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貫》~ 卷一 (3)
卷一 (3)
1. 脈象論
浮脈法天,輕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有力洪大,來盛去悠;無力虛大,遲而且柔;虛極則散,渙漫不收;有邊無中,其名曰芤;浮小為濡,綿浮水面;濡甚則微,不任尋按;更有革脈,芤弦合看。
白話文:
浮脈的法則和特點
浮脈猶如天空,輕輕伸手就能觸到。它浮浮在上,宛若水上漂流的木頭。
- **有力洪大:**脈搏有力而洪亮,來得猛烈去得悠長。
- **無力虛大:**脈搏無力而空虛,來得緩慢而柔和。
- **虛極則散:**虛弱到極點時脈搏會渙散,無法集中。
- **有邊無中:**脈搏兩側有明顯的邊緣,中間卻很虛,稱為「芤脈」。
- **浮小為濡:**脈搏浮小而濕潤,像一層薄膜浮在水面。
- **濡甚則微:**濕潤得太厲害,脈搏會變得很細弱,難以尋按。
- **革脈:**是一種介於芤脈和絃脈之間的脈搏,同時具有芤脈的邊緣和絃脈的緊實。
(此以浮脈為綱,而取洪、虛、散、芤、濡、微、革七脈之兼乎浮者統匯於下也。浮脈法天,輕清在上,故輕手即見,與肉分相應,如木之漂於水面也。
白話文:
本文以浮脈為主,將洪(脈搏粗大有力)、虛(脈搏微弱)、散(脈搏散亂)、芤(脈搏軟弱無力)、濡(脈搏滑膩)、微(脈搏極為細微)、革(脈搏遲緩有力)這七種類型的脈象都歸納在浮脈之下。
浮脈的脈象特徵與天氣的天象相似,都是輕清浮揚的,所以輕輕觸診就可以發現。浮脈與人體的肌肉組織相呼應,就像木頭漂浮在水面上的樣子。
洪脈者,如洪水之洪,有波濤洶湧之象,浮而有力,來盛去衰,即大脈也,即鉤脈也。
虛脈者,浮而無力,且大且遲也。
散脈者,亦浮而無力,但按之如無,比於虛脈則更甚矣,若楊花飄散之象。
白話文:
洪脈就是像洪水一樣,有波濤洶湧的樣子,浮在表面而且有力,來的時候強盛而去的時候減弱,也就是大的脈象,也就是鈎脈。
虛脈是浮在表面但無力,而且脈象大而慢。
散脈也是浮在表面而無力,但按壓時幾乎感覺不到,比起虛脈更為嚴重,像是楊花飄散的樣子。
芤脈者,芤草中空狀,如蔥管浮沉二候易見,故曰有邊,獨中候豁然難見,正如以指著蔥,浮取得上面之蔥皮,中取正在空處,沉按之又著下面之蔥皮也。無中者,非中候絕無,但比之浮沉則無力也,若泥為絕無是無胃氣矣。舊說以前後為兩邊,與芤蔥之義不和。
白話文:
「芤脈」就像一根空心的草莖,浮沉兩候容易看出來,所以說有「邊」。但是,「中候」卻很難看出來,就像用手指按著蔥管,浮候得到上面的蔥皮,沉候得到下面的蔥皮,卻按不到空心的部分。
說「無中」,並不是說「中候」完全沒有,而是說比起浮沉兩候來,它顯得比較微弱。如果硬說「中候」完全沒有,那表示胃氣已經完全消失了。過去有人把「前後」當成「兩邊」,但這和用蔥管來比喻脈象並不相符。
濡脈者,浮而小且軟也。
微者浮而極小極軟,比於濡脈則更甚矣。欲絕非絕,似有若無,八字可為微脈傳神。
白話文:
濡脈的特點是浮在表面,而且細小柔軟。
微脈則是浮在表面且非常細小柔軟,相較於濡脈更為明顯。脈搏似斷非斷,若有若無,這八個字可以形容微脈的特徵。
革脈者,浮而且弦,且芤浮多沉少,外急內虛狀如皮革。仲景云:弦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曰革。革脈,牢脈皆大而弦,革則浮取而得,牢則沉候而見也。舊以牢革為一脈者,非也。)
白話文:
革脈:指脈象浮取明顯而且緊緊包裹著手指,浮象較多而沉象較少,就像皮革一樣外面緊繃而裡面空虛。
仲景 說:脈象緊繃表示寒,脈象空虛表示虛,寒虛相互作用,就叫革脈。
革脈和牢脈 都表現為脈象大而緊繃,但是革脈浮取就能摸到,而牢脈則需要沉取才能摸到。
舊醫書把牢脈和革脈當成一種脈象,這種說法不對。
沉脈法地,如投水石。沉極為伏,推筋著骨;有力為牢,大而弦長;牢甚則實,愊愊而強;無力為弱,柔小如綿;細直而軟,如蛛絲然。
白話文:
沉脈脈象如石頭投入水中沉入底部。沉得特別深表明脈象隱伏,按按上去好像按到筋骨上;脈勢有力,說明脈象穩固強壯,粗大且弦勁;如果脈象特別強壯,則說明氣血實盛,強大有力,勢不可擋;脈象無力,說明身體虛弱,脈勢柔細柔軟如棉;脈象細直而柔軟,脈勢若有若無宛如蛛絲。
(此以沉脈提綱,而取伏、牢、實、弱、細五脈之兼乎沉者統匯於下也。沉脈法地,重濁在下,故重按乃得,與筋骨相應,如石之墜於水底也。
白話文:
以「沉脈」為基礎,將「伏脈」、「牢脈」、「實脈」、「弱脈」、「細脈」這五種兼具沉脈特性的脈象,歸納於此。沉脈就好像大地一樣,重濁地沉於下方,所以必須用力按壓才能觸及,與筋骨相應,猶如石頭沉入水底。
伏脈者,沉之極也,伏於下也。沉脈在筋骨之間,伏脈則推筋著骨,然後可見也。
牢脈者,沉而有力,且大且弦且長也。
實脈者,浮中沉三候皆有力,更甚於牢脈也。
弱脈者,沉而極細軟也。
細脈者,沉細而直且軟也。)
白話文:
伏脈:
指脈象沉到極點,隱藏在深處,摸起來感覺不到。沉脈位於筋骨之間,伏脈則需要用力往下推按,直到觸碰到骨頭,才能感受到脈象。
牢脈:
指脈象沉而有力,並且脈搏粗大、弦緊而長。
實脈:
指脈象在浮、中、沉三個位置都很有力,比牢脈更加有力。
弱脈:
指脈象沉而極其細軟,幾乎摸不到。
細脈:
指脈象沉而細小,並且直而軟。
遲脈屬陰,一息三至。緩脈和勻,春柳相似;遲細為澀,往來極滯;結則來緩,止而復來;代亦來緩,止數不乖。
白話文:
遲脈:屬於陰證,一息脈搏三次。
緩脈:脈搏節奏勻和,就像春天的柳條搖曳。
遲細:脈搏細弱,宛如絲線,往來極為遲緩。
結脈:脈搏來得緩慢,斷斷續續,停後又來。
代脈:脈搏來得緩慢,停頓的次數和時間有一定規律。
(此以遲脈提綱,而取緩、澀、結、代四脈之兼乎遲者統匯於下也。遲脈者,往來遲慢,為不及之象。
緩脈者,一息四至,往來和勻,春風微吹柳梢,此確喻也,即胃氣脈也。
澀脈者,遲滯不利,狀如輕刀刮竹,舊稱一止復來者,非也。
結脈者,遲而時有一止也。
代脈者,遲而中止,不能自還,且止有定數,如四時之有禪代,不愆其期也,故名曰代。)
白話文:
這裡以「遲脈」為綱領,將「緩脈」、「澀脈」、「結脈」、「代脈」這四種兼具遲緩特性的脈象統整在一起。
「遲脈」是指脈搏往返速度緩慢,屬於氣血不足的表現。
「緩脈」則是一息跳動四次,脈象和緩均勻,就像春風輕輕吹動柳枝,這是一個確切的比喻,也代表著胃氣充盈。
「澀脈」是指脈搏遲滯不順,感覺像輕刀刮竹子一樣,舊時認為脈搏一停一動,其實並非如此。
「結脈」是指脈搏雖然遲緩,但時常會停頓一下。
「代脈」則是指脈搏遲緩,而且會完全停止,無法恢復跳動,並且停止的時間有一定規律,就像四季更替一樣,不偏離時機,因此稱為「代脈」。
數脈屬陽,一息六至。往來流利,滑脈可識;有力為緊,切繩極似;數時一止,其名為促;數如豆粒,動脈無惑。
白話文:
脈象偏向陽性,每呼吸一次脈搏跳動六次。往來流動順暢,脈象滑利好辨;有力道就是緊脈,觸感就像切繩子;跳動時會暫停一下,稱為促脈;脈搏跳動如豆粒般分明,動脈無疑。
(此以數脈提綱,而取滑、緊、促、動四脈之兼乎數者統匯於下也。數脈者,往來急數,為太過之象。
滑脈者,滑而不滯,如珠走盤也。
緊脈者,緊急有力,左右彈手,切繩者喻其緊,亦喻左右彈也。
促脈者,數而時有一止,如疾行而蹶也。
白話文:
這裡主要講述幾種脈象的共同特點,都是以脈搏跳動頻繁為主要特徵。頻繁的脈象代表身體處於過度亢奮的狀態。
其中,滑脈是指脈搏滑利流暢,不滯澀,像珠子在盤子裡滾動一樣。緊脈則是指脈搏跳動有力,緊繃,像用力拉緊繩子一樣,左右彈動。促脈是指脈搏跳動頻繁,但偶爾會出現停頓,像人快速行走突然絆倒一樣。
動脈者,形如豆粒,厥厥動搖,兩頭俱俯,中間高起,故短如豆粒。舊云上下無頭尾,則上不至寸為陽絕,下不至尺為陰絕,是死絕之脈,非動脈也。仲景云: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由是則寸尺皆有動脈,謂獨見於關者誤矣。)
別有三脈,短長與弦。不及本位,短脈可原;過於本位,長脈綿綿;長而端直,狀類弓弦。
白話文:
動脈就像一粒豆子,不斷地跳動搖晃,兩端都壓下去,中間高起來,所以看起來像豆子一樣短。過去有人說動脈上下沒有頭尾,如果上端不到一寸就是陽氣斷絕,下端不到一尺就是陰氣斷絕,這是死氣沉沉的脈象,不是動脈。張仲景說:陽動則出汗,陰動則發熱。由此可見,寸關尺三部都有動脈,認為只有關部纔有動脈是錯誤的。
(此短、長與弦三脈,非浮沉遲數可括,故別立於此。短者,短縮之象;長者,相引之象;弦者,勁而端直之象。按戴同文曰:關不診短。若短脈見於關上,是上不通寸為陽絕,下不通尺為陰絕矣。)
白話文:
(這短、長、弦三種脈象,不能用浮沉遲數這種方法診斷,所以單獨列出來說。短脈像,表示縮短的象徵;長脈像,表示相牽引的象徵;弦脈像,表示有力而端正的象徵。根據戴同文的說法:關脈不上診短脈。如果短脈出現在關脈上部,表示上面不通於寸脈,稱為陽絕;下面不通於尺脈,稱為陰絕。)
2. 脈有相反宜參論
浮沉者,脈之升降也;遲數者,脈之急慢也;滑澀者,脈之通滯也;虛實者,脈之剛柔也;長短者,脈之盈縮也;洪微者,脈之盛衰也;緊緩者,脈之張弛也;牢革者,脈之內外也;動伏者,脈之出處也;促結者,脈之陰陽也;濡微者,脈之窮於進退者也;芤弦者,脈之見於盛衰者也。
白話文:
浮沉:脈搏的升降。
遲數:脈搏的快慢。
滑澀:脈搏的通暢或阻滯。
虛實:脈搏的強弱。
長短:脈搏的飽滿或空虛。
洪微:脈搏的盛衰。
緊緩:脈搏的緊張或舒緩。
牢革:脈搏的內外之別。
動伏:脈搏的出現或隱藏。
促結:脈搏的陰陽之別。
濡微:脈搏進退困難的。
芤弦:脈搏在盛衰之間的。
《經》曰:前大後小,前小後大;來疾去徐,來徐去疾;去不盛來反盛,去盛來不盛;乍大乍小;乍長乍短;乍數乍疏。是又二脈之偶見者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說:脈搏開始大,逐漸變小,開始小,逐漸變大;脈搏來勢快,去勢慢,來勢慢,去勢快;去勢不強,來勢反而強,去勢強,來勢不強;脈搏忽大忽小;忽長忽短;忽密忽疏。這些也是奇經八脈偶爾出現的現象。
3. 脈賦
欲測病兮死生,須詳脈兮有靈。(脈理通乎神明,可推測疾病之死生。)左辨心肝之理,右察脾肺之情。(左手寸部胞絡與心脈,關部膽脈與肝脈;右手寸部胸中與肺脈,關部胃脈與脾脈也。)此為寸關所主,(已上四臟脈與腑脈主於兩手寸口關中。)腎即兩尺分並。(腎有兩枚,分居兩手尺部,左手尺部膀胱、小腸及腎脈:右手尺部大腸與腎脈。)
三部五臟易識,七診九候難明。(三部寸關尺是也,五臟心肝脾肺腎也,七診九候見於脈旨論中。)
白話文:
想要了解疾病的生死,需要仔細觀察脈象,因為脈象與人體的神明相通,可以推測疾病的死生。
左手寸口部位的脈象與心臟、肝臟有關,關部脈象與膽囊、肝臟脈搏有關。右手寸口部位的脈象與肺部有關,關部脈象與胃部、脾臟脈搏有關。
以上四個臟腑的脈象主要分佈在兩手寸口和關部。腎臟的脈象分佈在兩手尺部,左手尺部脈象與膀胱、小腸、腎臟有關,右手尺部脈象與大腸、腎臟有關。
晝夜循環,榮衛須有定數。(血為榮,氣為衛,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循環無端,一日一夜周於身五十度,故為定數。)
白話文:
在晝夜交替之中,身體的氣血運行應有規律。(血液稱為榮,氣稱為衛,榮在經脈中運行,衛在經脈外運行,循環不息,一天一夜繞行全身五十次,所以稱為規律。)
男女長幼,大小各有殊形。(男脈寸強尺弱,女脈寸微尺盛;老人脈濡而緩,幼人脈數而急;肥壯者細實,羸瘦者長大。是各有異形,皆得其正候,故為之平脈,反此者為病脈。)
白話文:
男人的和女人的脈象、老人的和小孩的脈象、胖人和瘦人的脈象,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徵。
- 男人的脈象:寸脈強盛,尺脈虛弱。
- 女人的脈象:寸脈微弱,尺脈強盛。
- 老人的脈象:脈搏潮濕而緩慢。
- 小孩的脈象:脈搏頻率快而急促。
- 肥胖者的脈象:細小而有力。
- 瘦弱者的脈象:脈搏較大而綿長。
這些都是各自不同的脈象,但都符合正常情況,因此稱為平和脈。與這些相反的脈象,就是病態脈。
復有節氣不同,須知春夏秋冬。(五日為候,三候為氣,三氣為一節;一歲三百六十日,共有七十二候,二十四氣,八節之令。與夫春夏秋冬四時之更端,各有所生之不同也。)
白話文:
此外,由於節氣不同,所以需要了解春夏秋冬的變化。(每五天為一候,每三候為一氣,每三氣為一個節氣;一年有360天,共有72候、24氣、8節令。加上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更替,各有利於不同的生物生長。)
建寅卯月兮木旺,肝脈弦長以相從。(正月寅,二月卯,足厥陰肝木之旺,木當春而發,故其脈來宜弦長。)
當其巳午,心火而洪。(四月巳,五月午,手少陰心火之旺,火性上炎,故其脈來當洪大而散。)
白話文:
在農歷正月和二月的時候,因為是春天,所以肝氣旺盛,肝的脈象會呈現出弦長的特徵。
到了農曆四月和五月,心火旺盛,這時候的脈象應該是洪大且有擴散的特徵。
脾屬四季,遲緩為宗。(辰、戌、醜、未之月屬四季,足太陰脾土之旺,土性厚重,寄旺於四季,故其脈來應和緩。)
申酉是金為肺,微浮短澀宜逢。(七月申,八月酉,手太陰肺金之旺,金性輕浮,故其脈來短澀而微浮。)
白話文:
脾在四季都有旺盛的時期,而它們的脈象特點是緩和。
月臨亥子,是乃腎家之旺;得其沉細,各為平脈之容。(十月亥,十一月子,足少陰腎水之旺,水性下流,故其脈來沉細而滑。)
白話文:
當月亮運行至亥子時,是腎臟最旺盛的時候;如果脈象沉細,則表示脈絡通暢,各臟腑皆正常。 (十月對應亥,十一月對應子,是足少陰腎水最旺的時候,水性向下流動,因此脈象會沉細而滑順。)
既平脈之不衰,(已上五臟之脈,四時隨經所旺而不衰,故各得其平。)
反見鬼兮命危。(若心見沉細,肝見短澀,腎見遲緩,肺見洪大,脾見弦長,皆為鬼賊之相剋,故為死候。)
子扶母兮瘥速,(若心見緩,肝見洪,肺見沉之類,此子扶養於母,是相生之道,雖病易瘥。)
白話文:
脈象穩定,氣血運行順暢,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因此能順應四季變化而不衰弱。反之,如果脈象異常,例如心脈沉細、肝脈短澀、腎脈遲緩、肺脈洪大、脾脈弦長,就如同鬼魅作祟,預示著生命危險。如果脈象呈現相反的情況,例如心脈緩、肝脈洪、肺脈沉等,就像子女扶持母親,相互滋養,即使生病也能很快康復。
母抑子兮退遲。(腎病傳肝,肝病傳心之類,此母來抑子,病雖不死,然稽延難愈也。劉氏曰:即腎得短澀,肝得沉滑,心得弦長,為之虛邪者是也。)
白話文:
母臟壓制子臟,導致疾病進展緩慢。(例如腎臟病傳至肝臟,肝臟病傳至心臟,這就是母臟壓制子臟,雖然疾病不會致命,但會拖延難癒。劉氏說:例如腎臟出現短澀脈,肝臟出現沉滑脈,心臟出現弦長脈,這些都是虛邪的表現。)
得妻不同一治,生死仍須各推。(我克者為妻,假如心得肺脈,謂夫得妻脈也。然妻來乘夫,雖不為正克,生死各有推斷,解見下文。)
白話文:
得妻脈(指症狀由妻方傳染過來)的情況,治療方法也不同,生死預後也必須分別推斷。(如果我的體質被我妻子的體質剋制的話,比如我屬心肺,而我妻子屬脾胃,就稱為丈夫得妻脈。然而,即使妻子克犯丈夫,雖然不是正規的相剋,但生死預後也需要各有推斷,具體解釋見下文。)
假令春得肺脈為鬼,得心脈乃是肝兒,腎為其母,脾則為妻。(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也,木土水火金相剋也。假如春屬木見肺金脈,為克我之鬼也,見心火脈是我生之子也,見腎水脈是我生之母也,見脾土脈是我乘之妻也。)
白話文:
如果春天出現了肺脈,那麼它就是鬼;出現了心脈,那就是肝臟的子女;腎臟是它的母親,脾臟是它的妻子。(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假如春天屬木,卻出現了屬金的肺脈,那麼它就是剋制我的鬼;出現了屬火的脈,那就是我生出的子女;出現了屬水的脈,那就是我生出的母親;出現了屬土的脈,那就是我所控制的妻子。)
春得脾而莫療,冬得心而不治,夏得肺而難瘥,秋得肝亦何疑。(《訣》云:春中若得四季脈不治,多因病自除,是為微邪也,故病不治自愈。此言春得脾而莫療,反以微邪為可畏何也?蓋春中獨見脾脈,土乘木衰,土乘則生金來剋木故也。假令春中肝臟之脈弦而緩,弦是本脈尚存,雖土脾或乘之,此則為微邪,不足慮也。
白話文:
春天得脾病而不用治療,冬天得心病而不用治療,夏天得肺病而難以痊癒,秋天得肝病又何必疑惑。(古籍《脈訣》說:春天如果出現四季脈象而不治療,大多是因為病症會自行消除,這是微小的病邪,所以不用治病也可以自行痊癒。這裡說春天得脾病而不用治療,反而把微小的病邪視為可怕,為什麼呢?因為春天只出現脾臟的脈象,土氣過盛而木氣衰弱,土氣過盛就會生出金氣來剋制木氣。假設春天肝臟的脈象弦而緩,弦表示本脈仍然存在,即使脾土有可能剋制它,這也是微小的病邪,不足為慮。
若本脈全無,而獨見脾緩之脈,此為害也。上文所謂得妻不同一治,正此謂與。夏、秋、冬皆以此類推。若本經脈全無,便不可以微邪論,故皆言不可治也。)
此乃論四時休旺之理,明五行生剋之義。(此結上文之義。)
白話文:
如果主脈完全沒有,而只有脾臟虛弱的脈象,這就是一種疾病。上文所說的「根據妻妾的情況採用不同療法」,正是指這種情況。夏季、秋季和冬季都可以類推。如果主脈完全沒有,就不能把它當作輕微的疾病,所以都說這種情況無法治療。
患者要知欲死,須詳脈之動止。彈石劈劈而又急,解索散散而無聚,雀啄頓來而又住,屋漏將絕而復起。(彈石之脈,若堅硬之物擊於石,劈劈然殊無息數,此肝元已絕,胃氣空虛故也。解索之脈,猶索之解散,在筋骨上數動散亂而不能復聚,無復次第,緣精枯血竭,心腎俱絕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想要知道自己是否快死了,就必須仔細觀察脈搏的變化。
- **彈石脈:**脈搏堅硬急促,像石頭互相撞擊發出的聲音,「劈劈」作響,而且沒有規律。這是因為肝氣已絕,胃氣虛弱的緣故。
- **解索脈:**脈搏散亂無力,就像解開的繩索一樣,在筋骨上散亂跳動,不能聚攏,也失去了規律性。這是因為精血枯竭,心腎衰竭的緣故。
雀啄之狀,來而急數,連連奏指,忽然頓絕而止,良久准前復來,如雀之啄食,謂來三而去一也。屋漏之狀,如屋之漏,滴不相連續,或來或去,良久一滴,於地而四畔濺起之貌,皆緣脾元已敗,胃氣乏絕,穀氣俱盡,故見此兩脈也。)
白話文:
雀啄脈:脈象就像麻雀啄食一樣,來得急促而密集,連續跳動後突然停止,過一陣子又恢復先前的節奏,就像麻雀啄食一樣,來三下停一下。
屋漏脈:脈象就像屋頂漏水一樣,一滴一滴不連續,有時來有時停,過一陣子纔有一滴,落在地上後四處濺開。
這兩種脈象都是因為脾胃的功能已經衰竭,胃氣不足,食物精華耗盡而造成的。
蝦游苒苒而進退難尋,魚躍澄澄而遲疑掉尾。(蝦游之脈,沉時忽一浮,若蝦之遊於水而苒苒然,不動少焉;瞥然驚撞,而去杳然,不見久之,倏而復來。魚躍又曰魚翔,浮時忽一沉,其本不動而末強搖,如魚之遊水,而身首貼然不動而尾獨悠揚,緩搖之狀,倏然沉沒也。皆緣元氣已絕,榮衛兩亡,五臟俱敗,不日而死矣。)
白話文:
蝦子游來游去,時而沉入時而浮出,難以預測其行蹤。魚兒躍出水面,身體忽沉忽浮,猶豫不定地甩動尾巴。(蝦遊時脈象若蝦戲水,時沉時浮,緩慢遊動,突然驚嚇而急遊,過一會兒又消失,過好久才會出現。魚躍又稱魚翔,脈象浮起時突然下沉,身體主體不動,只有末梢強烈擺動,就像魚游水時,身軀不動,只有尾巴優雅而緩慢地擺動,突然沉下。這些脈象都表示元氣已絕,榮衛兩氣消失,五臟衰竭,不久將會死亡。)
復有困重沉沉,聲音劣劣,寸關雖無,尺猶不絕,往來息均,踝中不歇。如此之流,何憂殞滅。(沉沉,神昏也。劣劣,氣少也。無,謂無脈也。不絕,謂猶有脈也。息均,息數調勻也。踝中不歇,謂太谿之脈動而不止也。流,類也。殞,歿也。)
《經》文具載樹無葉而有根,人困如斯垂死,乃當更治。(《難經》曰:人之有尺,猶樹之有根也。)
白話文:
還有一些人表現為神昏沉重,聲音低弱,寸關脈雖然摸不到,尺脈卻仍然存在,呼吸次數正常,太谿穴的脈搏不間斷地跳動。像這樣的情況,不用擔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