有四季對應的疾病,但只要脾胃能滋養身體各個部位,即使疾病表現出各種病態,也必須依靠脾胃作為生與死的關鍵。比如春天是木氣旺盛的季節,脈象應該是有力的,但應該是微微的力度,不至於太過,這樣才能得到春季脾胃的平衡。如果脈象過於有力,則是肝氣太盛,脾胃虛弱,肝病就會出現。

倘脈來但有弦急而絕無沖和之氣者,乃春時胃氣已絕,而見肝家真臟之脈,病必危矣。鉤、毛、石俱准此以察胃氣之多寡有無,而病之輕重存亡了然在目矣。故蔡氏曰:不大不小,不長不短,不滑不澀,不疾不遲,應手中和,意思欣欣,悠悠揚揚,難以名狀者,胃氣脈也。

白話文:

如果脈搏出現緊繃有力但沒有平穩和諧的感覺,表示春季時胃氣已經耗盡,而出現了肝臟真正的脈搏,這種情況下的病情一定很危急。鉤狀脈、毛狀脈、石狀脈都可以用這些特徵來判斷胃氣的多少或有無,而病情的輕重和生死存亡也能一目瞭然。因此蔡氏說:不強不弱、不長不短、不滑不澀、不快不慢,在手中脈搏感覺和諧、心情舒暢、悠然輕盈,難以用言語形容的,就是胃氣脈。

東垣曰:有病之脈當求其神,如六數七極熱也,脈中有力即有神矣,為泄其熱;三遲二敗寒也,脈中有力即有神矣,為去其寒。若數、極、遲、敗,脈中不復有力,為無神也,而遽泄之、去之,神將何依耶?故經曰:脈者,氣血之先;氣血者,人之神也。按王宗正診脈之法,當從心肺俱浮,肝腎俱沉,脾在中州。

白話文:

劉完素說:生病時診脈要找到病人的神氣。例如脈搏跳得又快又數,而且很熱,如果脈搏有力,就代表病人還有神氣,可以發汗散熱;脈搏遲緩,又弱又沉,病人怕冷,如果脈搏有力,就代表病人還有神氣,可以溫補驅寒。但是如果脈搏又快又數、又遲又沉,而且脈搏沒有力,就代表病人沒有神氣,如果貿然發汗或溫補,只會讓病人更加虛弱。所以《難經》上說:脈搏是氣血的先兆;而氣血,是人體的神氣。根據王宗正的診脈方法,正常脈象應該是心肺脈浮在上面,肝腎脈沉在下面,脾脈浮沉中間。

即王氏之說而知東垣所謂脈中有力之中,蓋指中央戊己土,正在中候也。胃氣未散,雖數而至於極,遲而至於敗,尚可圖也。故東垣之所謂有神,即《內經》之所謂有胃氣也。)

白話文:

根據王氏的說法,可以瞭解東垣所說的「脈中有力」中的力,指的是位於中央的戊己土,而這正是中和的狀態。胃氣還沒有散失,雖然脈象數而快到極點,遲而幾乎要衰竭,但還是可以救治的。所以東垣所說的「有神」,就是《內經》所說的「有胃氣」。

一呼一吸,合為一息。脈來四至,平和之則;五至無疴,閏以太息;二至為遲,遲則為冷;六至為數,數即熱證;轉遲轉冷,轉數轉熱。(醫者調勻氣息,一呼脈再至,一吸脈再至,呼吸定息,脈來四至,乃和平之準則也。然何以五至?亦曰無病乎?人之氣息時長時短,凡鼓三息必有一息之長,鼓五息又有一息之長,名曰「太息」。如歷家三歲一閏,五歲再閏也。

白話文:

每次吸氣和呼氣合起來叫做「一息」。脈搏跳動四次是平和的狀態;跳動五次,沒有疾病,但會長嘆一聲;跳動兩次是脈搏變慢,變慢就表示身體發冷;跳動六次是脈搏太快,太快就表示發燒。

對於醫師來說,可以調整呼吸的頻率,每次呼氣的時候脈搏跳動一次,每次吸氣的時候脈搏再跳動一次,呼吸停止的時候脈搏跳動四次,這就是平和的標準。然而,為什麼會跳動五次呢?這也是沒有疾病的徵兆嗎?人的呼吸有長有短,每呼吸三次一定會有一次呼吸較長,呼吸五次又會有一次呼吸較長,這個長呼吸稱為「太息」。就像曆法中每三年閏一次,每五年再閏一次一樣。

言脈必以四至為平,五至便為太過,惟正當太息之時,亦曰無疴。此息之長,非脈之急也。若非太息,正合四至也。至於性急之人,五至為平脈,不拘太息之例。蓋性急脈亦急也。若一息而脈僅三至,即為遲慢而不及矣,遲主冷病;若一息而脈遂六至,即為急數而太過矣,數主熱病;若一息僅得二至,甚而一至,則轉遲而轉冷矣;若一息七至,甚而八至、九至,則轉數而轉熱矣;一至、二至、八至、九至,皆死脈也。)

白話文:

在判斷脈象時,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四至」,如果出現「五至」的情況,那就過於急促了。但如果是正當太息的時候出現「五至」,也可以認為是正常的。這種情況下,「息長」是因為太息,而不是脈搏過快。如果沒有太息,那麼「四至」纔是正常的脈象。

對於性情急躁的人來說,「五至」纔是正常的脈象,不受太息的影響。因為性情急躁的人,脈搏也會比較快。

如果一息之間脈搏只有「三至」,那麼就說明脈搏過於緩慢,而且達不到及格線。脈搏緩慢通常是寒證的表現。

如果一息之間脈搏達到「六至」,那麼就說明脈搏過於急促,而且過於頻繁。脈搏急促通常是熱證的表現。

如果一息之間脈搏只有「二至」,甚至「一至」,那麼就說明脈搏過於緩慢,而且寒證更為嚴重。

如果一息之間脈搏達到「七至」,甚至「八至」、「九至」,那麼就說明脈搏過於急促,而且熱證更為嚴重。

「一至」、「二至」、「八至」、「九至」這些脈象都是死脈,表示病情危重或已死亡。

遲數既明,浮沉須別。浮沉遲數,辨內外因;外因於天,內因於人。天有陰陽風雨晦明;人喜怒憂思悲恐驚。(浮脈法天,候表之疾,即外因也;沉脈法地,候里之病,即內因也。外因者,天之六氣,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疾惑疾,明淫心疾是也。淫者,淫佚偏盛,久而不復之謂。

白話文:

脈象的遲數已經清楚,浮沉之別也必須分辨。浮沉和遲數可以辨別疾病的內外原因,外因來自於天地,內因來自於自身。天地有陰陽、風雨、晦明;人有喜怒憂思悲恐驚。浮脈觀察天地,預測表證的疾病,這就是外因;沉脈觀察地氣,預測裏證的疾病,這就是內因。外因包括天地的六氣,陰氣過盛導致寒疾,陽氣過盛導致熱疾,風氣過盛導致末疾,雨氣過盛導致腹疾,晦氣過盛導致惑疾,明氣過盛導致心疾。所謂淫盛,是指某種氣息過度偏盛,久而久之失去平衡的狀態。

故陰淫則過於清冷而陽氣不治,寒疾從起,如上下厥逆,中外寒慄之類;陽淫則過於炎燠而陰氣不治,熱疾從起,如狂譫、煩渴、血泄淫之類。風淫則過於動搖而疾生梢末,如肢廢、毛落、漐習、瘛瘲之類。雨淫則過於水濕而疾生腸腹,如腹滿腫脹,腸鳴濡泄之類。晦淫則過於昏暗,陽光內鬱而成惑疾,如百合、狐惑、熱中、臟躁之類。

白話文:

因此:

  • 陰氣過剩,會過度寒冷而陽氣無法運行,導致寒疾,例如上半身和下半身逆冷、裡外都發冷等。
  • 陽氣過剩,會過度炎熱而陰氣無法運行,導致熱疾,例如神智不清、口渴、出血不止等。
  • 風氣過剩,會過度搖動而導致末端疾病,例如肢體無力、掉毛、皮膚粗糙、抽搐等。
  • 雨氣過剩,會過度潮濕而導致腸胃疾病,例如腹脹、腹痛、腸鳴、腹瀉等。
  • 陰雨天氣過多,會過度陰暗,導致陽光無法照射進去而形成精神疾病,例如百合病(一種精神病)、狐惑病(一種心神不寧的疾病)、熱中病(一種胸悶不適的疾病)、臟躁病(一種情緒不穩的疾病)等。

明淫則過於彰露,陽光外散而成心疾,如恍惚動悸、錯妄失神之類。內因者,人之七情,即所謂七氣:喜則氣緩,怒則氣上,憂則氣亂,思則氣結,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之類是也。喜氣緩者,喜則氣和,營衛通利,故氣緩矣。怒氣上者,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食,故氣上矣。

白話文:

外因導致的精神疾病,是因為淫慾過度而表現得太明顯,陽氣外散而導致心臟疾病,例如神志恍惚、心悸、錯亂、精神失常等。

內因導致的精神疾病,是由人的七情引起,即所謂的七種情緒:喜則氣息緩和,怒則氣息上逆,憂則氣息混亂,思則氣息鬱結,悲則氣息消散,恐則氣息下沉,驚則氣息混亂等等。

喜氣緩和:喜則氣息和順,營衛通暢,所以氣息緩和。

怒氣上逆:怒則氣息逆亂,嚴重時會嘔血或吐食,所以氣息上逆。

憂氣亂者,憂氣亂矣。思氣結者,思則心有所止,氣留不行,故氣結矣。悲氣消者,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使上焦不通,榮衛不散,故氣消矣。恐氣下者,恐則精卻,精卻則上焦閉,故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下矣。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

白話文:

憂慮的心情使氣亂:憂慮會讓氣亂。

思慮使氣結 :思慮時,心會停留在某處,氣因此無法運行,所以氣結。 悲傷使氣消 :悲傷時,心會急促,肺部的肺葉會上升,導致上焦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所以氣消散。 恐懼使氣下降 :恐懼時,精氣會減少,精氣減少後,上焦會閉塞,所以氣迴流,迴流則下焦脹滿,因此氣下降。 受驚嚇使氣亂 :受驚嚇時,心神不定,思慮無主,所以氣亂。

老弱不同,風土各異,既明至理,還貴圓通。(老弱之盛衰,與時變遷;風土之剛柔,隨地移易。如老弱之人,脈宜緩弱,若過於旺者,病也;少壯之人,脈宜充實,若脈過弱者,病也。東極之地,四時皆春,其氣暄和,民脈多緩。南極之地,四時皆夏,其氣炎蒸,民脈多軟。

白話文:

不同年齡有不同的生理特徵,不同的地域也有不同的氣候風土。既然明白這個道理,還應重視靈活應變。(老弱者的身體狀況隨年齡增長而變化,風土的屬性也會隨著地域不同而改變。比如,老弱者脈象宜緩弱,如果脈象太強旺,可能會生病;年輕力壯者脈象宜充實,如果脈象太弱,也可能是生病。東極地區四季如春,氣候溫和,當地人的脈象大多偏緩。南極地區四季如夏,氣候炎熱潮濕,當地人的脈象大多偏軟。)

西極之地,四時皆秋,其氣清肅,其脈多勁。北極之地,四時皆冬,其氣凜冽,民脈多石。然猶有說焉,老人脈旺而躁者,此天稟之厚,引年之叟也,名曰壽脈。若脈躁疾,有表無里,則為孤陽,其近死矣。壯者脈細而和緩,三部同等,此天稟之靜,清逸之士也,名曰清脈。

白話文:

極西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是秋天,空氣清涼涼爽,脈象都比較有力。極北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是冬天,空氣凜冽寒冷,人們的脈象大多有沉滯的現象。不過還有另一種說法,老人脈象有力而且躁動,這是天生的優異體質,可以活到高壽,稱為「壽脈」。如果脈象躁動疾速,表面看似強盛其實內裡虛弱,則是孤陽的表現,離死期不遠了。壯年人脈象細微而平和緩慢,身體上下三部脈象相等,這是天生的安靜體質,性格清雅淡泊,稱為「清脈」。

若脈細小而勁直,前後不等,其可久乎?東南卑濕,其脈軟緩;居於高巔,亦西北也。西北高燥,其脈剛勁;居於汙澤,亦東南也。南人北脈,取氣必剛;北人南脈,取氣必柔;東西不齊,可以類剖。又永年者,天稟必厚,故察證則將絕而脈猶不絕;夭促者,天稟必薄,故察證則未絕而脈已先絕。其可執一乎?)

白話文:

如果脈搏細小而筆直,前後不一致,這能持續多久呢?南方潮濕低窪,那裡的人脈搏柔軟緩慢;而居住在高山頂上,或者西北方的地區,那裡的人脈搏剛勁有力。西北地區高燥,那裡的人脈搏堅硬有力;而居住在水窪濕地,或者東南方的地區,那裡的人脈搏軟弱無力。南方人如果脈象像北方人,那麼必定是吸取了剛勁之氣;北方人如果脈象像南方人,那麼必定是吸取了柔弱之氣;東西方的人脈象不同,可以類比推斷出來。另外,長壽的人,天生的體質一定很好,所以即使到了臨終前身體狀況非常虛弱,但脈搏依然不會消失;短命的人,天生的體質一定很差,所以即使身體狀況還沒有很虛弱,脈搏也已經提前消失。這難道可以一概而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