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貫》~ 卷五 (4)
卷五 (4)
1. 發明雜證生死脈
頭痛多弦,浮緊易治,如呈短澀,雖救何及。(弦為陰脈,乃陽虛不能張大,或致外邪所乘。況頭乃諸陽之府,而為邪束於外,使陽氣遏郁,故脈多近弦,或浮或緊,不出風寒。初起者,散之則愈。若短則陽脫於上,澀則陰衰於下,至於手足厥寒至節者,與真心痛無異,必死不治。)
腰痛沉弦,浮緊滑實,何者難療?兼大者失。(足三陰從足入腹。脈來沉弦者,沉為在裡,弦為主痛,然何以又兼浮象乎?乃沉弦者中有泛泛欲上之勢。因風厥陰,所謂腰中如張弓弦者是也,故狀其風邪虛浮之性,非言在表之浮也。緊則兼寒,滑為痰聚,實因閃挫,本乎外因,雖困無害。
如房室過度,煩勞不節,以致精力耗竭,腰膂空虛。夫腰者,腎之府。力出於膂,而腰者膂所繫,其為痛也,轉側呻吟,屈伸不得,膝酸脛冷,腰寒面黑,行則傴僂,不能久立。此腎臟虛衰之極,無可收斂,反見空松,故按之豁然而大,自不作靖,咎將誰執?壯盛者,猶可挽回,中年已後,最為難治。)
腳氣有四,遲數浮濡,脈空痛甚,何可久持?(腳氣發於三陽者輕,發於三陰者重。以三陰屬臟,經絡居里,若非臟氣大虛,邪不易及。陳無擇謂風寒暑濕四邪皆能成病,則遲數浮濡猶與症合。痛則日盛,而脈乃空,邪盛正衰,比之傷寒身涼脈躁,勢則相反,而咸非吉兆,總以病脈背馳耳。)
五臟為積,六腑為聚,實強可生,沉細難愈。(積也,聚也,皆實證也。實脈強盛,邪正相搏,一以徵元本之壯實,從腑從陽,故曰可生。其脈沉細者,陰脈也,一以徵邪氣之深入,故曰難愈。)
中惡腹脹,緊細乃生,浮大維何,邪氣已深。(人之正氣,自內達表,自胸腹而達四肢者,其常也。卒中外邪,則正氣不能達外,而反退縮於中,則氣機斂實,而緊細之脈象見矣,腹安得不脹?藥力一助,正氣必張,邪氣必散,緊者仍舒,細者仍充,而本來之面目可還也,故知其生。
若脈浮大,則正氣散越,散越於外則里更虛,里更虛則邪必深入,而欲為之治,不亦難乎?)
鬼祟之脈,左右不齊,乍大乍小,乍數乍遲。(鬼祟犯人,左右二手脈象不一,忽大忽小,忽數忽遲,無一定之形也。)
五疸實熱,脈必洪數,過極而亢,渴者為惡。(五疸實熱,濕與熱鬱,外不得通,內不得泄,翕蒸成黃,故曰實熱,脈來固應洪數。太過則必發渴,黃為表蒸,渴為裡熱,表裡亢熱,陰何以堪,況疸為濕鬱,而汗溺不通,渴則更加之飲,愈增其病矣。)
水病之狀,理必兼沉,浮大出厄,虛小可驚。(水病有陰有陽,諸種不一,而沉則在在皆兼,即氣水、風水之在表,而脈應浮者,亦必有沉沉欲下之勢。蓋沉下者,水之性也,此則專以狀言。如指浮者,則以位言耳。水脈浮大,知水氣漸散,災厄將出之象;若脈虛小,則正衰邪存,誠可驚也。)
白話文:
頭痛時,如果脈象呈現緊繃的弦脈,或是浮在表面又緊實,通常比較容易治療。但如果脈象短而且澀,即使想救治也來不及了。(弦脈是陰脈,代表陽氣虛弱,無法擴張,或可能是外邪侵襲。頭部是陽氣匯聚的地方,被外邪束縛,導致陽氣鬱結,所以脈象多呈現弦脈,或是浮或緊,這通常是風寒引起的。剛開始發病時,疏散外邪就會好轉。但如果脈短,代表陽氣從頭部脫散;脈澀,代表陰液在下衰竭。如果手腳冰冷到關節,就像心臟劇痛一樣,一定會死亡,無法醫治。)
腰痛時,如果脈象是沉在底下的弦脈,或是浮在表面卻緊實滑溜,哪種情況比較難治療?如果脈象又大,就更難治了。(足三陰經脈從腳進入腹部。脈象沉在底下又呈現弦脈,沉代表病在內部,弦代表疼痛。但為什麼又會同時出現浮脈呢?是因為沉弦脈象中,有往上泛動的趨勢,這是因為風邪侵襲厥陰經,所以說腰痛像弓弦繃緊一樣。這說明風邪虛浮的特性,並不是說脈象浮在表面。脈緊代表兼有寒氣,滑代表有痰液積聚,實則是因為扭傷挫傷,是外因造成的,雖然疼痛但不危險。
如果是因為性生活過度、過度勞累,導致精力耗竭,腰部空虛。腰部是腎臟的府邸,力量來自脊椎,而腰部是脊椎的關鍵。這種疼痛,會讓人翻身呻吟,無法彎腰伸腿,膝蓋痠軟冰冷,腰部發冷、臉色發黑,走路彎腰駝背,不能久站。這是腎臟虛弱到極點,無法收斂,反而鬆垮,所以按下去會感覺空洞而大,無法自主收縮,這該如何是好?年輕力壯的人還能挽救,中年以後就非常難治療了。)
腳氣病有四種脈象:遲脈、數脈、浮脈、濡脈。如果脈象空虛,疼痛劇烈,病情就無法拖延太久。(腳氣病發生在足三陽經脈比較輕微,發生在足三陰經脈就比較嚴重。因為三陰經脈屬於臟,經絡在內部,如果不是臟腑之氣極度虛弱,邪氣不容易侵入。陳無擇認為風寒暑濕四種邪氣都能導致腳氣病,所以遲脈、數脈、浮脈、濡脈都符合病症。如果疼痛越來越嚴重,而脈象卻空虛,代表邪氣旺盛正氣衰弱,就像傷寒病一樣,身體發冷但脈象躁動,雖然情況相反,都不是好兆頭,總之就是病脈和病症不符。)
五臟的疾病稱為「積」,六腑的疾病稱為「聚」,脈象實而有力還可以治好,脈象沉細就很難治癒。(積和聚都是實證。脈象實而有力,代表邪氣和正氣交戰,也代表元氣本來就強盛。疾病從六腑或陽經而來,所以說可以治癒。脈象沉細,是陰脈,代表邪氣深入體內,所以說難以治癒。)
突然昏倒腹脹,脈象呈現緊而細是正常的,如果脈象浮而大,代表邪氣已經深入。(人體的正氣,從內到外,從胸腹到四肢,這是正常的。突然受到外邪侵襲,正氣不能到達體表,反而退縮到體內,導致氣機收斂,所以出現緊而細的脈象,腹部自然會脹。用藥物幫助正氣運行,正氣必然會舒張,邪氣必然會消散,緊的脈象會放鬆,細的脈象會充盈,恢復原來的樣子,所以知道這種情況可以治癒。
但如果脈象浮而大,代表正氣散失,散失到體外則體內更虛,體內更虛則邪氣必然會深入,想要治療就非常困難了。)
鬼祟造成的疾病,脈象左右手不一樣,忽大忽小,忽快忽慢。(鬼祟侵犯人,左右手的脈象不一致,有時大、有時小,有時快、有時慢,沒有一定的規律。)
五種黃疸都是實熱證,脈象必然是洪大而快速,如果過度亢盛,患者會口渴,這是不好的現象。(五種黃疸都是因為濕熱鬱積,體內外無法疏通,蒸熏成黃,所以說實熱證,脈象自然是洪大而快速。如果太過分就會口渴,黃疸是體表蒸熏,口渴是體內有熱,內外都亢熱,陰液無法承受,況且黃疸是濕鬱引起的,而汗液小便又不通暢,口渴又會喝更多水,這樣只會加重病情。)
水腫的病症,脈象必然兼有沉脈。如果脈象浮而大,代表病情好轉,如果脈象虛而小,則令人擔憂。(水腫病有陰有陽,各種情況不同,但脈象都會帶有沉脈。即使是氣水、風水這類水腫在體表,脈象應該是浮的,但也一定有向下沉的趨勢。沉脈代表水邪的特性。這裡只是描述水腫的脈象。如果說浮脈,則是指脈象的部位。水腫的脈象浮而大,代表水氣漸漸消散,是災厄即將結束的徵兆;如果脈象虛而小,代表正氣衰弱邪氣仍然存在,令人非常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