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

《脈貫》~ 卷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

1. 發明雜證生死脈

勞倦內傷,脾脈虛弱,汗出脈躁,死證可察。(動而生陽,身固不宜太逸。東垣論升陽益胃湯方後云:小役形體,使胃氣與藥得以轉運升發,此即動而生陽之義也。若煩擾而過於勞,則肢體轉旋,四肢舉動,陽氣張亂無往,非脾氣之傷?故脾脈虛弱為順也。如汗出而脈反躁疾,則為逆矣。安得不死?)

瘧脈自弦,弦數者熱,弦遲者寒,代散者絕。(《內經》曰:夫痎瘧,皆生於風。故瘧因風暑之邪客於風木之府,木來乘土,脾失轉輸,不能運水穀之精微,遂多停痰留飲。弦應風木,又主痰飲。無痰不成瘧,故曰:瘧脈自弦。數熱遲寒,自然之理。獨見代散之脈,則正氣虛脫,不續不斂之象,邪盛正衰,定主凶折。)

泄瀉下痢,沉小滑弱,實大浮數,發熱則惡。(泄痢見於下部,無論因之內外,總屬傷陰耗里之虛證。沉小滑弱,乃為相宜。若實大浮洪,則惡矣。實大與虛反,浮洪與里反,邪盛正衰,不言可喻。再加發熱,則陰氣彌傷而裡氣彌耗,不至躁亡不已。)

嘔吐反胃,浮滑者昌,弦數緊澀,結腸者亡。(嘔吐、反胃,上焦之病也。浮為虛,滑為痰,是其正象,可以受補,故曰昌也。脈弦者,虛也,木來乘土,胃氣無餘,土將奪矣;數則為熱,熱當消穀,而反吐谷,乃知數為虛數,虛則不運,數則氣促,嘔吐不止,胃將漸敗。《金匱要略》云: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緊,則為寒,無陽以運,故上出而嘔吐。

澀脈枯澀,吐亡津液之所致。水穀之海枯,遂致糞如羊屎,必死不治。)

霍亂之候,脈代勿訝,厥逆遲微,是則可嗟。(霍亂之脈,洪大為佳。若見代脈,因一時清濁混亂,故脈不接續,非死脈也。微細而舌卷囊縮,脈至遲微,陽衰陰盛,真元漸絕之象。暴脫者,能漸生;而漸絕者,又何能暴起哉?)

嗽脈多浮,浮濡易治;沉伏而緊,死期將至。(嗽乃肺疾,脈浮為宜。兼見濡者,病將退也。沉則邪已入里,緊則寒邪不散,均主病危。)

喘息抬肩,浮滑是順;沉澀肢寒,皆為逆證。(喘症無非風與痰耳。浮為陽為表為風,滑為陽中之陰而為痰為食。若能散其邪,則機關可利,推其物則否塞可通,故曰順。脈沉為陰為里為下部;澀為陰為虛,乃元氣不能接續,豈能充四肢乎?是以喘息抬肩,而四肢又寒也。若更見散脈,則元真將隨喘而散,死亡必矣,故曰逆。)

火熱之證,洪數為宜,微弱無神,根本脫離。(病熱而有火症,火則脈應洪數。若得沉微之陰脈,是無火矣。無火而仍病熱,則知為無根之陽虛見熱象也,故危殆。)

骨蒸發熱,脈數為虛,熱而澀小,必殞其軀。(骨蒸者,腎水不足,壯火僭上,虛數二脈是其本。然蒸熱而見澀小之脈,澀則精血少,小則元氣衰,真陰日損,邪火日增,所謂發熱脈靜,不可救藥耳。)

白話文:

發明雜證生死脈

勞累過度導致身體內部損傷,會使脾脈虛弱。如果這時又出現出汗、脈搏躁動的情形,這就是危險的徵兆。(活動可以產生陽氣,所以身體不應該過於安逸。東垣在討論升陽益胃湯的方劑後提到:稍微活動身體,可以使胃氣和藥力得以運行升發,這就是活動可以產生陽氣的道理。但如果過於煩躁勞累,導致身體不斷活動,四肢舉動頻繁,陽氣就會散亂而無法聚集,難道不是脾氣受損嗎?所以脾脈虛弱是正常的反應。但如果出汗時脈搏反而躁動快速,那就是不好的現象,很可能導致死亡。)

瘧疾發作時,脈象會呈現弦脈。如果弦脈快速,表示發熱;如果弦脈遲緩,表示發冷;如果脈象呈現斷斷續續且散亂,則代表病情危急。(《內經》說:瘧疾都是因風邪而起。所以瘧疾是風邪、暑邪侵入風木之府,木剋土,導致脾臟功能失調,無法運化水穀精微,於是產生許多痰飲。弦脈對應風木,也主痰飲。沒有痰就無法形成瘧疾,所以說:瘧脈自弦。快速表示發熱,遲緩表示發冷,這是自然道理。但如果出現斷續散亂的脈象,就表示正氣虛脫,氣脈無法持續和凝聚。這是邪氣旺盛、正氣衰弱的表現,必定會導致死亡。)

腹瀉痢疾時,脈象應該呈現沉、細、滑、弱。如果脈象呈現實、大、浮、數,又伴隨發熱,那就是不好的徵兆。(腹瀉痢疾是發生在下部的疾病,無論是內傷還是外感,都屬於耗損陰液的虛證。沉、細、滑、弱的脈象是正常的。如果脈象呈現實、大、浮、洪,那就表示情況不妙。實大與虛弱相反,浮洪與內虛相反,這代表邪氣旺盛而正氣衰弱,情況不言自明。如果再加上發熱,則陰氣更加耗損,內氣更加虛弱,最終會導致煩躁不安而死亡。)

嘔吐、反胃時,脈象呈現浮、滑是好現象;如果呈現弦、數、緊、澀,且有便秘,則表示病情危險。(嘔吐、反胃是上焦的疾病。浮脈代表虛,滑脈代表有痰,這是正常的脈象,可以接受補益,所以說是好現象。脈弦代表虛弱,因為木氣侵犯脾土,導致胃氣虛弱,脾土將要被剋制;數脈代表發熱,發熱應該會促進食物消化,結果卻反而嘔吐,可知數脈是虛熱。虛則無法運化,數則氣促,嘔吐不止,胃將逐漸衰敗。《金匱要略》說:陽氣虛弱,膈氣虛弱,脈象才會呈現數緊,表示寒冷。因為沒有陽氣運化,所以導致上吐。

澀脈乾澀,表示吐瀉過多導致津液虧損。水穀的來源枯竭,於是導致糞便像羊屎,這是無法治癒的死症。)

霍亂發作時,如果出現代脈,不必驚訝;如果出現四肢冰冷、脈象遲緩微弱,那就令人擔憂。(霍亂的脈象,以洪大為佳。如果出現代脈,是因為一時之間清濁之氣混亂,導致脈象不連續,這不是死脈。如果出現微細、舌頭捲縮、陰囊收縮,脈象遲緩微弱,表示陽氣衰竭,陰氣旺盛,真元之氣逐漸耗盡。突然脫水的病人,還能逐漸恢復;但如果逐漸虛脫的病人,又怎能突然好轉呢?)

咳嗽時,脈象多呈現浮脈,如果脈象浮濡,容易治癒;如果脈象沉伏而緊,表示死期將近。(咳嗽是肺部疾病,脈象應該呈現浮脈。如果兼見濡脈,表示病情將要好轉。脈沉表示邪氣已經深入體內,脈緊表示寒邪不散,都表示病情危險。)

喘息抬肩時,如果脈象呈現浮、滑,是好現象;如果脈象呈現沉、澀、四肢冰冷,都是不好的徵兆。(喘息不外乎風邪和痰飲。浮脈代表陽氣、表證、風邪,滑脈代表陽中的陰,代表痰飲或飲食積滯。如果能驅散邪氣,則氣機就會順暢,清除阻礙物則能通暢,所以說是好現象。脈沉代表陰、裡、下部;澀脈代表陰虛,是元氣無法接續的表現,又怎能供給四肢呢?所以會喘息抬肩,而且四肢冰冷。如果再出現散脈,表示真元之氣將會隨著喘息而散失,必定會死亡,所以說是不好的徵兆。)

發熱的症狀,脈象呈現洪、數是正常的;如果呈現微弱無力,表示根本脫離。(發熱且有火熱症狀,火熱的脈象應該呈現洪、數。如果得到沉微的陰脈,表示體內沒有火熱。沒有火熱卻仍然發熱,表示是沒有根基的陽虛而產生的發熱假象,因此非常危險。)

骨蒸發熱時,脈象呈現數脈,表示虛弱;如果發熱的同時,脈象呈現澀、小,必定會死亡。(骨蒸是腎水不足,導致虛火上炎,虛數的脈象是其根本原因。然而,如果發熱的同時,脈象呈現澀、小,澀脈表示精血虧少,小脈表示元氣衰弱,真陰日益耗損,虛火日益旺盛,這就是所謂的發熱但脈象平靜,是無法救治的絕症。)