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貫》~ 卷六 (5)
卷六 (5)
1. 遲脈(陰)
〔參治活法〕遲雖為陽氣不敷,營氣自和之象,然亦有熱邪內結,寒氣外郁,而見氣口遲滑作脹者。詎可以遲脈概為之寒乎?如傷寒陽明證,脈遲,微惡寒,而汗出多者,為表未解,脈遲,頭眩,腹滿者不可下。有陽明病脈遲有力,汗出,不惡寒,身重,喘滿,潮熱便硬,手足濈然汗出者,為外欲解,可攻其里。又太陽病,脈浮,因誤下而脈遲,胸膈痛而為結胸。
以上皆脈遲,皆熱邪內結之驗也。
白話文:
遲脈雖然通常代表體內陽氣不足、但營氣平和的現象,然而也有可能是體內有熱邪鬱結,或是寒氣阻礙體表氣機,導致脈象呈現遲緩但滑溜、且腹部脹滿的情況。難道能一概而論地將遲脈都歸咎於體寒嗎?
例如,傷寒中的陽明病,脈象遲緩、稍微怕冷、但卻大量流汗,這是因為表證還沒解除;脈象遲緩、頭暈、腹脹滿,就不能使用瀉下藥。又如陽明病,脈象遲緩但有力、流汗、不畏寒、身體沉重、呼吸急促且胸悶、有潮熱且大便乾硬、手腳濕熱出汗,這是體表邪氣將要解除的徵兆,可以攻下裡部的邪熱。還有,太陽病,脈象原本浮盛,因為誤用瀉下藥而導致脈象轉為遲緩,並出現胸部和膈膜疼痛,這是形成結胸的表現。
以上這些情況,脈象都呈現遲緩,但都是體內有熱邪鬱結的證明。
2. 數脈(陽)
〔經論〕數脈一息六至(《脈經》),脈流薄疾(《素問》)。
〔發明〕數為陽盛陰衰,熱邪流薄於經絡,故脈來太過。陽盛則臟腑熱極而真陰衰,故陽極燥熱之諸症作矣。當瀉其陽而補其陰,《經》謂「壯水之主,以鎮陽光」也。
按:數之為義,躁急而不能中和也。一呼脈再至,一吸脈再至,呼吸定息,脈來四至,乃和平之准。五至無疴,閏以太息,亦和平之准也。此經脈周流,恆常之揆度。若一息六至,豈非越其常度耶?氣行速疾,故曰屬陽。
〔辨誤〕浮、沉、遲、數,脈之綱領,《素問》《脈經》皆為正脈。《脈訣》立七表八里,而遺數脈,止歌於心臟,其妄甚矣。
〔體象〕數脈息間常六至,陰微陽極必狂煩,浮沉表裡分虛實,惟有兒童作吉看。
〔相類〕數比平人多一至,緊來如數似彈繩,數而時止名為促,數見關中動脈形。
六至為數,七至為極,滑氏謂疾,熱極之脈也。八至為脫,陽極陰衰,當急瀉其陽而峻補其陰。一息九至,《難經》謂死,陽氣已絕,不可救也。數而弦急為緊,數而流利為滑,數而有止為促,數獨見於關中為動。
〔主病〕數脈為陽熱可知,只將君相火來醫,實宜涼瀉虛溫補,肺脈秋深卻畏之。
〔分部〕寸(左)數咽乾口舌瘡,關中目赤淚汪汪,耳鳴口苦皆肝熱,在尺陰虛溺亦黃。(右寸)吐紅咳嗽肺癰瘍,關部吞酸胃火傷,右尺數來大便澀,腸風熱病見紅殃。
數脈主腑,有力實火,無力虛火,浮數表熱,沉數里熱,細數陰虛,氣口數實肺癰,數虛肺痿,數堅蠱毒。
〔貫釋〕數為陽盛陰弱之候,為火、為熱、為風熱結痰。左寸數,心經熱,為煩滿,為頭疼,上焦火旺;關為肝熱,目赤;尺數小便赤,淋澀,莖中痛。右寸數為肺熱;關為脾熱口臭,胃煩嘔逆;尺數大便澀,有力則為痔、為漏、為腸風便血。寸數氣不足,尺數血不足。
按:《脈經》云:脈來五重為平,而滑氏謂數。一息六至過平脈兩至者,則四至為平脈矣。此櫻寧之一失也。
〔先哲格言〕李士材云:火性急速,故陽盛之證脈來必數。六腑為陽,數亦為陽,是以主腑。《難經》曰:數者,腑也。又曰:數則為熱。《傷寒論》亦曰:數為在腑。此以遲數分陰陽。故即以配臟腑亦不過言其大概耳。至若錯綜互見、在腑有遲、在臟有數,在表有遲,在裡有數,又安可以臟腑二字拘定耶?
王叔和云: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奪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絕。乃知脈形愈數則受症愈熱。肺部見之為金家賊脈,秋月逢之為克令凶徵。
薛慎庵云:人知數為熱,不知沉細中見數為寒甚,真陰寒證脈常有一息七八至者,盡概此一數字中,但按之無力而散耳,宜深察也。
白話文:
數脈(陽)
[解釋]
數脈指的是脈搏跳動快速,一息之間跳動六次。《素問》認為數脈是脈搏流動快速的表現。
[說明]
數脈代表體內陽氣過盛而陰氣衰弱,熱邪在經絡中流動過快,所以脈搏跳動過快。陽氣過盛會導致臟腑發熱,消耗體內真陰,進而出現陽盛燥熱的各種症狀。此時應當瀉去過盛的陽氣,並滋補陰液,這符合《內經》所說的「壯大水的力量,以抑制過旺的陽氣」。
數的意義,代表脈象躁動、急促而無法平和。正常情況下,一次呼吸脈搏跳動四次,這是一種平和的狀態。跳動五次也算正常,有時可以夾雜一次深呼吸,這也屬於平和。這是經脈正常運行的規律。如果一息之間跳動六次,就超出了正常範圍。氣血運行過快,因此歸屬於陽。
[辨析]
浮、沉、遲、數是脈象的綱領,《素問》和《脈經》都將其視為正常的脈象。但《脈訣》只講七表八里,卻遺漏了數脈,只在講心臟時提及,這是非常錯誤的。
[脈象]
數脈的特點是一息之間跳動六次,通常代表陰氣虛弱而陽氣過盛,會出現煩躁不安的症狀。浮數或沉數,可以區分表證或裡證的虛實。只有兒童出現數脈可以視為正常。
[相似脈象]
數脈比正常人多跳動一次,緊脈跳動急促,像彈繩一樣,數脈但有間歇的稱為促脈,數脈在關部明顯跳動的稱為動脈。
一息之間跳動六次為數脈,七次為極脈,滑氏認為這種脈是快速的,代表熱邪到達極點。八次為脫脈,代表陽氣極盛而陰氣衰弱,此時應當趕快瀉去過盛的陽氣,並大補陰液。一息之間跳動九次,《難經》認為這是死脈,代表陽氣已經耗盡,無法救治。數脈且弦急的為緊脈,數脈且流暢的為滑脈,數脈但有間歇的為促脈,數脈只在關部出現的為動脈。
[主病]
數脈代表體內有陽熱,可以用治療君火和相火的方法來醫治。實熱應當用寒涼的藥物瀉火,虛熱應當用溫補的藥物來滋養。肺脈在秋季不宜出現數脈。
[脈象部位]
左手寸部出現數脈,代表咽喉乾燥、口舌生瘡;關部出現數脈,代表眼睛紅腫流淚;耳朵鳴響、口中發苦,都代表肝熱;尺部出現數脈,代表陰虛,小便發黃。(右手寸部)出現數脈,代表吐血、咳嗽、肺膿瘍;關部出現數脈,代表反酸,胃火旺盛;右手尺部出現數脈,代表大便乾澀、腸風熱病,會出現便血。
數脈主要反映腑的病變,有力者為實火,無力者為虛火;浮數代表表熱,沉數代表裡熱,細數代表陰虛,氣口數實代表肺癰,數虛代表肺痿,數堅代表蠱毒。
[貫通解釋]
數脈代表陽氣過盛而陰氣衰弱,屬於火熱、風熱、痰熱等病證。左寸數代表心經有熱,會出現煩躁、頭痛、上焦火旺;關部數脈代表肝熱,會出現眼睛發紅;尺部數脈代表小便發紅、淋漓澀痛、陰莖疼痛。右寸數代表肺熱;關部數脈代表脾熱、口臭、胃部煩悶、噁心嘔吐;尺部數脈代表大便乾澀,有力者可能會有痔瘡、漏瘡、腸風便血。寸部數脈代表氣不足,尺部數脈代表血不足。
《脈經》說脈搏跳動五次為正常,而滑氏認為六次為數脈。一息跳動六次比正常脈搏多跳動兩次,那麼四次脈搏應該才是正常脈象,這可能是櫻寧的一點失誤。
[先哲格言]
李士材認為:火的特性是快速,所以陽盛的證候,脈搏一定跳動很快。六腑屬於陽,數脈也屬於陽,因此數脈主要反映腑的病變。《難經》說:數脈屬於腑,又說:數脈代表有熱。《傷寒論》也說:數脈代表病在腑。這些都是用遲脈和數脈來區分陰陽的。因此用臟腑來配屬脈象,也只是說明大概情況而已。至於出現錯綜複雜的情況,比如腑有遲脈,臟有數脈,表有遲脈,裡有數脈,又怎麼能被臟腑這兩個字所拘泥呢?
王叔和說:一次呼吸脈搏跳動兩次為正常,三次為離開正常,四次為精氣喪失,五次為死亡,六次為生命終結。由此可知,脈搏跳動越快,代表病情越熱。在肺部出現數脈,屬於金家賊脈,在秋季遇到數脈,代表不利的徵兆。
薛慎庵說:人們都知道數脈代表有熱,卻不知道沉細且帶數的脈代表寒證極重,真正陰寒的證候脈搏反而會出現一息七八次,雖然跳動次數很多,但按下去會感覺到脈搏無力而散亂,這點需要仔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